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商鋪投資“舉步維艱”,陷入“3個”深思!擔心的“問題”出現了

如果說房東也是一個職業的話,那麼應該是每個人都向往的生活,細分下來就是住宅房東和商鋪房東兩種,相比住宅,商鋪投資門檻更高,“房東”的收益也更加可觀,10年前在一線城市投資的商鋪價格上漲了4倍還多,相當於每年上漲30%左右。

單憑這一數據是否就說明了未來還會按照這個速度上漲呢?答案顯然不是,過去是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現在卻是“一年河東一年河西”!這種現象並非無跡可尋。

商鋪投資“舉步維艱”,陷入“3個”深思!擔心的“問題”出現了

從消費者的角度看,很多商品消費不起,負債率越來越高,消費少,商家的收益自然得不到大幅提升,也不願意承擔高租金商鋪了,從市場中實體店倒閉的原因來看,80%的人因為租金成本較高難以繼續維持下去。

從投資者角度看,商鋪數量還在增多,總人口數量增速卻在降低,商業發展從一線城市往地級市蔓延,人口卻有存在“逆流”,這樣一來一線城市的商鋪價格逐漸“觸頂”,而地級市的商鋪價格增長緩慢。

商鋪投資“舉步維艱”,陷入“3個”深思!擔心的“問題”出現了

陷入“3個”深思

第一個:開發商如何提高商鋪售價,獲取高利潤。

商鋪大部分由開發商修建,作為“商人”的開發商離不開以賺錢為主,從拿商業用地開始,就規劃著如何提高利潤,一方面因為過去的商鋪有著“前車之鑑”,過去的商鋪的增值潛力十分大,用“預期”來銷售產品。另一方面我國的經濟依舊離不開實體,特別是服務配套為主的商業,依舊有較高利潤空間。

做商業玩的是資本,又與政策、社會需求精密聯繫,屬於一種複雜的投資形態,知名品牌房企和一般開發商做商業有著本質區別,無論是資金還是管理經驗,隨著開發商數量的增多,同行競爭也越來越大。住宅群體也包含商業部分,比如社區底商。這類商鋪運作方式對於開發商來說相對簡單,不需要招商運營,只需要生產出來再銷售給業主即可。

相比之下純商業的劣勢便逐漸明朗,比如購物中心、“網紅”商業街,這類商業體需要開發商或者運營方持續性管理,不能全靠市場演變,其整體性、統一性有別與一般社區底商,其實歸根到底最終都是體現出環境差異化、品質差異化,看著“繁花似錦”的商業,其實是重資打造而成,在價格方面與一般開發商打造的社區底商便沒有多大競爭力,一方面自身風險更高,另一方面價格方面也更高,對投資者而言儼然不是“性價比”最高的投資選擇。

商鋪投資“舉步維艱”,陷入“3個”深思!擔心的“問題”出現了

第二個:投資者在買商鋪時如何選到“優質”商鋪。

這個問題對大部分人來說還是有點“棘手”,掙錢本身就不容易,都想利用這些財富撬動金融槓桿,使自己走在通脹前面,為何普通人投資這樣的商鋪有些棘手?

首先是商鋪依舊大眾化,生活在城市的人群很多都投資商鋪,特別是一些拆遷群體。這些商鋪購買之後轉手困難,缺乏可再次接手的購買群體。

其次是在商業大環境下,投資商鋪的人群在開發商眼裡其實是客戶,開發商賺投資者的錢,投資者賺開店商家的租金,商家賺消費者的錢,環環相扣,投資者的利潤空間被開發商吸取大部分,所以不容易買到很有增值意義的商鋪。

商鋪投資“舉步維艱”,陷入“3個”深思!擔心的“問題”出現了

最後是優質商鋪一直掌握在少部分人手中,從商鋪的位置即可看出,一個樓盤的商鋪增值部分往往只有那麼幾個。

比如轉角鋪、十字路口商鋪等,這些商鋪倍受投資者喜歡,想要購買一套這樣的商鋪需要花更多金錢。

可見投資者在尋找商鋪時也很“犯愁”,便宜的位置不好,位置好的價格更貴,不管是選擇哪種都存在一定風險,在市面上找到一套“優質”商鋪更是不容易!

