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周亞海的“養殖經”


周亞海的“養殖經”

近日,記者來到貴安新區湖潮鄉中八村養雞專業戶周亞海的養雞場,偌大的鋼架結構的養雞大棚裡整齊地擺放著6排60米長的雞舍,每一排雞舍有3層,每一層裡堆滿了剛剛產下的雞蛋。周亞海正和妻子忙著收撿雞蛋裝箱,準備給客戶送去。

“當天的雞蛋當天就要送到銷售商手裡,這樣能確保雞蛋的新鮮。”周亞海說,他從事蛋雞養殖10多年來,從來不把當天的雞蛋留到第二天送,如果有特殊事走不開,就會請銷售商來家裡取。

據周亞海介紹,他養的是羅曼粉蛋雞,有6000羽,現在正是產蛋高峰期,產蛋率達97%左右,一天下來能產蛋5000餘枚。

“按照現在的批發價,每枚0.6元,價錢好的時候每枚0.75元,我們兩口子一年下來最低有20萬元的收入。”周亞海說,現在的日子比以前好多了。

幾年前,周亞海在一家養雞場打工,頗有經濟頭腦的他在打工的同時,就開始摸索“養殖經”。

2013年,掌握到養雞技術的周亞海辭去了工作,決定自己發展養殖產業。

要發展養殖必須要有本錢,沒有多少積蓄的周亞海向親朋好友“東拼西湊”,終於把養雞場建起來了,購買了3000羽蛋雞,邁出了創業的第一步,開始了養殖生涯。

經過了幾個月的精心飼養,蛋雞開始產蛋,但沒想到的是,周亞海還沉浸在成功的喜悅中時,一場瘟疫讓他的希望全部破滅。

“所有的雞全部集中燒掉。”周亞海說,看到即將成功的產業被突如其來的災難摧毀得血本無歸時,真是重重的一擊。

“遇到了也只有坦然面對。”周亞海說,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爬起來,後來他又去購買了雞崽,繼續發展養殖產業。

“可別看養雞,其實不是那麼簡單。”周亞海說,做好疾病預防很關鍵,每一個季度都要給雞打一次疫苗,平時也要多觀察。

積累了多年養殖經驗的周亞海,從雞糞和雞的精神狀態就能判斷出雞是否生病、生了什麼病、要怎麼恢復。

要保障蛋質,也是很講究的。“夏天要保證養雞場的通風和採光,冬天要保證養雞場的保暖,同時也要保持周圍環境的安靜,不能有太大的噪音影響到雞,否則就會影響到產蛋和質量。”周亞海說,雞的飼養也很重要,他做的飼料主要由黃苞谷、小麥、穀殼等配成,不加入任何添加劑,雞吃了後產的蛋含鈣高。

經過多年的養殖,周亞海的養雞場規模從原來的3000羽擴大到現在的6000羽。現在他已修了新房、買了新車,一家人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目前,已有村民打算加入養雞行列。”周亞海說,他會將自己的“養殖經”免費傳授給村民。

(本報記者 祝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