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5 10歲孩子沉迷於打遊戲,奶奶一旁“貼心”餵飯,網友:溺愛不是愛

我們都知道,很多的老人帶孩子的時候,都會過份的寵愛孩子。這種溺愛實際上不是愛,而是在"害"孩子。因為有些孩子在老人的溺愛下,會養成各種各樣的壞習慣。而這種習慣一旦被養成,就很難得到糾正。

奶奶"貼心"給沉迷遊戲的孫子餵飯

網絡上有這樣一則引人深思的視頻,因為"隔輩親"的緣故,爺爺奶奶對家裡10歲的孫子很是疼愛。一天,奶奶已經做好了飯並喊孫子吃飯,誰知孫子因為沉迷於遊戲而怒斥老人。而奶奶對孫子的行為不為所動,居然端著飯走到孩子身邊一口一口的喂著孫子吃飯。

10歲孩子沉迷於打遊戲,奶奶一旁“貼心”餵飯,網友:溺愛不是愛

當奶奶在一旁喂著孫子吃飯時,孫子的視線卻長時間的盯著手機。仔細看還能發現,餐桌上還有一份未動筷的面。奶奶應該打算喂完了孫子然後自己再去吃,思考沒有顧忌面會冷掉。

10歲孩子沉迷於打遊戲,奶奶一旁“貼心”餵飯,網友:溺愛不是愛

我們仔細觀察可以發現,男孩子10歲的年紀已經戴上了眼睛,當他低頭看了一眼面時,手上打遊戲的動作卻依然沒有停止。面對奶奶一旁"貼心"餵飯的場面,網友們紛紛感嘆:"溺愛不是愛。

10歲孩子沉迷於打遊戲,奶奶一旁“貼心”餵飯,網友:溺愛不是愛

老人過度的寵愛孩子實際上會對孩子造成不利的影響,那家長應該怎麼去應對這樣的情況,才能幫助孩子健康的成長呢?

家長如何應對老人"溺愛孩子"

1)和老人講清"溺愛"的利害關係

當老人們過度的溺愛孩子時,家長一定要及時的進行制止。並就溺愛孩子的利害關係主動和老人進行溝通,讓老人明白其行為會對孩子造成的傷害。在與老人進行溝通時,為了讓老人更好的去接受"溺愛是害"的觀念,家長可以選擇一些例子,讓老人更直接的明白其中的危害,並讓老人明白這種影響會充斥孩子發展的各個角度。

家長一定要讓老人和自己配合,共同用正確的方式去管教孩子,讓孩子能夠在正確的教育方式下成長。

2)避開老人管教孩子

很多的家長在對孩子進行教育時,總是會碰到老人們出來阻擾,從而導致對孩子的教育"不了了之"。當孩子犯了錯誤時,家長一定要進行嚴厲的管教。而為了防止老人的干預,家長要儘量避開老人去教育孩子。

或者家長在教育孩子之前,先告訴老人不要進行干預。否則,孩子會一味的躲在老人們的"庇護"下,並且認為家長沒有威信。

3)與老人們統一戰線

家長要學會給孩子立規矩,讓孩子明確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又是不能做的。當家長給孩子立完規矩後,要明確定位告訴老人,如果孩子越界了,就一定要受到教育。當孩子做錯時只有統一戰線,孩子才能夠去反思自己的行為。否則一旦有人出現偏袒,孩子馬上會去尋求保護,而不會主動的思考自己的錯誤。

為了不讓下一代毀在"溺愛"裡,家長一定要端正自己的態度,和老人們擺明自己的教育立場。同時家長要讓老人明白哪種方式才是在愛孩子,及時制止老人錯誤的行為,讓孩子能夠在正確的"愛"裡成長。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奶果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