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女婿有沒有義務養老?為什麼?

好客山東潘先生


首先,從法律規定上來看,女婿並沒有法定的贍養義務。

其次,因我國《憲法》、《婚姻法》等法律法規都規定,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因此妻子對其父母是有贍養義務的,作為女婿不能阻止自己的妻子盡贍養義務,只要是妻子的合法收入,都可以作為盡孝的經濟來源,丈夫無法干涉。

再次,如果是妻子沒有經濟收入,只能依靠丈夫的怎麼辦,法律也規定了,夫妻有相互扶持的義務。

最後,法律畢竟是社會最後的底線,無論從道德上或家庭和諧角度來講,老人有事,作為半個兒子的女婿,也應該盡心而為。


京益企業法律顧問


問,女婿有沒有義務養老?答,絕對沒有!

再問,為什麼?答,是因為:

一,國家法律明確規定,子女都有同等贍養老人的義務,這句話中的女字,指的是女兒,不包括女婿。女兒女婿雖是一家人,一個鍋裡吃飯、一起掙錢養家糊,但是,雙方與對方家長的法律關係是不一樣的,既有鋼性的一面,也有德性的一面。鋼性方面的,法律規定有就必須有,法律沒有規定的就沒有。德性方面的可有可無,全看德育、關係、外部因素干涉。假設女兒沒了,只能憑女婿的情份了,不存在義務的強制。

二,中國幾千年傳統民俗以及淵淵留守的鄉規民約,只有養兒防老這一種說法,沒聽說過有養女防老的。在不久之前,廣大農村,女兒再多,只要沒有兒子,就能當選五保戶。兒子再少,哪怕只有一個,也不行。在北方很多地方,特別是齊魯大地,嫁出去的女兒 潑出去的水,由其是老輩人,在他們眼裡兒子是塊寶,女兒不如草。我說這些落後陋象,主要是為了定義女婿這個稱呼在大家庭中的角色,女兒都份量不足,何況女婿?一個女婿,首先是個男人,這是原生態的角色。其次是父母的兒子,再就是兒女的父親,再就是老婆的丈夫。相對於女婿這個角色來講,他只是個配角,甚至可以說是個跑龍套的人。現實司法活動中,大堂上坐著的都是血脈相承的親兄弟姐妹,傍聽席上都見不到女婿的影子,他也許去打自己家的贍養官司去了。

三,女婿的這個角色,在另一方的大家庭中,從法律的層面上講,是沒有多少話語權的。既然是這樣,哪來的義務?回答完畢,個人觀點,僅供探討。


0老三兩0


“女婿有沒有義務養老”?這個問題就是“媳婦有沒有義務給公婆養老”的翻版。言勸的看法有以下三點:



一,從法規上看,女婿沒有給岳父岳母養老的義務

我國的根本大法《憲法》第四十九條規定:“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婚姻法》的第二十一條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在第十一條規定“贍養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負有贍養義務的人”。以上法規很明瞭的告訴我們:“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由此可見,身為女兒的妻子是贍養其父母(岳父母)的法定人;女婿不是岳父母的兒子,因此也就沒有法定義務贍養岳父母。


二,從情理上說,女婿有協助妻子贍養岳父母的責任

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不僅僅是指對自己的父母,好女婿都應該有此好“德性”,人都會老的,如果我們老了,自己的女婿也不給養老,那自己是什麼感受。再說了,岳父母是陪伴自己一生的老婆的父母,老人養育女兒也不容易,愛老婆我們也就要愛老婆的父母親。其實《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十一條中有一小條規定:“贍養人的配偶應當協助贍養人履行贍養義務”,從法律角度看女婿有協助贍養岳父母的義務。再說了女婿贍養自己的父母,也需要媳婦來協助。



