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5 《生命之愛》——許勇畫馬

《生命之愛》——許勇畫馬

許勇

許勇,1933年生於山東青島 ,1956年畢業於東北美專並留校任教。魯迅美術學院教授,終生享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貢獻津貼。主要繪畫作品有:《鄭成功收復臺灣》、《戚繼光平倭圖》、《金田起義》、《群眾歌手》、《千里送京娘》、《昭君出塞》、《白求恩在中國》、《成吉思汗的後代》、《嘎達梅林》、《駿馬悲歌》等。於美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及國內多個省市美術館、博物館舉辦個展二十餘次。作品被中國美術館、中國歷史博物館、中國軍事博物館、瀋陽故宮博物院、中國畫研究院等眾多藝術機構及海內外藏家收藏。

《生命之愛》——許勇畫馬

著名畫家許勇以畫馬聞名,上世紀有徐悲鴻,當下有許勇。

《生命之愛》——許勇畫馬

《生命之愛》——許勇畫馬

許勇的《鄭成功收復臺灣》、《戚繼光平倭圖》、《群眾歌手》、《義勇軍進行曲》、《琪琪格》、《義和團民》等主題性中國畫創作,是上世紀50年代到21世紀初的今天,遼寧中國畫創作的重要收穫之一,而且是遼海畫派的開創者,他的畫能夠反映出中國畫藝術所達到的最高水平。如果把許勇的作品放在整個20世紀中國美術的大格局裡考量,無論就其思想容量還是就其藝術審美境界而言,都有其獨特的、無可取代的地位。

《生命之愛》——許勇畫馬

《生命之愛》——許勇畫馬

最關鍵的是,許勇是一位有著人類良知的藝術家,他活得純粹而崇高,儘管不是遼寧生人,但齊魯文化和遼海文化融匯了他的文化性格,他在遼寧從藝六十多年的日子裡,可謂真正完成了一個有尊嚴的畫家的人格造型。他是中國畫家中的畫家,以熱血與悲情踐履了“我是為善而生,因此,我將一生嫉惡如仇,我是為創造美而生的,為此,我將奮鬥終生。”這是一位畫家所以為畫家的風範之所在。

《生命之愛》——許勇畫馬

《生命之愛》——許勇畫馬

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許勇組織領導了兩套連環畫的創作。一是《白求恩在中國》的創作,一是《嘎達梅林》的創作,分別獲得了全國美展的一等獎和二等獎。這充分滿足了他的英雄情結。特別是《嘎達梅林》的創作,深入到內蒙古大草原,捕捉到真正的鮮活的英雄形象,使他的創作步入一個新的階段,打開了一個新的視境。

《生命之愛》——許勇畫馬

《生命之愛》——許勇畫馬

對許勇來說,獨立的藝術品格是其對藝術自我與藝術實踐方式自我認同的一種高度自覺。他的思想、情感和價值取向總是同人民的要求、願望結合在一起的,其藝術自我和藝術實踐的主導意向也是為了人民著想的。譬如,在1958年至1959年間,他先後創作了歷史畫《戚繼光平倭圖》、《鄭成功收復臺灣》以及《金田起義》等作品。《群眾歌手》也是他的精神奉獻的代表作。1960年,許勇參加了由中國美協組織的考察團到延安一帶寫生和考察。純樸的老根據地陝北的生活,使他激動,滿懷激情地畫了很多速寫,並作了大量的創作草圖。第二年完成了《群眾歌手》創作;隨後參加了赴東歐國外展出,獲得好評。這幅創作有著濃郁的民族氣魄,運用嚴謹的工筆重彩,陝北老農的形象真實生動,有著典型意味的性格特徵,可以與同年出現的劉文西的《祖孫四代》相媲美。這幅作品在上世紀末選入《中國現代美術全集•中國畫卷》。《鄭成功收復臺灣》、《戚繼光平倭圖》、《金田起義》、《群眾歌手》、《義和團民》、《義勇軍進行曲》、《瑞雪豐年》、《洪水•赤誠》這是個宏大的主題,有著歷史的意義。

《生命之愛》——許勇畫馬

《生命之愛》——許勇畫馬

1989年以來大量的實踐、實驗,促使許勇逐漸放開了手腳,大膽嘗試新的表現方法,筆墨情趣更加隨意自然了。《駿馬悲歌》、《風雨將至》、《塞上曲》、《待發圖》等作品,表現了這種嘗試的開始,有些畫試用意筆寫之,《駿馬悲歌》可能受昭陵六駿的啟發。畫中那匹中箭犧牲了的“颯露紫”,戰馬長嘶悲鳴,挺立而不倒,背地是大寫意抽象的雲影幻象,工筆與潑墨結合,頗有新意。他畫過雨中和雪中的馬,也是虛實結合的。因此,許勇畫馬強調線條和造型,多層次的、富於光感的線條賦予馬以傳統詩情;單純的、比筆墨形式感佔據更重要地位的造型性則顯示了現代性。在多數情況下,他總是以決定畫面意象特徵的造型形象為主,讓墨韻居於稍次要的地位,即他首先追求的是造型的表現力,墨韻及筆線服從於造型與意象意境的需要。這是許勇對傳統文人畫筆墨至上主義在現代的困境作了深入思考和批判後作出的變革,他找到了使自己畫馬既保留傳統精神又有別於傳統樣式的途徑。

《生命之愛》——許勇畫馬

《生命之愛》——許勇畫馬

許勇畫馬有三個源頭:其一是他從小就愛觀察馬,收集畫報上馬的形象資料,學畫以後更是筆不離馬,北方農村生產隊、騾馬集市、大車店等凡有馬的地方,都是他寫生的課堂。他下放農村時,還認真地當了兩年飼養員,趕過馬車。其二是在內蒙古草原體驗生活時,畫了大量的寫生、速寫,收集生活在大自然條件下、放牧中的蒙古馬和馬群的形象資料。其三是到圖書館、博物館、陵墓石刻造像等地,查閱、臨摹、速寫古今中外藝術品中馬的形象資料,包括漢代石刻、磚刻、秦代及唐代的兵馬俑、唐三彩馬俑、中外畫馬藝術大家的作品、中外藝術家塑造的馬的雕像等等。除了創作鞍馬畫外,他還進行了理論研究,寫了有關畫馬的專著。經過這樣準備,許勇成為畫馬專家就是理所當然的了,而且可以畫出不同模式的鞍馬畫創作。譬如,工筆線描《大唐六駿》、《馬到成功圖》;譬如,寫意的馬《駿馬悲歌》、《晨曲》、《待發圖》、《雨中》;譬如,以寫生為主調的兼工帶寫的馬《草原十駿》、《月下八駿》、《塞上曲》、《北國晴雪》等。創作於1998年的《百駿圖》,綜合了各方所長,這是歷代畫馬大師喜畫的主題。“百”字代表了傳統意義上的完滿、富足。“能畫出每一物的特有風姿,即為能畫出物象之原,而得到形與神的統一。”

《生命之愛》——許勇畫馬

《生命之愛》——許勇畫馬

綜觀許勇主題性人物畫創作和以馬為題材的創作我們可以作如下解析:第一,他的藝術創作是心靈與生命律動的結晶;第二,他的心靈和生命律動,顯示著民族心靈的個性,即文化精神。換言之,一個民族在其藝術創造行為中所體現出來的深層心靈活動,是一種文化的特殊精神素質的表現,是支配著我們這個民族的生活方式。許勇通過他的藝術創作和藝術境界的探索和建構,表達的就是這一文化精神。而正是這種文化精神的表達,彰顯了許勇的詩心劍膽,形成了藝術作品巨大的撼人力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