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假如塔克拉瑪干沙漠變成大森林,會有什麼影響?

許凱倫


我國最大的沙漠就是塔克拉瑪干沙漠,如果這裡全部變成了森林,那帶來的好處簡直無法形容,我們看看下面這兩張圖就大致明白會有多好了:



上面第一張圖是塔克拉瑪干沙漠在我國的位置,它位於新疆南部,面積達33萬平方公里,相當於三個多江蘇省那麼大,在崑崙山和天山之間的塔里木盆地中,而塔里木盆地面積達56萬平方公里,比我國的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游平原加起來還大,它的東面是河西走廊以及巴丹吉林沙漠,再向東就是騰格裡沙漠和河套地區,越過這裡就是太行山和華北平原,很顯然,塔里木盆地向東一帶都是我國的乾旱和半乾旱的地區,那麼如果塔克拉瑪干沙漠來自塔里木盆地被綠化成了森林,會發生什麼樣的情況呢?大家都知道,森林的水分釋放量是相當大的,植物是陸地上將液態水變成氣態水最多最快的水分載體,所以如果這裡全部變成了森林,那麼這裡的大氣溼度將大大增加,相比原先的沙漠氣候,空氣中的水分含量至少增加上百倍。


我們在看上面的第二張圖,那一道黃線是北半球西風帶吹過的方向,很明顯,如果塔里木盆地有大量水汽的話肯定會被西風帶吹向東邊,一路將經過青海、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河北、山東等省和自治區,給這些地區帶來降雨和溼潤的空氣,那麼這樣一來,對我國西北以及北方廣大面積的地區的氣候將有很大的改良作用。

所以如果塔克拉瑪干沙漠乃至塔里木盆地被改造成森林的話,一個很大的好處就是我國西北和北方地區的氣候將大大改善。



不過更直接的好處就是整個塔里木盆地都將成為宜居地區,要知道,塔里木盆地是有著56萬平方公里的面積,相當於五個半江蘇省了,而我國江蘇省人口有8000多萬,去年gdp為8.6萬億,想象一下,如果塔克拉瑪干沙漠和塔里木盆地變成富饒之地,將可以居住多少人?有著多大的糧食和木材產量?該有多麼巨大的發展潛力?


不過要想把塔克拉瑪干沙漠和塔里木盆地變成森林,需要的水量是極其巨大的,需要引入一條年徑流量數百億甚至上千億立方米的河流,這個難度是很大的,媒體報道,紅旗河工程所能引出的水量為600億立方米,但是其沿線進行了幾次分流,能流到新疆塔里木盆地的水流可能只有100億立方米左右,這樣的水量或許可以讓羅布泊地區恢復舊貌,卻是無法將塔克拉瑪干沙漠變成森林的,所以要想改造和綠化塔里木盆地,還需要想辦法引入更多的水量。


科普大世界


塔克拉瑪干沙漠是中國最大的沙漠,亞洲第一大流動沙漠。假如塔克拉瑪干沙漠變成森林,首先必須改變周圍的地形地勢。

猜想1:天山和崑崙山海拔降低,在1000米左右,夏季來自西北暖溼氣流的影響,降水豐富,順勢而下,天山和崑崙山多冰山送水,綠洲增多,塔里木河水量形成增多,常年積累,周圍沙漠變溼地,森林草原形成。

猜想2:塔克拉瑪干沙漠變成大森林,塔里木河重現生機,羅布泊形成。動植物變得豐富,人口居住有所增多,為新疆地區農業發展帶來了巨大的空間。

猜想3:促進了新疆經濟社會的發展,南疆地區為新疆地區帶來了經濟發展動力,農業、工業和旅遊業蓬勃發展,帶動了南疆地區總體發展。

猜想4:塔特拉瑪幹沙漠變成大森林,有效的遏制了我國西北地區沙漠和沙塵暴的發生或蔓延態勢。為我國三北防護林帶來了很大的利好。

猜想5:塔里木河水量增多,我國最大的內流河形成,對我國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很有幫助。也改變了我國西北地區缺少的態勢。

總體分析,利大於弊。


全球化的和平與發展


塔克拉瑪干沙漠(維語:تەكلىماكان قۇملۇقى)位於新疆南疆的塔里木盆地中心,是中國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十大沙漠,同時亦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如果它變成了大森林,有如下幾個影響:

首先,如果沙漠變成了大森林,會直接調節新疆塔里木盆地的氣候,增加降水量,改善當地的供水條件;目前,塔克拉瑪干沙漠地區,平均年降水不超過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而平均蒸發量卻高達2500-3400毫米。



其次,可以形成一大片可以用於農作物的種植區。由於大森林對土地土壤的鞏固加強作用,種植區的土壤將更加適宜各種農作物生長。相信在不久的未來,塔里木盆地,這裡會成為第二個天府之國,魚米之鄉!