三,從家庭上想,夫妻贍養雙方父母有助於家庭幸福

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失敗的婚姻都是來自於惡化的婆媳矛盾和翁婿矛盾。婚姻裡無論是付出還是索取,夫妻都是相互的。你對我好,我對你好;你對我父母好,我對你父母好。很多幸福的家庭,美滿的婚姻,恩愛的夫妻,都是他們懂得孝順公公婆婆和岳父岳母。


言勸


法律層面上沒有明確的規定女婿有義務養老,道德層面上則是理所當然的養老。


按照《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十四條的規定: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結合婚姻法的規定,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也就是說實質上贍養人指的的子女,而這裡的子女指代的是直系子女。不包括女婿和兒媳的。


但這並不是說女婿和兒媳就可以不養老了,因為婚姻法大多數都是將夫妻視為一個共同體的,就比如說在接受遺產的時候,如果遺囑上寫的是房子之類的歸女兒,那麼就相當於排除了其他繼承人,但是婚姻法上,這個房子如果沒有特別寫明的話,是作為夫妻共同財產處理的。所以在沒有特別說明的情況下,女婿和女兒可以視為一個整體來看待。女兒拿共有財產贍養老人也變相的相當於女婿贍養,起碼經濟上是這樣。


道德層面從來就沒有什麼義務的說法,養老理所當然,天經地義,當然這個前提是對方真的把你當作家人來看待,女婿也好,兒媳也好,在一些思想保守的人心中始終都是外人,那麼只需要跟隨你的另一半的做法便好。將心比心,大抵如此。


簡族


女婿有沒有義務養老?

你的意思是女婿有沒有義務給岳父岳母養老是吧!

有!必須有!!!子女對老人有贍養的義務,這是國家法律規定的,國家法律並沒有嚴格的要求這個老人只是你的父母,這就包括了父母,公婆,岳父母。所以贍養老人是每個人的義務。記住是義務。

我們國家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大概將近四十年的時間,父母只能生一個孩子,那麼只生女兒的,女兒女婿就要給老人養老,這一點不用多說了吧。

在過去是講究養兒防老,男孩給父母養老,如果生的都是女兒做女婿也會給岳父母養老,何況當今這個進步的時代,給岳父岳母養老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怎麼還能有此一問呢?

公公,婆婆是父母,岳父,岳母也是父母,是父母,做子女的就要贍養,這是義務,這是道義,這是人倫。

贍養老人不僅僅體現一個人的孝道,更重要的體現一個國家的文明。何況贍養老人是做子女的義務。

是義務就必須要嚴格履行的!




京西玉人


當然有義務了,常言說一個女婿半個兒,現在是一個兒了,很多人說岳父沒有撫養我,我為什麼有義務,因為他撫養你妻子了,你們現在是一家人所以你有義務,就像你妻子照顧你爹媽一樣,你們都有責任和義務。

如果岳父不撫養你妻子,你能娶到她嗎?只要你們結婚了你就有責任和義務照顧岳父母,這個不用你狡辯,河南一個男子妻子去世後義務照顧岳父幾十年,人家幾十年如一日不辭勞苦,兢兢業業、義無反顧的照顧癱瘓的岳父這是什麼精神,絕對稱得上時代楷模。

人們總喜歡用辯證法去看待問題,比如婆婆沒有給我看孩子我有義務撫養她嗎?這都是什麼問題啊!看孩子不是老人的義務 ,撫養老人是你的責任和義務,這兩個事情你不能使用等號。

我們常說養兒為防老,姑娘也是養老的,不是單單兒子,只是以前重男輕女的思想忽略的女兒,知道嗎?女婿和兒子一樣,首先給大家說一下,在我的心裡岳父母和我爸媽一樣對待,岳母得病我是忙前忙後,積極出錢,從來沒有把岳母當外人,只有這樣你的媳婦才能孝敬你爸媽,我們將心比心,絕對不能有外心。

