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草地貪夜蛾入侵與蝗蟲掃蕩,哪個危害更嚴重?

未來科學


不防治的話危害都會很嚴重,相對而言蝗蟲爆發起來危害會更加嚴重。草地貪夜蛾主要取食禾本科植物,具有繁殖力強、取食作物種類多、遷飛擴散距離遠、防控難度大,擴展速度快、為害程度重,可造成玉米等作物減產20-30%,嚴重的甚至絕收。蝗蟲的危害在歷史上可以和水災、旱災並列為三大自然災害,蝗蟲爆發時可遮天蔽日,赤壁千里,所到之處存草不生。在現有技術條件下草地貪夜蛾和蝗蟲不可能對農業生產構成很大的威脅,有多種措施控制上述兩種害蟲的危害,草地貪夜蛾防控具體措施有:

1.生態調控及天敵保護利用。有條件的地方可與非禾本科作物間作套種,保護農田自然環境中的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敵,發揮生物多樣性的自然控制優勢,形成生態阻截帶。

2. 成蟲誘殺技術。在草地貪夜蛾成蟲發生期,集中連片使用性誘劑、殺蟲燈和食誘劑誘殺成蟲,減少蟲源基數,提升防治效果。

3.幼蟲防治技術。(1)防治時間:抓住低齡幼蟲的防控最佳時期,選擇清晨或者傍晚施藥,噴灑在玉米心葉、雄穗和雌穗等部位。(2)防治藥劑:生物防治在卵孵化初期選擇噴施白僵菌、綠僵菌、蘇雲金桿菌製劑以及多殺菌素、苦參鹼、印楝素等生物農藥。化學防治可選用防治夜蛾科害蟲的新型高效低毒藥劑進行噴霧防治。如氯蟲苯甲酰胺、溴氰蟲酰胺、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乙基多殺菌素。同時,要注重科學用藥,選擇不同作用機制農藥交替輪換使用,延緩害蟲抗藥性產生。

蝗蟲具體防治技術有:

1.加強水利建設。對於蝗區內的河流改造,開展清淤疏浚、低窪、灘地治理,及農田水利建設,剷除蝗蟲滋生環境條件,減少宜蝗面積和蝗蟲密度。

2.改變種植模式。在蝗區推廣以“一麥(油菜)一豆(水稻),間作套種瓜菜”為主的一年多熟種植模式,改善植被條件,同時,耕作行為也可有效地破壞蝗蟲的產卵、活動環境。

3.調整種植結構。有條件的因地制宜推廣栽植杞柳,擴大種植油菜、大豆、豆類小雜糧、花生、中藥材等非禾本科經濟作物,及紫花苜蓿、菊苣等牧草,減少和斷絕蝗蟲食料來源,惡化蝗蟲食料條件。

4.宜林則林,宜漁則魚。低窪地要結合水利治理,挖低抬高,改造成魚塘,發展漁業生產,或種植池藕、茭白等水生蔬菜。

5.保護和利用天敵資源。蛙類、鳥類等是蝗蟲的天敵,提高社會保護和利用天敵的意識,嚴禁捕殺天敵。

6.放養水禽。大力推廣規模發展鴨、鵝等水禽,利用鴨鵝捕食蝗蟲。

7.推廣使用生物農藥。推廣微孢子蟲、綠僵菌、苦參鹼等生物殺蝗製劑,開展應急防控。


農作物栽培知識講解


如果是說2020年的草地貪夜蛾防治和非洲沙漠蝗蟲襲來相比,應該是草地貪夜蛾防治。

草地貪夜蛾的特點是能吃(在幼蟲時期有暴食期),能生(一次產卵兩三百枚),遷飛。我國入侵的草地貪夜蛾是雜食性,主要為害玉米。喜歡蛀芯。考慮到19年末到20年初的冬天是暖冬,會有比較多的卵殘留。

沙漠蝗蟲以前在我國雲南是有發現的,但是並未成災。

一個是蛀芯,一個是能吃的都吃光,看似是蝗蟲危害更大,但是還要考慮一件事,防治的難易度。

草地貪夜蛾去年大爆發,我們國家並沒有豐富的治理經驗,它是三十天一個世代,容易產生抗藥性,晝伏夜出,喜歡蛀芯的習性,給化學防治增大了難度,其它的防治方法也存在著一些侷限,比如物理防治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等。

蝗蟲一直以來都是我國的防治對象,所以,我國在蝗蟲防治領域有很豐富的經驗。





豫西大男孩


兩個都嚴重。


耕田佬鼕鼕


蝗蟲掃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