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東北大學為什麼會降級?

百味人生150189437


“東北大學”-- 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他最早是由當年發起西安事變中把蔣介石軟禁的那位愛國將領張學良所創建,在全國解放後,東北大學依靠東北三省的重工業基地和國家對東北的政策偏向等優勢,迅速成長為國內知名大學,也是在當時全國首批劃入985和211工程類大學之一。

但是在2017年雙一流高校的評選建設名單中,東北大學卻被劃入雙一流的B類高校,要知道這樣一個AB類是將我國最好的大學分成兩個檔次,大部分的原先的985工程大學都是雙一流A類而按照之前東北大學的地位和聲譽應該是要在A類裡面,但是這次被列入雙一流B類可能就是很多人說“降級”了吧。


至於說東北大學沒能夠列入雙一流A類高校,我想其背後的原因可能是以下幾點

NO.1 在學科優勢中不能穩步佔據主動(表層原因)

這樣一次降級在表面上是可以說東北大學在全國理工科高校的學科實力中沒能夠一直保有主動優勢,甚至可以說有些退步。其實也不單單指東北大學,東北三省中很多的工科高校都是進步緩慢,當然這是相較而言的。比如說哈工大和北航之間的競爭已經逐漸不佔上風,還有大連理工和北京理工、華工之間的比拼中可以說是已經處於下風。吉林大學和東北大學這兩個曾經這麼大神的存在,在第四次學科評估中竟然一個A+學科都沒有。

根據東北大學的學科評估數據顯示,僅有4個A-等級以上的學科,其中A檔學科是控制與工程,A-檔學科是就計算機、軟件和材料這三個,但是因為在A+和A檔中高校數量差異比較大,所以東大的計算機、軟件和材料這三個學科放到實際排名上並不靠前。反觀被評為B+的冶金和礦業這兩個學科卻能夠並列全國第三。但是冶金礦業等這些重工業高汙染非常密集的行業在近些年的國家政策裡面在一點點失去光環,而偏向計算機、金融和第三產業的發展中。

還有就是在國家三大獎上,東大累計獲獎次數為15次,在所有985高校中排名30位,但是將範圍縮小到理工科大學就僅次於西農和重慶大學。而在ESI論文高被引次數中,東北大學國內高校中能夠排到67名,但是放眼到985高校中卻是最後一位。

就東北大學的優勢的學科而言,在985高校中屬於靠後的名次,在國家三大獎上東大在985高校中排名倒數第三,還有就是ESI高被引中在985高校中排名最後。所以綜合各方面的學科實力數據上看(當然是站在985高校的角度),東北大學別劃入B類高校貌似也不是特別委屈。

NO.2 整個東北重工業經濟的不景氣(深層原因)

大家知道東北三省的崛起是在上個世紀60-70年代時期,根本的政治原因是日本和俄羅斯借道進入亞洲的產物,在當時是全國重工業基地,工業產值能夠佔據全國的80%,被譽為“共和國的長子”。但是在中蘇交惡以後,其實東北三省的發展相較於中部沿海省份來說就已經有些緩慢了,再加上引以為傲的石油、礦產和煤炭等能源經過這麼多年的開採也已經幾乎枯竭再就是重工業基地對生態環境本身的汙染很嚴重,東北地區每年對煤炭的消耗量就能佔到全國的20%,其汙染可想而知。

但是東北很多高校的發家都是依賴於東北重工業基地,東北大學就可以說其中的一員,因為其沒能很快的跟上學科轉型,加上目前冶金和礦產等這些重工業地位在國內產業中逐漸下降,所以行業本身的不景氣勢必會影響到依賴於行業的高校。這十幾年來,北上廣深的經濟飛速增長必然會帶動所屬高校的崛起,因為資源總是一定的,他們的崛起也必然加速不在本地區的老牌名校的衰落。

NO.3 經濟衰退和並校失敗加劇人才流失的步伐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樣一句話在很多場合都是適用的。同樣的,學校的發展對當地的經濟體量依賴程度也是非常高的。這些年黑龍江、遼寧和的吉林這三個省份雖然在2017年的GDP總量上還能夠在1.5萬億以上,但是在GDP增速上卻都是處於全國的墊底水平,甚至是在有些季度還會出現負增長的現象。

