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怎樣評價印度,印度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黃元中


公主的脾氣丫鬟的命。空有凌雲之志,實際卻無“通天”之能。可以說。印度是最不聽從“命運”安排的國家。始終認為自己是世界性大國(不是會成為,而是已經是)。但實際上,印度是自我感覺良好,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認為現在的印度是世界性大國。雖然歐美國家認為印度可以超越東方大國。但不過是出於意識形態的原因。實際上都不信,但印度可當真了,即便是印度真有這樣的潛力和實力,美,俄,東方大國絕對不會讓印度“崛起”。

印度,全稱是印度共和國。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領土分別與中國,孟加拉國、巴基斯坦,尼泊爾、不丹和緬甸為鄰,東南部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主體民族是印度斯坦族,國土面積298萬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7位。2018年GDP為2.716萬億美元。世界排名第7名。印度軍隊總兵力大約有132萬人,2018年軍費507億美元,世界排名第四(美中英)。印度實際上就是一個地理名詞,一直是世界強國的殖民地,沒有成立過任何形式的本土國家。南亞次大陸(印度地區)在1757年淪為英國殖民地。在1950年宣佈成立共和國。正式成為一個現代意義上的國家。

印度政治體制仿照英國,印度總統是國家虛無元首,議會多數黨黨魁是國家總理,實際掌控國家權力。印度是所以有發達國家的大眾“情人”和大多數國家關係都不錯,尤其的是和美俄關係都十分親厚(很難得啊)。兩國對印度軍購不設防,有錢就給。而且基本不設防。這個被歐美認定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無疑是後現代文明以及殖民國家的樣板和櫥窗,是和東方大國對比的例子,必須得承認,印度現在的是一個極其發達的國家,GDP已經超過他的宗主國英國。一個以英語為官方語言的國家 使得印度在文化和意識形態上與歐美國家基本一致。所以在各個方面都可以“暢通無阻”。印度的缺點和優點總是並存而且很明顯。

印度和東方大國幾乎在1950年在同一水平起步,早期印度高於東方大國,在1991年印度和東方大國GDP基本持平,人口也差不多。到了2015年,印度GDP卻只有中國的20%。印度最大的特點就是包容性極高,但也由於此無法全面整合,國家內部差異很大,種性制度依舊存在,邦與邦之間甚至語言,風俗,各個方面差役很大,國家缺乏凝聚力。這種情況肯定無法強大。經濟對外依賴性很大,也無法自立。也就是說,只要印度依靠歐美就別想成為大國。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清水空流


印度是一個人口大國,也是英國殖民統治國家。印度沒有國人想象的那麼糟糕,真的是被國人魔化了。講講我在印度的所見所聞和感受:

1.語言,印度人在語言方面真的很🈶️天賦,只要是讀了書的人,他們都會當地土語,還會英語。當然,有一個致命點,就是印度英語口音太重了。作為一個英語六級的人,去印度的前一個星期都在琢磨他們說的是不是英語。真是慚愧。

2.環境,真的是髒亂差,除了少數的幾個海濱城市,比如V城,其餘城市都是灰濛濛的天空,垃圾滿地。

3.民風,印度女人在家裡很沒有地位,大學生畢業後,工作幾年給家裡減輕經濟壓力,25歲前都會迴歸家庭,當家庭主婦,這是她們的媽媽、外婆都走的路,她們覺得理所當然。但是,印度人很熱情,除了少數商業化特別嚴重的城市,比如孟買。其他城市的人,見到你都會雙手合十,微笑著跟你打招呼。

4.教育,印度分兩種大學,一種是私立大學,一種是公立大學。私立大學是財團或者富豪投資的,硬件設施各方面都會公立的好,屬於貴族學校,裡面的學生大部分家庭條件都不錯。公立大學的硬件設施跟中國80後上小學的時候學校的環境差不多,木桌子凳子都很破敗,窗戶沒有玻璃,用鐵網網著,是考上大學的窮人上的。

5.飲食,印度人喜歡吃咖喱,中國人真的吃不慣,味道太重,而且樣子看上去真的是很像便便💩,根本沒辦法吃。但是他們有水果,而且像香蕉、西瓜、葡萄等都很便宜,10塊錢人民幣能買到一大袋,但是像蘋果就特別貴,相當於人民幣十幾塊錢一斤。

