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甘肅甘谷方言


甘肅甘谷方言

甘谷大像山


一、稱謂

男人謂之男人家,婦人謂之婆娘家;年老則稱老漢,老婆子。小夥子叫少年家,姑娘叫女子娃。  孩子叫碎娃娃,表示親暱就叫命命。(磐安以上接近武山之地叫曼幹。)嬰兒叫月娃兒或轂轉兒(gu [zu] anz). 父親或伯父叫大大,父母以上通謂之老家。   夫妻互不稱名,謂夫為掌櫃的,妻為屋內(念lai)的。岳父母謂之丈們大,丈們娘(念nia);當面稱姨父、姨娘。   母之姊稱姨娘,妹稱阿姨。 舅舅也叫阿舅,舅母叫妗子。連襟謂之挑擔。 夫之父謂之阿公,母謂之阿家;妯娌謂之先後(念如“憲   繼父謂之後大,虐待前妻兒女的後孃謂之妖婆。兒子謂之後人,第一個孩子謂之頭授子,最後一個謂之老生胎。 外孫戲稱磨鐮水。大官叫馱貸,馱念te,大也,諷刺馱雷雷(re lui lui )。 地主富戶叫財東,也叫富漢!窮人叫窮漢家。長工叫人手,也謂之做活人;短工叫搭主兒的。僱用來做飯的婦女叫飯倌,也叫鍋上家。交易場所中的說合人叫牙子;買賣房屋土地的介紹人叫地媒(qi mai)。強不知以為知叫假在行(hang),也叫假機骨,半瓶水,半吊子。脾性古怪,不可捉摸的人叫“難言也”。  流氓或不務正業的者叫光(念上聲)人(guang reng)。 精通賭博的謂之方客,也叫孤碌子(gu iu zi )。小偷叫賊娃子,扒手叫綹娃子,詐騙都叫騙子手。 工匠,在“匠”上冠以各自行業,如木匠,鐵匠等;當面泛稱“師”,如張師、王師等。瓦工叫泥水匠,燒製磚瓦的和瓦匠。 糊裱、捏塑、彩畫、做紙貸的,通稱畫匠。 武藝高強或精通某種技藝的稱把戲。演員叫戲子,雜技演員叫耍把戲的。 外地人稱外天人,落戶的謂之客邦,貶稱外來戶兒。


甘肅甘谷方言

甘谷大像山公園


二、身體、疾病、醫療
  頭叫多腦(de lao ),人老頂禿叫歇頂。 眉毛叫眼眉眉(mi),睫毛叫眼眨毛。   耳朵也叫耳瓜子。(耳念[ru])。  嘴唇叫口皮子。   男人老年不出鬍鬚員粉皮嘴。   門牙長而向外傾斜的叫茄牙。   兒童七、八歲換齒叫序(本作齔)牙齒。顴骨叫胭脂骨。   肩叫胛骨。   臂叫胳膊(bai);臂長(短)叫梢膀長(短)。 胳肢(逗笑)叫胳驢娃兒。  拳叫槌,也叫槌頭子。  胸膛叫腔(念kang)子。肚臍叫婆臍眼。(臍有時念為pi)   臂叫屁眼,也叫尻(gou)子.   膝叫磕膝蓋。小腿叫幹腿兒。   踝骨叫腳骨拽([zu] ai)子。   辮子叫髦角(man ge )子。  舊日姑娘都梳長辮,結婚之日,將頭髮在腦後結成圓餅形,外套“網子”。名曰“纘纘”(zuan zuan)。  個子高謂之漢子大,低叫矬;矬而粗壯叫短壯兒。   高而胖謂之魁偉;身段瘦小謂之糟碎。   腰下直叫弓腰兒;駝背叫背瓜(鍋)兒。  小兒胖叫憨(han);瘦叫闕(que)。   小兒有病叫不乖;大人有病謂之不清生,也說不受霍。  老有有病叫不輕快,也說不攢(zan)勁;老病治療不愈叫老災。   拉肚子叫跑肚。   發瘧疾叫顫擺子(zhan bai zi)。  肺病舊稱癆症,也叫細病。   跌絞叫挨絆(ngai ban )。   腳拐了叫踒(wo)。   呻吟叫聲喚。   種牛痘叫點花兒。  會治嬰兒風症之類病的老婆子叫風婆婆。   癔病叫毛鬼病。   邪祟叫踳氣,禳解踳氣叫。會念咒語踳氣的叫送匠。  唸咒吹氣治刀傷之類叫禁,會禁的叫茅山,也叫禁匠。   依託神鬼治病的女巫叫神婆兒。


