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豐縣村莊志」⑧從邀帝城到葛芭草集——豐縣最接地氣的村名

豐縣城西南20裡,有一個村莊名叫“葛芭草集“,於豐縣宋樓鎮所轄,有人為了圖省事,直接稱呼其為“草集”。

無論是“葛芭草集”或是“草集”之稱,都是一個非常奇怪的名稱。其實,這個名稱之中卻蘊藏著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典故,使這個原本就具有輝煌歷史的小村落更加豐富多彩,更加引人入勝!

「豐縣村莊志」⑧從邀帝城到葛芭草集——豐縣最接地氣的村名


葛芭草集的前身名稱邀帝城。公元前196年(漢高祖11年),漢高祖劉邦御駕親征,平定淮南王英布的叛亂。

當英布戰敗逃逸被殺之後,解除心腹大患的劉邦如釋重負,專程從淮南返回闊別已久的故鄉省親,在沛縣行營沛宮大宴父老。酒酣之際,慷慨悲歌,深有感觸地擊築(一種古典擊打絲絃樂器)高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成為名傳至今的《大風歌》。

當劉邦在此盤桓十餘日之後,想到該回京城理事了,於是就此相別。雖沛縣父老一再盛情挽留,劉邦說:“朕在此人馬眾多,耗損甚重,宜別去。”並將沛縣封為“湯沐邑”,減輕沛縣父老的賦稅之苦,以此表達敬謝之意!

當劉邦率眾離開沛縣返回京城之時,經沛縣、豐縣、碭山等地一路西行,豐、碭之交是最為便捷的必經之路。當豐沛父老傾城相送至沛郡、碭郡的邊界之地時,誠意挽留,於是“張帷帳,獻牛酒,暢飲三日。”豐沛父老皆頓首曰:“沛幸得復,豐未復,唯陛下哀憐之。”劉邦極為坦誠地告訴大家:“豐,吾所生長,極不忘耳!吾特為其以雍齒故反我為魏。”父老固請,乃並復豐比沛,同為“湯沐邑”;同時將沛侯劉濞改封為吳王,後成為“七國叛亂”之首。

劉邦在殲滅英布的戰場上被流箭射傷,經過鞍馬勞頓之後,回到京城後不久便病重而逝。

豐縣父老為感其恩,在其駐馬歇腳之處建起一座土城,內設高祖廟一座用於祭祀已經去逝的漢高祖劉邦,名曰之為“邀帝城”。

歷代《豐縣志》均記其事。此後,周邊村落的百姓遷居於此,外地流落之人亦在此安居,遂漸成為村落。由於城中有漢高祖廟在此,來此祭祀祈禱的人流絡繹不絕,漸次成為周圍人群集會的場所和進行物資貿易的集市,“邀帝城”的名氣愈傳愈遠。

明·崇禎年間,豐縣貢生張逢宸在其《重修邀帝城寺碑記》中記述:“邑故有邀帝城,距縣治十五里,蓋漢高帝帝業既成,歸宴父老,而父老攀留之處也。當漢盛時,邑人榮其事,即其地築城,中央建廟,以祀高祖所,從來舊矣。不知何年,廟易為寺,而廟貌與遺像俱蕩為烏有。……今之林林而居者,夫孰非老父之苗裔,詎忘之而易之也。然雖廟易為寺,凡有心知,無不過覽徘徊,想見帝駕之留連,父老之更進勸酬,而若與之徙,降於高原荒垤(dié迭,螞蟻做窩時堆在洞口的小土堆)之上也。寺之關係亦鉅哉!”

清·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豐縣貢生、宿遷縣儒學訓導渠鈞亦有《邀帝城寺》詩記其事:“不知何年寺,相傳邀帝城;漢皇留勝蹟,父老豔其名。斷碣迷丹篆,香塵護彩甍;曠然憑眺遠,懷古有餘情。”這均以表明邀帝城、邀帝寺的存在與意義!

現住在邀帝城中已數代人的李氏家族譜書中,曾對邀帝城的存在及作用有所體現。

豐縣《隴西堂·李氏世傳族譜(義祖支)》中,李若巖在明·崇禎二年(公元1629年)三月的譜序記述:“原吾李姓,自唐初以天皇宗室居晉地。元、明之際,有平章公諱珪者,由晉遷居博平,後世立為始祖。公育四子:長曰興,次日旺,均由博平遷居汶邑;幼子居博,以守宗祀。其後,興祖復由汶遷居豐邑,遂家於城東北四十里李家莊,即吾尊為始祖也。始祖育三子:長曰豫珩,次豫琳,三豫珠。共有地十五頃,在李家莊者五頃,興裡集者十頃。後以三人分居,豫衍仍居李家莊豫琳、豫珠移居於興裡集。始祖葬於李家莊東,三子均葬於其側,今其墓猶存焉。按始祖遷豐,時在天朝初,迄今二百餘年。”

