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戰國時期,真正做到無一敗績的三大名將,最後都沒有善終

經過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消滅智氏,三家分晉,奠定了戰國七雄的格局。公元前221年,秦國滅齊國,統一六國,標誌著戰國時代的結束。在戰國時期,戰國七雄之間的激烈較量,自然為武將的登場提供一個大舞臺。

在這個大舞臺上,有些將領戰死沙場,比如趙括、龐涓等人,也有些將領一戰成名,比如樂毅、趙奢等,當然,還有幾位名將,則是做到了一生都沒有敗績。縱觀戰國時期,真正做到無一敗績的名將,只有三位。不過,非常遺憾的是,這三大不敗名將,最後都沒有善終。那麼,問題來了,這三位名將為何不得善終呢?


戰國時期,真正做到無一敗績的三大名將,最後都沒有善終


一、白起

首先,就白起來說,白起(?—公元前257年),羋姓,白氏,名起,郿邑(今陝西眉縣常興鎮白家村)人。戰國時期傑出的軍事家、“兵家”代表人物。在戰國中後期,白起因為熟知兵法,善於用兵,加上和秦國大臣穰侯魏冉的關係很好,從而受到了重用。在秦昭襄王的麾下,白起屢立戰功。伊闋之戰,大破魏韓聯軍;伐楚之戰,攻陷楚都郢城。長平之戰,白起更是坑殺了趙國45萬精銳力量,從而幫助秦國徹底削弱了趙國這一強大的對手。縱觀白起的一生,任秦軍主將30多年,攻城70餘座,也即征戰沙場未嘗一敗,為秦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此受封為武安君。


戰國時期,真正做到無一敗績的三大名將,最後都沒有善終


不過,在長平之戰後,白起因為功高震主,所以遭到了秦昭襄王的猜忌。與此同時,白起還得罪了秦國宰相范雎,後者也在秦昭襄王面前汙衊白起,再加上白起不聽秦昭襄王的命令,給了後者除掉他的口實。種種原因之下,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白起被賜死於杜郵。白起死非其罪,秦人很憐惜他,鄉邑地方都建祠祭祀。

二、吳起

對於吳起的一生,也是沒有敗績。並且,和白起不同的是,吳起曾在魯國、魏國、楚國三個國家領兵作戰。在魯國期間,吳起領兵擊敗了齊國。到了魏國後,公元前389年,秦惠公出兵五十萬攻打魏國的陰晉。吳起親自率領其中沒有立過軍功的五萬人,外加戰車五百輛、騎兵三千大敗秦軍,這就是著名的陰晉之戰。吳起投奔楚國後,楚悼王任命吳起為宛城太守,一年後升任令尹。在楚國為相期間,吳起推行了“吳起變法”。經過吳起變法後的楚國國力強大,向南攻打百越,將楚國疆域擴展到洞庭湖、蒼梧郡一帶。在爭霸中原期間,楚國還聯合趙國擊敗了魏國。


戰國時期,真正做到無一敗績的三大名將,最後都沒有善終


不過,吳起的變法招致了楚國貴族的怨恨,也為自己埋下了殺身之禍。公元前381年,楚悼王去世,楚國貴族趁機發動兵變,從而殺害了吳起。由此,因為在楚國推行變法,吳起最終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在軍事成就上,吳起不僅一生沒有敗績,還著有《吳子兵法》,《吳子兵法》在中國古代軍事典籍中佔有重要地位,後世將《吳子兵法》與《孫子兵法》合稱為《孫吳兵法》。

三、李牧

最後,李牧(?-公元前229年),嬴姓,李氏,名牧,戰國時期趙國柏仁(今河北省邢臺市隆堯縣)人。相對於吳起、白起,李牧則是戰國後期的名將。李牧生平事蹟大致可劃分為兩個階段,先是在趙國北部邊境,抗擊匈奴,取得了重大的勝利,也即確保了趙國邊境的安寧;後在長平之戰和邯鄲之戰後,李牧率領趙軍抵禦秦國,因在宜安之戰重創秦軍,得到武安君的封號。雖然趙國實力衰落,但是,趙軍在李牧的率領下,卻沒有吃到敗仗。


戰國時期,真正做到無一敗績的三大名將,最後都沒有善終


在今日頭條APP上,還有更多李牧相關的資訊,所以,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直接用今日頭條app上方的搜索框輸入“李牧”,從而獲得更多李牧相關的知識。


戰國時期,真正做到無一敗績的三大名將,最後都沒有善終


對此,秦國在難以擊敗李牧的背景下,採用了反間計,也即在公元前229年,趙王遷中了秦國的離間計,聽信讒言奪取了李牧的兵權,不久後將李牧殺害。在李牧被冤殺之後,秦國大軍再也沒有什麼阻礙,從而攻破了趙國都城邯鄲。綜上,對於白起、吳起、李牧這三位戰國名將,雖然隸屬於不同諸侯國,但是,其一生都沒有敗績。而在最終的結局上,三人都沒有善終,也即都是比較悽慘的結局。對此,你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