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電影《戰狼》裡造型別致的小彎刀,竟是源自東南亞收水果的鐮刀

在之前的很多期的刀劍賞析中,有一種造型略顯奇怪的小刀,總是會引起很多讀者的注意。

這種彎刀的刀刃,猶如猛獸的利爪,整個也是完全呈一個月牙的形狀。

那麼這種奇怪的彎刀究竟是如何誕生,又該如何使用,才能發揮這種奇怪彎刀的最大威力呢?


電影《戰狼》裡造型別致的小彎刀,竟是源自東南亞收水果的鐮刀



爪刀比較主流的說法,是最早起源於東南亞的蘇門答臘島西部,主要是用來收割作物或者割取水果,因此可以說,其實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爪刀本身就是一種小型的鐮刀。

不過爪刀究竟最早是在何時,又是以何種形式演化為一種戰場上的冷兵器,這點已經無從考證。

但是從如今保存下來的爪刀,以及考古發現來看,爪刀作為武器,不僅保留了它們已有的彎度,而且隨著時間的發展,這一彎度還在不斷的增加。


電影《戰狼》裡造型別致的小彎刀,竟是源自東南亞收水果的鐮刀


18世紀印尼地區的爪刀

不過不像馬來西亞的克力士劍,主要自馬來西亞地區流行,爪刀可謂是在東南亞相當受歡迎的一種武器。

不僅僅是在爪刀發源的蘇門答臘島,這種小型冷兵器,後來還傳播到了馬來西亞、菲律賓,甚至是今天的泰國和緬甸。

根據16、17世紀到達東南亞的歐洲殖民者的記載,爪刀在當時,已經是非常普遍的一種冷兵器,不只是士兵們,將其作為副武器佩戴在腰間,許多婦女也會通過將爪刀作為髮簪扎進頭髮裡的方式,將這種致命武器隨身攜帶。


電影《戰狼》裡造型別致的小彎刀,竟是源自東南亞收水果的鐮刀



到這裡,想必肯定會有讀者好奇,這種爪刀,到底該如何使用呢?

其實爪刀就和之前說的卜字拐一樣,都有著它們專門的使用方式,不過與卜字拐不同的是,爪刀並不是一種攻防兼備的武器,作為一種副武器,結合東南亞地區的各類武術,以此來克敵制勝。

而今天我們所常見的西式爪刀,也早已不是蘇門答臘島的“正宗”分支,而是源自菲律賓地區的小爪刀。


電影《戰狼》裡造型別致的小彎刀,竟是源自東南亞收水果的鐮刀


爪刀格鬥術

現代歐美地區所流行的爪刀格鬥,主要是源自印度尼西亞地區的馬來武術。

當然,就和現代歐美很多亞洲武術一樣,爪刀格鬥術,也有著極大的簡化,但是在爪刀的使用中,如何利用這種武器來殺傷敵人,這一點倒還是大同小異。

爪刀的攻擊方式,主要是兩種,一是通過刀劍,刺入脖頸、腋窩等人體較為柔軟,且血管密集的部位,再用其鉤狀結構,割斷血管,從而造成敵人的大出血。

另一種使用方式,則同樣是利用爪刀的弧度,不過目標則是向割斷秸稈一樣,割斷敵人的肌腱。


電影《戰狼》裡造型別致的小彎刀,竟是源自東南亞收水果的鐮刀


用爪刀攻擊頸動脈


不過想要完美的達成這些攻擊,正確的握刀方式,也是非常必要的。

爪刀的握刀方式,主要有三種,首先是套環法。這種握刀方式,是將刀柄上的圓環套在食指上,並用拇指固定。

這種方式主要是為了能出其不意的用爪刀進行偷襲,然後再抵住目標部位後,再快速使用其他握刀方式進行殺傷(沒有圓環的就無需考慮這一步驟)。


電影《戰狼》裡造型別致的小彎刀,竟是源自東南亞收水果的鐮刀


套環法

第二種方式是正握法,也就是像使用其他不同刀具一樣,刀刃正握,並且刃部向下。

這種握持方式,主要優點是能夠更好的利用整個刀刃來隔開敵人的身體,而且為了避免敵方奪刀,或者刀從手上脫落,因此也往往在握持時,將刀柄後的圓環套在小指上。


電影《戰狼》裡造型別致的小彎刀,竟是源自東南亞收水果的鐮刀


正握法

至於第三種方法,則是反握法。

相對於正握法,反握法主要是以發揮鋒利的刀尖部分,使用時就和套環法一樣,用食指套入刀柄的圓環中。


電影《戰狼》裡造型別致的小彎刀,竟是源自東南亞收水果的鐮刀


反握法

有關具體的爪刀一些格鬥術,限於篇幅問題,就等以後有機會,再進行單獨講述。

不過僅從爪刀的握持和目標等等,其實也不難看出,這種小型冷兵器,屬於一種出其不意的,並且追求能夠一擊致命的兇狠武器。

當然,除了作為殺戮的兇器,就和它們的祖先一樣,爪刀本身在野外壞境下,也可以作為工具刀,用以進行切割一類工作。

因此,可以說爪刀算得上是一種上得了戰場,下得了林地的真正多功能武器。


電影《戰狼》裡造型別致的小彎刀,竟是源自東南亞收水果的鐮刀



伴隨著現代各類刀具之間的相互影響,爪刀也演化出了更加小巧,僅用三指勾握的超小型爪刀,以及結合了折刀和跳刀結構,可以進行更好隱蔽的爪刀。

那麼爪刀在未來,究竟又會如何發展,這道卻也是個值得期待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