先寫這麼多,有空再補充。有疑問的,大家也可以留言。











深圳人在印度


前面已經跟大家介紹過,我在印度待了兩年多,下面我就直接說說我對印度的看法。

相信第一點我想說的大家都已經熟知了,那就是印度的食物做的像“shi”一樣,難吃還不說,關鍵是印度阿三還用手抓的吃,讓人看著就瘮的慌。所以在印度,能不和印度一起進餐就儘量遠離他們,實在是看不下去他們吃飯的樣子,讓人噁心的想吐。




除了食物外,印度的環境非常差,到處髒兮兮的。

下面想說的估計大家更加熟悉了,那就是印度阿三開掛的技術。不得不說三哥開車的技術和坐車的技術都是一流的,我們在印度也經常被阿三帶的開掛。一輛四人小轎車經常坐六七個人,最嚴重的時候感覺地盤都蹭到地上了,不過還好三哥開的車都不是什麼豪車,不然得心疼死了。

在印度三哥的眼裡,他們的車無所不能,沒有超載這一說,有多少人都可以掛上去。

最後講講三哥普遍的個性,那就是不懂裝懂,喜歡裝逼。我們之前剛到印度時候,經常讓印度司機帶我們出去玩。出發前給司機看地圖,問他們知不知道路,一個二個都是信心滿滿“yes,no issue”。因為路上信號不好,沒法開導航,結果總是上錯高速,讓人火冒三丈。不僅僅是司機,工廠的印方管理和工人也都喜歡這樣,問他們什麼,都是“yes”,要結果的時候就傻眼了。這就是三哥最有趣的地方。
對於印度阿三,你還有想了解的,請關注@Semi6 並留言,我會將我的所見所聞分享給大家,謝謝!


小明觀世界


印度是南亞地區大國,也是一個發展中國家。



印度原為英國殖民地,在二次大戰後獲得獨立,英語、印度語同為官方語言,歷史上曾是佛教大國,現在居民多信奉印度教。

1.印度位於南亞,為南亞次大陸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印度的國土面積進入世界前10,近300萬平方公里,居世界排名第7位,森林、礦藏、水資源較為豐富。



2.印度是世界上人口大國,居第2位;雖然,號稱民主國家,但相當大程度殘存落後的種姓制度,賤民深受壓迫,生活在社會最底層,毫無人權可言;社會貧富差距較大,城市貧民窟佔很大比重;社會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不足,交通、公共衛生等相對落後。


3.印度的軍事實力較強,據世界有關軍事研究機構測評,印度軍事實力居世界第四位,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擁有核武器、航空母艦的國家之一,軍隊兵員充足,獨立以來,與鄰國多次進行較大規模的戰爭,實戰經驗比較豐富,可以說是南亞地區一霸。

4.印度的經濟實力也較強,在某些領域居世界領先地位,如電子軟件行業;電影行業有僅次於美國好來塢的寶來塢,是一個電影生產、輸出大國;航空航天業、軍工產業較為發達。印度也是一個農業比重較大的國家,農業經濟、農業生產欠發達。



5.印度的政治野心也很大,總是以世界大國自居,在世界事務、特別是地區事務中指手劃腳,總想充當主角,妄圖擠進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z山海


印度位於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其陸地面積約298萬平方公里,人口已經達到13.5億,很快就會超過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發展潛力巨大。



從經濟來看,2018年印度的GDP達到2.726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七。近年來印度經濟發展勢頭強勁,基本能夠保持7%以上高速增長,是全球主要經濟體當中發展最快的國家。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未來2~3年就會超過法國、英國躋身世界前五。不久前莫迪總理還誇下海口稱,到2024年使印度的GDP總量超過5萬億美元的規模,但實現的難度比較大。



雖然印度經濟比較落後,不過在部分產業還是比較發達的,比如軟件外包、IT、生物製藥等產業。尤其是印度的軟件外包產業,作為全球從事“BPO”(業務流程外包)業務最多的國家,印度被稱為“世界辦公室”。班加羅爾是印度的信息科技中心,有“軟件之都”、“印度的硅谷”的稱號,這裡佔據了全球軟件出口市場20%的份額。

除了經濟領域,印度的政治實力、軍事實力也比較強。印度是不結盟運動的主要領導國,也是G20成員國、金磚國家之一,這些年來還謀求“入常”,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而且在眾多的機構公佈的軍事排名中,印度都是僅次於美俄中的世界第四軍事強國,擁有核武器。

