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1 今天,四川77座溜索改桥全部建成 全面结束“溜索时代”

9月1日10时许,继绵阳市北川县曲山镇楼房坪村“溜索改桥”完成建设后,

凉山州金阳县对坪镇一村溜索改桥项目也完成了桥面混凝土浇筑,实现主体工程完工,基本具备通车条件。至此,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四川全面结束“溜索时代”。

为进一步消除溜索出行的安全隐患,2013年5月,按照交通运输部和国务院扶贫办工作部署,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会同省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共同开展了溜索现状调查。经地方申报和现场核查,四川省“溜索改桥”项目主要分布在阿坝、甘孜、凉山、绵阳、广元等5个市(州),经报交通运输部和国务院扶贫办确定实施“溜索改桥”项目共77座,总规模位居全国第二,总投资14.5亿元

省委把“溜索改桥”作为20件民生实事来办,省政府按季度定期召开专题推进会议。省交通运输厅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专项工作方案,会同省级相关部门、地方政府和交通运输部门全力加快项目推进。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溜索改桥”项目每一座都科学规划设计,在综合考虑施工条件、充分论证可行性后,确定建设标准和桥位、桥型;建设严格监管,始终把建设质量放在首位,对项目质量实施全过程控制;77座“溜索改桥”项目“一对一”制定工作推进方案,可能存在影响进度的,则提前介入、交叉作业等予以推进,凉山州布拖县、金阳县“溜索改桥”项目,因建设条件特殊、技术要求高、管理难度大,而项目所在地专业技术力量薄弱、管理水平有限、组织实施能力不足,创新采用了代建制,确保项目建设有力有序推进。

截至2017年,全省74座“溜索改桥”项目完工。今年,最后的3座特大桥——布拖县龙潭镇冯家坪村“溜索改桥”、绵阳市北川县曲山镇楼房坪村“溜索改桥”、凉山州金阳县对坪镇一村“溜索改桥”项目相继建成,四川省全面结束“溜索时代”。

77座“溜索改桥”的全面建成,将结束全省499个村、近三万户、十几万群众仅靠溜索出行的历史,边远地区交通环境明显改观,群众出行更加安全便捷。项目所在地农村公路通达率和通畅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农村公路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区域路网结构进一步完善,贫困地区农村交通实现跨越发展。

从溜索变大桥,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有了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甘孜、凉山、阿坝、绵阳等边远地区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猕猴桃、牦牛等种养业发展基础较好,“溜索改桥”项目的全面建成,极大地改善了贫困地区交通运输条件,极大地节省了沿线农副产品运输时间,极大地降低了运输成本,农民群众直接受益。交通条件的改善,加快了边远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步伐。记者了解到,凉山州冕宁县青丝塘村“溜索改桥”项目建成后,改变了当地因路致贫的情况,特色农牧业发展水平大大提升,群众生活水平明显变化,逐步实现自给自足向市场经济转化的良性发展。

不仅仅是经济发展。从“溜索改桥”项目已投用的地区来看,便捷的交通,让山区群众能更快更直接地接触新事物、新理念,贫困地区文明进程得到有力推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