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身處超過5小時就可能得癌症?探祕切爾諾貝利旁的死亡小城

1986年4月26日凌晨1時23分,位於烏克蘭境內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四號反應堆突然發生了爆炸。而這一次爆炸,也造成了人類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核電事故。

位於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幾公里之外的普里皮亞季,人們在睡夢中被政府官員的催促聲吵醒,居民們被告知只允許攜帶部分私人用品後,必須在4小時之內集合完畢,然後迅速乘坐公共大巴離開這座城市。當時的很多人還認為,自己能夠重新回到這片熟悉的故土。殊不知,這一走,就是一輩子。


身處超過5小時就可能得癌症?探秘切爾諾貝利旁的死亡小城


▲作為前蘇聯核能工業的象徵,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旁的普里皮亞季小城在80年代時經濟得到了一定發展。得益於核電站帶來的經濟效應,這座小城正在快速騰飛當中,但誰也不知道一場災難會將這裡徹底變為禁地。

身處超過5小時就可能得癌症?探秘切爾諾貝利旁的死亡小城

身處超過5小時就可能得癌症?探秘切爾諾貝利旁的死亡小城

▲核彈站在未出事之前和出事之後所拍攝的航空照片。四號反應堆爆炸後,有31人當場被炸死。更恐怖的是,相當於廣島400倍當量的核輻射塵埃藉此飄散到了空中,並由此影響了上百萬人。

爆炸事件發生之後,當時的前蘇聯政府選擇秘而不宣,試圖用本國技術人員,核能專家的力量徹底封住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爆炸的反應堆。在此期間,無數僅僅佩戴普通防毒面具的消防人員進進出出切爾諾貝利核電站,而他們所佩戴的防化設施根本不堪使用。很多人都受了核輻射的影響,要麼在十多年以後痛苦的死去,要麼就是被核輻射所帶來的後遺症影響一生。但也正是有了那些無懼犧牲和死亡的消防員以及直升機飛行員,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爆炸反應堆才得以被人們用鋼筋混凝土修築起的巨大石棺徹底封住。

為了處理這一次緊急的核能安全事件,當時深陷阿富汗戰爭泥沼的蘇聯政府不惜動用了軍隊和直升機,不斷的從空中潑灑和從地面用人力傾瀉石灰,來阻止當時四號反應堆內的明火。正是這些配置極其簡陋,甚至用個溼布裹在嘴上就上陣的蘇軍士兵和無數消防隊員的努力,才最終將明火撲滅,搭建起了堅固的石棺將四號反應堆徹底封住。

身處超過5小時就可能得癌症?探秘切爾諾貝利旁的死亡小城

身處超過5小時就可能得癌症?探秘切爾諾貝利旁的死亡小城

現如今,距離切爾諾貝利不遠,擁有5萬多人口的普里皮亞季城已然是一座鬼城。在那裡,核輻射的劑量仍然保持在100倫琴以上的破錶記錄!(人體可接受最大安全核輻射值為20倫琴)而那些沒有居民生活的房屋現如今已經成為了野豬,老鼠等動物的天堂。據說,普里皮亞季城內的老鼠已經和貓一般大小了。而某些區域正常人倘若待超過5個小時,就有得癌症的風險!

切爾諾貝利事件已經過去了32年。而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原本用於封住反應堆的石棺也開始逐漸舊化。直到今天,烏克蘭方面的防化部隊依舊在按照每兩個小時一班的順序對這個“核火山”的石棺外殼進行加固。要不然,裡面殘存的核放射物質倘若再一次流出,恐怕倒黴的將再一次是整個歐洲了!


身處超過5小時就可能得癌症?探秘切爾諾貝利旁的死亡小城


雖然普里皮亞季已經部分對一些獵奇的遊客開放,但大部分城區仍然屬於核輻射的“重災區”。因此,對於那些想要回到這片故土上的烏克蘭平民們來說,恐怕還要再等500年,核輻射的烈度才能有所降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