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解析海城敢闖敢試“加速跑”的動力之源

時間是個魔術師,竟讓一樣的家鄉,留下兩樣回憶。

提起童年記憶中的家鄉海城,現在的年輕人都很自豪,因為家鄉“很強”;可四五十歲往上的人卻皺起眉頭說,小時候家裡“真窮”。

同一片天地,兩代人的童年,模樣卻截然不同。

從40年前的“財政補貼縣”“農業大縣”“窮縣”,到如今的“全國百強縣”“全省縣域經濟發展排頭兵”“中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是什麼力量如此強大,徹底改變了海城的模樣?

答案無疑是改革開放。40年間,改革的春風在這片土地上持續吹拂,從未停歇。改革開放的強大動力,引領著敢闖敢試、實幹為先的海城人不斷描繪出高質量發展的嶄新畫卷。

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海城接連承擔了15項國家級農村改革試點,成為當之無愧的農村改革“國家級實驗室”,讓其積澱的潛能充分釋放,發展的動能極大增強。

正如海城市委書記、市長聞然所言,一部海城發展史,就是一部改革史;海城的鉅變,源起於改革、得益於改革,美好的未來更寄希望於改革。新時代為改革注入強基因

將時間的指針撥回到上世紀80年代初。

像國內許多既不沿邊也不沿海、發展思路匱乏的農業縣一樣,落後的觀念、破舊的基礎設施,以及產業優勢不足的狀況,成為海城發展道路上一個個碩大的“絆腳石”。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掀起了席捲全國的改革開放浪潮,也為迷茫中的海城人送來了破解難題的“金鑰匙”。1984年,海城被我省確定為綜合體制改革試點縣。當年6月25日,海城出臺了在其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關於二十項改革的決定》。從此,沐浴著改革春風,海城大踏步前行。

2014年,海城獲批全國第二批農村改革試驗區。隨後,海城接連申報了11項國家級農村改革試點,上級部門又賦予海城4項國家級改革試點,成為全國承擔農村改革試點最多的地區。

隨著一項項改革向縱深推進,試點效應持續顯現,改革紅利持續釋放,海城開創了農村全要素、全鏈條綜合改革新局面。

15項國家級改革試點,開啟了海城“加速跑”的發展模式。

新時代為改革注入了強基因,同時也將“改革開放是發展必由之路”的理念深深鐫刻在海城人的心中。大力度改革帶來跨越式發展

沿著乾淨整潔的柏油路,徜徉在生活環境與城市相差無幾的海城市中小鎮中小村,規劃整齊的小區樓房、滿目青翠的綠化樹木、別緻新穎的園區景觀、國學風韻的手繪街牆一一映入眼簾。

目光所及,滿眼都是新時代新農村的勃勃生機與活力。

提起昔日的中小村,正在村中散步的張連濤大爺禁不住搖了搖頭,“那時候,家家住的都是平房,出門就是坑坑窪窪的窄土路,買瓶醬油也得走出去老遠,晚間的村路黑燈瞎火,連個人影也沒有。真是沒法比,現在的日子啊,真比吃了南果梨還甜。”

言談中,村民們對海城推行的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改革滿口誇讚。

通過這項改革,海城被打造成了全國縣域新型城鎮化的樣板。而另外幾項改革,正在為海城全面喚醒沉睡的農村資產、激發出鄉村振興的全新活力。

走進位於西柳電商產業園的海城市農村綜合產權交易中心,看到前來辦理土地權屬認定、產權交易的農戶絡繹不絕。

這裡是東北地區首家掛牌的綜合農村產權交易中心。海城通過率先試點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農村集體資產處置、農業設施頒證及融資等業務,將農村各項生產要素按照市場規律進行更加合理的配置,從而激發出推動農業發展的內生動力。

“以前想要承包土地得四處打聽,現在進入產權交易平臺網站,鼠標一點供求信息一目瞭然。”想擴大生產的海城耿莊鎮東耿村村民賈雨,對交易中心給他帶來的種種便利讚不絕口。

東北三省首家農村綜合產權交易中心、全國首創14類涉農金融產品、全省首宗農村集體經營建設用地入市……海城通過一系列強有力的改革,給“賈雨們”送去了農民帶著權益進城、農村資產有了資本功能等一長串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驚喜。

在一系列改革過程中,海城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第一”,同時也實現了自身的跨越式發展。2017年,海城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實現523.5億元,地區財政收入實現48.6億元。與改革之初的1984年相比,兩項指標分別增長了33倍和108倍!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再啟新局

歷經無數次風雨洗禮,海城人深知,過去的發展成就歸功於改革,當下的發展勢頭得益於改革,未來再創輝煌更是離不開改革。

身在農村改革最前沿,海城人也深深感到,當前的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深水區”,遇到的都是棘手的問題,碰到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未來向何處去?

作為農村改革“國家級實驗室”,海城的回答是,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為導向,全面落實鄉村振興戰略,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揮農村改革先行先試的優勢,統籌推進15項農村改革試點,實現由單項改革向綜合改革、全要素改革邁進,推進各項改革融會貫通,不斷激發鄉村發展活力。

新時代,站在農村改革新高地,海城再邁新步伐。

“我們將不斷完善農村市場經濟新體制,實現要素在市場中配置、市場決定要素配置、優化要素配置,釋放農村改革紅利。”海城市委改革辦副主任潘本濤說,全市還將全力推廣“一核兩翼”模式,強化村集體發展功能,壯大村集體經濟,努力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集體增利、政府投入保值增值。與此同時,在深度、廣度上不斷擴大改革試點實踐樣本,著力打造市場化農村金融。

延續改革創新的強基因,進一步解放思想,全面釋放改革激情,高高擎起改革旗幟,衝破思想觀念的障礙,打破體制機制的桎梏,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海城已踏上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的嶄新徵程。

海城因改革而勃興,也必將在改革中長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