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王鐸草書節錄《歲盡帖》

王鐸(1592--1652)字覺斯,一字覺之。號十樵,孟津(今河南孟津)人。鐸博學好古,工詩文。尤其以書法獨具特色,行草宗二王,正書師鍾繇,亦多自出胸臆,世稱“神筆王鐸”。他的書法與董其昌齊名,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稱, 他書法用筆,出規入矩,張弛有度,卻充滿流轉自如,力道千鈞的力量。王鐸擅長行草,筆法大氣,勁健灑脫,淋漓痛快,戴明皋在《王鐸草書詩卷跋》中說:“元章(米芾)狂草尤講法,覺斯則全講勢,魏晉之風軌掃地矣,然風檣陣馬,殊快人意,魄力之大,非趙、董輩所能及也。”

王鐸草書節錄《歲盡帖》

鈐印:王鐸之印、海鶴天風(參見《中國書畫家印鑑款識·王鐸》40、41印,123頁)

題識:王鐸。

藏印:王季遷審定真跡

釋文:十二月廿七日具疏,操之、獻之再拜。歲盡復日,感思兼懷,不自勝。奈何!奉十二日告,承安和,慰馳情。故爾。葵老田先生詞宗。

出版:《藝苑掇英》第五十期《海外藏畫專輯》,30頁圖22,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5年出版。

按語:王鐸是明清間一個極有創意的書家,他與黃道周、倪元璐等一起,力糾晚明書壇柔靡之風,對後世產生極大影響。他作書,一日臨帖,一日自運,可見其不忘學習傳統如此。他臨寫晉二王簡札極多,每將尺幅拓為大軸,縱筆揮寫,並不拘泥於形似,而圓厚灑落古意猶存。此軸即是,臨大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