所以因為整個東北省份的發展緩慢,經濟稅收必然比不上以前,也就自然對高校也沒有更多的資金投入,

這樣的狀況無論是對於考生和人才的吸引力都是會大打折扣的,慢慢的會形成一種人才淨流出的惡劣現象基本上東北本地最優秀的青年很少願意留在本地發展的,相反而是一窩蜂的去了那些發達城市。這樣一種現象也一定會制約東北大學的發展。

簡單說下東北大學的並校風波帶來的影響吧,是在2007年的時候,東北大學欲將中國醫科大學、瀋陽農大和瀋陽藥科大這三所高校。但是為了並校的順利進行和方便審計工作,所以在很多需要財政支出的地方都把控的非常嚴苛,一些的學校的基礎設施也停滯不前,甚至教師的正常漲薪也被擱後,導致老師的工資好幾年沒漲....,所以優秀教師出走,也讓東大的這幾年的發展沒能跟上。


綜上,高校要想一直穩步發展,我覺得把握社會經濟發展的大方向和找準節奏這兩者是很重要的,能夠準確預測未來5-10年社會需要的人才然後做出相應的學科轉型對高校發展會有很大幫助。而東北大學很明顯是在這點上做的不夠好,可是從根本上看,東北大學的退步更多的是伴隨著東北經濟的衰落。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你.


骨子裡的謙卑


一、降級.

東北大學是98521工程大學,但是在新一輪的世界一流建設大學中,被列為了B類院校,相當於是被降級。

二、合併風波.

從2007年開始,東北大學想通過與中國醫科大學、瀋陽醫科大學、瀋陽農業大學合併來提升其綜合實力。在準備合併的時候,把老師的正常漲薪都凍結了,很多基礎設施也停了下來,但是最終因為一些原因,幾所學校沒有合併成功,這也使得東北大學錯失了重要的發展機遇。


三、東北經濟速度下滑.

2005年到2010年的時候,因為國家能源價格上漲,也使得整個東北經濟發展形勢比較穩健。但是後來幾年的煤炭價格下滑速度特別的快,也使得以重工業為基礎的東北經濟一蹶不振,隨後國家雖然提出了振興東北的計劃,但是東北經濟的發展前景並不是很樂觀,往往經濟發展也決定了當地的教育水平發展。

四、人才流失.

往往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落後的話,也會影響到人才的穩定性。東北地區最優秀的年輕人幾乎都不願意留在東北,都是去了北京或者是南方地區。相對應的,這幾年東北大學的大批人才去了南方省份的高校。


饕餮視聽


2017年9月,是一個讓全體東北大學師生們都應該記得的日子!

因為在這一次國家雙一流大學中,東北大學被降為了B類大學,之後很多東北大學學子開始強顏歡笑的說,B類怎麼了?我們仍然是一流大學啊,過去仍然是985.211高校啊,我們仍然有輝煌的歷史啊!

沒錯,東北大學放在國內仍是好大學,這點毋庸置疑,但居安思危,何況現在已經有了明顯的頹勢,這更就需要學校好好努力了!

其實這次學校降級東北大學自身當然有原因,但還有一些客觀因素存在!比如說:

1.東北地區本身經濟下滑,大量人口迴流到關內,這就導致優秀學生和當地的名師可能會由於地緣的原因選擇去其他地方學習或職教,這一點有點像地處西北的蘭州大學當年的“孔雀東南飛”現象!

2.東北地區自身經濟的下降,使得當地政府的高等教育資金扶持力度會落後於關內的許多高校!

這一點我有一個親生經歷,記得當年瀋陽的幾個大學(非東北大學),跑的我們學校來招研究生,表示只要過國家線就一定能上,而且是學碩,這在側面就表明了當地一些普通高校招生的問題,當然東北大學不在這幾個學校裡,但是這個事側面也能反應東北地區經濟下滑對高校教育造成的問題!

3.遼寧省政府也有責任,要知道當年的985大學在全國只有30多所,放在哪都是“香餑餑”,因為一所優秀的大學不僅能服務地方經濟,而且會帶來很多外省求學的學生,帶動當地消費!

所以985大學無論放在哪,都是地方政府很重視的高等教育資源,但明顯,遼寧省對東北大學這個資源沒有“珍惜”,無論這兩年經濟下滑,使得遼寧省政府是“有心無力”還是其他,它都應該全力支持東北大學進入雙一流A類大學,畢竟一個地區開始衰退是全方位的,無論是經濟還是教育!