甘肅甘谷方言

甘谷大像山公園


三、動作、行為
  看叫照(城區念(rao),不住地看叫唏(xi);專注地看叫瞅(cou)。   拿東西叫扞(han)。  以肩扛重物叫劫(念qie)。   跑也叫躡,追趕或趕走叫攆(nian)。   蹲叫蹴(念jiu,本就六切)。  大便叫巴屎,小便叫澆尿。   使用叫使喚,收拾叫拾掇(duo),多方湊錢或東西叫攢掇(cuan duo)也叫鬥湊。  亂抓亂摸叫挖抓,也叫搓([ru]aca)。   談話叫搞話;聊天叫搞閒話。  大聲喊叫謂之河(he)。誇耀叫泫,也叫款,今多叫賣拍。   說大話的叫誇耀泫子,也叫牛皮客。   說話詼諧、溜七溜八的叫溜光錘兒。  說假話騙人叫編謊。   愛“編謊”的人謂之謊張三。   無根據,無意義的話叫誑場山(kuang chang san)。  老人嘮叨謂之碾碎米子。   丟人叫傷臉,自愧叫難搭整。   吝嗇叫嗇毛,也叫撕不展或細磨石。  不講究衛生叫髒稀,髒得使人厭煩叫暮襄。   放東西凌亂不整齊叫爛場。   拿東西或處理事情貪多而無條理,謂之累(念luai)堆。  做事幹活很快,能迅速完成,謂之磕勤罵叉(ke qing ma ca )。   做事幹活,乾淨利落謂之幹散(gan san ) 。  做事幹活有心眼兒叫簡亮。   難對付謂之難纏,也謂為牢道。   無能,沒本事,勒細。   因無能而貧窮可憐叫裸憐。  大人幹小事,巧人幹粗活,謂之委捼(wo)了。   整人叫捂整,以財物刁難人,苛索人,叫勒掯(lai keng)。  用尖刻語言挖苦人或譏笑叫欺枉。   故意攪亂,搗亂不讓人把活幹好叫擱攪,也叫薅攪,又叫哨掏(tao)。  玩兒叫耍子;遊戲叫浪。幹活兒做活計(念jie)。勞動叫動彈(念tung tan )。  身體強壯,幹活力氣大,叫拶(zan)勁,辦事能幹得力也叫拶勁,與此相反叫弱攘(re rang)。  幹活賣力,能吃苦,叫潑,吃不了苦,幹活不努力,叫消賣消。   幹活中途去幹別的或託故休息叫打逛。  幹活不專心,東張西望,叫(ci)眼子。   幹活累了叫吃力,“吃力”了休息叫緩,也叫歇。  不顧一切地蠻幹,可能鑄成大錯,叫胡氽(teng)。   賭氣離家出走叫掂山。   小兒犯了錯誤,大人加以警戒或斥責,叫掂恨。  小兒調皮好動叫(ci);糾纏大人要東西叫盤人。   撒嬌撒野叫撒潑(sa pe)。   小呆傻不懂事叫瓜;怯生叫詫(ca)。  小兒漂亮叫心疼,醜陋叫撐眼(ceng nian)。   男人漂亮叫肌俊,也謂為精幹,機靈叫機撾([za]a)。


甘肅甘谷方言

甘谷康莊路渭河大橋


四、情態、意識
  舒服(舒適)叫蕆(chan),也叫受霍。   壞,不好叫瞎(念ha),難著醜陋謂之衝心。   寂寞叫綻(can,當是“岑”之轉)。  善於巴結人謂之鬼面殷勤。   故意做作叫扭捏,也說扭扭捏捏。   伸開手腳仰臥謂之仰浪八跐(niang lang ba ci)。  東西放得不端正叫側稜馬跨(zai leng ma kua)。   根底端正,不怕人挑毛病叫鋼邦硬直。  輕易低頭服軟,愛哭,叫稀流滴(念die)水。   遇事慌亂,無所措手足,叫毛裡毛躁,或身輕毛躁( sheng qing mao cao)。   遇事有主意而不動聲色叫四平八穩。   能經受風浪叫背(bai)鎮。   胡亂喊叫謂之嘰裡喳啦;大家亂說謂之七嘴八舌。  不懂裝懂,瞎指揮操心假蓋蓋兒。   年老健忘,說東扯到西。謂之顛懂(讀如旭平聲)失三。   形容年老體衰謂之老天塌地。  形容氣極了謂之咬牙咯登(niao nia ge deng)。   得理不讓人,得寸進尺,叫踏住脖子割尾(念yi)杆。  厲害叫威,軟弱叫嚷。   羨慕叫臉喜(nian xi)。思考叫上心。   掙扎叫跌絆(die ban)。   關懷叫心上有。  幾乎或差點兒叫險吼(xian hou)。   受上級信任或重用叫吃的開,也叫吃香。   不大方,寒酸,謂之猷咩咩(que mia mia )。亦謂其人為猷猷。   在某種場合,自己顯得比同身份的人差,感到不光彩,謂之癟趣(bie qu)。  橫豎(或反正)叫橫順。橫也念如岤(xue),動不動發脾氣,出方生硬叫岤(xue)。  做事十分無有,效果很差。人斥責之謂死已盡(qing)矣。做事不合情理而強做,謂之“捩(lie)天行事。”