商鋪投資“舉步維艱”,陷入“3個”深思!擔心的“問題”出現了

第三個:商鋪怎樣才能提高租金出租。

有這樣心理,屬於正常現象,畢竟花錢買的商鋪,誰希望“不值錢”還貶值呢?但是商鋪的現狀確實不容樂觀,優質商鋪租不起好價錢,一般商鋪又不受商家待見。

無論是那種情況,既要好出租又要高租金一直是投資者深思的問題。例如純商業樓盤為了提高租金,一般會在前期給到商家免租期優惠,通過免租期與高租金實現商家合同期內總租金相平衡,藉此也可以提高商鋪售價。

商鋪投資“舉步維艱”,陷入“3個”深思!擔心的“問題”出現了

不過從目前形式來看,租金太高難以出租,租金太低相當於商鋪變相“貶值”,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商家與業主之間猶如“矛與盾”的關係,一個想要提高租金收益,另外一個想要降低租金成本,如何達到平衡才是兩者合作前提。

故提高租金應該被重視,但不能一味奢想能如同過去十年一般快速增長,或許有所下跌,或許還能穩定上漲,與城市經濟、人口基數等方面精密聯繫,就好像一個沒有龐大人群與消費力的區域,即使商鋪多麼氣派,也避免不了虧損狀況。

商鋪投資“舉步維艱”,陷入“3個”深思!擔心的“問題”出現了

擔心的“問題”出現了,該如何解決?

平常我們衡量貨幣貶值速率通常以GDP展現,國際上更認可M2增速來判定貨幣通脹速率,從2017年開始,我國的M2增速從11%左右降至8%左右,三個百分點之差相差了4萬億元增長,足矣說明我國的貨幣通膨逐漸緩慢下來,對於投資者來說卻不見得有優勢,經濟增長變緩,消費增長速率也會受到影響,於是便會擔憂我們的資產“縮水”是否會持續提高,我們投資的項目收入增長是否也會減緩?結果顯而易見!

商鋪投資“舉步維艱”,陷入“3個”深思!擔心的“問題”出現了

那麼如何讓商鋪投資風險最低呢?

首先清晰商鋪投資的定位,分析好應該投資適合做什麼實體店的商鋪。例如圍繞湖畔的商鋪適合開夜市、酒吧、民宿客棧等,北京的後海就是很好例子,在每個人生活、工作壓力較大的當下,需要一個環境提供“發洩”,這就蘊藏出一定“商機”,又比如做建材、裝修等實體店生意的商鋪,更適合在集中化的市場,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建材專業市場,每個城市的房地產行業都存在持續發展,裝修業務勢必也不會少,除了這兩樣,像火鍋城、遊樂場等業態的商鋪,定位更加清晰,長此以往會愈發深度化,是一個不錯的參考方向。

其次是投資商鋪的價格優勢,價格決定商鋪未來增值空間,正常情況長期投資和短期投資區別較大:價格較高的商鋪適合短期投資,價格較低的商鋪則適合長期投資。當然也要根據實際價格做評估,例如在購買商鋪時,樓盤中商鋪價格不一致,位置好的價格高,位置差的價格低,但是位置好不一定未來能有很高的增值空間,也不代表位置差的商鋪未來增值一定“受挫”,關鍵點還是看開發商有多少“讓利”,也是目前為什麼很多人買商鋪想找關係的原因,開發商在經商過程中,總會平衡價格問題,暢銷時價格上漲,滯銷時才會考慮降價,但不會超過成本預算,所以在投資商鋪時,儘可能的尋找到位置較好的商鋪,還能以低價格優勢購買。

商鋪投資“舉步維艱”,陷入“3個”深思!擔心的“問題”出現了

最後是在購買商鋪後,出租時,在穩定的基礎上再逐漸提高商鋪租金,自營時,鑽研提高營業額的技巧。例如現如今的商鋪空置現象,商家更換頻繁,這個時期不利於租金提高,不妨可以試著降低租金出租,至少能保證讓商鋪創造收益,等到經濟環境更加穩定後在考慮是否上漲,另外在自己經營實體店時,把自身房租成本核算入內,通過提升產品質量和加強營銷方式來提高銷量,質量方面是“硬核”,任何公司的核心產品都有自己“專利”,也可以說是自己擅長別人卻難以複製的產品,在市場上形成對比,以此來提高實體店收益,讓商鋪高價值功能得以體現!

綜上所述,商鋪價值與大的經濟環境有關,在局勢已成定局的情況下,儘可能的改變自身,以此來適應現在的社會,從而變相的實現商鋪“增值”,購買者在選擇商鋪時,更應該火眼金睛洞察“明暗”關係,才能讓商鋪不至於“貶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