當然,我們不能因為這次雙一流的遺憾而否認東北大學的實力,在全國來看東北大學仍然是一所非常優秀的大學!

而且雙一流不是終身制,而是輪動的,我個人還是祝願東北大學能在下一次評選中,重返世界一流大學A類,再振雄風!


青梅煮酒論高校


東北大學是雙一流大學,但是在新一輪的世界一流建設大學中39所985大學有36所進入了A類,東北大學被列為B類院校,所以相當於被降級。




那為何東北大學會被降級?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首先東北大學錯事了大學合併的好機會。早在2000年就有許多大學開始合併,就是為了強強聯合提升學校綜合實力。直到2007年東北大學才想通過與中國醫科大學、瀋陽醫科大學、瀋陽農業大學合併來提升其綜合實力。但是本就起步晚,結果又遇到了資金問題甚至凍結了老師的工資。這直接導致學校基礎設施建設和學術發展的停滯,可就是費了這麼大的勁,學校合併還是失敗了,這使得東北大學失去了重要的發展機遇。



其次是近年來東北地區經濟發展的滯後。在2000年初東北地區依託豐富的能源優勢,經濟發展迅猛。但後來因為工業的轉型升級和煤炭價格的下跌,導致一直依託重工業的東北經濟下滑嚴重。雖然之後國家也提出了振興東北經濟的計劃,但長時間的經濟低迷還是嚴重影響了當地的教育水平。



最後就是地區缺乏對人才的吸引力,人才流失嚴重。經濟發展緩慢,導致教師待遇低,學術研究投入少教育發展緩慢,本地學術人才不願留下,而且外地人也不願選擇來到東北發展,只有走出去卻沒有引進來,導致人才不斷流失更加阻礙了當地教育的發展。


ZXYZZX


我是一葉知秋有仙則名,我來回答。

東大被降級指的是在雙一流建設中,39所985中的36所進入了一流高校建設的A類,而東大、湖南大學和西北農林科大卻沒能進入A類,只是進入了B類,同時進入B類的還有原211大學鄭州大學、雲南大學和新疆大學,985對應一流高校建設,211對應一流學科建設,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鄭大、雲南大學和新疆大學是升級了,東大、湖南大學和西北農林降了半級吧。


那麼,東北大學為什麼會降級呢?從第四次學科評估可以看出,東北大學有四個A級學科,控制、計算機、軟件和材料,傳統的優勢學科冶金和礦業為B+,不過這兩個學科A+下來就是B+。


下面是2007年和2012年第二次學科評估和第三次學科評估時的成績,可以看出,第四次學科評估和前兩次學科評估比起來,東大的優勢學科控制、軟件、計算機、冶金、礦業排名其實並沒有發生太大改變,那是不是就能說明東大學科實力沒有退步呢?大學排名是相對的,你原地不動別人進步就相當於你退步了,在第四次學科評估中,東大是七個沒有A+的985之一,東北的四個985只有哈工大有A+學科,也只有哈工大學科仍然強勢,吉大和大連理工也有些滑坡。但吉大有11個A級學科,大工也有7個A級學科,從學科評估來說,東大應該是東北四所985之末了。

東大整體實力相對下滑的原因有一下幾點:

第一,學校在2000年的學校合併大潮中沒有抓住機會。雖然合併也有問題,但對增強學校整體實力肯定是利大於弊。但東大並沒有通過合併來較大規模的來提升自己的實力。而很多學校卻通過合併大大增強了自己的實力。有的增強了醫科實力,像北大、上交大、復旦、川大、華中科大、中南大學、中山大學、山大(醫學和工科)、西交大(醫學和經濟學、管理學),有的增強了工科實力,像哈工大、重慶大學,吉大更特殊,醫科、工科等全面增強,更是將長春劃在自己的校園裡。

第二,東大的優勢學科冶金、礦業隨著國家的發展已經不再是重點佈局方向了,現在是5G、人工智能、雲計算為主要發展方向,這些學科強的學校受益,比如兩電一郵。

第三,前幾年東大曾經準備合併中國醫科大學、瀋陽農業大學,為了籌措資金,停止了老師的工資上漲導致一批人才流失。最後沒有合併成還損失了一起人才,無得有失!

