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關注」遵義市:數字遵義乘“雲”直上 擁抱物聯網新時代

「關注」遵義市:數字遵義乘“雲”直上 擁抱物聯網新時代

5月27日,主題為“萬物互聯·智匯遵義”2018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遵義分論壇舉行。與會嘉賓圍繞物聯網發展交流觀點、暢想未來,為遵義以物聯網產業為突破,在引領大數據產業優化升級中建言獻策。論壇結出了豐碩成果,市委市政府就加強具體合作事項與中國聯通、浪潮等領軍企業進行了深度洽談,遵義市政府與中國聯通貴州省分公司簽訂共建遵義低功耗物聯網產業基地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打造千億級物聯網產業基地,與聯通物聯網公司、中國聯通貴州分公司簽訂聯合成立物聯網(貴州)應用研究院框架協議,斐訊信息技術公司等在會上籤約投資金額達21億元。

近年來,遵義作為國家大數據(貴州)綜合試驗區的重點區域,以打造“數字遵義”為目標,推進黔川渝接合部大數據服務集聚區建設,大力發展和運用大數據、物聯網,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建設大數據服務集聚區,不斷拓展數字經濟“新藍海”。

「关注」遵义市:数字遵义乘“云”直上 拥抱物联网新时代

規劃先行推動項目落地

遵義市始終把大數據作為彎道取直、後發趕超的戰略支撐,遵義市第五次黨代會將大數據戰略寫入報告,在市委五屆三次全會明確提出打造大數據服務集聚區的目標。把大數據作為培育新動能,發展新經濟的戰略引擎。相繼出臺了《遵義市大數據應用示範城市建設總體規劃》《遵義市“政府大數據”融合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高位推動遵義市大數據戰略發展。2017年遵義市大數據產業規模總量808億元,實現大數據主營業務收入385億元,完成大數據產業應用投資120億元。同時,各行業大數據應用超過120項,40多項應用遷入雲上貴州系統平臺,政府數據及行業數據“聚通用”位居全省前列。引進簽約大數據企業57家,其中引進斐訊等優強企業21家、智能終端及配套企業27家、優強企業16家;全市集聚大數據三大業態企業超過450家,規模企業140家,帶動就業3.2萬人。遵義經濟技術開發區(匯川區)、遵義軟件園、遵義智能終端產業集聚區、赤水風景名勝區、“遵義π”警務雲、財富之舟等10個園區(景區、雲平臺、重點企業、項目)被評為全省2017年數字經濟試點示範。

「关注」遵义市:数字遵义乘“云”直上 拥抱物联网新时代

創新發展助力產業融合

2018年4月,遵義市“萬企融合”大行動宣貫會召開,在全省率先提出了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共建共享、公司運作的“114+N”政府大數據融合發展模式,強力推進大數據與工業、農業等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遵義市先後建成了財富之舟和富泰集團智能終端產業園、貴州中航電梯物聯網應用中心、中國辣都(蝦子)辣椒智慧產業園、中國辣椒綜合物流園、農作物病蟲害監測預警系統、動物疫病監測預警信息化管理系統、耕地土壤資源管理信息平臺等。著力打造西部智能終端產業之都。據統計,遵義市以手機為主的智能終端及配套企業105家,投產95家(手機及配套72家),其中智能終端規模企業達79家,帶動就業2.8萬人。2017年,實現規模智能終端及配套產業產值320億元,同比增長31.8%。2017年遵義市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水平為30.2,居全省第二。第一、第二產業與大數據融合發展水平高於全省平均水平。截止日前,遵義市徵集大數據+產業深度融合項目57個、技術標準3個、應用解決方案8個,涉及智能製造、農業、氣象等各個領域,全市填報省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平臺企業2500餘家。

「关注」遵义市:数字遵义乘“云”直上 拥抱物联网新时代

智能終端實現便民共享

在互聯網時代,大數據智能化已成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服務民生社會事業的新途徑、新抓手。遵義市著手構建“政府+市場+互聯網”的便民服務體系,打造“服務到家”遵義模式。今年2月13日,“遵義公交”APP正式上線,這種只需掃碼便可乘車的便捷支付方式,深受市民喜愛,短短一個月時間,註冊使用人數就達13萬。接下來將積極推進醫療、社保、公積金、教育等數據融合,依託政府公共服務平臺實現公眾個人數據查詢服務,同時支持在醫療健康、公共衛生、交通旅遊領域開展大數據創新應用,重點建設數字城管、智慧交警、遵商雲、遵旅雲等服務平臺,建成一批覆蓋共享汽車、旅遊、醫療等便民APP,做到讓數據多跑路、百姓少跑腿,推動公共服務更加高效化。

「关注」遵义市:数字遵义乘“云”直上 拥抱物联网新时代
「关注」遵义市:数字遵义乘“云”直上 拥抱物联网新时代「关注」遵义市:数字遵义乘“云”直上 拥抱物联网新时代

審核:孟炳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