然而,當至清·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孟春再次續譜時,十七世李運昌所撰譜序則說:“吾族上溯,端自平章公始。而洪武、永樂間,朝廷屢事遷民。公有四子,三四以幼留侍。長興、次旺,則並徙而南,卜築於汶上草橋。厥後,興祖歿,以宗長故,歸葬博平老林。自是興祖一支,草橋之譜不復載。則長留草橋者,皆旺祖後矣。”(注:明、明兩個譜序對興祖的說法有所差異。按明序,應是興祖遷豐,住今歡口鎮北李莊;旺祖,留於今山東汶上縣草橋;不知清序對旺祖之子來豐的說法有何依據)“旺祖六子:溫、良、恭、儉、讓、仁。溫祖二子:長順,次賢。順祖之子諱本復,南徙於豐西之呂堌寺。村多植桑,故名桑行裡,族人皆呼為老家焉。

一時聚而居者,或勤耕稼,或業詩書,合邑推望族;賢祖之子諱義,南徙邀帝城,是為南支;良祖之子諱實,由進士任滑縣(今河南省滑縣)令,以政績宜民,崇祀名宦,因家焉,是為西支;有北居洪光寺(今豐縣首羨集)者,則儉祖之後也,是為北支。邀帝寺,亦名葛芭草集。義祖六世孫諱瑤,家道小康,歿後葬於村南;又傳五世,諱德建,家業漸增,有子六人,皆析居焉。長諱維真,居城西關,其子徙居狀元集東樓;次諱維純,居包樓東院;三諱維瀛,居老莊西院;四諱振清,居包樓西院;五諱維澄,居老莊東院;六諱維洛,居宋樓。義祖之九世孫,諱舉,居豐西李家溜,至今守故土焉。”另在家譜的人物簡介中記載:“德建,十五世,字立齋,配王氏。敕贈武略騎尉,入縣誌。其子維真,字培誠,配陳、張、楊氏,太學生,議敘五品銜,賞戴藍翎,入縣誌,居城西關,葬桑行裡(呂堌寺、桑行裡,即今縣城之西之三河裡,隸於孫樓鎮);其子移居狀元集東樓;維純,太學生,配劉氏,歸葬邀帝寺西林,二房,住包樓;維瀛,字殿魁,配楊、張氏,貢生,葬邀帝寺西南,三房,住老莊西院。”

從以上記載中可見,李氏家族在明代遷居落戶之時,邀帝城及其中的邀帝寺早已存在,已是一個不小的村落。正是由於邀帝城、邀帝寺的存在,自漢初以來有不少的外來戶圍繞著邀帝寺而定居於邀帝城中,經歷千百年的滄桑及黃河水的衝擊之後,至今仍有四十多個姓氏人家集居於邀帝城中,但如李氏和以原國民黨第十三集團軍司令王敬久(字又平,乳名質彬。1902年出生,1964年6月20日因肺癌病逝於臺灣台南醫院,他是黃埔軍校第一期學員)為代表的王氏這麼龐大的家族已為數不多。

「豐縣村莊志」⑧從邀帝城到葛芭草集——豐縣最接地氣的村名


趙匡胤任歸德軍節度使的這段時間裡,有一支軍隊駐紮在歸德軍(商丘)、武寧軍(徐州)交界之地的邀帝城,防止動亂中的徐州散兵騷擾侵犯,這就是百姓所熟知的“趙匡胤下河東”的故事由來。當趙匡胤的兵馬駐紮在這裡之後,戰馬的飼草就成了一大難題,於是駐軍開始在邀帝城的集市上設點收購當地盛產的葛芭草及其它青草,充作軍馬的飼草。

葛芭草是一種極易存活、落地生根的蔓生性青草,它是多年生禾木科植物,對土壤的適應性極強,酸鹼性土壤均可成活,耐旱、耐寒、耐瘠薄,抗逆性強,根系發達,節節生根,生長迅速,莖葉茂密,抗擊打、碾壓,再生能力強,生長時間長,早春時節即可萌芽,直至深秋方始枯黃,枯而不死,明年復生,正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植物,是防雨水沖刷、水土流失較為優良的護坡類草被。邀帝城一帶周圍數十里都是黃泛區、鹽鹼地,不長莊稼的土地上野草叢生,到處都是葛芭草,當地俗稱之為“葛芭草秧子”。

周圍的群眾紛紛割草到這裡出售,一時間轟動周邊數十里,送草的人群川流不息,葛芭草堆積如山。由此,邀帝城的名稱漸被人們所忽略,“葛芭草集”應運而成,聲名遠播,延傳千年,直至今天,葛芭草集的名稱仍在使用中,這就是“葛芭草集”的由來和傳承。

在邀帝城帝王之氣的蔭澤下,香油湖、汛子湖畔的這塊沃土上,象葛芭草一樣衍生著一代代的成名人物,不但造就了四百餘年的大漢江山,還成就了一代宗師張道陵、後梁太祖朱溫、北宋太祖趙匡胤、北宋軍師苗廣羲、清·雍正時期的兵部尚書直隸總督李衛以及近現代的中國同盟會會員丁景文、臺灣考試院院長劉季洪、國民黨第十三集團軍司令王敬久、非圓齒輪創始人王貴海等一系列推動中國歷史進程的時代偉人,使豐縣境內的西南區域星光璀璨,輝煌奪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