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深圳幫扶的陸河縣13個貧困村破土備耕 復墾複產 確保收益

深圳幫扶的陸河縣13個貧困村破土備耕 復墾複產 確保收益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石培璋、魯利韋、聶金秀、記者羅勉報道 從汕尾市陸河縣瞭解到,目前正值春耕時節,深圳市駐陸河縣扶貧工作組的全體扶貧人,在其幫扶的陸河縣13個貧困村正全力引導幫助村民備耕復產,陸河縣各貧困村的田地裡犁鏵翻滾,激起陣陣春潮。

深圳對口幫扶汕尾指揮部出臺幫扶舉措,力將貧困村過去撂荒的土地全部在今春復墾複產。撂荒的土地耕整之後,地方政府首先以每畝補貼200元錢的激勵措施鼓勵貧困戶自己種植農作物,貧困戶沒有勞動能力或不願意種植的土地,則交給專業隊種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可以出工獲得報酬。而出產的農產品,除了專業隊通過自身的電商平臺銷售之外,深圳駐地扶貧工作隊還將啟動消費扶貧的模式幫助村民銷售,確保收益。

駕駛著村委會提供的手扶式犁地機在田地裡來回整土,今年63歲的羅偉特顯得幹勁十足,他每耕整一畝田地便有200元的收入。羅偉特家住陸河縣螺溪鎮歐田村,這是一個貧困村,該村村委主任羅洪錫介紹說,目前村裡有210畝荒地,有的已經撂荒七八年了。“要借今年春耕之機,將過去撂荒的土地全部復耕復產”,深圳市坪山區石井街道辦事處派駐陸河縣螺溪鎮歐田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兼扶貧工作隊隊長何旭說,“要保證每一畝田地都不能撂荒”。

啟動犁鏵,破土備耕,復墾複產,這是深圳市駐陸河縣全體扶貧人在引導貧困村群眾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時,正全力為之的。

在螺溪鎮歐田村村民翻整荒地復墾複產的同時,陸河縣其他的貧困村也在深圳市駐陸河縣扶貧工作組的引導、幫扶下,全方位啟動春耕備耕工作,搶抓農時。

葛根是陸河縣河田鎮河北村產業扶貧的拳頭產品,全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從一級響應降為二級之後,深圳市駐河北村扶貧工作隊便立即研究部署春耕復產工作,決定在今年繼續發展葛根種植產業,並保持100畝的種植規模。扶貧工作隊引導村民抓緊開展葛根種苗的培育,組織村民平整種植土地,全面準備在季節內完成種植。

深圳扶貧人親力親為的積極引導,有效助力了陸河縣貧困村的復墾複產。3月2日下午,瞭解完田間的備耕情況,深圳市人社局駐陸河縣河田鎮內洞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兼扶貧工作隊隊長姜斌再次組織村“兩委”幹部開會,調動全村黨員幹部的一切積極因素,壓緊壓實責任,確保不誤農時,復墾複產。在內洞村,村委主導農田春耕種植的前提下,生產資料由主管農業的村委副主任總協調,駐村鎮幹部協同指揮,將責任農田按自然村分片區責任到村幹部,明確具體分工,落實責任到人,要求村委全體幹部將主要精力放在動員農戶和察看農田種植進展工作上。並明確規定,因為動員督促工作不到位、不能到田間現場指揮、對發現問題處理不及時造成耕種工作延誤或被上級督查部門通報的一律嚴肅處理。

陸河縣河田鎮內洞村已將510畝田地中的482畝列入建蓮、水稻、花生、蔬菜、水果等農作物種植上,種植面積率達94.5%,除少部分沼澤地和列入三舊改造區域無法實現耕種的田地外,實現基本農田耕種全覆蓋。

螺溪村位於陸河縣螺溪鎮中心區域,有耕地800餘畝,深圳市坪山區龍田街道派駐該村扶貧工作隊主動出擊,做好政策宣傳和解讀的同時,統籌協調,調動各自然村勞動力,將各自然村閒置的耕地充分利用,備戰春耕春播。太平圍村對村民的40畝耕地進行了流轉,同時將過去閒置的近20畝耕地進行整合,與第三方公司簽訂合作協議種植早稻,讓耕地得到充分使用。

深圳市坪山區龍田街道駐螺溪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兼扶貧工作隊隊長李俊鋒介紹說,現在農民都不太願意種早稻,政府就此出臺激勵政策,將春耕的獎勵直接給種植者,確保其利益。“第三方公司負責種植,貧困戶的勞動力通過出工獲得收益”。這樣的合作,能讓貧困戶的每個勞動力月平均收入達到2500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