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弱國無外交?面對不聽聯合國話的俄羅斯,無助的烏克蘭如何應對?

靜夜史


“弱國無外交”這句話是半封建半殖民地時期,因為沒有一整套完整而公平的外交體系,國家又沒有抵抗弱肉強食的力量而發出的無奈感慨。這種論調顯然已經不能適用當下的世界變化。全世界200多個國家,強國才有幾個?大部分國家其實還都很弱,如果這種理論成立,我想很多國家也都因為“弱小”而成為大國爭鬥的炮灰了。



單用一句“弱國無外交”是無法總結克里米亞問題走向的。歷史上的烏克蘭就是無數戰爭,移民,文化影響的匯聚之地。由於格局的變遷,處於大國夾縫之中的烏克蘭仍無法脫離歷史的影響和現實的複雜。從2013年到現在,暴力衝突,政權更迭,大國介入。從基輔到克里米亞,再到烏東局勢升級。小小的烏克蘭牽動了國際社會的神經,而由此引發的烏克蘭深層政治,經濟,社會危機以及對國際關係格局的震盪。都不是快刀斬亂麻的方式可以解決的,

如果說烏克蘭因為“國弱”而“無外交”,克里米亞問題就不會升級為世界關注的焦點。烏克蘭可能在2014年就被打爛了,正是由於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與介入,才有了政治解決的機會和可能。但所牽涉到的國家包括烏克蘭在內,都沒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膽識。那就只能藉助聯合國和利益相關方來協助解決。為此出臺的方案,條約,備忘錄,各種會議不勝枚舉。很多事情對於烏克蘭來說,並不是“無外交”,而是沒有很好的玩轉外交,或者說沒有出現玩轉外交的政治家。政治方向左右搖擺,利益考量瞻前顧後。導致一個資源儲備豐厚,發展潛力巨大的國家,成了大國賭局上的籌碼和犧牲品。

現代文明秩序之下,大部分“弱國”的主權還是能夠保障的。但烏克蘭的不幸就在於,拿走他土地的偏偏是俄羅斯(實際上其他國家也不敢用那麼“另類”的方式來解決“領土問題”)。偏偏俄羅斯是軍事大國,偏偏俄羅斯與世界一極不對付,偏偏俄羅斯位列五常且有一票否決權。因此,所涉及到得很多問題靠外交手段甚至國際約束力是解決不了的。也就是已經超出了外交的範疇了。


制度設計的天然缺陷使然。聯合國的智能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大,聯合國能為烏克蘭做的其實非常有限,聯合國連續兩年的大會上,通過了兩份內容大致相同的決議:將克里米亞地區指定為軍事化水域,指責俄羅斯的行為危及海上航行和沿海社會經濟安全,要求俄羅斯從克里米亞撤出其部署的軍事力量,同時保證海上航行的自由。

聯合國的這份決議僅僅是“呼籲”而已,如果靠“呼籲”能夠解決問題,那就不需要安理會了。安理會倒是可以用戰爭來強行解決國際問題。但同樣不行,聯合國能夠發揮足夠威懾的原因是由於幾個大國的影響。但如果問題本身牽涉到了大國利益,就執行不下去。俄羅斯就是大國之一,先不要說能不能打,即使全世界都贊成,其也可以一票否決。

在克里米亞被俄羅斯實際控制的情況下,年輕的澤連斯基上任之初就立下誓言要收復失地,哪怕總統不當了也在所不惜。而在烏克蘭“去俄化”的聲音越來越大的背景下,收復失地就成了澤連斯基最大的壓力。今年9月份,澤連斯基為收復克里米亞開出了包括武力奪取和外交談判的藥方,烏克蘭政府將為克里米亞而戰。問題是,空洞的口號在實踐起來是沒有抓手的。實際行動並沒有什麼成效,澤林斯基的高調,無非是想表達“親美遠俄”的立場,因為烏克蘭國內的親美勢力遠強與親俄勢力。而美國和北約的暗中支持,使得澤連斯基擁有了對抗俄羅斯的勇氣。烏克蘭希望藉助西方軍事力量多會烏克蘭。



但這個想法是不切實際的,從去年刻赤海峽衝突發生後,西方並沒有出手相助。因此,武力解決顯然行不通。但澤連斯基必須讓支持者知道自己“還有別的辦法”。至少還能保住總統的位子。於是這才有了《諾曼底模式》的重啟和此次聯合國大會的“呼籲”。在現有的條件下收回克里米亞的手段並不多,談也談了,打也打了,戰場上沒能得到的,談判桌上同樣得不到,澤林斯基能做到的也只有盡最大可能保住烏克蘭的現有利益,不要因為克里米亞問題讓頓巴斯地區陷入又一場動盪,等待機會,利用外交手段解決爭端。因為,即使是“弱國”,也必須相信“外交”。除此別無選擇!


