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重慶:守好發熱門診這個“哨口”不漏掉一個發熱病人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重慶九龍坡區設立了10個發熱門診,而這些門診成為了阻擊疫情的“前哨”,“守好哨口,不漏掉一個發熱病人!”這是九龍坡區中醫院腫瘤科醫生唐薇主動請纓到發熱門診工作時說的話,從2月1日開始,唐薇就一直堅守在區中醫院發熱門診,踐行著她的承諾。

重慶:守好發熱門診這個“哨口”不漏掉一個發熱病人

工作中“全服武裝”的唐薇。


連續工作15個小時,穿上尿不溼“上陣”

“當時急診缺人手,我就申請去了,我是黨員理應衝在前面。”曾經在住院部工作的唐薇,從2月1日起成為了發熱門診醫生。相比住院部相對固定的病人來說,發熱門診的病人更多,不過這對於唐薇來說並不是問題,難的是每天穿著防護服長時間工作,不能吃、不能喝、不能上廁所。

唐薇告訴筆者,剛開始的發熱門診人手緊缺,只有她和另外2名醫生輪換,三人分成早班和晚班,早班時間是早上8:30到下午5:30,晚班是下午5:30到第二天早上8:30,在工作期間,是一直穿著防護服的,這就意味著晚班的時候要工作15個小時,且不能吃喝拉。“上班之前我會吃很多,但是不會喝很多水,也會穿上尿不溼。”唐薇說,上早班的時候,一到中午就會餓,但忍忍就過去了,夜班的時候就算沒有病人也不能睡覺,穿著防護服躺下會覺得很憋氣,喘不上氣,也不能趴著,只能靠著椅子養下神。“穿脫一次防護服要花很長時間,門診隨時都可能有病人來,加上防護服緊缺,所以我們必須一直穿著防護服直至下班。”唐薇說,脫下防護服的那一瞬間,會覺得有些低血糖。

“其實,醫生基本上都是坐著看診,相比護士來說,體力消耗沒那麼大,我們發熱門診的工作人員都是一直堅守在崗位上,沒有任何人發出怨言,我們都知道,必須把好哨口,錯診漏診都會造成嚴重後果,所以我們必須嚴陣以待,做好疑似病例篩查。”唐薇說。

確診一位新冠肺炎患者,嚴謹每一步操作

唐薇坦言,去發熱門診第一天,穿上防護服的時候,心裡很緊張,也有些害怕,但開始看診後,就非常淡定和平靜了。“沒有時間去想什麼,就是想著要拿出專業的水平去給病人看診。”唐薇說,詢問患者和診治流程都是一樣的,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面對的是發熱患者,他們有可能是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所以重點要詢問清楚流行病史及從哪裡來等問題。

一天,唐薇接診了一位體溫38.7°的患者,血常規報告是正常的,CT結果顯示肺部散在的毛玻璃樣改變,患者沒有去過湖北,但是從外地回重慶的。結合培訓的新冠肺炎相關知識,唐薇高度懷疑該病人是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她立即聯繫了院內專家會診,並以最快速度為患者提供了隔離安置點。最後這個病人被確診。

唐薇說,面對每一個病人,她和同事都嚴格遵守操作流程及個人防護措施規範,給病人提供專業診斷的同時,保護好自己。

重慶:守好發熱門診這個“哨口”不漏掉一個發熱病人

戴著護目鏡和防護屏工作的唐薇,防護屏上滿是水霧。


瞞著父母去發熱門診一調到發熱門診二答應父母保護好自己

為了避免父母擔心,唐薇到發熱門診的事,她一直瞞著父母。“我是一個人居住,所以父母不清楚我上下班時間,每天我都會給他們打電話,告訴他們我在住院部工作,防護工作做得很好。”唐薇說,三人輪班輪了3天之後,變成了4名醫生輪班,工作時間變為了每班8個小時,這樣一來,輕鬆了不少。“現在我們有5名醫生輪班,工作時間縮短至6小時一班,休息得到了保障。”唐薇說。

在發熱門診一工作半個月後,唐薇被調到發熱門診二,與之前工作的發熱門診不一樣的是,發熱門診二的病人都是有著明顯流行病史的,這也意味著工作風險更高。也是在這個時候,唐薇將在發熱門診工作的消息告訴了父母,“我並不是覺得風險高了才告訴他們的,反而是因為看到新聞裡每天出院病人和確診病例在逐步減少,才放心告訴父母的。”唐薇說,她答應父母會好好保護自己,也相信自己的專業水平,她有自信能幹好工作。

“發熱門診是阻擊疫情的‘前哨’,但我們並不是獨自在戰鬥。”唐薇說,近期,醫院對醫護人員進行了多次培訓,在人員配備和物資使用方面盡一切可能為發熱門診提供便利,各級領導總是在問他們“還缺什麼,趕緊提出來,我們立刻去辦,需要的用品用具也能馬上送到。”有醫院強大的力量支持,更增強了他們工作的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