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買二手車水太深,我來談談鑑別心得

我朋友開修理廠的。從買第一輛車開始。到現在9年了。換過不少車。以前沒事就去他廠裡玩玩。順便折騰自己的車小改改。。中間看過他們收車。賣車。他身邊朋友好多都是4S的。記得有個英菲尼迪的FX35事故車。就幾萬塊錢就給他們弄回來了。回來修好以後又走了幾次保險(搞車的都懂。一年萬把的保險不用太可惜了)

最後這車子給他朋友7搗鼓8搗鼓。最後20萬左右的價格出手的。當然,事故車。也就這個價值。也沒賣什麼黑價。FX35一臺。大半年時間。他自己賺了估計有小20萬。。
買二手車水太深,我來談談鑑別心得​車子要開,那是必須的。冬天的話最好,冷車打著看看怠速。水溫上來了。上路,市區兜一圈下來。基本發動機就已經明朗了。

上高速,120-150之間的速度是一定要有的。低速試不出來。主要是測試車聲平衡。車體哪裡漏風。漏風,基本超出一般鈑金的範疇了。一般是撞擊後,鈑金沒拉到位。或者更換車體金屬件的時候焊接的不好。有很多鈑金工因為圖省事。鈑金過程中,拉的差不多就不拉了。直接上膩子了。這也是很多車子後期車漆開裂 脫皮的原因。

一般拿到車。打開引擎蓋。觀察發動機倉內部設備接頭。管卡。前面2側翼子板焊點。內側元寶樑上端。有沒有撞擊 焊點 噴漆這類的問題。4個車門打開。順序關閉。聽聲音和看關門的節奏。如果撞過修復的會有不同。如果直接更換的門。一般沒什麼不同。但是既然換門了。周圍金屬件應該也是會有修復或者更換的可能。反正4個門。多開開。多關關。沒錯。後備箱方面,打開後備箱。掀開墊子。觀察備胎的周圍和2邊燈框架周圍的金屬部件。大同小意,觀察焊點。觀察金屬部分顏色。修復過一般都能看出來。也有高手。修的看不出來的。這個就真的沒辦法了。看看水箱冷凝器這些就不用看了。只要追尾稍重點的。基本都壞。都要換。主要還是車體和大梁。車子一般翻滾或者撞擊嚴重的。維修就2種。直接換。或者人工修復。人工修復的複雜程度相當高。一個水平高的鈑金工+2個學徒。怎麼也要4 5天到一星期的時間來修復 調校。這個都是師傅的經驗。因為一般修復好以後。只要不是大問題不會返工。拆的東西實在太多了。。沒有人會這麼折騰。更不要談二手車販子了。


買二手車水太深,我來談談鑑別心得​上面講的。一般人只要接觸過二手車的。都還能看看。整形這方面。最好還是找個專門的鈑金工幫忙看看。他們是專家。比你自己看問題要通透。有沒有修復過。什麼樣的程度修復。他們基本都能看個明白。

接下來。就是上架子。上架子以後。就像水西門帖子裡說的。5年以上工齡的修理工。對於漏油 是否維修過。何種程度的維修。基本都能看個清楚。三元催化。找個東西敲敲。晃一晃。如果三元沒散。基本上OK。如果散了。車子年限又老的。基本都是換。三元還都不便宜。前後防撞梁就不用細看了。換起來實在太方便了。前面2個縱梁。是前部關鍵。這2個不能動。如果縱梁修復過。這車不能玩。跑起來多少都會有問題。

水西門的帖子裡有說過。車子所有配件的新舊度和車子年限要吻合。如果有過於新或者舊的配件。要留意觀察。換過前後玻璃的車子尤其要留意觀察。現在20萬內的車換玻璃一般都是福耀換。所以和原廠有區別。20萬以上的車有一部分換的是原廠的玻璃。其實也不難分辨。拆開玻璃外側的壓條和前擋下的塑料蓋板。觀察膠條。老玻璃的膠條都是用刀刮掉。然後重新打膠壓上去的。多少會留下之前刮膠的痕跡。什麼泡水車。我是沒的辦法識別。這是我搞不懂的。有人說看變速箱和發動機密封度。缸頭蓋拆過的車子。都需要重新打密封膠。會有打膠的痕跡。發動機也是一樣的。一般都會帶一點膠。看個部件鏈接縫是否印油。是否曾打過膠。都是比較簡單的識別方法。


買二手車水太深,我來談談鑑別心得​買二手車。如果沒有關係好的人介紹。也要找到關係好的人看車。不會看車。問題太多。當然,查保險是必須的。往年理賠記錄能客觀的反應車況的好壞。如果年年都是隻有2 3筆理賠記錄且本車都不超過2000。那問題不大。總之一句話。汽車水太深。。要細心細心再細心。修車也是一樣的道理。我朋友以前大修發動機。我看過不少。1000塊修好的。經常收上萬。一是能大修發動機的人確實少。太辛苦了。而且,大多數人對發動機內部構造和原理都不懂。一般發動機故障都是功能部分缺失。而不是完全失效。這一切都是會有先兆的。開車多留心。平時多注意。一般都是可以避免的。對於一竅不通的人。我的建議是全程4S。雖然多花錢。但是心裡有底。出問題。索賠起來也有出處。當然了。疑難雜症,也是有的。我看過一臺車。連續返工3 5次的也不是沒有。以前看過一臺現代聖達,只有2擋。怎麼修就是修不好。要想修好。只能變速箱。。

買二手車水太深,我來談談鑑別心得​以上個人這些年開車修車玩車的經驗。。。淺談。如有未盡之處還請見諒。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