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債務危機or發展機遇?看美國權威機構如何為“一帶一路”闢謠

債務危機or發展機遇?看美國權威機構如何為“一帶一路”闢謠

西方媒體罔顧事實,選擇性忽視西方權威機構對中國“一帶一路”的研究報告,堅持對中國進行歪曲報道,本質上是西方媒體的職業操守和心態出現了嚴重扭曲,而絕非“一帶一路”本身有問題。

債務危機or發展機遇?看美國權威機構如何為“一帶一路”闢謠

▲ 近日,包括《金融時報》、FT中文網、美國之音等在內的多家西方媒體,借中國外長王毅訪問巴基斯坦之機,大肆炒作中巴經濟走廊項目將要生變,指責中國貸款加重巴方債務負擔。


債務危機or發展機遇?看美國權威機構如何為“一帶一路”闢謠


▲ 英國《金融時報》更是援引負責商貿、紡織、工業和投資的巴基斯坦內閣成員阿卜杜勒·達烏德的話,離間中巴特殊關係。不過,這一歪曲報道很快被打臉,隨後達烏德專門發新聞稿澄清,稱他的話被斷章取義。

為何不斷抹黑“一帶一路”?

其實,抹黑中巴經濟走廊項目並非一個孤立的事件,而是西方政客和主流媒體系統性妖魔化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一部分。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中國宣佈對非600億美元援助項目,中國與馬來西亞的鐵路隧道合作項目,以及中國與緬甸的港口基建項目都是西方媒體熱衷炒作的話題。

自從5年前誕生以來,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就一直是西方政客和媒體重點抹黑和妖魔化的對象,指摘該倡議給其他國家帶來的並不是發展的機會,而是債務危機,甚至有人聲稱“一帶一路”就是中國給其他國家設下的“陷阱”。


債務危機or發展機遇?看美國權威機構如何為“一帶一路”闢謠

路透社7月16日文章截圖(部分節選)

國家是理性行為體,始終對外資保持警惕。包括西方發達國家在內的幾十個國家參與中國“一帶一路”,客觀上表明該項目具有足夠的經濟潛力,是能夠造福各國的。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抹黑“一帶一路”的情況?

其實,隨著中國“一帶一路”項目的實質性推進,中國對海外基建投資的迅猛增長已經讓美國等西方國家頗為眼紅。


債務危機or發展機遇?看美國權威機構如何為“一帶一路”闢謠


▲ 圖說:中巴經濟走廊首個落地大型能源項目——卡西姆港燃煤電站歷經30個月的艱苦建設,首臺機組於2017年11月29日正式投產發電,標誌著中巴經濟走廊早期收穫項目中的又一個重大能源項目進入實質性生產階段。


有媒體報道,目前,美國正打算擴大海外基礎設施建設,與中國展開競爭,這讓一些不願看到中國“一帶一路”項目成功的西方政客和媒體看到了希望,特別是在馬來西亞總理宣佈取消價值200多億美元的中馬基礎設施合作項目後,唱衰“一帶一路”的聲音日漸增強,製造對中國投資的“恐慌”。

儘管如此,除了借題發揮炒作輿論話題之外,西方媒體並沒有拿出事實依據來證明其觀點。

“第三方”眼中的“一帶一路”

自“一帶一路”倡議推出伊始,上至中國領導人,下至中國企業,反覆向各方說明該倡議的意義——平等合作、互利共贏,但即便是參加該倡議的沿線國家出面澄清疑慮和指責,西方國家政客和媒體仍舊是“叫不醒的睡客”。

那麼,除中國和沿線國家之外的“第三方”能否叫醒這些“裝睡的人”?


