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 最富有詩意的世界茶典:茶之書(精彩語錄)

(日)岡倉天心 著徐恆迦 譯

最富有詩意的世界茶典:茶之書(精彩語錄)

1.茶是保健學,因它強調潔淨;茶是經濟學,因它顯示了樸素中的舒適而非繁複昂貴的樂趣;茶是精神的幾何學,因它定義了我們對於宇宙自然的分寸感。它使它的信仰者成為精神上的貴族,故而代表了東方民主的精髓。

2. 茶道,是在日常染汙之間,因由對美的傾慕而建立起來的心靈儀式。茶道教人純淨和諧,理解互愛的奧義,並從秩序中挖掘出浪漫情懷。它是一種溫柔的嘗試,試圖在我們所知的生命無窮盡的不可能中,來成就那些微小的可能,因而本質上是對不完美的崇拜。

最富有詩意的世界茶典:茶之書(精彩語錄)

3.而茶道便是這樣一種藝術,它隱藏美,又待人們發現,暗示美,又讓你不敢明察。它是一種高貴的秘密,一種平靜徹底的自嘲,它是幽默本身,是哲學的笑意。

4. 現如今,對財富與權利的競相爭奪已同古希臘神話中的獨眼巨人般殘酷激烈,人性的天空已土崩瓦解。世界在一片唯我與庸俗的陰影之中摸索前行。泯滅的良心以學識作面紗,功利假借慈善之名招搖。東方和西方,如同兩條在洶湧浪濤上翻騰的龍,徒勞無功地掙扎著,想重獲生命的珍寶。

5. 茶是藝術品,需妙手為之,方能喚出其最高貴的氣質。

最富有詩意的世界茶典:茶之書(精彩語錄)

6. 不幸的是,13世紀蒙古人的鐵騎征服了中國,中原落入元朝蠻族的統治,宋代文化的成果遺失殆盡。15世紀中期,試圖重振中原的明王朝,深受內戰所擾而難以自保。而17世紀,中國再次落入異族滿人的統治。於是,前朝幾代的文化習俗蕩然無存。

7. 對後來的中國人來說,茶僅是一種妙飲,而與境界理想之事毫無瓜葛。國家連綿不息的災難,奪去了他們品嚐生命意義的熱情。他們變成了現代人,也就是說,他們失去了青春朝氣,變得更為實際了。他們丟失了那種崇高信念,而正是這種信念,構建了詩人與古人那永恆年輕、朝氣蓬勃的幻像。

8. 對日本人而言,茶已經超越了理想飲品的形式,而已然成為了一門探索生命藝術的宗教。

最富有詩意的世界茶典:茶之書(精彩語錄)

9. 在生命的荒漠中,茶室是綠洲一片,疲憊焦渴的旅人在這裡聚首,共享藝術的甘泉。茶道是一出即興戲劇,佳茗、香花、書畫,編織了它劇情的經緯。

10. 茶道的全部理想,實為禪宗從微小之處見偉大觀念的縮影。道家奠定了茶道美學理想的基礎,而禪宗,則將這一理想付諸了實踐。

11. 徹悟生命藝術的大師,便是道家所說的“真人”。初生時他來到世間,進入了幻夢堆砌而成的王國,而只有死亡才使他夢醒回到本初的實在。

12. 經過露地的心靈沉澱,準備妥當的客人靜默地走向茶的聖殿,武士會把配劍放在簷下的劍架上,此刻茶室便成了超然至上的和平淨土。

13. 藝術,若要被充分欣賞,便必須貼近當下的生活。

最富有詩意的世界茶典:茶之書(精彩語錄)

14. 當今的日本,滿目的建築都是對歐洲建築下意識的模仿,真是教人哀嘆。而在那些最發達的西方國家中,建築是如此缺乏原創,都是陳舊式樣的一再重複,這也確讓我們訝異。

15. 但願我們能對古人加倍敬愛,而更少抄襲!據說,古希臘之所以有著輝煌的文明,就是因為他們從不對古人的東西照搬照抄。

16. 對已經習慣於簡練與多變的裝飾風格的日本人來說,西方的室內裝飾總是永恆不變地充斥著琳琅滿目的繪畫、雕塑和古玩,給人一種炫富的惡俗印象。

17. 只有對不完善的塵世在心靈中加以完善,對真美的領悟才成為可能。生命與藝術的雄渾力量,根植於它們向更完美處發展的可能性中。

18. 藝術作品是一曲交響,在我們最為細膩的心絃上奏響。伯牙才是真正的藝術,而我們則是那架龍門古琴。

19. 心相印,有靈犀。傾聽於希聲,觀賞於無形。藝術大師喚起我們心裡未曾知曉的音符,久違的記憶重新返回自身,帶來新的意義。

20. 藝術家是不朽的,他們的愛和恐懼在我們身上一次又一次再生。真正打動我們的,是藝術家的靈魂而非雙手,是人性而非技術——藝術的召喚越是充滿人情,我們的回應就越深沉。

21. 現代的藝術家們過分執著於技巧的展現,而無法超越自身,創造出靈性之作。那些未能夠喚醒龍門琴聲的琴師們,他們只知歌唱自我,他們的作品更貼近技術而遠離人性情懷。

22. 沒有比藝術上的靈犀相通更為神聖的事了。在心靈交匯的那一剎那,藝術欣賞者超越了自我。那一刻,他時而存在,時而消失於天地之間。

23. 在我們這個諸事民主的年代,人們熱熱鬧鬧地追捧大眾認為的精品之作,卻將內心的情感置之度外。他們追求昂貴,而非別緻;他們選擇時髦,而非高雅。

24. 無論我們如何躲藏,壞滅總伴隨著我們。它遍佈於萬有的虛空,遍佈於不朽的時間。唯有變化是永恆的——為什麼我們不能擁抱死亡,如同迎接新生?死亡與新生相伴相隨,如梵天的晝與夜。舊的老去瓦解,新的才能創造再生。

25. 神秘之火,消解我們的軟弱;神聖之劍,劈開慾望的枷鎖。從肉身的灰燼之中鳳凰涅槃重生,而我們從死生自由之中獲得人性更高的領悟。

26. 有些花死得絢爛,像日本櫻花,將生命交於風,無拘無束,隨之飄散。佇立在吉野或嵐山的櫻花前,面對這漫天芬芳的傾瀉,相信任何人都會有此感觸。

27. 在宗教裡,未來是身後之事;在藝術中,當下即是永恆。茶師們的觀點是,真正的藝術鑑賞,只存在於那些以藝術為生活方式的人中間。

28. 如果一個人不把自身引向美,那麼他就沒有任何資格接近美。所以,茶師努力使自己超越藝術家的概念,而成為藝術本身。這便是唯美主義的禪。

29. 唯有那些生時環抱美的人,才有絕美的離去。利休,這位偉大茶師最後的辰光仍舊雅緻純淨,一如他生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