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現代單簧管演奏法

一、單簧管的音色

  大多人認為單簧管的音色特點是飽滿、渾厚的低音區;圓潤、柔和的中音區;明亮、清晰的高音區。但由於各國的文化、風俗、語言、習慣等有所不同,從而形成了德國式、法國式、英國式音色等等。

二、單簧管的音色流派與國際發展趨勢

  美國式單簧管音色是當今世界單簧管音色的發展趨勢。美國式音色是和美國這個民族移民的國家特點分不開的。因此,美國式音色是一種混合式的音色。它融合了英國式的寬而松、德國式的飽滿而暗淡、法國式的清晰明亮,形成了美國特點的獨特的單簧管音色效果

—— 寬、松、柔、厚、亮。

現代單簧管演奏法


  三、美國式單簧管演奏方法

  1、嘴型

  基本概念是:嘴型的作用是支撐哨片的最佳震動點。因此嘴型鬆緊度的適當直接影響單簧管發音的正確性與音準和音色的統一。

  注:要特別記住不是用嘴吹管,而是用氣吹管。

  2、最佳震動點怎樣找

  每個人的嘴型、嘴唇的厚薄、舌頭的長短和口腔的形狀與大小都不一樣,所以含多少笛頭和最佳震動點也不一樣。因此出現了不用型號的吹嘴和簧片。怎樣才能找到最佳的震動點呢?可以這樣去做:把吹嘴含少開始吹,並一點一點含多地吹,到了控制不了的點後(也就是發出逼音時),再向反方向走。在這些點中,你可以找到你最滿意的音色的點,那這個點就是你的最佳震動點。之後再找嘴型的鬆緊點。開始用很鬆的嘴型來吹,然後一點點用越來越緊的嘴型去吹,到了吹不出聲音的點後,再向反方向走。在這些點中找出聲音最鬆弛的點。一般來講,下嘴唇含得多,這對音色的柔和和厚度有所幫助。

  四、單簧管的用氣概念

  要得到寬厚而鬆弛、飽滿而柔和、圓潤而清晰的這種正確的音色,用氣非常重要。

  1、在演奏中一定要用腹部呼吸,不能用胸部呼吸

  原因一:腹腔的空間比胸腔的空間大,吸氣量也比胸部呼吸的吸氣量多。

  原因二:吸進氣至腹腔後,可利用腹部附近的肌肉來控制氣息的流速,而胸部呼吸卻無法利用肌肉來控制流速。

  2、演奏中要保持好鬆弛而不變的嘴型

  用氣吹滿管子,保持不斷的氣流和氣壓(保持圓柱形音色感覺,而不是像塔形的音色感覺),弱奏時,更要保持口型鬆弛,用腹部壓力保持平穩的氣流和氣壓。吹奏高音時,要有吹次中音區的感覺;吹奏中音區時,則要有吹低音區的感覺。

  3、總之,不管弱或強,都要有充分的氣壓

  五、單簧管高音的吹奏

  第一點:高音要很注重口腔的打開,可以用說啊這個字的感覺來幫助你打開口腔。

  第二點:注意嘴型的合理控制。不要太緊和咬簧片,要比較鬆弛,當然也不能太鬆。

  特別是嘴角兩邊不要往後拉,應該像吹口哨一樣朝自然朝前,上唇用力稍比下唇大一些,這樣後加以氣息的的壓力(這個很重要,除了腰腹周圍的壓力外,還應該想象氣流像一隻很粗壯的箭一樣有力的射向儘可能想到的遠的地方,這會加強氣壓力,很管用,不妨試試吧~~~~

  首先,吹嘴含多或少是因人而異的。根據每個人的嘴唇牙床情況和臉部肌肉能力的不同來選擇的。其次,從發音原理上說含吹嘴少的話哨片的振動位置*上,這樣就會影響哨片的振動弧度,演奏出來的聲音就會比較纖細,聲音雖然比較乾淨,但厚度、寬度、共鳴效果也會略差些、音量弧度變化和音準都會比較難控制。特別是音準的控制嘴受到比較大的限制音準相對會偏高,就算嘴比較鬆弛也難獲得較好的音準和音色。

  第三點:嘴角朝兩邊拉帶微笑的感覺,這種方法得到的高音效果,必然是比較纖細缺乏共鳴的,那就更談不上現代單簧管要求的高音音色的寬厚柔和的效果了。這個方法是俄羅斯較早的演奏方法,應該說是過時了的。目前俄羅斯的演奏家們,在吹奏的方法也已改變,不是這樣演奏的了。很接近美式單簧管的音色高音也比較柔和寬厚,不像以前的那麼纖細。

  補充一下:單簧管會發出逼音的原因有很多,不僅僅是初學者會發生,包括專業演奏者,甚至是世界級的大師也不能完全的避免。因此,演奏單簧管最重要的是去盡力去避免這些不好的現象。

  歸納一下會發出逼音的主要原因:

  1、嘴型

  在這裡的嘴型是指還沒有找到最適合你自己演奏的嘴型和控制方法,嘴型是沒有什麼固定的標準的,關鍵是要找到合適自己口腔結構和嘴唇特點,以及牙床形狀來找到合適自己的演奏嘴型。也可以透過專業指導老師的幫助。

  2、手型

  除了演奏長音時候的基本手型的正確外,造成一點點漏器現象這樣,這一樣會產生逼音。

  3、嘴對簧片咬得過緊或過鬆也都會出現怪音現象

  一般說過緊出現頻率很高刺耳的逼音,過鬆則不容易達到音準,包括氣息與嘴型的配合,與良好演奏姿勢的配合都有一定的影響。

  總之,逼音是難免的,但能儘量避免就避免。長音有時間就多練。長音是最基本的東西。

  點音的練習也不是完全每個人的方法都是相同的,包括舌頭的具體位置等。點音的好壞,不妨利用多聽來解決。用聽覺仔細判斷,所吹出來的點音,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因為每個人在達到一定的水平的時候,有個人對聲音的追求,有不同喜好的聲音風格。所以,會影響對點音效果所喜歡的不同。因此,聽很重要。其次,嚴格說起來,點音還要根據不同時期作品的風格採用不同的方式去演奏。比如:古典作品,在一般情況下,就不能太把舌尖位置太*上,那樣發出的效果太有力度,顆粒性好,但不夠典雅柔美。

  當然,你要喜歡古典用現代感覺來演奏,也沒有人能阻攔你。近現代的作品大多注重動感、力度的變化,舌尖*上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但是在柯普蘭這個作品中卻是綜合性的使用點音。因為這個作品是古典音樂與近現代爵士音樂的完美結合的產物。所以要運用多種的舌尖接觸的點靈活運用,把握好風格的點音效果。才能演奏好這個作品。

  因此,大家在練習點音的時候,除了按照一定的基本方法去訓練外,要增加藝術修養,培養良好的聽覺習慣,認真的研究作品風格,這才能真正演奏好單簧管。完成好作品的詮釋。

  點音的快慢和舌頭的先天條件有一定的關係。不是每個人都能達到你所想要的理想的速度。當然,通過正確的方法是可以達到相對較快的速度。這需要長期的琢磨,也可以求教於老師或同學。

  在練習過程中不要走火入魔,只管速度快而不管最實質的東西,那就是點音的音色效果和清晰。

  在演奏中的發音點必須和節奏達到互相配合的精確程度。在點音上,一定要重視點音的質量,不要貪快,有了質量再配合速度才是最正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