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伊萬卡婚後為什麼不隨丈夫姓?

隨心9501


美國第一千金伊萬卡嫁給富豪賈瑞德·庫什納(Jared Kushner)的時候,很多人都注意到她並沒有改隨夫姓,把自己的名字變成伊萬卡·庫什納,而是繼續保持自己婚前的名字:伊萬卡·特朗普(Ivanka Trump)。不改姓的背後牽涉到的是巨大的政治利益和經濟利益。

首先,特朗普這個姓代表了伊萬卡婚前的成就。

伊萬卡在婚前就是知名公眾人物,她創立的時尚品牌就是以自己的名字“伊萬卡·特朗普”命名,可以說,她的公眾形象、品牌定位以及個人事業都和“伊萬卡· 特朗普”這個名字緊密相關,一旦婚後改姓,原有的強聯繫會弱化,從而有可能影響到品牌和事業的發展。

其次,特朗普這個姓代表了巨大的政治利益。

“特朗普”這個姓要比“庫什納”這個姓有名得多。在公眾眼裡,伊萬卡作為特朗普的女兒的身份,比作為庫什納妻子的身份,更有知名度,也更利於被普通民眾接受。

尤其是自從特朗普擔任總統以後,伊萬卡婚後不隨夫姓的好處開始逐漸顯露出來。再加上她的繼母梅拉尼婭的身份微妙(東歐移民+天主教徒),很多原本應該由第一夫人承擔的工作,只能轉而由第一千金來承擔,所以在很多外交場合,伊萬卡·特朗普可以起到常人無法企及的作用,而這種作用是“庫什納”這個姓無法做到的。

美國人都傳說伊萬卡未來要當總統的(目前僅是傳言)。一旦有那一天,只要她還姓“特朗普”,美國人就不會忘記:她曾是總統的女兒,曾代表總統出訪好多國家,曾擔任過白宮資深顧問…… 因此,她在競選時會更順利地接收特朗普的政治資源。(個人觀點,勿噴。)

再有,伊萬卡並不是第一個這樣做的美國女性。很多出名的公眾人物或者事業有成的女性都會在婚後繼續保持自己的孃家姓。這也是為了維持知名度和事業發展的需要。美國好萊塢影星伊麗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嫁了8任丈夫,永遠是伊麗莎白·泰勒,從沒有隨過夫姓。特朗普的第一任前妻,離婚後嫁了好幾次,但至今用夫姓,永遠稱自己為”伊萬娜·特朗普“——這個姓能給她帶來的好處太多了!

希拉里嫁給克林頓的時候,也繼續用自己的孃家姓“羅德漢姆”直到她老公在競選州長時被競爭對手攻擊“老婆沒改姓”問題,她才決定用“羅德漢姆-克林頓”(Rodham Clinton)這個聯合姓。再後面就是她老公連任總統、她自己也想競選總統,終於意識到隨夫姓對她更有利,才再次改姓,最終去掉了“羅德漢姆”這個孃家姓,只用“克林頓”這個夫姓。所以,對於很多名人來說,在什麼階段“姓”什麼也是很重要的。



詩安


在西方國家,"妻隨夫姓"可以說是一個老傳統了,這和我國古代的妻冠夫姓還是有一定區別的:前者直接將姓改為丈夫的姓;後者是在自己的姓前面加丈夫的姓。

根據《紐約時報》之前的調查結果顯示:美國有超過百分之八十的女性會在第一次結婚後改隨夫婿的姓(不得不說在這一點上中國女人確實自由)。在開放的美國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傳統,主要是基於宗教和法律的雙重要求:《聖經》認為夫妻同姓是合為一體的表現;72年以前的諸多州將改隨夫姓寫進法律,否則沒有投票權!

但是細心的網友發現: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女兒伊萬卡在隨夫姓的老傳統上似乎有些背道而馳:婚後的她仍叫伊萬卡-特朗普,而並非伊萬卡-庫什納(丈夫賈瑞德-庫什納)。這是為什麼呢?

最主要的原因在於"特朗普"這個姓如今具有極高的價值,無論是在政治層面還是經濟層面。而伊萬卡又是一個及其具有遠大志向,或者說野心的女人!

在許多人看來,未來的伊萬卡很有可能參加美國總統的競選,而"特朗普"這個姓氏會為自己的仕途發展加分不少!而相比跟隨夫姓,在伊萬卡的丈夫看來跟隨宗教信仰更重要,所以如今的伊萬卡也和丈夫庫什納一樣都是猶太教。

我是軍武最前哨!