照顧岳父母我們義不容辭,因為他們為你撫養了妻子,所以你有責任和義務,大家都是一家人必須和諧,照顧好老人,什麼也不要說,照顧好老人天經地義。


大海傳媒


法律沒有明確規定女婿有贍養岳父母的義務,但在夫妻存續期內可以推斷女婿有贍養岳父母的義務.因為子女都有贍養父母的義務,女婿與女兒是一個共同體,而"老年人保障法"有明確規定女婿有協助妻子扶養岳父母的義務.所以說女婿還是有贍養岳父母義務的.當然一旦夫妻離婚或妻子意外死亡,那女婿就沒有義務贍養岳父母了,因為從法律的角度他們之間不存在親屬關係.但是法律無情人有情,在現實生活中還是有許多女婿在妻去世後仍擔負扶養和照料岳父母的責任,畢竟自已的子女還是他們的外生,外生女,他們之間還存在一份親情.人是講良心的.這也是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傳統美德.另外法律也規定女婿盡到贍養岳父母義務就有權繼承岳父母的遺產.總之從倫理道德上講盡一份義務也是為自己兒女樹立優良榜樣.


風雪蒼松582


我覺得這個問題得區別看待,像都是獨生子女的兩個人,作為女婿,難到不應該給雙方老人養老嗎?最後老人的所有也都是女兒女婿的啊,我覺得這種情況,就應該有義務給對方也養老,不可能說,女兒得到老人的房子,財產,她自己扣著吧,最後還不是兩個人一起用的?像這種情況,我覺得女婿應該有養老的義務的。

如果自己丈母孃那邊,生的孩子眾多,而且還有好幾個男的,也就是自己的小舅子,或者大舅子,那我覺得,女婿就不應該給那邊養老了,畢竟他們有兒子啊。

還有就是對方只有女兒的情況,有好幾個小姨子,同時也有好些連襟,這種情況,應該也是要給對方養老的,估計是輪流來吧,如果有其他女婿給他們養老了,你沒有給,最後丈母孃把錢都給他了,還請沒有養老的,就不要厚著臉皮去爭了。

所以,我的想法就是,如果女婿能分到丈人那邊的一杯羹,相當於繼承,那就有養老義務,如果沒有分到,那我覺得就沒有養老的義務。


小幸福的萌萌雷


古今中外逃不出一個良心。

就算是陌生人都不能見死不救,還要救死扶傷,更何況,婆婆也是媽,女婿也是兒子,兒媳婦也是女兒,結婚前是陌生人,陌生人不代表見死不救,結婚後是一家人,一家人不分你我,一家人不分親疏,一家人互相感恩,互相幫助,互相付出。一家人,盡心盡力去愛護,盡心盡力去關心,盡心盡力去照顧!