甘肅甘谷方言

藍藍的天空


五、衣食住行、日常生活
  不時髦,衣服樣式落後,叫山,也叫山腳撂手(san jie liao shou)。   摘帽子叫榪帽子.   襯衣,舊稱汗褟兒(han ta zi)。   棉上衣叫裹肚兒,棉外褂叫鞏身兒。   中山裝之類統稱制服。  偏襟棉背心叫引膀兒;對襟的叫架架兒,壽衣叫老衣。   衣袋及布口袋之類小者都叫裝裝兒;布袋長而細者叫長裝兒。  雨鞋叫泥鞋,棉鞋叫曖鞋(hai),鞋後跟打倒叫靸(sa)。   用小罐子煮茶喝叫搗罐罐。  早飯叫乾糧,晚飯叫晌午(念如“商務”shang wu)。   餅,硬的叫鍋塊,軟的叫推推兒,極薄的叫燙麵餅子。  糜,谷或高粱面做的很厚的餅子叫火憋(bie)兒 。   做“饃饃“的面經過酵的叫起面,否則叫死麵。   水餃叫扁食。  把菜放在鍋裡,上面撒些生面。滴水少許,烘熟了吃,叫兒(qung qung)。   比湯稠的麵糊糊叫糝(san)飯。  比“糝飯”硬些,夾成塊泡在湯裡吃叫攪團。   只拿錢不幹活叫吃瞎(ha)帳。   儉樸節約叫細詳,奢侈浪費叫耍的大,謂其人為耍家。  湯匙叫調角(ge)兒。   木製長柄湯勺叫長把兒,短柄而大的叫馬勺。   木製水桶叫下井。   笛子又叫眯管兒,板胡叫胡鬍子。  提籃叫藏籠(念如leng)。   壘土炕和砌牆的土坯叫墼(ji)子。 燒炕的牛馬糞樹葉之類叫“填炕的”。  宅基地叫院廓子,房院也叫座落兒。   家長住的大房子叫主房。   地頭看田禾瓜果之類的小房子叫窩鋪兒。  廁所叫圈(quan),上廁所叫走圈。   頂棚叫仰塵。   窗欞叫窗齒兒。 村中大道叫官道,小巷道也叫家道。  抄近路叫打捷路。   住旅店叫站店。


甘肅甘谷方言

甘谷大像山公園


六、婚喪大事、宗教迷信
  祝賀小兒滿月叫做出月。   男的找對象舊稱“攀婆娘”;女的找婆家叫“尋主兒”或“尋阿家舍”。  訂婚叫“磕小頭兒”。訂婚時給女方送的錢叫“乾禮”。   男的已訂婚叫“攀下了”。女的已訂婚叫“成人了”或“尋下了”。  辦婚事叫“過事情”;結婚第二天小倆口去孃家,叫回門。   開始有妊娠反應叫“害娃娃”,已懷孕叫雙身,生孩子叫養娃娃。  婚事賀喜叫穿情(給女方送的衣物或錢或陽平,由於方音陰平、陽平的“音低”都很高。這些輕聲就唸得高,彷彿方音中的去聲。中間五個詞輕聲前的音節都是上聲或去聲,音量較高,所以這些輕聲念得很低。最後五個詞輕聲前的音節都是陰平聲,後面的輕聲念如陽平。  3.“兒”而不“化”   普通話有“兒化”和“兒化韻”。甘谷方音也有輕聲的“兒”。但不像普通話那樣使前面的韻母帶上捲舌動作,即不“化”。這也是方言和普通話不同的一點。  喪事弔唁叫送紙。   胎兒流產叫小產或小月;幼兒夭折叫糟蹋。   老人去世叫過世。也叫去(qi)了,或歿了。  剛斷氣一熬一碗米飯獻上叫倒頭飯。   棺村叫棺槨,也中枋,又叫束身;準備做棺村的板叫枋或棺板。  殯葬叫發引,發引時孝子掣一條長白布,叫掣纖(che qian);拄的哀杖叫哭杖棍,雕塑的神像叫老人家;畫的神像叫案兒。  迎神賽會叫老爺出師,看出師叫看老爺,也叫看神。出師有職務的叫社侶,叫跟老爺的。  打羊皮鼓跳神、唱杞神歌,叫攢(cuan)神,攢神的男巫叫師公(公本作覡)。師公用鉞斧割破額頭叫伐神,也叫開山。  天旱進農民排長祈雨叫行香。