第四,整個東北大環境近些年都不景氣。經濟不景氣帶來兩方面的嚴重影響,一是學校發展得不到省裡的足夠支持,這樣,教學設備得不到更新,老師待遇得不到提高,人才流失,另一個就是吸引不了優質生源,現在學生填報志願時城市是一個重要因素,因為這關係到人生重要階段視野的塑造和科學素養的培養,還關係到未來的就業。

有的學校可能只受一兩個因素的影響,而東大受到上述全部因素的影響,所以自然受的影響大,實力相對下降較多。


一葉知秋有仙則名


東北大學降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東北大學作為理工科大學,最終還是要靠實力說話。我們今天一起,從其學校實力方面,探究東北大學降級的原因。

1. 學科評估

下表為教育部2017年發佈的第四次學科評估數據。教育部第四次學科評估,東北大學以4個A-以上學科,名列國內高校第40位。

另外,東大沒有A+學科(學科排名前2%),A級學科(排名2%~5%)也僅有1個,A-學科(排名5%~10%)有3個,其高級別學科顯然處於985大學的尾部,僅好於西北農林科技大學(1個A-學科)和重慶大學(3個A-學科),與湖南大學(5個A-學科)相當。

2. 國家三大獎

下表為985高校歷年來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的表格。在國家三大獎方面,東大目前獲獎總次數為15次,在985大學中處於第30位,在理工科大學中僅好於西農和重大。

3. ESI數據

下表為國內重點高校ESI論文數據的國際、國內排名。
東大目前以ESI論文被引次數排序,目前處於國內高校第67位,為985大學最後一位。

綜合考慮以上三項數據:

學科評估,以頂尖學科衡量,東北大學在985大學中處於倒數第三或第四。

國家三大獎,東北大學在985理工科大學裡處於倒數第三。

ESI數據,東北大學在985高校中處於倒數第一。

從學校實力考慮,東北大學確實有被降級的理由!

作為一個老牌重點大學,東北地區的重要高校,希望東北大學能夠在目前不利的局面下,臥薪嚐膽,艱苦奮鬥,最終能重新崛起!

大家對我的分析有何意見或建議,歡迎留言討論!


Start2015


前兩天還和同事閒聊起目前的大學狀況,一些原來大陸的名校,像天津的南開大學,東北的哈爾濱工業大學,十年前還是全國前十的高校,但近些年已經“衰退”比較明顯,跌出了大陸超一流行列(北大清華是雙子星,不在考慮範圍)。

東北大學面對的情況同樣如此,作為曾經很不錯的學校,東北大學如今也是“衰落”明顯。原因有二:

東北的經濟狀況近些年不見起色,經濟發展已經滯後其他地區,單說東北大學所在的瀋陽,不用說北上廣深等大城市,連杭州青島這些城市差距也越來越大。

經濟停滯造成就業機會縮減,連東北都大量年輕人外流,何談吸引年輕人趕往東北?

在這種經濟停滯,就業不好,年輕人外流的情況下,東北大學降級是必然的。

北京的三流學校,或者東北大學,你願意去哪裡讀書?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老李有刀


在國家教育部公佈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名單中,總共有42所高校進入名單,其中36所高校屬於世界一流大學建設A類名單,6所高校屬於世界一流大學建設B類名單,而在這其中受爭議就是東北大學,作為985高校竟然沒能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建設A類名單,著實讓人大跌眼鏡。

但是綜合名單中的所有高校,我們發現東北大學並非個例,除了東北大學之外,湖南大學、雲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都被列入了B類名單,為什麼他們就沒有引起很大的反響呢?難道湖南大學、雲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就應該被列入B類名單?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四所被列入B類名單的高校都是實力差不多的高校,並非僅僅將東北大學排除在外,他們在985工程院校排名中比較靠後。

提及東北大學,相信很多人對它的實力還是比較肯定的,他的建校史也是非常強勢,它是由愛國將領張學良創建,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在上世紀東北大學依靠其東北重工業基地的優勢及國家的教育資源、政策傾斜等,一躍成為國內一流高校,在工科類專業比較強勢,也成為全國首批進入985工程、211工程的大學。