第三,提高當地的經濟水平,造福於當地老百姓。由森林引導出來的各種農牧業、副產業,將極大的帶動塔里木盆地周圍市、鎮等的經濟水平,從而讓當地的老百姓更加的富裕。

最後,也是與實際相結合,和切合習主席的“一帶一路”偉大戰略,讓一帶一路把新疆整體的帶動起來,全面提升新疆的經濟水平,增加人民的收入,增強人民的幸福感!而變成森林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地區,將會是絲綢之路上,表現最為耀眼的璀璨明星!


騰飛之龍


多謝提問,在這表達下我的看法,

我國的新疆地區位置深入內陸,遠離海洋,當地乾旱少雨,塔克拉瑪干沙漠位於南疆的塔里木盆地中心,是中國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十大沙漠,同時亦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整個沙漠東西長約1000公里,南北寬約400公里,面積達33萬平方公里,年平均蒸發量卻高達2500~3400毫米。

塔克拉瑪干沙漠的氣候屬於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該氣候特點是冬寒夏熱,年溫差較大,乾旱少雨,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主要分佈在北緯35°~50°的亞洲和北美大陸的中心部分。

塔克拉瑪干沙漠,我們可以通過與緯度相近、氣候相同的地區(北美大陸北緯40度線)的對比還看一下,變成森林後產生的影響;北緯40度線,通過美國的中部大平原地區,該地區是美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主要農作物以玉米、小麥、水稻、棉花、大豆、菸草為主。

塔克拉瑪干沙漠變成森林後:

首先,會成為我國一個重要的木材供應地,提供優質的原料;

其次,肯定會成為我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可以極大的緩解中國糧食供應偏緊的局面;

再次,該地區的人口會大量增加,會出現幾個大城市甚至特大城市,生活富足、經濟繁榮,其影響力顯著提升(參照美國芝加哥)對周邊包括中亞地區、北亞等產生極大的吸引力;

最後,是中國“一路一帶”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對外經濟交流的橋頭堡。


江楓漁燚


\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3163453770690861465, "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pgc-image/1525599627046e6384c7c5f\

阿達西和田玉


題主你好!我們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塔克拉瑪干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位於中國新疆塔里木盆地,是中國最大沙漠,也是世界上第二大流動沙漠。沙漠東西長約1000公里,南北寬約400公里,面積達33萬平方公里。因位於亞歐大陸中心地帶,距離海洋超過兩千公里,四周依次是阿爾金山、崑崙山、帕米爾高原和天山,這些山脈平均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因遠離海洋,且高山阻隔海洋暖溼氣流無法到達,導致該地區異常乾燥。年平均降水不超過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而平均蒸發量卻高達2500-3400毫米。

🔺塔克拉瑪干沙漠區域地形圖



🔺流動沙漠!
下面我們來分一下塔克拉瑪干沙漠變成森林會有什麼影響!

第一種:不考慮水源的情況,我們認為新疆的水足夠滿足這麼大面積的需要!

那將對中國氣候乃至整個亞洲氣候帶來重大有利影響。我們知道塔克拉瑪干沙漠是中國沙塵暴重要沙源之一,如果塔里木盆地被森林覆蓋,中國將減少一個重要風沙來源,減少減弱沙塵暴天氣!

🔺沙塵暴

我們知道森林就是一個大型抽水機,如果塔里木被森林覆蓋,中國西部量形成一個巨大的溼潤水汽源。將明顯增加西部地區空氣溼度,增加降雨,如果國家治理得當,中國完全就可能成為一個無沙漠國家,這樣中國的可利用耕地,草原面積將巨量增加,中國也就不存在糧食安全和發展空間的壓力。



🔺原始森林

我們知道從中國西北,到地中海廣大區域都屬於乾旱半乾旱的大陸性氣候,帕米爾高原以西存在著大量的沙漠。去上所說,如果塔克拉瑪干沙漠變成森林,會源源不斷的想中亞地區補充水源,。而中亞地區大部分地勢平坦光照充足,如果水源充足,必將成為世界糧倉,從而改變世界糧食格局甚至世界地緣格局!

🔺中亞地形圖

第二種:如果新疆的氣候還是和現在一樣乾燥,這無疑是一個大的災難!

上述我們分析過,新疆最大的問題是缺水,沒有足量的水源,所有繁華都將是曇花一現,甚至對環境完成毀滅性打擊。我們知道森林會將地下水抽到空中形成水蒸氣。如果塔克拉瑪干沙漠變成森林,會將塔里木盆地不多的地下水源源不斷的抽走並求送到盆地之外。使得塔里木盆地更加乾燥,更加缺水,最後必然再度迴歸到沙漠氣候。由於大量的水資源流失,可能塔里木盆地的環境比現在還要脆弱!!!

🔺迴歸沙漠!!!




如果您有不同過點請在下方留言,謝謝!!


