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華為的目標是不是成為中國的商業帝國?

為甚暱稱


華為會成為商業帝國,但不會像三星之於韓國,首先是中韓兩國的國情不同,其次是企業的性質不同,註定了華為不可能成為中國的“三星”。




華為作為民營企業,是我國民企的傑出代表之一,位於世界五百強72名。在任正非和餘承東都帶領下,華為這幾年排名可以說是突飛猛進。但華為終究只是民企,在社會主義的中國,國有經濟還是占主導地位。即使是我國最大國有企業——國家電網,營業額高達3151億美元,假設換算成GDP也不到中國經濟總量的3%。

而三星卻佔據了韓國20%~30%的GDP,這是很難想象的,在社會主義制度裡,根本不可能出現這種超級壟斷企業,更別說華為了。

三星全稱三星集團,是一個家族企業(李氏)也是名副其實的大財團,旗下80多家子公司,有三家被評為世界五百強,三星排名第12,佔據了韓國超過20%的GDP。三星是行業的領頭羊,在全世界擁有廣泛的影響力,是韓國民族工業的驕傲,許多企業都以超越三星為目標。



在民營企業中,華為堪稱富可敵國,稱其為商業帝國毫不為過。僅2018年上半年,華為就實現了3257億元到年收入,也就是490億美元左右,大大高於了華為的預期。外媒推測,2018年全年,華為的營業收入將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

而同期的阿里巴巴,年收入僅為2500億人民幣,這就可以看出華為是有多厲害。


華為還是全球最大的網絡通信設備製造商,佔據了全世界28%的市場份額,遠遠超過了愛立信諾基亞。在通信領域擁有大量核心專利,華為的專利申請數量一度位居世界第一。在5G方面,華為就與美國高通共同參與5G標準制定,爭奪話語權。


而在消費者業務上,華為已經超越蘋果成為全球第二大手機廠商。餘承東說過“三年超蘋果,五年超三星”,當初的誇下的海口現在正慢慢實現著。海思旗艦芯片也是蒸蒸日上,華為手機不僅中國,在世界上也是非常受到歡迎。華為是中國科技公司的典範,名副其實的商業帝國。


iT科技菌


華為的目標是什麼這個問題應該問華為高層,我們怎麼會知道呢?不過華為目前發展得很好,預計今年華為的營收會達到1085億美元,成為繼蘋果、三星之後全球第三家營收超過千億美元的電子科技企業。



不知道大家對商業帝國的定義是怎麼樣的,在小編看來,華為已經是一家規模龐大的“商業帝國”。目前全球只有五六十家營收超過千億美元的企業,華為已經達到這個規模而且還在快速增長之中。在通信領域,華為已經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通信設備製造商,在手機領域,華為已經超過蘋果成為世界第二大智能手機生產商,而且還有超過三星的勢頭。華為不僅規模大,而且是科技實力雄厚的公司,其每年都會把收入的10~15%投入到研發上,多年來華為積累了許多核心技術。最近,華為憑藉新一代刀片式基站解決方案研製與大規模應用項目獲得了獲得了國家科學技術進步將一等獎。



不過華為發展得再好,也不會發展成為像韓國三星那樣佔據國民生產總值很大部分(不知道提問者描述這個30%數據哪來的,小編表示懷疑),三星集團是韓國最大的集團企業,其整個集團的收入超過3000億美元,據說它的產值規模佔到韓國GDP的20%以上。中國和韓國是不能相提並論的,我國的體量遠比韓國大,經濟規模也是韓國的7~8倍,我國國民生產總值的20%那是超過2萬億美元,幾乎相當於我國經濟總量最高的廣東和江蘇兩省的總和,即使把三星集團放在國內,它的產值也達不到我國生產總值的3%。所以我國未來是不可能出現一家像三星在韓國那種地位級別的企業。


錦繡中源


在民營企業中,華為堪稱富可敵國,稱其為商業帝國毫不為過。僅2018年上半年,華為就實現了3257億元的年收入,也就是490人美元左右,這大大的高於預期。而同期的阿里巴巴,也僅有2500億人民幣。有外媒推測,2018年全年,華為的營業收入將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

但華為也絕對不可能像韓國三星那樣佔據國民生產總值30%以上的份額:一方面,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國有經濟佔據主導地位,雖然華為這些年來業績突飛猛進,也不可能在佔有GDP的多大份額。即使是我國最大國有企業——國家電網,營業額高達3151億美元,假設換算成GDP也不到中國經濟總量的3%。在社會主義制度裡,根本不可能出現這種超級壟斷企業,更別說華為了。

另一方面,韓國的三星因為其創辦時間早,涉及領域廣,再加上韓國這個國家是的小國,這才佔據了韓國GDP20%的份額。目前,韓國的三星集團,旗下80多家子公司,有三家被評為世界500強。三星一直是韓國民族工業的驕傲,許多韓國企業都以超過三星為目標。

實際上,像美國這樣的資本主義國家也不會發生一個企業能夠影響到國家的可能。美國曆史上確實出現過一家超級巨無霸公司,這家巨無霸公司遠超過今天任何集團公司,那就是標準石油公司。