但是近年來東北大學的發展似乎遇到了瓶頸,不僅發展停滯不前,而且也未其學術科研等方面的建樹也開始下滑。在教育部第四次學科評估中,東北大學僅僅以1個A類學科,3個A-類學科,綜合學科建設來看,排名在985院校的最後幾名,其實力顯然已經出現下滑;在最新大學排名榜單中,東北大學在武書連、校友會、網大等三大榜單中分別列第47名、第27名、第40名而已,可見其實力已經劣勢明顯;從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等三大獎獲獎情況來看,東北大學只有15次而已,在985工程院校中仍然居於尾部。

當然東北大學出現實力下滑的現象,也有其一定的原因,近年來東北經濟發展滯緩,城市發展水平魅力已經大不如以前,人才吸引力也嚴重下滑,不僅在學校招聘過程中人才匱乏,還出現了優秀教師出走,造成人才流失,使得東北大學開始在師資隊伍上陷入貧困境地。

其實,對於東北大學實力下滑的影響因素還有很多,近年來東北大學經歷了合併風波、地區經濟發展滯緩、學校發展規劃沒能與時俱進等,在學校的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多樣性的限制因素,最終造成了東北大學實力降低,未能進入國內世界一流大學建設A類名單。


東愛雨小公


我個人覺得東北大學的實力還是非常的不錯,作為985工程院校,東北大學過去在國內的排名很高的。的的確確近幾年東北大學的發展不是很理想,並且新的一輪工程建設中,東北大學僅被評為B類雙一流院校。

個人總結了一下,東北大學降級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一、學科實力。

東北大學近幾年的學科實力發展並不是很快,尤其是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東北大學僅有一個A類學科,3個A-類學科,5個B+類學科,5個B類學科。A+類學科一個都沒有,相比較於其他的985工程院校,東北大學的情況的的確確不太理想。二、經濟發展。

受東北地區經濟發展的影響,東北大學的發展並不理想。這幾年東北三省的經濟發展相比較於之前,有較大幅度的衰落,東北大學受地區經濟的影響比較大。

不過我個人的看法是,一個大學在發展的進程中,起起伏伏都屬於正常的現象。我相信東北大學一定會有機會再度崛起的!

您的關注、點贊就是對我最大的鼓勵和支持!


塵歸塵路歸路


東北大學降級指的是有原來的985變成了後來的世界一流建設大學B類院校,通過A、B的劃分將我國最好的大學分成了兩檔。降級後的東北大學依舊是全國重點大學,在東北地區還是非常有競爭力的。

東北大學被降級的表面原因是東北大學的學科實力在全國競爭中沒能佔據主動。以第四次學科評估為參照點:

評估結果顯示,東北大學沒有A+學科,僅有控制科學與工程一個A檔學科,材料、計算機和軟件等三個A-學科,與其它985院校的差距還是比較明顯的。從這個角度來說,評為B檔是比較可觀的。但是,僅僅從學科角度作出結論是不全面的,從東北在全國的戰略位置去考慮可能更具說服力。東北幾所名校的崛起於建國以後東北工業基地在全國戰略位置的重要緊密相隨的,東北大學如此、哈工大、大連理工、吉林大學也是如此,近年來,四所學校的發展隨著東北的經濟發展不景氣近年來都不樂觀。哈工大在與北航的競爭中逐漸不佔優勢,大連理工和北京理工、華南理工的競爭已經落敗,吉林大學,曾經的牛校居然沒有一個A+學科。

近些年,北上廣深、沿海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迅速,高校同樣發展迅速,他們的崛起註定一些不在優勢區域的老牌名校的衰落。目前來看,只要在北上廣的學校,各種資源聚集能力越來越強,項目、人才、資金越來越多,深圳、蘇州等地的新興院校正在迎頭趕上,東北高校、西北高校的發展空間短時間內其實已經不是很大。

從近年的院校錄取來看,東北大學在被定為B檔以前,變化不是很明顯,以河北省為例:

17年以前理科維持在8800名左右,文科維持在1800名左右,到了18年,文理考取難度均下降,考生認可度的下降有進一步讓學校的發展受到限制,可以預期,未來幾年,考生的報考興趣不會提升。

院校發展對經濟版圖的依賴性非常強,因為東北的發展乏力,對學校的資金投入量不大,對人才的凝聚力下降,對考生的吸引力下降,東北大學的降級只是東北高校近年發展的一個縮影,東北振興任務艱鉅,東北高校振興更艱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