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5 《生命之爱》——许勇画马

《生命之爱》——许勇画马

许勇

许勇,1933年生于山东青岛 ,1956年毕业于东北美专并留校任教。鲁迅美术学院教授,终生享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贡献津贴。主要绘画作品有:《郑成功收复台湾》、《戚继光平倭图》、《金田起义》、《群众歌手》、《千里送京娘》、《昭君出塞》、《白求恩在中国》、《成吉思汗的后代》、《嘎达梅林》、《骏马悲歌》等。于美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及国内多个省市美术馆、博物馆举办个展二十余次。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军事博物馆、沈阳故宫博物院、中国画研究院等众多艺术机构及海内外藏家收藏。

《生命之爱》——许勇画马

著名画家许勇以画马闻名,上世纪有徐悲鸿,当下有许勇。

《生命之爱》——许勇画马

《生命之爱》——许勇画马

许勇的《郑成功收复台湾》、《戚继光平倭图》、《群众歌手》、《义勇军进行曲》、《琪琪格》、《义和团民》等主题性中国画创作,是上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初的今天,辽宁中国画创作的重要收获之一,而且是辽海画派的开创者,他的画能够反映出中国画艺术所达到的最高水平。如果把许勇的作品放在整个20世纪中国美术的大格局里考量,无论就其思想容量还是就其艺术审美境界而言,都有其独特的、无可取代的地位。

《生命之爱》——许勇画马

《生命之爱》——许勇画马

最关键的是,许勇是一位有着人类良知的艺术家,他活得纯粹而崇高,尽管不是辽宁生人,但齐鲁文化和辽海文化融汇了他的文化性格,他在辽宁从艺六十多年的日子里,可谓真正完成了一个有尊严的画家的人格造型。他是中国画家中的画家,以热血与悲情践履了“我是为善而生,因此,我将一生嫉恶如仇,我是为创造美而生的,为此,我将奋斗终生。”这是一位画家所以为画家的风范之所在。

《生命之爱》——许勇画马

《生命之爱》——许勇画马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许勇组织领导了两套连环画的创作。一是《白求恩在中国》的创作,一是《嘎达梅林》的创作,分别获得了全国美展的一等奖和二等奖。这充分满足了他的英雄情结。特别是《嘎达梅林》的创作,深入到内蒙古大草原,捕捉到真正的鲜活的英雄形象,使他的创作步入一个新的阶段,打开了一个新的视境。

《生命之爱》——许勇画马

《生命之爱》——许勇画马

对许勇来说,独立的艺术品格是其对艺术自我与艺术实践方式自我认同的一种高度自觉。他的思想、情感和价值取向总是同人民的要求、愿望结合在一起的,其艺术自我和艺术实践的主导意向也是为了人民着想的。譬如,在1958年至1959年间,他先后创作了历史画《戚继光平倭图》、《郑成功收复台湾》以及《金田起义》等作品。《群众歌手》也是他的精神奉献的代表作。1960年,许勇参加了由中国美协组织的考察团到延安一带写生和考察。纯朴的老根据地陕北的生活,使他激动,满怀激情地画了很多速写,并作了大量的创作草图。第二年完成了《群众歌手》创作;随后参加了赴东欧国外展出,获得好评。这幅创作有着浓郁的民族气魄,运用严谨的工笔重彩,陕北老农的形象真实生动,有着典型意味的性格特征,可以与同年出现的刘文西的《祖孙四代》相媲美。这幅作品在上世纪末选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中国画卷》。《郑成功收复台湾》、《戚继光平倭图》、《金田起义》、《群众歌手》、《义和团民》、《义勇军进行曲》、《瑞雪丰年》、《洪水•赤诚》这是个宏大的主题,有着历史的意义。

《生命之爱》——许勇画马

《生命之爱》——许勇画马

1989年以来大量的实践、实验,促使许勇逐渐放开了手脚,大胆尝试新的表现方法,笔墨情趣更加随意自然了。《骏马悲歌》、《风雨将至》、《塞上曲》、《待发图》等作品,表现了这种尝试的开始,有些画试用意笔写之,《骏马悲歌》可能受昭陵六骏的启发。画中那匹中箭牺牲了的“飒露紫”,战马长嘶悲鸣,挺立而不倒,背地是大写意抽象的云影幻象,工笔与泼墨结合,颇有新意。他画过雨中和雪中的马,也是虚实结合的。因此,许勇画马强调线条和造型,多层次的、富于光感的线条赋予马以传统诗情;单纯的、比笔墨形式感占据更重要地位的造型性则显示了现代性。在多数情况下,他总是以决定画面意象特征的造型形象为主,让墨韵居于稍次要的地位,即他首先追求的是造型的表现力,墨韵及笔线服从于造型与意象意境的需要。这是许勇对传统文人画笔墨至上主义在现代的困境作了深入思考和批判后作出的变革,他找到了使自己画马既保留传统精神又有别于传统样式的途径。

《生命之爱》——许勇画马

《生命之爱》——许勇画马

许勇画马有三个源头:其一是他从小就爱观察马,收集画报上马的形象资料,学画以后更是笔不离马,北方农村生产队、骡马集市、大车店等凡有马的地方,都是他写生的课堂。他下放农村时,还认真地当了两年饲养员,赶过马车。其二是在内蒙古草原体验生活时,画了大量的写生、速写,收集生活在大自然条件下、放牧中的蒙古马和马群的形象资料。其三是到图书馆、博物馆、陵墓石刻造像等地,查阅、临摹、速写古今中外艺术品中马的形象资料,包括汉代石刻、砖刻、秦代及唐代的兵马俑、唐三彩马俑、中外画马艺术大家的作品、中外艺术家塑造的马的雕像等等。除了创作鞍马画外,他还进行了理论研究,写了有关画马的专著。经过这样准备,许勇成为画马专家就是理所当然的了,而且可以画出不同模式的鞍马画创作。譬如,工笔线描《大唐六骏》、《马到成功图》;譬如,写意的马《骏马悲歌》、《晨曲》、《待发图》、《雨中》;譬如,以写生为主调的兼工带写的马《草原十骏》、《月下八骏》、《塞上曲》、《北国晴雪》等。创作于1998年的《百骏图》,综合了各方所长,这是历代画马大师喜画的主题。“百”字代表了传统意义上的完满、富足。“能画出每一物的特有风姿,即为能画出物象之原,而得到形与神的统一。”

《生命之爱》——许勇画马

《生命之爱》——许勇画马

综观许勇主题性人物画创作和以马为题材的创作我们可以作如下解析:第一,他的艺术创作是心灵与生命律动的结晶;第二,他的心灵和生命律动,显示着民族心灵的个性,即文化精神。换言之,一个民族在其艺术创造行为中所体现出来的深层心灵活动,是一种文化的特殊精神素质的表现,是支配着我们这个民族的生活方式。许勇通过他的艺术创作和艺术境界的探索和建构,表达的就是这一文化精神。而正是这种文化精神的表达,彰显了许勇的诗心剑胆,形成了艺术作品巨大的撼人力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