債務危機or發展機遇?看美國權威機構如何為“一帶一路”闢謠


▲ 近日,美國一家名為“AidData”的著名學術機構發佈報告稱,中國“一帶一路”不僅給全世界很多發展中國家帶來一項重要的好處,而且這個好處還有著很深遠的經濟意義!該機構在研究外國援助領域很有權威性,對中國的對外投資項目也有著長達14年的跟蹤觀測經歷。其研究人員均來自於哈佛大學等美國著名學府,以及IMF和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

不同於西方政客和主流媒體對中國“一帶一路”的惡意歪曲,這家學術機構用數據客觀地講述了“一帶一路”正在給沿線國家帶來的積極變化。


債務危機or發展機遇?看美國權威機構如何為“一帶一路”闢謠


▲ 這篇多達68頁的報告稱,20世紀60年代,中國援建的坦贊鐵路給坦桑尼亞的經濟發展帶來深遠且持久的影響,成為了當地農業產品和鄉村經濟賴以發展的支柱。當地的村莊向著鐵路的沿線展開了大規模的遷移,帶來了勞動力和就業,並加強了鄉村和城市市場的聯繫。

該機構研究人員發現,如今中國在全球138個國家開展的3485個項目,大多都與50多年前中國援建的坦贊鐵路一樣:把這些國家的城市和鄉村連接起來,縮小地區間、國家間的距離,從而讓經濟的發展可以遍及更廣泛的區域,使更多人受益,進而縮小這些發展中國家的貧富差距。


債務危機or發展機遇?看美國權威機構如何為“一帶一路”闢謠


據悉,這3000多個項目中有約43%是道路、鐵路、橋樑、港口、機場、電網、手機信號塔、光纖等“互聯互通”式的基礎設施工程,有42%是醫院、學校等民生工程。報告稱“我們發現中國的發展項目,尤其是中國的交通項目,正在縮減所在國家和地區的經濟不平等;中國所投資的互通互聯的基礎設施建設,正在帶來積極的經濟效益;中國正在幫助發展中國家走出經濟活動過於集中在少數城市中心、令鄉鎮和村莊失去發展機會的局面。中國帶來的這一改變應該得到肯定和稱讚”。


債務危機or發展機遇?看美國權威機構如何為“一帶一路”闢謠


有意思的是,該機構的報告作出的這一結論,是通過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衛星,對這些中國項目所在地的“夜裡開燈情況”進行觀測所得出的——如果一個地方夜裡電燈亮起的比較多,那麼這個地方經濟活動就會比較頻繁。

顯然,有中國項目的地方,經濟發展更好。

研究報告在傳播中“變了味道”

從美國機構發佈的報告本身來看,這份具有權威性的研究報告明顯有利於中國,對於理解“一帶一路”項目為何備受沿線國家歡迎極具參考價值,對於駁斥西方政客和主流媒體抹黑“一帶一路”極具說服力。然而,令人驚奇的是,這份客觀的報告在西方媒體的報道中“變了味道”。


債務危機or發展機遇?看美國權威機構如何為“一帶一路”闢謠


▲ 例如,最初報道這個報告的美聯社,儘管在其標題和報道的前三段寫了中國的投資對其他國家有好處,可接下來又回到了妖魔化中國對外投資的“套路”上來,“債務陷阱”“剝奪當地就業機會”的“陳詞濫調”也都紛紛冒了出來。不少西方主流媒體更是選擇性忽視這個研究報告。

眾所周知,與金錢和政客有著千絲萬縷的西方主流媒體,基本上壟斷了國際輿論場。鑑於西方媒體這種翻雲覆雨的“魔力”,這份由追蹤研究中國對外援助項目的美國學術機構介紹中國“一帶一路”項目的權威研究報告,很容易被“消解”,難以傳播到普通外國公眾那裡。

實際上,這已不是第一次美國學術機構得出對中國“一帶一路”項目有利的結論了。就在8月底,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關係學院就出爐過一份和西方媒體唱反調的報告。該報告發現,中國的對外投資和貸款根本不是導致亞洲和非洲等部分發展中國家陷入債務問題的原因;相反,西方國家才是他們最大的債主。也就是說西方國家大量放貸才是這些國家陷入債務危機的罪魁禍首。


債務危機or發展機遇?看美國權威機構如何為“一帶一路”闢謠


西方媒體罔顧事實,不願意聽取權威研究機構關於中國“一帶一路”的研究報告,長期堅持對中國的不實報道,從本質上來說並不是因為“一帶一路”本身,而是西方媒體的整體心態和職業操守出現了嚴重問題。

另一方面,西方媒體固執抹黑的姿態,也恰恰說明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正在用實際行動來對抗不平等的合作模式,為國際社會提供了一種平等公平的新方案。


債務危機or發展機遇?看美國權威機構如何為“一帶一路”闢謠

撰文 / 李剛

(部分資料來自環球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