軍武最前哨


特朗普在成為美國總統之前,就是美國最為知名的人物之一,可以說“特朗普”已經成為一個相當具有知名度的品牌,在特朗普成功當選美國總統後,這一“品牌”更是具有了光環效應,對於身處商業圈的伊萬卡有著絕對的商業優勢,所以,伊萬卡在婚後選擇不隨丈夫姓更多的是出於商業原因。不僅伊萬卡,在西方國家,一些知名的女性一般在商業社交環境中會繼續使用其婚前姓氏。

關於伊萬卡

伊萬卡是特朗普最著名的女兒,她和她的丈夫在特朗普政府中扮演著重要角色。1981年出生的伊萬卡,就像母親的縮小版一樣,她出生並在曼哈頓長大,10歲時,父母離婚。據說,10歲之後的伊萬卡曾經常被記者追問,你的父親有沒有另尋新歡?15歲時,青春期的伊萬卡進入模特圈,後來退出時她說道:“這些模特是“地球上最卑鄙,最兇悍,最討厭的女孩。”

她於2007年遇到了她現在的丈夫庫什納,2009年步入婚姻的殿堂,如今他們有三個孩子:阿拉貝拉,約瑟夫和西奧多。

2003年,伊萬卡受邀拍攝一部紀錄片,她在視頻中說道:“無論別人怎麼評價我的家人,我都為我是特朗普而感到自豪。有一段時間,我一直都在考慮,我的一生都會受到父母的影響,但幸好,這不是個壞影響。”

從小到大,伊萬卡都在為被指控性別歧視的父親辯解,早在2007年,特朗普說道:“如果伊萬卡不是我的女兒,也許我會和她約會。”

伊萬卡母親的名字叫伊萬娜,他們都是金髮碧眼,魅力四射的特朗普女性,而伊萬卡正是伊萬娜給起的,“伊萬卡”實際上是捷克語“伊萬娜的寶貝”。


走進伊拉克


妻隨夫姓在女權抗爭時期被視為降低女性地位,讓女性失去獨立性,成為男性的附屬品的一種表現。而在現代,尤其是在女性地位較高的社會,婚後是否改姓已經不是定性要求,可以由你自主決定,有時候改姓也被視為愛情見證的象徵意義。在中國看到這個問題覺得應該挺陌生的了吧。國外很多國家其實還有保留這個改姓的習慣,但非強制。我覺得如果伊萬卡孩子隨她姓的話,討論起來比較有意義,😄


岬11


和誰姓不重要,關鍵是誰的女兒。



Q島之戀


不隨夫姓,整體上可能與1980年代、1990年代不斷崛起的所謂“女性主義”有關,具體而言可能還是與男女雙方所處的家庭環境和夫婦兩人的看法有關。比如,希拉里其實在婚後很長一段時間內保持了本姓Rodham,直到1982年克林頓再次競選阿肯色州州長時才在輿論壓力下改隨了夫姓,已回應當時阿州的保守氛圍。而他們的女兒切爾西,在2010年嫁給Marc Mezvinsky之後,也保持了克林頓的姓氏。這可能與民主黨相對“女權”、相對自由派傾向有關。

事實上,即便是持有更為保守立場的共和黨政治人物在要求女兒隨夫姓的問題上也有差異。比如,小布什的雙胞胎大女兒Jenna在2008年婚後將本姓Bush保留為中間姓氏,然後接受了丈夫的姓氏Hager。再如,洪博培的大女兒Abby在2010年出嫁後並沒有改為夫姓,而麥凱恩的女兒Megan在今年11月結婚後,也沒有改為夫姓。我們在對比一下幾位在任的共和黨國會眾議員,比如南達科他周的Kristi Noem就徹底去掉了夫姓Arnold;華盛頓州的Cathy McMorris Rogers或者Jaime Herrera Beulter就將原本的姓氏作為中間姓氏,然後將丈夫的姓氏放在最後;而目前在國會眾議員中最年輕的Elise Stefanik(33歲)在今年8月結婚後也並未改為夫姓或加上夫姓。

所以如果這樣比較的話,伊萬卡不隨夫姓應該可能存在著其他原因,比如他們畢竟代表新的世代,相對獨立,更可以接受保留原本姓氏的做法;又如,伊萬卡有自己的服飾名牌即Ivanka Trump,改為夫姓後可能存在一些尷尬,至少不利於品牌的廣告推廣效應;再如,伊萬卡也算是與美國時尚圈或娛樂界有關,這個群體不隨夫姓的人大有人在。


刁大明


各位別忘了一個細節: 雖然基於種種原因,伊萬卡·特朗普,在與庫什納結婚之後,並沒有改變孃家的“Trump”,這個姓氏。但是,如果她願意改的話,隨時隨地都可以改的。這個例子,在希拉里·克林頓身上也發生過。克林頓夫婦結婚之後,希拉里很長一段時間都保持著孃家的姓氏:“Rodham”(羅德姆),後來才改成夫姓的。

還有,儘管伊萬卡本人暫未改姓,但是,她和庫什納的三個小孩,都隨了夫姓:“Kushner”(庫什納),這一切都是符合猶太教的教義的。

說到伊萬卡本人,我認為: 按照目前這種不可阻擋的名氣和發展勢頭,加上他們夫妻之間的牢固感情。改隨夫姓,只是一個時間遲早的事。


臨時客


幾乎所有人都知道,歐美的法律允許妻從夫姓,但是沒有人提,其實他們的法律也允許夫從妻姓,甚至夫婦把兩姓連起來,組成一個新姓,或者乾脆兩人再編一個姓,當然要不想改姓也可以。

說伊萬卡的爹是總統的,我只想說,川普他好像才選上吧,難道他女婿能未卜先知。呵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