甘肅甘谷方言

甘谷南山上


七、自然、時令
  太陽叫日(re)頭。   雷陣雨叫白雨。   朦朦雨叫霂(mu)雨子。   無雷聲大雨叫調雨(qiao wu)。  連陰雨叫霖雨(ling yu )。   冰雹叫冷子。   今天以前依次叫今日,咋(ce)日、前日、上前日。  明天以後依次叫明早(或明早上)、後早、外後早。   昨晚叫昨晚夕,明晚叫明晚夕。  早晨叫早升(上)來,中午叫一日來,晚叫晌午會。   天剛黑叫才黑兒,午夜叫亭半夜,天剛亮叫麻亮兒。  以後叫後長來,稍後叫後頭點子。   外邊叫外天。   裡頭叫喝內(念he lai)


甘肅甘谷方言

甘谷大像山腳下


八、植物、農事
  公馬叫兒馬,閹割的叫騸馬,母馬叫騍子。   公驢謂之叫驢,母驢謂之草驢,幼驢叫驢娃兒。  牲畜總稱頭口(gou),騍馬叫大頭口,驢娃兒。   狗公者叫牙狗;小型者叫喜兒,半大者叫板凳兒狗,特大者叫大孟狗。  公雞叫雞公,母雞叫雞婆。   烏鴉叫老鴰。   鳥類營巢叫壘窩。   蝙蝠叫簷別乎,秋蟬叫被兒襖。  蝗蟲叫暴君。有一種綠色的叫螞蚱,蜻蜓叫線杆兒,蟋蟀叫黑羊兒。   瓢蟲兒花花被兒,其幼蟲叫旱塵狼兒。   蛇叫長蟲。  山貓叫崖臊狐,松鼠叫巨麗毛。鼢鼠叫瞎瞎。   蜣螂叫屎趴牛,蝌蚪叫馬勺兒,有了腳叫蛤螞胳蚤兒(he ma ge za zi),螞蟻叫馬馬蚍蜉兒(ma ma pi feng zi)。臭蟲叫壁蝨(sai)跳蚤叫虼(ge)蚤。  高粱叫秫秫,玉米叫秈(xian)麥。亞麻叫紅麻,西紅柿叫洋柿子,蒜臺又叫蒜黃,韭苔叫韭蕻(hong)子.   菊芋叫洋洋芋,地木耳叫地軟兒(qi [ru] an zi)。蘑菇叫蕈(sheng)兒。牽牛花叫串蓮,大梨花也叫洋芍藥。地骨草叫枸杞子。火絨草叫艾蒿兒。黃花苜蓿叫馬苜蓿。田旋花叫股子蔓。狗尾草叫貓娃草。牛拉的犁地的工具叫傢什麼(念si)。  犁地叫垓(gai qi)地。   施肥叫上糞。   施化肥叫漾肥料或撒肥料。   捆田禾叫緘,捆好的叫緘子。  捆田禾或柴草時,就地取柴,用少量田禾或柴草臨時擰的繩狀物叫葽(yao)兒。   正碾場時下了雨,田禾被淋溼,叫塌場。  種瓜、種豆子叫點;種韭菜叫踏。   田苗葉色尚鮮而不茂盛叫蓨(xiu)   用竹、柳條或草制的裝糧器物的叫栓子。  石臼叫礤(ca)窩兒,大的叫碓(dui)窩兒,杵叫槌兒。   鍬叫鐵鍁,用鐵鍁翻地叫鍤(ca)地。


甘肅甘谷方言

甘谷大像山公園


九、商業、交際

制酒坊叫燒鍋。 顧客叫買主,趕集叫跟集。做小買賣掙錢的叫聊光陰。遇上倒黴事謂之晦(念“匪”fai)氣子。  稱秤時秤砣的一端高叫旺,低叫跌。從某些項目中擠出錢來急用,叫錯騰(ce teng);擠出錢來借人或送人叫摘挪(zai le)。為把事情搞好而先疏通人事,叫轉希([ zu] an zi)。   不善團結人叫不佮(ge);人,兩人不佮叫佮不的。  求人叫央氣。   善於結識人的叫鑽天哨。   見人說好話的叫糜面嘴。   直來直去,動不動和人抬槓的叫槓子客。  事情辦妥了叫合式子,也叫物約(wo ye )了,不但辦成,而且辦得漂亮,很滿意,叫煎板。


甘肅甘谷方言

甘谷大像山公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