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6 抽血就能早期診斷肝、膽、胰腺腫瘤嗎?

根據“國家癌症中心”每年公佈的全國惡性腫瘤流行病學數據,近幾年惡性腫瘤的新發病例數量在不斷增加,我國目前每年新發各種惡性腫瘤的人數已超過

400萬人。惡性腫瘤的防控關鍵就在於“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那麼如何能夠早期診斷惡性腫瘤呢?相信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去做定期體檢。有的體檢機構會打出這樣的廣告:抽一管血就能早期篩查癌症,這種說法有科學依據嗎?讓我們來看一看,這到底查的是什麼神奇項目!

抽血就能早期診斷肝、膽、胰腺腫瘤嗎?

癌症篩查到底能查出多少腫瘤

一、什麼是癌症篩查?

實際上,所謂的癌症篩查就是檢測血液或其他體液中的腫瘤標記物(tumor marker,TM)水平,又稱為腫瘤標誌物,是指惡性腫瘤細胞在發生和增殖過程中,由腫瘤細胞的基因表達產生分泌的、或是由機體對腫瘤的刺激反應而異常產生和/或升高的物質,能夠反映腫瘤的發生和發展,醫學上可用於監測腫瘤復發、轉移及對治療的反應。

腫瘤標記物包括蛋白質、激素、酶(同工酶)、多胺及癌基因產物等,存在於腫瘤患者的血液、體液、細胞、組織和排洩物中,能顧用生化、免疫及分子生物學等方法進行檢測。

抽血就能早期診斷肝、膽、胰腺腫瘤嗎?

腫瘤標記物的概念最早是在1978年由Herberman在美國國立癌症研究所召開的人類腫瘤免疫診斷會上提出的,目前已有百餘種腫瘤標記物被發現,其中幾十種已在臨床上得到廣泛應用,腫瘤標記物的發現有助於臨床醫學對惡性腫瘤的診斷和鑑別診斷,還用於判斷療效及預後、監測復發或轉移等。

二、有關腫瘤標記物檢測的一些概念

1、評價腫瘤標記物優劣的客觀指標:

敏感性(sensitivity)——腫瘤標記物在惡性腫瘤患者中檢測的陽性率。假如在100個患有同樣惡性腫瘤的患者中有70個患者可以檢測出相同的腫瘤標記物,那麼這種腫瘤標記物的敏感性就是70%;

特異性(specificity)——腫瘤標記物在非惡性腫瘤患者(包括正常人)中檢測的陰性率。假如在100個沒有惡性腫瘤的人中有5人可以檢測出某種腫瘤標記物,那麼這種腫瘤標記物的特異性就是95%。

抽血就能早期診斷肝、膽、胰腺腫瘤嗎?

評價癌症篩查離不開客觀指標

2、如果只做癌症篩查,那麼惡性腫瘤的漏診和誤診現象會十分嚴重

一個完美的腫瘤標記物既要十分敏感,而且非常特異。所謂敏感性高,就是能在極早期階段就發現腫瘤,不漏診;而特異性高,是指腫瘤標記物對特定惡性腫瘤與非惡性腫瘤的鑑別準確性可達到100%,不誤診。另外,腫瘤標記物的水平還應與腫瘤大小、臨床分期密切相關,並可根據其此判斷預後;半衰期短,可根據其水平的升降來監測治療效果及腫瘤是否存在復發或轉移;存在於體液特別是血液中,容易檢測。

抽血就能早期診斷肝、膽、胰腺腫瘤嗎?

雖然現代醫學已處於高速發展階段,但是上述理想的腫瘤標記物並不存在,原因在於惡性腫瘤畢竟來源於正常細胞,很多用於臨床的腫瘤標記物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於正常人體細胞內,只是在惡變過程中發生濃度或水平的變化。惡性腫瘤的多樣性使得同一種腫瘤可以產生不同的腫瘤標記物,不同的惡性腫瘤也可以產生相同的腫瘤標記物,這就使得腫瘤標記物的敏感性和特異性都大打折扣。

抽血就能早期診斷肝、膽、胰腺腫瘤嗎?

惡性腫瘤的早期診斷一直是個難題

所以,如果只依靠腫瘤標記物來診斷惡性腫瘤就會存在漏診和誤診的巨大風險。很多惡性腫瘤患者抱怨說,平時查體一直很健康,結果一下子就是腫瘤晚期,這就是腫瘤標記物的侷限性所在,對於腫瘤的診斷一定要結合病史、易感因素、遺傳、影像學檢查、腫瘤標記物等多項指標來綜合判斷。

三、常用於診斷肝、膽、胰腺的腫瘤標記物

1、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

是確診原發性肝癌的主要腫瘤標記物,在我國60~70%的肝癌病人存在AFP高於正常值,在進行肝癌診斷時,應排除由妊娠、活動性肝炎、生殖腺胚胎癌、繼發性肝癌和少數消化道腫瘤等引起的AFP升高,通常由非原發性肝癌引起的AFP升高,一般都不會高於400μg/L。

低濃度(50~200μg/L)持續時間超過2個月的患者,應視為肝癌的高危人群,需要結合影像學檢查(增強CT或核磁)來確診。需要注意的是,即使AFP指標不高,也並不能完全排除肝癌的可能,有將近1/3的肝癌患者的AFP水平可以正常。

原發性肝癌在治療過程中,如果AFP水平在治療後迅速降至正常水平且保持,表示治療有效且病情穩定,如果持續不降或降至正常後反彈升高,則提示腫瘤殘留或復發轉移。

抽血就能早期診斷肝、膽、胰腺腫瘤嗎?

肝癌是我國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

2、糖類抗原19-9(CA19-9):

在各種腺癌特別是消化系統的惡性腫瘤中,CA19-9都有升高(胰腺癌71~93%、膽管癌67%、胃癌40~50%、肝癌30~50%、直腸癌30%、乳腺癌15%),在急性胰腺炎、膽汁淤積性膽管炎、膽道結石和肝臟疾病中,CA19-9也有可能輕度升高,而且往往是呈“一過性”升高。早期胰腺癌的CA19-9敏感性較低,這也是胰腺癌不容易診斷的原因所在。

抽血就能早期診斷肝、膽、胰腺腫瘤嗎?

胰腺癌惡性程度相當高

3、癌胚抗原(CEA):

CEA的升高通常只在腫瘤的中晚期才有較顯著的升高,而且也不只侷限於某一類腫瘤(胰腺癌 88~91%,肺癌 76%,結腸癌 73%,乳腺癌和卵巢癌 73%),因此CEA的升高對多數惡性腫瘤的早期發現與鑑別診斷並無幫助,但在結直腸癌治療過程中,CEA是一個比較理想的監測復發指標,其敏感性高於X線和結腸鏡。同時如果考慮到結直腸癌易發生肝轉移(50%左右的概率),當體檢時發現CEA升高且肝臟有陰影時,需要警惕轉移性肝癌。

抽血就能早期診斷肝、膽、胰腺腫瘤嗎?

結腸癌發病率較高

結語

雖然理想的腫瘤標記物還不存在,但在臨床診斷惡性腫瘤和判斷預後中還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而且隨著不斷地有更好的檢測技術出現,相信這種不完美的現狀會逐漸獲得改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