總之,印度是一個崛起中的新興大國,以它的體量和發展潛力,未來它在世界上將會扮演著一個舉足輕重的角色。


錦繡中源


2008年,我去印度留學,為什麼選擇印度,就是因為印度可以當成歐美國家的跳板,也就是從國內申請歐美國家的大學門檻比較高,而從印度則比較簡單,特別是讀完本科再申請,很容易。

凡事都有但是

但是,印度的教育並沒有我想象到的那麼好。圖中建築為印度海德拉巴市奧斯馬尼亞大學。由於對印度,特別是我所在的號稱印度第五大城市海德拉巴市各方面都比較失望,所以只在印度呆了幾個月就決定回國,否則浪費錢浪費青春。

由於時間只有幾個月,我對印度的瞭解僅僅止步於海德拉巴市。列舉一下我的印象。

1.真正的貧民窟,這個沒有拍照片,一望無際,全都是打著補丁的帳篷。在我國本來應該在幼兒園裡歡天喜地的孩子們都伸著手求著你說“please”,那個眼神是我一輩子都忘不掉的。

2.2008年的海德拉巴市沒有迪廳,沒有娛樂場所,沒有洗浴中心,沒有足療按摩。整個城市被性壓抑籠罩著,在海德拉巴市你看不到印度本國人手牽手,更不用說親吻。這大概就是印度強姦案高發的原因。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小故事,當時我用的諾基亞N系列,可以放視頻。男孩子手機裡存著什麼樣的視頻你懂的,在印度,不叫黃片,而是blue片。在別墅區(中國留學生住的地方)有一個賣水果的青年,我買水果的時候他借我的手機看片,半個小時不給我,直到臉紅脖子粗,直到褲襠溼潤,我當時也挺羨慕他的,小小的片就能讓他感受到極樂世界的美妙…

3.消費水平

整體的消費水平並不低,拿礦泉水來說,2008的印度,一瓶礦泉水合人民幣1.5元,一份炒飯合人民幣15。

2008的印度的電子產品清一色中文,商場裡賣的電腦,顯示器,音響鼠標鍵盤,手機,全都是深圳產的。

大街上全都是摩托車,印度國產品牌塔塔,日本本田鈴木雅馬哈較多,價格跟國內差不多,我當時買了一輛日本進口223cc本田摩托車。

4.印度人對中國人的害怕,是深到骨子裡的。有一次,我騎著摩托車去市區,被交警攔下,他問我哪的,日本韓國還是中國,我說中國,他問我會不會功夫,我說會,你要不要試試,並擺出招式,那傻逼交警嚇得說不用不用,並破格放了我。

先說這些,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想起來再補充…







青島山雞大王


1.一個容易被征服的國家 ,並以此為榮。

2.一個十分相信神明,思想極度迂腐落後的國家。

3.一個種姓制度嚴重,人種等級分化鮮明的國家,女人地位低下。

4.一個將神話和歷史結合起來的國家,如果沒有中國的文獻記載,他們根本不知道歷史上還有個古印度存在。

5.一個好高騖遠又認不清現實的國家。總想著成為有世界影響力的大國,但不注重民生,只注重軍備建設。想搞好經濟,但不制定詳細的計劃,更不知方向,簡直是邯鄲學步。

6.國家的政策和法律都有極大的缺陷,犯罪率居高不下,貪汙腐敗盛行,男人犯強姦罪後竟因傳統制度高於法律而無罪釋放。

7.一個心理素質極強又喜歡搞事的國家。貧困人口好幾億,不去想脫貧,還總是想著超過中國,自我感覺良好。總想著擊敗中國,不斷的給中國製造麻煩。

8.一個不想留住人才國家,每年培養大量管理方面的人才,急切的把他們送出國讓他們在外打拼,並炫耀自己的人才有多牛。自己國內的工作人員跳槽率居高不下,經濟嚴重滯後只能將經濟發展寄希望於外資。

9.自身的發展嚴重依賴於別國,軍備發展靠引進,經濟發展靠引進。自己國內連步槍都無法大規模量產,並且希望用市場換技術,得到了技術,連照葫蘆畫瓢都做不好。各種軍備維修後事故率極高,印度人在國內根本不敬業。

