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四時神藥”------茯苓(慈禧太后的養生聖藥)

“四時神藥”------茯苓(慈禧太后的養生聖藥)


“四時神藥”------茯苓(慈禧太后的養生聖藥)​即使沒學過中醫,也對“茯苓”這個名字不會陌生,畢竟沒聽過茯苓這味中藥,也肯定吃過茯苓膏、茯苓餅了吧。說實話,一千個人有一千張嘴,我覺得吃茯苓餅、茯苓膏對於我來說,其實就是一種折磨,不是很喜歡那種味道。

“四時神藥”------茯苓(慈禧太后的養生聖藥)​其實茯苓是一種菌,長於松樹之下。早在2000年前,西漢淮南王劉安等所著的《淮南子》中有:“千年之松,下有茯苓,上有菟絲”之說。關於名字的由來,其實是有一個故事。相傳,有一位員外生了一個女兒叫小玲,家有一個打工者叫小伏。二人相愛,員外不允,二人外逃山村。小玲因風溼病不能動,更不便起床。小伏見一小白兔,挽弓射中,兔中箭逃至松林而不見。尋至松樹旁,見有一大球狀物,箭插其上。小伏掘之,其物色白,後煮熟食之,小玲病情好轉。小伏便每天採這些東西給小玲吃,小玲風溼得以痊癒。後人將此物名為茯苓,以示對小伏、小玲的紀念。其實這個故事也側面說了茯苓的一大功效------利水滲溼。另外孫思邈《枕中記》記載:“茯苓久服,百日病除,二百日晝夜不眠,二年驅使鬼神,四年玉女來侍。”可以看出茯苓是健脾寧心養生之聖藥。


“四時神藥”------茯苓(慈禧太后的養生聖藥)

《神農本草經》記述:“久服安魂養神,不飢延年。”歷代醫家、道家,特別是養生家對茯苓特別重視。到了魏晉時代,服餌茯苓以求長生已經蔚然成風。
“四時神藥”------茯苓(慈禧太后的養生聖藥)

唐宋時期,食用茯苓之風更盛。宋代文學家蘇東坡是製作茯苓餅的能手,他的《東坡雜記》記述了他服茯苓的方法。用經九曬九蒸的胡麻,茯苓加白蜜少許,為餅食之,日久氣力不見衰,百病自去。
“四時神藥”------茯苓(慈禧太后的養生聖藥)

清代,注重養生的慈禧太后經常食用茯苓,並以此賞賜大臣。經研究,慈禧太后養生補益藥共64種,而使用率最高的一味便是茯苓。
“四時神藥”------茯苓(慈禧太后的養生聖藥)

現如今,茯苓也不止作為藥用,隨處可見有賣各種茯苓製品的,茯苓膏、茯苓餅、茯苓粥等等,而且茯苓的使用不拘於四季變化,所以用茯苓製作的藥膳已經慢慢走進大家的生活。

一天一味藥,一日一故事。和我一起趣味識藥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