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 BAT系的精神領袖,馬雲為什麼敢於第一個退出?

BAT系的精神領袖,馬雲為什麼敢於第一個退出?

9月10日,今天是教師節。

今天,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雲發出題為“教師節快樂”的公開信,宣佈了自己的退休計劃,他給自己和阿里留了一些緩衝的時間,明年今日將會交棒張勇,2020年股東大會前繼續待在董事會中。

他對自己說:“世界那麼大,趁我還年輕。”

他對阿里說:“阿里從來不只屬於馬雲,但馬雲會永遠屬於阿里。”

消息一出,群眾譁然。

曾經BAT系的一代精神領袖傳說,百度李彥宏,騰訊馬化騰,從此就要阿里無雲?

馬雲為何敢於成為BAT三家中首位退出公司一線工作的創始人?他的提前離場是否會給阿里帶來影響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無馬雲的阿里,受影響30%?

曾有人這樣評價BAT:如果李彥宏離開百度,公司所受的影響是70%;如果馬化騰離開騰訊,公司所受的影響是50%~60%;如果馬雲離開阿里巴巴,公司所受的影響只有30%。

據說,馬雲聽說之後,覺得這個比例“還應該再低些”。

而現在揭曉的“退休計劃”恰好是對“馬雲比例”一次最好的驗證。

在《紐約時報》發佈馬雲退休消息之後,阿里巴巴股價盤後重挫逾3%,最低報157.25美元。今日早間阿里健康一度跌逾4%,阿里影業跌1.11%。

從資本市場的反應來看,市場對於沒有馬雲的阿里顯然有些信心不足,但大多數人還處於觀望中。

“10年前,我與我們的高層坐下來,問如果阿里巴巴沒有了我會怎麼樣?我很驕傲阿里巴巴現在的組織架構、企業文化、治理體系和源源不斷的人才梯隊,允許我走開而不至於帶來破壞。”馬雲表示。

馬雲在公開信中盛讚合夥人制度成為此次“交棒”的關鍵,接任者張勇正屬於合夥人序列。

馬雲稱,這也標誌著阿里巴巴完成了從依靠個人特質變成依靠組織機制、依靠人才文化的企業制度升級。

馬雲放心離場,底氣何在?

可以看到,完善的人才管理制度是馬雲放心離開阿里的底氣之一。

馬雲從09年開始搭建“合夥人制度”與人材體系,希望通過這些機制保障即使自己有一天退下來,阿里也能繼續高歌猛進。

在進入合夥人時代後,阿里有節奏地開始嘗試交接,並從中積累經驗。

簡單來說,從2013年開始,經過三年嘗試和三批選舉,阿里巴巴共產生28位合夥人。

合夥人最看重是堅持使命、傳承文化,對公司有更強的忠誠度。合夥人是阿里巴巴最高權力中樞。

BAT系的精神領袖,馬雲為什麼敢於第一個退出?

阿里體系人才儲備豐富。

在人數比例上,管理幹部和技術骨幹中“80後”已經佔到80%,“90後”管理者已超過1400人,佔管理者總數的5%。

合夥人不僅有更高的獎金池和激勵保障,更能像家一樣對待公司,保證這家公司沒了馬雲也能良性運轉。

阿里巴巴在2018年最新公告的年報中,還提到了到2019年要完成對VIE架構進行調整完善,調整的核心內容為減少馬雲和謝世煌的個人控制力,改由阿里巴巴合夥人和高管們集體控制,目的是為規避“關鍵人風險”。

馬雲在公開信中表示,自從2013年交棒CEO開始,公司已經靠這樣的機制順利運轉了5年。

在一年的過渡週期內,馬雲會配合好張勇,為組織過渡做好準備。

BAT領袖放手,下個是誰?

BAT系的百度與騰訊同樣有著自己的管理框架與人才機制。

李彥宏技術出身,百度有很強的工程師文化,

李彥宏曾在一次演講坦承,自己對自己的定位就是工程師,不善管理,創業之初曾寄希望尋找“懂管理”的CEO,後來發現不行,很多事情他不管會出問題。

百度人才發展負責人劉蓓曾用四句話概括百度的人才機制理念,即招最好的人、給最大的空間、看最後的結果、讓優秀人才脫穎而出。

李彥宏曾為百度延攬不少重磅大佬,吳恩達、張亞勤、陸奇等,但吳恩達、陸奇均相繼離開。

一位今年初離職百度自行創業的工程師表示,“公司架構上的一些安排我們確實沒懂,比如當初從微軟請來張亞勤,卻讓張亞勤去管了公關。”

百度的管理框架是否完善我們暫不能得出結論,但百度非常重視企業溫度的人文關懷。

比如,早在2005年初開始,百度就在全國範圍內為員工廣招保健醫生,所開出的價碼是年薪10萬再加上一部分股票期權。

根據公告顯示,截至2018年1月31日,李彥宏目前控制百度55.1%投票權。

BAT中的騰訊採用的則是潛行的接班人體制。

作為騰訊管理制度的幕後真正制定者,陳一丹表示:“2005年後,騰訊曾經將‘雙打製’作為公司培養接班人的主要政策。

然而,隨著騰訊業務的繼續壯大,陳一丹感覺到“雙打製”已不足以支撐公司的高速發展。

“如今,騰訊希望通過‘盤點培訓制’對管理層進行分層考核,通過規範、嚴格的機制,形成階梯效應。”陳一丹表示。

目前騰訊80%的中層幹部都是自己培養出來的。騰訊創立至今十四年,管理層一直保持較為穩定的狀態。

BAT系的精神領袖,馬雲為什麼敢於第一個退出?

專家分析認為,BAT系的管理框架及人才機制很大的決定了BAT各自對創始人的依賴程度。

目前來看,關於如果李彥宏離開百度,公司所受的影響是70%;如果馬化騰離開騰訊,公司所受的影響是50%~60%的推測有一定的道理。

易懂君有話說

我永遠無法跟蓋茨一樣富有,但是我能比他更早地退休。

——馬雲

是的,他做到了。

當蓋茨離開微軟,10個月內,微軟股價幾乎腰斬,但10年後,微軟帶來了10倍的回報。

當喬布斯離開蘋果,高端市場一度縮水,但今天,蘋果仍在行業保持領先地位。

當王石離開萬科,把萬科變為集體的作品,至今萬科依然穩健前行。

這次,馬雲“退休”會給阿里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不僅體現在精神領袖對於一個企業的價值所在,更甚的是馬雲給企業的管理框架及人才機制作了怎樣的貢獻,中國企業界的格局又將如何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