10.地理位置比較優越,但是極其自負,不加以好好利用,錯過了太多發展機會。


鳳歌鸞舞變奏曲


印度在其歷史上長期處於分散的狀態,並算不上是一個完整的國家。

目前的印度正在學習中國的發展模式,加強中央集權,更好的實現對地方事務的管控。克什米爾地區被印度政府取消自治權就是這個原因。

印度自視為南亞地區印的小霸王,視印度洋為自家後院的池塘。周邊小國不得不屈服於印度。

印度的人口數量世界第二,年輕人佔總人口比例很高,勞動節資源豐沛。因此,世界各大公司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正往印度轉移。經濟增速快,未來市場潛力巨大。

印度也是亞洲自二戰後首先擁有雙航母的國家,也是將航母投入實戰的國家。雖然其國內武器生產水平落後,但從俄羅斯和美國進口的武器則快速提高了印度的軍事實力。

印度的教育事業也在不斷得發展中,印度理工大學更是世界一流大學。在軟件和汽車工業上,印度比中國更有實力。

印度的政治制度借鑑西方的選舉制度。一旦印度的經濟得以繁榮,其政治制度的優越性將會得到很好的發揮。

整體上講,印度的綜合國力要落後中國20年左右。作為中國人,我們國家也是從一窮二白到今天的巨大成就,所以看待印度時,我們應該理性客觀的思考,取長補短。








皮皮金豬


印度這幾年的快速發展一是人口紅利,二是地域優勢,三是地理環境,四是價值觀與西方趨同,五是經濟底數較低,六是政策適宜,除上無他。

與之相比,中國人口紅利已經基本沒有,地域優勢不如印度,地理環境不如印度,價值觀目前比較吃虧,經濟發展總量已到一定階段的瓶頸,因此,繼續保持高速且可持續發展比較困難。但中國有堅強的領導,上下一心辦大事的氛圍,內耗小,因此,中國發展的優勢依然存在,比比中國現在的國家基礎和人民生活水平,印度就會無語。幾百億買來的武器就能窮兵黷武?

人口紅利不是用之不竭的資源:地域不如印度主要是能源通道,隨著可燃冰開採及相關科技的進步,能源瓶頸將被打破;地理環境劣勢可以搞綜合開發化劣為優;價值觀不是永遠的攔路虎,只要我們的全系統工業發展繼續堅持不動搖,科技發展在世界全面領先,別人則不但不會封鎖你,還會向你學習,請求與你合作。

綜上,中國從來沒有把印度當自己的敵人,更沒有把印度當作自己的戰略對手。中國的國家基礎在那,發展底數在那,發展速度在那,堅強的領導體制在那,平穩的發展制度在那,印度想趕上並超越中國,呵呵!


Liudjs


印度是一個神奇的國家,自然條件優越,是一個有發展潛力並且不可小覷的國家。

印度文明是人類社會發展中一個重要的文明形態,有它獨特的魅力。當今的印度,雖然和古代文明有斷裂,但是也有傳承之處。當然,歷代印度政治家都有他們的心病。那就是,印度歷史上沒有大一統的傳統,而且由於民族太多,語言太多,宗教太龐雜,無法形成強勢的中央集權。這個問題延續到了當代。

不僅如此,1947年印度脫離英聯邦,實現了民族獨立,1950年成立了共和國,沒有經過徹底的革命洗禮,世俗化程度較低。這種現實有利有弊,好處在於沒有社會大動盪,壞處在於舊制度殘存太多,掣肘了社會的進步。比如,飽受詬病的種姓制度,不完善的地方行政制度,基礎教育欠缺,重男輕女導致性別比例失衡,城鄉差異問題,市政建設任重道遠,低效率的執政和分配機制的不公平。

故而,我們可以看見不講衛生的行為習慣,詭異的民俗,節慶期間的火車掛票,這都是重大的社會問題和隱患。大城市急劇擴張,而小城市和農村卻基本停滯。例如孟買,加爾各答等。

實際上,印度的影視劇也反映了這一點。包括去年的摔跤吧,爸爸和今年的廁所革命,某些細節都展現出印度社會中存在的問題。巨大的人口,教育又不行,並沒有轉化為生產力,這是一個遺憾。

當然,印度也在試圖加強軍事建設,加強國防投入,以便在國際上更多發言權。這些年,印度的軍事力量,科技創新和跨國企業,都有一個大發展。哈哈哈,還有一點,印度的美女確實有異域風情嘿嘿嘿!

歷史傳訊社,秉持原創,期待評論轉發和寶貴點贊👍!您的支持和關注將是我繼續前行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