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疯狂互粉之后终将是“一地鸡毛”

最近,各大媒体很火的一个人是这位,看截图


疯狂互粉之后终将是“一地鸡毛”​就是这位头条大Ⅴ杜子建。上网查了下这位老兄的资料,年岁不小,仅初中毕业文化,。但是来头不小,看截图

疯狂互粉之后终将是“一地鸡毛”​作家、企业家加媒体策划人的身份加持,让他头上光环缭绕,让人闻之敬仰。虽然本人也自认为酷爱看书,但是涉猎中国文坛多年,竟从未听过这个名字,也没拜读过他的大作。只因本人的口味太刁,不喜好口味太重的题材作品,如带血腥的犯罪题材、虚无缥缈的科幻题材以及脂粉味太浓的校园作品,都入不了本人的法眼。不知杜兄的大作《活罪难逃》是哪类?

不管他的头衔多多,一直是藉藉无名之辈,毕竟比不得“男生女相”的某些男星那般“貌美如花”,乍一看,竟还和岛国的那位小泉首相有几分神似。但就是这位其貌不扬的老兄,竟然一下子大火于各大媒体平台。何也?缘自这位老兄用其“独门绝技”之“吸粉大法”,在短短的几天吸粉几十万,搞直播一月即收获上百万元。他的“吸粉大法”神奇在哪儿?看了他的好多介绍视频,感觉这套路就是借用传销模式,利用互粉,将粉丝的粉丝变成自己的粉丝,前提是不管别人关注不关注你,你先要诚信先去关注别人,然后打动别人才关注你。这话听上去没错,好多人刚入驻头条,没有粉丝,都是在评论圈里转,看评论精采的条友予以关注的。然后自己也评论,精采了被人点赞并关注,粉丝量会慢慢提高。

纵又见杜兄的“吸粉大法”,简直就是落后的农耕时代,农民伯伯们一贯的“广种薄收”法。按照他的逻辑,若要吸引大量的粉丝,必先大量关注别人,那么自己的关注人数和自己的粉丝数就会相差极为悬殊,而用所谓的诚信互粉法后,相差应该不大或相等。但是看看他的关注人数和粉丝数,有何脸BB?

点开他的粉丝群,除了不多的头条号认证的和加V认证的粉丝,大多是粉丝量极少的粉丝。他们的动态里什么也没有,没有回答,没有小视频,甚至连给别人的评论和点赞都没有,谁知道这些人在头条里都干了什么,是只当默默无闻的“吃瓜群众”,还是注册个头条号加粉后就长久也不点开头条,当个名副其实的僵尸粉。

这场疯狂的“互粉”活动,有些人是吸到了大量的粉丝,看着自己名下日益增多的粉丝数沾沾自喜,好似看到了粉丝福利正滚滚而来,做着自媒体的发财梦。

醒醒吧,其实这是杜老兄的一个营销自己的手段,别忘记了人家的一个头衔是媒体策划人。人家能靠粉丝挣钱,而大多和他自媒体地位不对等的屌丝级用户,好多都没有收益权限,即使你在短时间内吸粉再多,也不会有一分收入。拥有了收益权限的,不好好答题,不好写作,粉丝不看你的答题和文章,也不互动,只靠游客,也哪能有收入呢?想想你那众多的粉丝,有几个是真心实意喜欢你的铁粉?

皇帝后宫佳丽如云,而被临幸的总是少数的那些。庞大的粉丝群里,和你互动的也总是那么少数一些,而你要和他们互动,也和皇帝临幸佳丽一样,肯定没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长时间的冷落,粉丝也会成了僵尸粉乃至路人。

与其过度营销自己,不如安心经营自己头条下的那片天空,不要让别人点开的动态,里面要么空空如也要么尽是些没质量量的垃圾话,你让人加粉你看个毛线啊!你不掉粉才怪呢。

  1. 杜某人的这场忽悠互粉增粉法,毒害了好多急功近利之人。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被洗脑而不能自拔是很可怕的事。他的成功,其实是踩着忽悠到的摞在一起的粉丝的背,而登上了其靠正常路要付出很大努力也不一定能及的塔尖。这也充分暴露了他的真实意图,就是营销自己忽悠粉丝,利用粉丝经济,撅取自己团队的利益。退一步来说,即使他不会如此阴劣,但是这种靠互粉增粉的做法,对个人和头条真地没有多少好处,增的只是表象看着让人心里愉悦的数字而已,其实是一群既不能给个人增收,也不能给头条带来更多互动流量收益的僵尸粉团!
本人已做好了被其成功洗脑的粉丝的攻击准备。这场疯狂互粉的营销之后,终将是“一地鸡毛”。

得罪了,素昧平生的杜兄!得罪了,杜某人粉丝们!我在静观你们导与演的这场闹剧,该如何收场!


疯狂互粉之后终将是“一地鸡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