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國家降準7000億 貨幣寬鬆給投資人帶來哪些利好?

國家降準7000億 貨幣寬鬆給投資人帶來哪些利好?

這兩天被“國家降準”的消息轟炸了。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2018年7月5日起,下調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的意思就是:央行不收商業銀行那麼高比例的準備金了,把一部分用錢自由還給商業銀行,這部分錢算一起一共7000億。商業銀行可以拿著這筆錢去放貸。

但是國家規定了這7000億中,有5000億用以推進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2000億資金用於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

為啥要放出7000億呢?

放出7000億是貨幣寬鬆的信號,為什麼要鬆一下,是因為國家今年以來一直去槓桿,想壓一下負債高企的國企以及地方政府、樓市的泡沫,所以就不借那麼多錢給企業,並催企業趕緊還債。導致2018年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巨大。這階段性不景氣,讓股價跌到2900。

國家看貨幣政策太緊了也不好,年初“穩健中性”的口號也要貫徹下去,所以就放出7000億支持“債轉股”和小微企業了。

5000億“債轉股”

“債轉股”用通俗的話來講就是企業欠銀行的錢用股票抵就可以了。

一些企業因為借不到錢或為了緊急還債,很可能要出現資金鍊斷裂的危機。現在國家發話,可以把企業們的5000億“債權”換成“股權”,銀行再向銀行理財、信託資金、保險資金、養老金、地方產業基金等社會市場化資金中等量募集。

這樣做最直接的收益人是實施債轉股的公司,不僅能降低其還債付息壓力,增加資本實力,改善資金流動性,還能因此改善其經營狀況。

2000億小微企業

還有2000億是專門放貸給小微企業的,這個更直觀更好理解。資料顯示,今年債券違約是去年的2.5倍,小微企業出現壞賬要不行了。國家只好批下2000億的專款去稀釋壞賬,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扶持中小企業發展。

國家發錢給企業,跟我普通人有啥關係?

國家發錢給企業,我們普通人雖不是直接的受益方,但其影響最終會滲透到個人。我們可以快人一步,讀出有效信息,調整投資方向。

對股市的影響

這次降準對準的是實體經濟,也就是很大程度而言為了拯救低迷的股市而實施的。政策出來股市差不多也算到了低點。

歷年數據顯示,2014年以來,央行8次降準,降準之後30天,股市只有2次下跌,6次上漲,2015年2月,上證綜指上漲達16%,是漲幅最大的一次。

對於普通人而言,現在可以用便宜價再入手一些股票基金,尤其是銀行股、房地產股,對長線投資而言是有利的。

對樓市的影響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意識到,降準消息一出,朋友圈轉得最瘋的是售樓小哥。因為降準對樓市是一個利好消息,資金一定會從多種渠道流入最火爆,回報率最高的樓市。尤其是近期出臺搶奪人口政策的城市,這些城市的房價預計會進一步上漲。

但這不意味著在這關頭推薦普通人買房投資。房價基本上到了天花板,國家長線調控壓價政策不會因為這波降準有根本性改變。也就是說房價回溫只是小幅階段性的。

對銀行理財和P2P的影響

目前銀行理財產品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已經接近5%。根據以往經驗,央行降準後,銀行資金面會變得寬鬆一些,銀行資金不那麼緊張,會使得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也會隨之下降。

若有配置銀行理財產品的需要,可以在這一兩天趁下調前儘快購買。

現階段而言,我們手上的錢除了可以在基金上適量科學加倉外,還可以考慮底層資產為企業貸的P2P,小微企業資金流健康了,對還貸而言是一種利好,我們的資金風險也能下降。不過,小微企業能更容易的從銀行獲取資金,也會導致P2P的收益下降。高風險高收益和低風險低收益是亙古原理,就看你怎麼選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