現在人,愛護子女勝過愛護父母。其實是糊塗。論恩德,父母辛辛苦苦把自己拉扯大,岳父岳母辛辛苦苦把妻子拉扯大,夫妻成家了,怎麼可以忘記父母大人和岳父岳母大人的恩德呢?我們做人要有良心,要知恩報恩。您說對不對?您為什麼愛護子女勝過父母岳父岳母?子女對自己有什麼恩德?佛說,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四種:報恩,報怨,討債,還債。子女跟自己是什麼關係都不知道,自己怎麼可以忘恩呢?如果是為了將來得到子女的孝順作為回報,那麼這個道理說不通啊!自己作為子女不願意回報父母岳父岳母的恩德,卻期望將來的子女一定要回報自己對子女的恩德嗎?自己對父母對岳父岳母的不孝已經留在子女的印象深處,長大後怎麼可能會孝順父母?誰教的?父母教的,父母教他不要孝順父母,只要孝順子女就可以了!父母教他不要孝順岳父岳母,只要對妻子好就可以了!一個小孩子從小就沒有見過外公外婆,沒有見過父母孝順外公外婆,長大後也不會有這個孝順外公外婆的概念。爺爺奶奶是父親的父母,外公外婆是母親的父母,父母沒有對外公外婆盡孝,跟父母沒有對爺爺奶奶盡孝的道理不是相通的嗎?不要小看小孩子的腦袋瓜!看看現在社會,小孩子動不動就自殺,動不動就跳樓,要麼就是威脅父母要自殺要跳樓,這是什麼孩子能想出來的事情??這個事情在我們那個年代沒有發生過的。哪有這種事?現在卻是普遍的新聞,不怎麼看新聞的人都知道了!不用看新聞了,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周圍人都在傳,不想聽都會聽到。所以,教育孩子,嚴格管教很重要,不是要狠狠打,稍微懲罰是讓他記住別犯錯,重要的是作為父母要盡心盡力做好榜樣。孝順是最好的榜樣!孝順是最好的家教。一個孩子將來是自私自利還是愛國愛民,是自我為中心還是心懷天下太平,是隻顧自己享受還是願意捨己為人,福澤蒼生,是沒有愛心還是很有愛心,是很殘忍還是很可愛,都在他耳濡目染的教育裡成就自己的心田!福田心耕!將來孩子有沒有福報,都在他自己的一顆心。好心幫助別人,自然就有福報,不需要父母的一畝三分地,幫助十個人,幫助一百個人,幫助一千個人,幫助更多人,他遇到困難的時候會有多少人站出來幫他?站出來一個,這這一個的背後又有多大的人脈關係,我們無法想象。施恩不求報,與人不追悔。不圖報,自然就有。圖報,就很有限了!因為被自己的心量給限制了!《岳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格物。與物慾做格鬥,放下物慾。不行惡就沒有大災大難。過去生中的行惡,這輩子要多行善。平常情況下,衣食住行,其實用不了多少錢。過去的老百姓大都是吃素的,難得逢年過節的時候吃肉。很健康。少林寺是練武功的,吃素,天下武功出少林。英國被困,吃素,很健康。這些都告訴我們,其實生活真的是簡單就好,一直是自己想錯了,以為需要很多的營養,需要很多的錢。我們以為要買多好多少的衣服,才可以引人注目,其實,《弟子規》:衣貴潔,不貴華,上循份,下稱家。即使衣裳襤褸,依然有帝王之尊。車子也不必啊!您看環境汙染多嚴重啊!您看很多廣告都在勸我們騎自行車啊!環保是不是我們的事情?還是廣告的事情?我們誰敢說自己不需要空氣的嗎?空氣是我們大家的,當然需要我們的共同保護,共同愛護和珍惜。所以宣傳環保是人人有責。空氣就是我們共同的財產。宣傳,從自己開始做起。自己做到就是最好的宣傳,強有力的宣傳。

好像有些偏題了!不過應該算是有關係吧!

南無阿彌陀佛!


孝親尊師知恩報恩


按照長期以來大多數人對義務的理解,女婿好像是沒有養老的義務。但是自從82年實行計劃生育之後,現在的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這種情況,如果父母老了身體不好怎麼辦?

女兒已經組建家庭再去照顧父母,需要花費時間和金錢肯定是和現在的家庭相關的,再說作為女婿如果你真的愛老婆,能視若無睹嗎?如果按照傳統觀念,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你已經有了新的家庭,家庭是一個整體,照顧父母也不應該是一個人的事情,不應該兩個人商量解決辦法嗎?是和雙方父母一起住、或是自己夫妻兩個人住一塊,沒事去看看兩家父母,不應該是根據實際情況兩個人一起商量出來的嗎?

不過我有一個疑問,結婚之前雙方難道沒有一定的瞭解?難道這些問題不應該是結婚之前就提及的嗎?如果提前把這些問題都說好了,那結婚之後一旦出現問題就有了一個評判的標準。畢竟除了法律對我們的約束之外,生活中的大多數事情都會因為每個人的經歷和性格的不同,而出現各種分歧。提前想到這些問題,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即便事後出現問題,也有了評判的標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