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8 “王凤雅”之死真相大白,我们究竟谁该反思什么?

近日,一篇名为“王凤雅小朋友之死”的文章出现在大众视野中,文中痛诉王凤雅父母诈捐,在水滴筹上获得的15万元捐款并没有用到身患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王凤雅身上,而是替自己儿子治疗兔唇,导致王凤雅小朋友于5月4号离开人世。


“王凤雅”之死真相大白,我们究竟谁该反思什么?

文章一发出,便得到了广大网友的评论转载,纷纷指责王凤雅父母重男轻女,欺骗人们的感情。可后来经证实,事实并非如此,首先钱并不是15万,15万只是筹款目标,真正只筹到了约3.6万元,其次王凤雅父母是把钱全部都用到了女儿身上,至于带儿子治疗兔唇,那也是以前的事了。仅凭一篇文章、一张图片或者是只言片语就给人定罪,在不知真相的情况下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抨击别人,好像已经成了社会常态。
“王凤雅”之死真相大白,我们究竟谁该反思什么?

首先,互联网的虚拟性造成了一些网民说话不用负责任的心理。不过虽然现在是言论自由,但这个自由也是有限度的。这件事中的网民在不了解事情前因后果的情况下就认定王凤雅父母虐待孩子,重男轻女,给王凤雅家人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其次,一些人的混淆视听也是其中一个原因。为了获取更多的关注,迎合网民,一些所谓的大咖发一些似是而非的言论,而这些大咖由于有很多的追随者,他们的言论就更容易被人们相信,所谓三人成虎,说的人多了,这些虚假言论也成了人们相信的真相。就像谣传王凤雅父母拿为女儿募捐的钱替儿子治疗兔唇一样,这仅仅是因为一张王凤雅母亲带儿子去医院治疗的图片,甚至连个时间都没有,但人们却都相信了。事后人们才发现这张图片已经很久了。

其实最重要的是从众心理。大家说什么自己就跟着说什么这样才不会被别人围攻。在网民们“齐心协力”骂王凤雅父母的时候谁敢站出来替他们说话,相信只要有人说了就会被大家当成众矢之的。还有就是早前一个视频,因女孩像男孩家要彩礼,导致男孩女孩双双跳河自杀,进而造成两个家族的大战打死三人。一开始人们深信不疑,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感叹现在天价彩礼的弊端,可后来人们发现这个视频是合成的。


“王凤雅”之死真相大白,我们究竟谁该反思什么?​​

好在有些网民并非完全愚昧无知、不通情理,在事实澄清之后,有许多网友出来道歉,可如果我们能保持理智、不被舆论牵着走,不轻易对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发表言论。那么一切都不会发生,我们的网络环境也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