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沒有複習的單元測試,考了99.5分,讓我感慨:孩子越教越容易


沒有複習的單元測試,考了99.5分,讓我感慨:孩子越教越容易



沒有複習的單元測試,考了99.5分,讓我感慨:孩子越教越容易


今天下班回家,一進門孩子就告訴我:“今天考語文第一單元啦!”

我有點兒小懵,還沒反應過來。

孩子又說:“媽媽你猜猜,我考了多少分?”

我看他很高興的樣子,試探著問:“98?”

再高一點兒!

啊?!

還沒繼續往下聽,我就覺得:真是一個大大的驚喜啊!太驚喜了!

99.5分!

趕緊看卷子,失分處也不是嚴重的問題——食字最後一筆是點,寫成了撇,不規範。

當媽的真是欣慰、高興、得意!哈哈!


沒有複習的單元測試,考了99.5分,讓我感慨:孩子越教越容易


沒有複習的單元測試,考了99.5分,讓我感慨:孩子越教越容易


回想起來,其實孩子真是越教越輕鬆。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人,可能真的沒有感受。


沒有複習的單元測試,考了99.5分,讓我感慨:孩子越教越容易


想想當初我自己教孩子彈鋼琴,他剛剛4歲,什麼都不懂,就連理解能力都還不夠呢!怎麼辦?就是一個音符一個音符的教,一個手指一個手指地擺,一個琴鍵一個琴鍵地找,一個星期彈一首小曲子——說是小曲子,其實只有1、2句,見下圖。


沒有複習的單元測試,考了99.5分,讓我感慨:孩子越教越容易


那個時候,從來沒有想過,什麼時候孩子才能自己看譜、自己學琴啊?就是單純地給孩子培養一個興趣愛好、啟啟蒙,從沒有狂妄地以為,自己孩子是個鋼琴天才,從沒有貪心地想要培養一個音樂家。

就當是玩吧,反正陪著孩子,總要有事兒幹,幹什麼不是幹啊?對吧?

忽然有一天,孩子就躍躍欲試了:“媽媽,這個不用你教,我自己會!”“媽媽,那個我認識,是××!”

又有一天,頭一天教了一半的曲子,第二天下班回家,孩子得意地說:“媽媽,後面的我自己彈了,你看看對不對?”

開始的時候,我要坐在旁邊,正襟危坐,眼都不眨一下,看著譜子,看著小手,一不注意,可能孩子就彈錯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不用我再這麼仔細地盯了,孩子自己能完成。

開始的時候,要一個音符都不漏地教,要手把手地示範,短短的一句要反覆多次。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我只用稍加指點,個別地方示範,個別樂句打一個拍子,幫助他理清節奏,剩下的就不用管了,他自己會練。

所以,我越來越輕鬆,遠遠地坐在一旁,偷個懶、刷個手機,也有時候看書、寫文章。

前面的路走穩了,走順了,所以越來越輕鬆。大人孩子都輕鬆。

鏈接:《鋼琴》,全部我寫過的學鋼琴的文章。


沒有複習的單元測試,考了99.5分,讓我感慨:孩子越教越容易


想想上學前的那個學期,我教孩子寫字。平時經常寫寫畫畫、塗塗抹抹的靈巧小手,拿起鉛筆,寫起規規矩矩的方塊字,抖抖索索、歪歪扭扭,畫出的線就像蜘蛛絲,更不用說還要注意筆畫順序、筆畫位置、間架結構。每學寫一個字,連講、帶看,也得花上幾分鐘。

努力沒有白費。

入學後,孩子寫生字總是又好又快,所以充滿自信,也不覺得學習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

提前學寫下學期的生字,這一招的甜頭我和孩子都嚐到了,於是後來每個假期都照樣copy。

買同樣的描紅字帖,用假期時間描寫一遍。儘管每個生字只描寫2-4個,但是為新學期的生字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開始的時候,要逐字、逐個筆畫地指導;漸漸地,每個字只要說一遍;再後來,不用我教了,自己就會看、就會描了。任務佈置下去,每天提醒就好。

我想:不知道哪一天,孩子可能就會自己定計劃了。

還有一件事,印象太深刻——英語課外閱讀。

最費勁的時候,是17年的寒假,孩子還沒上小學。北外青少的寒假作業,是進行家庭閱讀。幸虧那時候認真落實了,養成了十分好的閱讀習慣,一直到現在,英語課外閱讀,有了一個不錯的習慣,和一個不小的量。

記得那時候剛開始讀,孩子只系統學了一個學期的英語。看起來很簡單的小書,孩子也十分費力。

我一邊耐心教,一邊苦心琢磨,換了更合適的閱讀材料,把心態放平和。用點讀筆多聽幾次音頻,一句話反覆模仿讀,一遍又一遍地重複。

那個寒假,讀了23本書。後來,暑假讀了90本書。再後來,每週都能讀2本。2年下來,英語閱讀書目數量,應該超過300本。

現在,每讀一本書,不用那麼費勁了,即使詞語越來越多,句子越來越長,書越來越難。但是,我基本都是選擇相對當下的水平,比較合適的書,然後準備好音頻——有的是點讀筆,有的是喜馬拉雅,有的是百度雲盤,提醒他聽,督促他多讀幾遍。最後錄製音頻或視頻。


沒有複習的單元測試,考了99.5分,讓我感慨:孩子越教越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