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5 提前來一波劇透!南京名城會非遺創新成果展給你滿滿“驚喜”

摘要:目前,布展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部分展品已陳列到位。據瞭解,5 月 28 日 -8 月 27 日,該成果展將正式向公眾開放。

雲錦、榫卯、金箔、竹編、陶瓷 …… 這些中國傳統非遺技術遇上現代生活,會擦出怎樣的火花?作為第八屆南京歷史文化名城博覽會的重頭戲之一,"創承智造"非遺創新成果展備受期待。5 月 24 日,現代快報記者前往南京江寧織造博物館提前探展。目前,布展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部分展品已陳列到位。據瞭解,5 月 28 日 -8 月 27 日,該成果展將正式向公眾開放。

提前來一波劇透!南京名城會非遺創新成果展給你滿滿“驚喜”

今後你家的沙發、餐盤,可能就有非遺元素

走進布展現場,"承"字型的時光隧道隨處可見。布展雖未過半,但"創承智造"的主題隨處可見。

與古代高腳瓷碗外形相似餐盤,以實用性重新走上餐桌;由傳統竹編工藝製成的竹凳,坐起來竟有沙發的質感;古代作為禮器使用的銅鼎,這次以炊具的身份迴歸生活 …… 現代快報記者注意到,古代器具和非遺文化正以別樣的巧思,走進我們的日常生活。

提前來一波劇透!南京名城會非遺創新成果展給你滿滿“驚喜”

"這次展覽關注的是南京地區眾多非遺工藝在當代的轉化,讓非遺產品更豐富,走進我們的日常生活。""創承智造"非遺傳承與創新成果展策展人韓德昌告訴現代快報記者,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整個陳列的情境上也特意營造了一種未來感,像是走進一個特殊材質的時空隧道的感覺。

"傳統不應該只屬於過去,其中很多元素是可以讓我們當代人在生活裡應用、享用的。"他表示,把現在生產技術的耐用特點和古典器具的造型結合,設計出來的產品比較符合當代生活的需要。比如古代的高腳瓷碗很優雅、能隔熱,但容易破碎。"我們的設計師在設計轉化的時候,將材質轉化成了塑膠,這樣一來,它倒了之後不僅不會破裂,同時還兼具隔熱的功能。"據瞭解,此次成果展共有 100 多件展品展出,其中近一半是創新運用非遺技術或借鑑中國古典器物外形去設計的新產品。

提前來一波劇透!南京名城會非遺創新成果展給你滿滿“驚喜”

吹出來的"驚"喜 金箔製作工藝藏在賀卡里

提起金箔,大家都很熟悉,南京金箔的產量佔到了世界總產量 70%。不過,小小一張金箔卻來之不易,足足要歷經 12 道工序才能造成 0.12 微米的平均厚度。布展現場,一個形如賀卡的展品,將非遺金箔製作工藝和生活裡的節慶活動聯繫了起來。

打開這張"賀卡","驚"喜也不期而遇,裡面竟藏著一整張金箔紙。只要輕輕一吹,這張金箔紙就會瞬間"分崩離析",幻化成桃葉、霜蟬等包含美好寓意的圖案。"賀卡還可以定製,當做生日賀卡或喜帖等。"韓德昌說,這就是當代的觀點去看傳統工藝。過去的吹只是金箔製作的最後一道工藝,消費者或使用者看不到,實際上過程很有趣。國際知名首飾設計師 Kim Buck 從金箔匠人口吹金箔動作中汲取靈感,運用巧思把這個動作轉移到消費者自己來做,所以叫"金"喜卡,諧音"驚"喜。

據瞭解,金箔製作共有 12 道工序,分別是黃金配比、化金條、壓延、做捻子、落金開子、沾金捻子、打金開子、裝開子、炕炕、打了細、出具和切金箔。其中,裝開子中對應的就是嘴吹的工藝。金箔手藝人們"吹工"了得,要練上許久。而此次展出的"金"喜卡,因為金箔下塗抹有少量的膠水,普通人吹起來也可以毫不費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