標準石油公司在鼎盛的時候,控制了幾乎全美91%的產油和85%的石油銷售,現在世界上所有的石油公司在他面前,都算小弟弟。這個巨無霸後來被美國反壟斷法給強行拆散,一口氣拆成了34家公司,哪怕被拆散,它的遺蹟也是在世界上赫赫有名的,比如說今天的美國埃克森美孚石油,雪佛龍集團,BP集團。

而華為是中國高科技的象徵,是要打造高科技領域的帝國,所以不僅是在營收方面取得驕人業績外,還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已經奪取先機:一是目前華為是全球最大的網絡通信設備製造商,佔據了全世界28%的市場份額,遠遠超過愛立信、諾基亞。迄今為止,華為已接到至全球的通訊設備基站訂單就有一萬臺。

二是,華為的專利申請數量位居世界第一,華為在5G領域的專利技術佔據90%。未來華為光在5G領域就能收取大筆的專利費。華為還與美國高通共同參與5G標準的定製,取得了一定的5G話語權。

三是華為在手機和芯片上也突飛猛進,華為目前是繼三星、蘋果之後的全球第三大手機廠商。任正非曾說過“三年超越蘋果,五年超三星”,當初誇下的海口現在正在慢慢實現。同時,華為的芯片研發技術也蒸蒸日上,華為手機不僅在中國,在世界上也深受歡迎。華為作為中國科技公司的翹楚,是名副其實的商業帝國。


不執著財經


成為三星一樣的財閥和商業寡頭,一定不是華為的目標!

華為的目標是成為世界級、全球性的通訊技術公司。

驅動華為不斷進步、不斷自虐式努力的原動力,是華為對於技術的常高信仰,以及強烈而殘酷的生存意識。

從商業理想上講,華為的目標是創造並引領通訊技術的不斷進步,為全人類造福。

從企業發展上講,華為的目標是不斷自我倒逼,在殘酷的商業競爭中爭得一席之地。

從國家情懷上講,華為的目標是通過自力更生,創造一家由中國人運營的世界領先通訊公司。

不要忘了任正非是軍人出身,他們那一代人經歷過饑荒、戰亂,對國家強大有著與生俱來的渴望和拼搏。


波士馬


大國從來不會出現類似於三星這種超級財閥,中,美都不會,甚至連日本都不會。

華為在中國,無論是市值,還是營業額,還是淨利潤,還是對於國計民生的影響力,永遠不可能和三星在韓國的地位比較。

三星集團是個極其特殊的集團,正常國家都不可能出現三星那種。

索尼集團不算那種超級公司,索尼市值在今天也就623億美元,總市值可能會沒華為大,當然華為沒上市就是了。


有些人可能不知道中國的經濟基本構成。

中國的巨無霸全部是國有控股集團,是你們所不理解的大。

國家電網,中國石油化工,中國石油天然氣,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四大國有銀行,鐵總,鐵道建設集團,中移動之類的。

除了這些意外,還有港股的四大中資集團,中國港中旅集團,招商局集團,華潤集團,光大集團等等。

舉個例子,招商局這個詞很容易被人誤會是行政單位,其實是個集團公司,也是世界500強,這個集團下面有28家上市公司,作為普通人,能接觸到最多的,可能就是招商銀行。


大國不會讓一家集團公司給綁架,不管這個集團多麼強大, 不但中國不會,美國也不會。

美國曆史上確實出現過一家超級巨無霸公司,這家巨無霸公司遠超過今天任何集團公司,那就是標準石油公司。標準石油公司在鼎盛的時候,控制了幾乎全美91%的產油和85%的石油銷售,現在世界上所有的石油公司在他面前,都算小弟中的小弟。


這個歷史上的巨無霸是在那個特殊年代的產物,這個巨無霸後來被美國反壟斷法給強行拆散,一口氣拆成了34家公司,哪怕被拆散,它的遺蹟也是在世界上赫赫有名的,比如說今天的美國埃克森美孚石油,雪佛龍集團,BP集團,康菲集團,馬拉松石油,坦博石油,它的創始人,就是今天在美國赫赫有名的洛克菲勒,也就是今天洛克菲勒財團的創始人。


華為會是中國高科技的象徵,是中國高科技之矛,但是不可能成為類似於歷史上美國的標準石油公司,或者今天韓國的三星集團。


李建秋的世界


這是不可能的。作為科技發展火車頭是可以的。最大的企業最高的營業額甚至最高的利潤都可以,但完全不可能達到中國全部GDP的百分之三十。除非公司控股北上廣深以及所有一、二線城市國有企業資產以及全部央企資產的超巨型集團公司。這樣的話遲早被國際各級政府和機關所禁止從事產業發展。


馮才祥


應該不是全國的商業帝國,而是全球的科技帝國和商業帝國。


goodgood哈哈哈


謝謝好問題!太小看華為了!多讀毛澤東選集!任正非先生又紅又專👍👍👍👍👍👍👍👍👍


楊氏之一


中國被力點壓制已久,高產出低收入國際規則限制性價比,代工形像要破境,需積結堅立品牌營銷,以華為,為表其它工業跟進,國人認知性價比,和品牌投其好,迎接人節而上!中華之形象迎而上之!國產高出高入時代就會取代歐美!


神意執見


華為是毛澤東思想在經濟戰線開出的奇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