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6 清朝開國後第一位陝西狀元,敢跟和珅抗衡,死後皇帝親書輓聯祭奠

和珅是見於正史貪官之中體諒最大的一個,其貪汙的數量之多令人咂舌。這位貴族的形象其實並非是我們在各種影視劇中看到的那樣,根據馬戈爾尼以及史書上對其外貌的描述,他絕對是一個美男子,畢竟就連與中國審美差異巨大的英國使者都對其讚不絕口。

清朝開國後第一位陝西狀元,敢跟和珅抗衡,死後皇帝親書輓聯祭奠

而且野史中曾記載,和珅是乾隆一個妃子的轉世,這也是也是八卦中最獨特的一種解讀了。大家都知道的是,乾隆皇帝是一個重度的顏控,長相在他的體制之中十分重要,而和珅擁有著在那個時代成功的一切條件。

論長相幾乎完美,論家室,滿清權勢最大的家族之一,論能力,為乾隆處理了幾十年的政務,還沒有出什麼大簍子就是證明。而對於自己這個能幹的臣子,乾隆也給與了最大程度的方便,這才最終造就那個貪汙數量幾乎相當於國庫15年收入的和中堂。

清朝開國後第一位陝西狀元,敢跟和珅抗衡,死後皇帝親書輓聯祭奠

其實滿清一朝,貪汙的問題始終沒有得到過解決,滿清皇室也根本就無心解決這樣的事情,只要貪汙沒有到了明面上,沒有造成大的過錯,這種事情皇帝們都是當做看不見的。

在滿清還沒有入關的時候,貪汙就已經是一個巨大的問題了,各旗的額真們掌握著所有的資源,皇太極本人就極其善於用金錢來打通人脈。

入關之後,貪汙之風氣更加興盛,到了乾隆朝,官員們貪汙基本已經成了一件能夠公開談論的事情了。在當時,隨便找一個官員,不貪的可能是零。權力的巔峰就是財富的巔峰,和珅權勢極大,自然財富也就極多。

清朝開國後第一位陝西狀元,敢跟和珅抗衡,死後皇帝親書輓聯祭奠

在乾隆朝的晚年,乾隆對和珅的信任無以復加,乾隆大概從來不是一個勤勉的皇帝,以至於批閱這樣的事情都可以由和珅來代勞。而整座軍機處,都是和珅的自留地,跟老四在位的時候簡直不是同樣的一個機構。

當時,所有的官職任免,軍隊糧餉,賑災糧草都有和珅的參與,而從中截留部分送給和珅更是各級官員的潛規則。乾隆一朝不乏有人彈劾和珅,但這樣的奏摺統統都留中不發。和珅的權勢強大到在整座天下幾乎找不到沒有給他賄賂的四品以上官員。

清朝開國後第一位陝西狀元,敢跟和珅抗衡,死後皇帝親書輓聯祭奠

即使是在乾隆死後,為了籌集針對西南方向白蓮教起義的軍費,嘉慶一舉查封了和珅的所有財產,但滿朝官員之中卻沒有一個人敢於出來做審理和珅的主審官。

這是很容易理解的,和珅不僅僅在朝中有大量的黨羽,各地地方包括八旗軍隊之中都有他的大量親信,而這個數量大到了一個難以想象的地步。皇帝只要不想讓朝堂徹底癱瘓,是決計不可能將和珅的黨羽全部誅殺的。只要做了主審官,就很容易被這些留下來的和珅黨羽們記恨,總之不是什麼好事情就是了。

清朝開國後第一位陝西狀元,敢跟和珅抗衡,死後皇帝親書輓聯祭奠

一連數月,滿朝文武之中竟然沒有人敢站出來要做這個主審官,最後一位早已經致仕的老官員只能重新來到了京城面見皇帝做這個主審。這個官員叫做王傑,曾經的禮部尚書,在他曾經數次彈劾和珅,但卻從來沒有被皇帝重視過,而這個時候,他已經七十五歲了。

清朝開國後第一位陝西狀元,敢跟和珅抗衡,死後皇帝親書輓聯祭奠

嘉慶喜出望外,立即組織了以王傑為主審,劉墉以及多位滿族貴族為副審的審判陣容。歷經幾個月的審判,最終給出了那份著名的二十大罪狀,將和珅家族一網打盡。但其實不僅是和珅的黨羽沒有打盡,就連和珅的兒子,因為是嘉慶的妹夫都得以身免。

和珅的結局大家都知道,那麼這個當年和劉墉一起主審的王傑呢?

清朝開國後第一位陝西狀元,敢跟和珅抗衡,死後皇帝親書輓聯祭奠

王傑是陝西人,家境貧寒,後來直接考中狀元。其實這裡還有一個小故事,當年王傑參加科舉的時候,其實並非排名第一。古代考中三甲的最後都要被皇帝親自考核,乾隆本身熱衷歌詞詩賦,在接見的過程中,發現王傑的字跡非常漂亮,隨即下令王傑為第一名,高中狀元,不知道當時本來的第一名心裡是個什麼滋味,而就是乾隆的這個改判,讓王傑成了清朝開國以來,陝西出的第一位狀元郎。

清朝開國後第一位陝西狀元,敢跟和珅抗衡,死後皇帝親書輓聯祭奠

後來王傑多次升遷,歷任上書房總管,不久後又任軍機大臣,我們知道和珅就在軍機處,當時王傑和和珅是一對對頭,和珅為了拉攏他費盡心思,但是由於王傑為官清廉耿直,不給和珅一絲絲的機會。

這裡還有一個小故事,又一次上朝結束,和珅跑到王傑面前,殷勤的說,你的手看著細皮嫩肉,真實當宰相的手呀,可王傑卻沒有好臉色的回道:和大人,我的手只能寫寫字教教皇子讀書,哪有您的手,會到處拿錢。和珅氣的拂袖而去。後來王傑也因為此事,被和珅處處提防報復,但王傑從來都沒有退步過。

清朝開國後第一位陝西狀元,敢跟和珅抗衡,死後皇帝親書輓聯祭奠

嘉慶當上皇帝后,王傑參與了主審和珅的所有案件。但沒過多久,王傑病倒,1800年,王傑向嘉慶皇帝請辭回鄉養老。臨走時候,嘉慶不禁感嘆:

道直一身立廟朝,清風兩袖返韓城。

年秋,王傑返鄉,臨走皇帝親自送行,並御賜嘉慶自用的柺杖一副。1804年,嘉慶皇帝聽聞王傑病逝傷心不已,為此專門賞賜其族人,並且親手寫下輓聯:

“文見長,清風兩袖,不畏權貴;端品高,言道一身,敢斥惡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