冷兵器TILLLINDEMANN


弱國無外交是事實、但當今世界叢林法則盛行、美國乾的不要臉的事還少嗎?它比俄國惡劣N倍有幾個國家願站出來指責?況且克里末亞本屬俄國、上世紀(1956年?)、當時蘇聯領導人酒後無德無端將此島送與烏克蘭加盟國、後蘇解體時葉利欽忘乎所以忘了此事!再說我們為什麼要站在西方的立場上對朋友捅刀?給敵人助威是什麼意思?

聯合國真的能主持正義為什麼不阻止美帝把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敘利亞等打的民不聊生、生靈塗炭?起什麼哄?[發怒][發怒][發怒]


用戶5267548112159


每年的12月,西方和烏克蘭都會在聯合國提交草案,要求俄羅斯退出克里米亞,在當地實現非軍事化等。

2014年至今已經5年了,最近一次是12月9日,結果俄羅斯以19:63的票數,又被西方和烏克蘭奚落了一把。在國際社會上顯得非常沒有面子。

西方和烏克蘭難道還指望俄羅斯能遵守聯大投票的這個結果嗎?

他們顯然沒有這麼幼稚。

那麼為什麼非要在聯合國投票呢?而且每年都要這樣?

就是剛才木叔說的,大概是三個原因:

第一,他們要給俄羅斯難堪,造成一種真理掌握在多數人手裡的印象;

第二,不斷在克里米亞問題上製造影響,防止國際社會遺忘;

第三,同時也為自己爭得更多同情,以後在其它類似投票上也會獲得更多聲援。

這就是烏克蘭為啥非要在這個問題上屢次投票的原因。可見這個目的在最近5年來算是達到了。

國際社會主流這5年來都沒認可克里米亞屬於俄羅斯的現實,也算是烏克蘭的一個實現的目的吧。

這就是烏克蘭針對俄羅斯比自己強大,而且在戰略上佔優勢的情況下,用這種所謂國際舞臺和平臺,來為自己尋求更多支持的方式之一。

烏克蘭總不能和俄羅斯硬拼,用軍事手段吧克里米亞從俄羅斯手中奪回吧!

不止是烏克蘭沒能力,他們也不敢,西方也不允許。所以用國際舞臺的發生平臺來刺激俄羅斯,就是烏克蘭最能利用的一種方式。

除了這個方式和俄羅斯周旋之外,烏克蘭還會選擇第二種方式——以拖待變。

也就是和俄羅斯耗著吧!畢竟國際領土爭端沒有幾十年一般很難解決。

比如100年前的世界地圖和如今不一樣,幾乎每個國家的版圖都有變化。

那麼如果烏克蘭未來發展得好或者西方未來的發展更順利,而俄羅斯經濟或者軍事不斷衰落,甚至出現了分裂,那麼烏克蘭和西方未來重新獲得克里米亞,就是很容易的事情了。

只是烏克蘭和西方要保證能比俄羅斯未來更優秀才行,不知道他們有這樣的信心沒有?


木春山談天下


烏克蘭以前並不弱,然而非要視俄羅斯老大哥為仇敵,與歐美交好,這種遠交近攻的愚蠢做法只會害己,而害不到別人。菲律賓是弱國,但照樣有自己的強硬外交,敢對美國說不,這就是鮮明的例證。日前,美國聯合西方國家在聯合國搞投票,以便讓俄羅斯把克里米亞還給烏克蘭,並要求將黑海周邊海域定性為非軍事區,允許自由航行。儘管投票結果顯示有60多國表示支持,但俄羅斯是不可能這樣做的,並且就算再來一次克里米亞全民公投,最終也還會決定併入俄羅斯。烏克蘭希望藉助西方勢力迫使俄羅斯就範,顯然是徒勞,現階段,烏克蘭經濟及外交與俄羅斯比起來根本不在一個層級,烏克蘭別無選擇,唯一的出路就是不得罪並與俄羅斯保持友好,這樣國家才能逐步發展壯大。