圖說地理


塔克拉瑪干沙漠是中國最大的沙漠,如果塔克拉瑪干變成森林,影響是巨大的。


首先,我簡單說一下,塔沙漠的形成。


沙漠地貌是地球原生的眾多地貌之一,因為乾旱少雨,蒸發量巨大,而形成,是氣候與地形等多重因素影響下形成的自然景觀。


塔克拉瑪干沙漠,位於中國新疆地區塔里木盆地,地處內陸,受大陸性氣候控制,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極度乾旱。


沙漠變成森林,除了降水量的變化外,還有土壤與光熱的變化。


沙漠變森林,可能的原因


全球格局的板塊運動。歐亞大陸,分裂成歐洲和亞洲兩塊大陸,中間行程新的海洋,新疆地區變成臨海地區。


與此同時,天山山脈和帕米爾高原地區變成平原或丘陵地形,以迎接來自新“地中海”的暖溼空氣。滿足以上條件,北疆將會變成溫帶海洋性氣候,南疆會變成地中海氣候。


如果,天山和帕米爾高原不改變地形,則對塔里木盆地影響有限,氣候依然乾旱少雨,但交現在有所緩解,參考美國西部地區(美國西部太平洋沿岸,氣候溫暖溼潤,落基山脈東側則乾旱少雨)


有一些朋友提到植樹造林。在現在的自然環境基礎上,基本上沒有可能將整個新疆的沙漠全種上樹,一來沒有那麼多水資源,而來需要改變土壤類型,幾乎不可能實現。


變成森林的影響。可以說的是,影響是巨大的。因為變成森林只可能是全球範圍的自然氣候大變遷,不僅對中國,對全球的氣候影響不可估測,是好是壞都不是可以簡單想象出來的。


以上。


地史館


我記得有一篇科學論文,它提到沙漠都變成綠洲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即假設地球上的沙漠一夜之間都形成綠洲,那麼亞伯利亞的寒流將直達赤道,熱帶將變成一片冰源,全球的海洋也將停止澎湃,冰河世紀重將浮現在人類的眼前,直至所有的植物掩埋在堅冰之下,隨著陽光肆無忌憚照射,地球會慢慢回暖,直至再次輪迴至正常狀態,但這個過程顯然對人類是個大災難,所以沙漠變綠洲並非是一個單純的好事,自然的存在都有它客觀的需要和理由,存在本身就是價值的體現,人類不要一味的去徹底改變什麼,要適應客觀的自然。


千正江


首先,森林的水循環作用是將地下水和空氣中水轉化為地表水,而由於地表(相對高空)乾燥,地表水容易蒸發悼,所以,問題出現在地表水被蒸發形成地下水被蒸發的結論。其實這也有一個問題,森林夏蓋了大沙漠,森林的水庫作用是實際證明了的,森林的水來自那裡呢?顯然,來自地下和空氣,所以向題又回來了,解決這個問題是建設大量的水庫,由水庫,地表河流補充地下水這樣子形成地下地表,地表空氣,森林調取地下空氣三個循環,其弱點就是地表水保持問題。在幾千年的抗旱中,新疆人民的坎兒井就是地表水最好的保護辦法。因此,中國大沙漠的治理是可行的,功在千秋。如果成功,不僅新疆變成大糧倉,而且中亞國家將受益,森林的示範效應和地表河流的灌概效應,將來解決中亞人類生存環境適居,給地球降溫,阻止北冰洋南極洲,喜碼拉雅山冰源溶化,同時,也是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地。因此,森林是地球的保護層,局部地區也許就是蒸發大於保持,但是,如果,中亞大陸都形成森林,地球人居環境改變了,中國人的新疆還能不受益?退一步說,森林真的會造成災難性後果,有計劃的消滅森林還不容易嗎?所以,森林是發展的問題,絕對不是該不該的問題。


桑榆默化


沙漠怎麼產生的?人為破壞是主要因素。現在的大西線調水,引高原水入疆,欲將沙漠變綠洲,將幾千年被破壞的自然恢復原來的水草豐茂,瓜果遍地、適宜人居的北方江南。這是人類歷史上的逆天工程!全球矚目,人人期待!它的影響只有正面,沒有反面。因為,清水來到西北,是緩緩而來,蒸發量很大,還有很大部分下滲,需要較長時間能夠存住水,在通水渠道沿線,由諸多水庫間隔分佈,方能形成規模水域。並且,下滲水能夠促進原來的坎兒井工程存水量倍增。接下來是利用,一個是植樹種草恢復植被,一個是灌溉農田發展農業。這兩件事有序安善安排,滾動發展,水庫到哪,樹草林田瓜果蔬菜就會長到哪。

到了這一步,自然、人類形成良性互生關係。生物多樣性自然也會隨之恢復。綠洲出現,•願望實現,再造半個中國的宏願成為靚麗的畫面。任是誰都會忍不住詩歌配美酒,舞蹈加讚歌一抒千年豪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