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0 不是所有的日本品牌汽車都是日系車

起日系車,你們腦海裡想起的是不是都是那些本田、豐田、日產的車標?

沒錯,這些都是日本汽車品牌,但我們應該聽過這句話:不是所有的SUV都叫越野車;不是所有的吉普都叫JEEP;不是所有的飛度都叫GK5;當然,不是所有的日本品牌汽車都是日系車。這句話該如何理解?不是所有的日本品牌汽車都是日系車

首先大家為什麼會對車輛按照國家為單位進行分類,我個人覺得還是因為每個國家的汽車都有各自鮮明的特點,以美國為例:

大家都知道,美國地廣人稀,地勢相對平坦,連接各個城市之間的公路都特別的平直、寬敞,而且美國的油價特別低。

以2017年6月為例:全美平均油價為87號汽油每加侖2.364美元,89號汽油每加侖2.647美元,93號汽油每加侖2.892美元(一加侖約3.785升,1美元約等於6.5元人民幣)。換算過來的話:87號汽油≈4.06元一升,89號汽油≈4.55元一升,93號汽油≈4.96元一升。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不同地區或同一地區不同加油站的油價是不一樣的,而且差價比較大。另外,由於計算方法的不同,中國和美國同標號的汽油含辛烷值的量也不一樣,也就是說美國的93號汽油並不等於中國的93號汽油,具體對應關係如下:

中國(國V汽油):美國

90 85

91 86

92(6.18元) 87(約4.06元)

93 88

94 89(約4.55元)

95(6.57元) 90

96 91

97 92

98(7.2元) 93(約4.96元)

所以,在美國絕大多數車加87號汽油就夠了。

正因為這些原因,美國汽車廠商的造車理念是:車身要豪華氣派、寬敞舒適,不拘小節(粗糙),不過於注重外觀設計,不太考慮低速行駛時的燃油經濟性,注重汽車高速巡航的能力,大多使用大排量自然吸氣發動機,喜歡使用V8發動機,扭矩調教很大但功率不高,一般使用較成熟(落後)的技術等等。不是所有的日本品牌汽車都是日系車

這個時候有些朋友可能會有不同的意見了,你看這個別克新君威、福特蒙迪歐外觀設計差嗎?新款的福特、別克、雪佛蘭等不大多都是用小排量發動機嗎?

等等,這些車並不傳統意義上的美系車,至於為什麼我們以後慢慢說,來不及解釋了。先來聊聊我們今天的主題:為什麼不是所有的日本品牌汽車都屬於日系車呢?

先說說大多數人對日系車的理解:

1.日系車車身鐵皮和油漆薄,車身輕,手指一按就一個坑,安全係數低;

2.日系車跑高速時超過100公里每小時車尾會發飄,噪音也會變得很大;

3.日系車車身比較輕,跑起來也比較省力,所以省油(事實上日系車並不省油);

4.在燃油經濟性方面,日系車研究的方向以混合動力為主,而其他廠商以小排量渦輪增壓、多檔位變速箱和輕量化車身為主;

5.日系車大多沒有後防撞鋼樑,部分車有但是很薄(事實並非如此,這一點要歸功於某某實驗室的功勞);

6.關於車身鋼材的問題,大多數都用屈服強度為590MPA或780MPA號鋼;

7.安全配置較低,比如很多車型都不配備ESP車身穩定系統,而德系車大多都是全系標配;

8.故障率低,發動機工藝精良,因為日系車使用的都是比較成熟而非最尖端的技術,而且日本對於零配件供應商的控制程度較高,管理方面也是全世界最出色的;

9.大多數日系車都是低轉速發動機,起步時動力充沛,高速超車費勁;

10.日系車大多不帶渦輪增壓,這並不是日本不會造渦輪車,而是日本的國情(國土小,市區駕駛多)導致了日本車企放棄渦輪,但近年日系車企對其全球化戰略車型也做出了調整;

11.日系車比較喜歡偷工減料,減配置;

12.在推出新車型和新技術方面,日系車明顯要顯得更加謹慎,態度比較保守。就拿雷克薩斯來說,到現在都還不敢在中國合資生產,謳歌和英菲尼迪也是近年才剛剛國產;

13.各項設計比較的注重人舒適性,人體工程學更好;

14.愛國情節,不論日系車怎麼設計怎麼造,反正不會買;

以上觀點為本人走訪調查收集到的結果,並非本人觀點。不是所有的日本品牌汽車都是日系車

而今天我要說的日本車企是---馬自達,為什麼同樣是日本汽車品牌,它卻不能算是真正的日系車?

首先是品牌精神:

不論是在日本還是在整個世界來說,馬自達算是一個比較另類的品牌。當世界都還在專注優化活塞發動機的時候,馬自達卻執著的把所有賺來的錢都花在研究它的轉子發動機;當世界都在向小排量渦輪發動機靠攏的時候,它是唯一堅持走自吸引擎道路的汽車廠商;當世界都覺得節能減排應該依賴混合動力技術的時候,他終於暫停了轉子發動機的研發,但卻把所有的錢又都砸到了它的創馳藍天技術裡,這次它獲得了巨大成功,第二代創馳藍天甚至比起混合動力車還要省油;

然後是車型從設計和生產,我們以阿特茲為例:

1.阿特茲起步的時候動力輸出很均衡,高速時再加速也不會有動力很疲軟的情況;

2.車門、發動機蓋很厚實,關門聲音類似於歐系車;

3.底盤紮實沉穩,過彎時的極限很高。大家可以關注下大多數日系車在地下車庫轉彎的時候速度稍快就會有響胎的聲音,但是阿特茲不會這樣;

4.各項操作的設置和配置比較接近歐系車,比如4個車窗開關都能一鍵升降;鑰匙可以控制車窗升降;雨刮水噴射時分散均勻;

5.車漆很厚,阿特茲的車漆經過實測平均為180μm,而同級別日車系大約都在120μm-140μm;

6.胎面比較的寬,同級別的雅閣2.0、天籟全系、凱美瑞全系甚至是雷克薩斯ES全系都是使用215的輪胎,而阿特茲是225起步;

7.同級別中擁有更短的車身長度,更長的軸距,也就是說它把前輪儘可能地往前移,後軸儘可能地靠後,這麼做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提升車輛的操控性,特別是車輛在彎道中的穩定性;

8.車身框架上使用的鋼材強度很高,搭載創馳藍天技術的車身結構,大量使用1800MPA號鋼材,具備很高的剛性和輕量化的雙重優點;

9.前排車窗玻璃使用了雙層的隔音玻璃,行駛中的風噪更小;

10.踩下剎車踏板前半段制動力能釋放一大半,不同於大多日系車前半段的剎車力很小(或者很軟);不是所有的日本品牌汽車都是日系車

總的來說:馬自達算是一臺比較另類的日系車,它和大多數日系廠商的造車理念背道而馳。傳統的日系車企還是從日本的國情為出發點來開展整車的設計及生產,而馬自達這麼做的目的我想就是想要贏得更多日本本土之外的用戶,從中國的銷量來看,效果是積極的但是沒有理想中那麼的,如果馬自達能堅持自己的道路並敢於不斷的突破傳統,突破侷限,那麼我想它在銷量上一定會有一個飛躍式的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