要知道在西方的憲法體系中,特別是那些聯邦制國家,比如說美國以及英國,這些國家的州和郡都是可以通過公投的方式自己獨立,比如說前段時間英國的蘇格蘭就在搞公投獨立,在憲法上這種情況是允許的。因為這些國家都是名義上的聯邦制度國家,之所以在烏克蘭不被允許,是因為俄羅斯佔領了克里米亞,因此可以看出西方國家在對待這件事情上是雙重標準。

最近一段時間古巴經濟非常困難,聯合國也投票禁止美國等國家封鎖古巴,190多個國家投票,基本上都同意美國不要制裁古巴,只有美國,以色列和巴西反對。這個比例可比上面那個比例高得多,但是美國仍然加大了對古巴的經濟制裁,導致古巴的農業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由此可見,俄羅斯和美國都不會遵從投票的決定。因為這兩個國家不打仗,沒有國家能制衡得了這兩個國家。

當然聯合國的投票還有另一種解決方式,那就是通過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只要俄羅斯投反對票,這問題就可以解決。因為美國和俄羅斯都是常任理事國,所有的國際事件,只要有任何一個國家投反對票,那麼就可能解決不了。俄羅斯當然可以在聯合國五常內投票,反對將克里米亞問題國際化。不過現在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局勢也在發生變化,烏克蘭不僅僅有克里米亞的問題,還有東部武裝衝突的問題,現在俄羅斯和烏克蘭已經初步達成了停火協議,準備交換戰服,在未來烏克蘭很有可能承認東部地區的兩個區實行自治。當然這在烏克蘭國內也遭到了反對,因此現在整個局勢對俄羅斯有利。


江淮聖手


美國聽聯合國的?以色列不斷蠶食巴勒斯坦領土,佔居敘利亞戈蘭高地,聯合國通過數次決議要以色列撤出,以色列聽聯合國的嗎?美國聽聯合國的嗎?聯合國國際法院要追究美國反人類戰爭罪,美國反而要制裁國際法院法官,聯合國敢怎麼樣?所以在弱肉強食的時代,講理無用,誰的拳頭硬誰就是理。拳頭不硬,口噴無用,講理就是對牛彈琴!


用戶104940493418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敘利亞大使賈法裡坐在沙發上低頭沉思的那張照片。我想,這張照片之所以在中國網友之中引起熱議,是因為它讓我們想起了昔日的中國,想到了當年巴黎和會上的顧維鈞。

一百年過去了,中國早已不是當年那個任人宰割的中國,可是弱國無外交的法則並沒有發生改變,如今的烏克蘭就是這樣。實際上,俄羅斯和烏克蘭的矛盾由來已久。蘇聯解體之後,很多臨近歐洲大陸的小國都加入了北約和歐盟等組織,這對這些國家的發展十分有利,烏克蘭自然也想加入。可是作為烏克蘭的鄰居,俄羅斯是絕對不會容忍這樣的事情發生的。

要知道如果烏克蘭加入了北約,美國就會有權利在烏克蘭駐軍。如果美軍駐紮在烏克蘭東部,俄羅斯將面臨重大威脅。而之所以悍然出手控制克里米亞地區,也有這方面的因素。

克里米亞地區戰略意義非同尋常,克里米亞與黑海南岸的距離很近,一旦被美國控制,俄羅斯著名的黑海艦隊將會毫無用武之地。最重要的是,這會切斷俄羅斯與中東的聯繫,在西南方向俄羅斯將會失去所有出海口,莫斯科也會暴露在敵人的視野之中。這就是為什麼烏克蘭屢屢被俄羅斯針對的原因。

然而現在烏克蘭政府傾向的美國,其實正是造成烏克蘭衰弱的罪魁禍首。蘇聯解體之後,烏克蘭繼承了大量的軍工企業、武器裝備,其中還有數目頗為客觀的核武器。然而1994年,在美國和俄羅斯的強迫下,烏克蘭當局銷燬了這些武器。事實上烏克蘭國內一直存在一個問題——貪腐問題,嚴重到各國網友都戲稱這是烏克蘭的“土特產”。


