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2018年高考報志願要提前溝通,信息勤蒐集整理

高考成績是否過硬、志願填報是否合理,是考生能否被心儀院校和專業錄取的兩大關鍵因素。家長還能從哪些方面助孩子一臂之力呢?陳晟老師建議,父母要儘早採取適當的溝通方式,瞭解孩子的興趣特長,再結合其平時成績、應試狀態等因素,幫孩子合理篩選和規劃志願方向。

“早就聽親戚朋友說,高考志願填報是個複雜工程,不提前做好準備,到時候準‘抓瞎’。”今天楊女士帶著孩子早早來到陳晟老師辦公室諮詢高考報考的事情。瞭解了孩子對高考目標和志願方向的想法。得知孩子日後想從事財經類工作後,一家人決定將志願搜索的目標鎖定在此類院校和專業上。

高考填志願除了要選擇與自己成績匹配的學校外,選擇專業也至關重要。進入大學後,更多的學習任務要憑自主學習來完成。如果學生就讀的專業並非自己的選擇,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就很難被充分調動。

父母可通過官方媒體、學校官網等正規渠道瞭解孩子心儀院校的招考動態,與孩子建立起分工協作的模式,為孩子當好信息員。

對於高三生來說,志願填報工作則要依靠自己和父母的力量。考慮到考生間存在個體差異的現實問題,父母要採取個性化定製的方式,跟孩子一起完成志願填報。如果孩子至今沒有相應的想法和準備,父母要及時提醒,但切忌越俎代庖。待考生給出相對明確的方向後,父母要擔負起相關信息、資料的收集工作,結合孩子學習成績等個性化因素,篩選出匹配度高的目標院校,為孩子最終順利填報志願打下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