03.06 噴門癌早中晚期做胃鏡可以看出來嗎?準確率高嗎?

W


作為消化胃鏡醫生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應該是賁門,不是噴門。我們人賁門再什麼地方?

賁門其實就是我們胃和食管連接的地方。下圖是胃的解剖示意圖,我畫紅色圓圈的地方就是賁門,賁門就是胃和食管連接的門,胃和小腸連接的門叫幽門,這也是個科普。賁門癌就是長在賁門附近的癌症。有的賁門癌是從食管長出來的,有的賁門癌是從胃底長出來的。

應該這麼說,賁門癌早期只有胃鏡檢查能發現,因為賁門癌早期並沒有難受的症狀,只有晚期才有吞嚥困難、腹痛、胃出血等症狀,如果等到其它檢查比如 CT、鋇餐檢查能發現賁門癌的時候大部分都是中晚期賁門癌了。

回到題主提問的問題:胃鏡檢查賁門癌準確率高不高?

上面已經說過胃鏡應該是檢查賁門癌準確率最高的臨床輔助檢查了。因為如果食管和胃有長癌細胞出來,那麼這一部分胃粘膜跟其它胃粘膜會長的不一樣,比如組織發紅,隆起、表明破潰、出現潰瘍,表明呈菜花樣,碰一下容易出血等,我們做胃鏡的醫生做胃鏡過程中如果看到胃粘膜有這種改變,就會用專用的胃鏡小鉗子夾取一塊癌組織那去送病理化驗,如果病理化驗結果是癌,那就可以肯定是癌症了。

其他比如 CT、彩超、磁共振等檢查都是拍一張黑白照片給你看,都是沒辦法百分百確診的,臨床上癌症最後都確診還是要靠病理檢查報告來確定診斷。

雖然我們是食管癌高發國家,但食管賁門癌發病率還是比較低的,歐美國家賁門癌發病率比我們中國人高,但不管怎樣,40歲以後最好常規做一次胃腸鏡體檢,胃腸鏡體檢如果沒什麼問題可以基本排除食管癌、賁門癌、胃癌、結腸癌、直腸癌等這麼多種癌症。所以40歲以後常規體檢不僅要檢查抽血彩超等排除肝腎功能,胃腸鏡常規體檢也是非常重要的。


消化內科葉醫生


首先先來糾正一下問題中的錯別字,噴門癌應該是賁門癌。

賁門是食管的延續,下有胃部相接,賁門癌的臨床表現和食管癌大致相同,所以賁門癌也可以說是食管癌的一個部分。

關於賁門癌能否通過胃鏡檢查來進行明確?

首先小克來為大家說一下胃鏡檢查是早期篩查胃癌,食管癌的首選檢查方式,胃鏡相比其他的胃部檢查具有直觀,準確,清晰,可做病檢等優點。對於有食管癌症狀的人群,小克建議最好及早的進行胃鏡的檢查去進行明確。

當賁門癌處於早期的時候,胃鏡就可以明確的看到賁門的粘膜有充血,白斑,糜爛,增生等表現。

而當賁門癌到了中晚期的時候,賁門部的黏膜主要可以表現為局部黏膜的隆起,潰瘍,糜爛,賁門口的管腔明顯狹窄,當進行活檢的時候組織脆性高,容易出血。

如果是普通的胃鏡檢查沒有明顯的癌變發現但是仍然懷疑癌變,可以進行內鏡的染色和超聲內鏡的檢查。可以有效的發現一些早期的賁門癌。

再來為大家普及一下賁門癌的臨床表現:

典型臨床表現:早期賁門癌可以表現為胸骨後的不適,燒灼感和疼痛感,進食的時候會有停滯的感覺和梗阻感,尤其是在進食一些粗糙,乾硬食物時尤為明顯。當發展到中晚期的時候主要是以進行性的吞嚥困難為最主要表現。

以上就是小克的觀點,歡迎各位提問和補充,關注小克,瞭解更多健康知識。


小克大夫


一、首先,胃鏡是無創傷、痛苦小、安全性高,真彩色圖像拍攝,清晰微觀等優勢。是目前最直接、最清晰的觀察病變組織的檢查。不僅可以診斷胃癌,也是早期胃癌的治療的方法。還對胃出血、胃潰瘍、胃息肉等疾病也有診斷意義。

二、其次,胃癌的確診不僅需要影像學的檢查,還需要病理細胞學的確診。所有的癌症都需要病理學檢查,才能確診癌症,以及確診癌症的分期,治療方案,預後情況等。

一般醫生做胃鏡後,直觀病灶組織形態,醫生根據自己的經驗,便可大致判斷,但仍需要病理學的檢查,兩者結合才能明確癌症的診斷。所以,需要兩者結合才能確診。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瞭解更多健康知識,關注小曉醫生。


小曉醫生


挺高的,一般都可以看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