軍武視界


弱國無外交這句話本身就有問題,所謂弱國無外交,這都是一百多年前落後的觀念,在現代世界,一個很弱的國家也完全可以擁有自己獨立的外交。當然,弱國無外交這句話在某些情況下也是有效的,弱國在面對不講道理且沒有契約精神的強國的時候就沒有外交,而弱國在面對文明國家的時候,無論對方強大是否它都可以有自己的外交權。
(普京)


烏克蘭和俄羅斯曾經是親如一家的兄弟,兩國合併了幾百年的時間,直到1991年蘇聯解體的時候,烏克蘭才從俄羅斯獨立了出來。獨立之初俄烏兩國的關係一直也是非常親密,此前俄羅斯和烏克蘭還共同簽署了兩國和平友好條約,俄羅斯表示會尊重烏克蘭的領土主權並維護烏克蘭的領土完整。然而2014年烏克蘭的一場危機徹底破壞了俄烏兩國之間脆弱的友誼,俄羅斯兼併了烏克蘭克里米亞並且介入了烏東部地區局勢,這讓烏克蘭對俄羅斯恨之入骨。
(俄軍在克里米亞)


烏克蘭沒有辦法讓俄羅斯歸還克里米亞,它也沒有辦法讓俄羅斯無條件停止干涉烏東部地區的事務,並且由於實力不濟,烏克蘭也沒有辦法使用武力奪回克里米亞。面對一籌莫展的窘境,烏克蘭只能在聯合國表達一下自己的訴求,它也是希望能夠在國際社會獲得更多的支持以明確自己對於克里米亞主權的要求。去年12月,烏克蘭在聯合國大會提出了一項“關於克里米亞和黑海水域非軍事化”的決議,也就是相當於要求俄羅斯從克里米亞撤軍,當時烏克蘭獲得了66個國家的支持,而俄羅斯只獲得了19個國家的支持。

然而聯合國大會的決議並沒有能夠改變俄羅斯的政策,聯合國的話對俄羅斯也基本沒有什麼效力。今年烏克蘭在聯合國大會再次搞了一個類似的決議,儘管它再次獲得六十多個國家的支持,但普京還是同樣不願搭理聯合國。烏克蘭自己鬥不贏俄羅斯,俄羅斯也不聽聯合國的話,面對這樣的情況烏克蘭政府必然會感到非常無奈。烏克蘭能夠做什麼呢?或許跟俄羅斯對話是唯一比較可靠的方法,但普京又怎麼可能無條件滿足烏克蘭的要求呢?烏克蘭獲得任何成果都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諾曼底模式”四國領導人會談)


弱國無外交這句話並不完全準確,但是它放在烏克蘭和俄羅斯的關係當中又似乎很貼切。我們不能說弱國一定沒有外交,也不能說所有的弱國都沒有外交,像瑞士很弱,冰島也很弱,但是它們都能夠獲得全世界的尊重,沒有誰會說冰島和瑞士是一個沒有獨立外交主權的國家。或許弱國無外交這句話在某種情況下是符合事實的,那就是當弱國面對強大並且不講道理和契約精神的國家的時候。


李姓先生


我們擺正觀念,聯合是一個和事佬,幾年一換,成員國聽不聽,秘書長無權也沒能力與約束力,他沒這個能耐,他的權力比普京與特朗普低,把希望寄託於聯合國是不現實的,理是有階級性與立場的,什麼人說什麼話,只有自身打鐵硬,敢於天下叫輸贏,才是唯一的真理。


聆聽30048592


弱國無外交? 等於是說有槍就是王,那你把什麼正義放在何處? 按照這樣的理論推導下去,世界上那些小國家,還有什麼必要生存下去?


初秋之禪


烏克蘭不知好壞不知遠親不如近鄰不知天高地厚與美國為首的北約與俄作對,俄羅斯收回克里米亞完全正確,烏克蘭被北約當猴耍之後,還把北約當盟友大錯而特錯,烏只有與俄合好共處共贏共發展,才是烏俄和平進步提高經濟民生髮展的必由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