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不管是家庭農場還是農民合作社,在發展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粵鄉韻


現在我們這裡的農村合作社或者是家庭農場比較多,在一些農村中的年輕人看來,似乎是沾了合作社或者是家庭農場的邊,就一定能夠發財掙錢。其實不然,僅僅憑一腔熱情和三分鐘的熱度,註定是幹不好這項事業的,這不,也是這一兩年,不少的合作社紛紛解散組織,種自己那幾分地或者是乾脆外出打工了。

當然,也有不少成功的例子,還是我們這裡,據我所知,許多農民正是通過發展合作社或者是家庭農場而找到了致富門路,掙了錢,比外出打工強多了,同時還幫助周邊村民找到了增收之路。他們有的發展果園,有的發展蔬菜生產,有的搞採摘,還有的發展鄉村一日遊,總之是紅紅火火,生意興隆。

總結這些成功的案例,至少他們在發展中,注意了以下這些問題,其實,這也是合作社或者是家庭農場在發展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一是合法經營,不搞非法集資。非法集資是國家明令禁止的,經營者必須注意這一點。絕對不能涉足。前年,我們這裡就發生了一件事情,幾位合作社經營者,打著發展生產的幌子,在村裡及周圍村以高出銀行利率幾個點的標準吸引存款,然後把群眾的存款借給當地的個體廠商,一年前,廠商以資金緊張為由拒不還款,最後連廠商負責人的面也見不到了,沒辦法,幾位合作社經營者只能砸鍋賣鐵給村民們還賬,合作社也幹不下去了,只好解散。

二是要有一個適合當地特色的發展品種。多發展經濟作物,產出比比較高,如果是發展大田作物,也應該與科研部門及廠家建立聯繫,由前者提供良種,由後者負責銷售。像我們衡水的一些縣,近年來,大力發展大豆、高粱等種植,由於有良種,並且事先有酒廠、豆類食品廠等負責銷售,最後經濟效益也不錯,並且生產出來的產品遠遠不能滿足需求。經營者可以在這方面下些功夫,多出去走走看看,多接觸科研部門,多研究市場,肯定會有所收穫。

三是儘量減少支出。比如說人工支出,按常年需要十人、每位人員每天五十元計算,一年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要想減少人工,就必須要注重科學,採用先進的技術來提高效益。比如說採用無機噴藥,一臺機子可抵五六個的幹活效率,還有用赤眼蜂滅蟲,等等,都可以減少許多的人工開支。還有土地租金,一年下來也是一筆很大的開支。

需要注意的問題應該有很多,提出以上三點上,拋磚引玉,希望有更多的行內人士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見,幫助準備發展合作社或者是家庭農場的農民朋友一臂之力。


農村360


家庭農場和合作社在發展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我是一名合作社理事長,長期在基層一線工作,合作社創辦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了,結合我本人的實踐談一些不成熟的建議,供大家參考。

1.、合作社、家庭農場這兩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都是建立在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之上的。應當以農民為主體,不能偏離宗旨,以市場為導向,圍繞地方特色農業或優勢產品為依託,不能夠盲目跟風,哪種產品賺錢了就一窩風跟進,很容易出現“豐產不豐收現象”。

2、應當建立“三品”基地,制訂企業標準,實行標準化生產,產品質量安全能夠實行溯源管理,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

3、樹立綠色發展的理念,堅持綠色發展,生產或養殖全過程採用生態技術,改變傳統種養模式,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量,用生物鏈或物理的方法來防病治病。

4、堅持走科技興農發展道路。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產學研合作關係,把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運用物聯網技術,提高種養水平,降低成本。

5、注重農產品品牌營銷。現有我國農產品處於過剩狀態,同質化競爭,那就需要我們樹立品牌形象,把賣原料變為賣商品,農產品通過分選、分級、包裝、冷藏、加工等手段,來提高農產品附加值。

找出產品的差異化路子。

6、創新銷售模式,拓寬銷售渠道。注重農產品新零售經營模式的開發,減少中間環節,提高銷售價格。


高郵市陽光合作社


一,發展綠色優質生態農業。要改變過去只追求產量,忽視質量。既要重視農產品的產量,也要重視質量,生產綠色優質的農產品,實現優質優價。現在是優質安全的農產品市場供給不足,而低端的農產品供過於求。不能很好滿足人們的需求,也不能增加農民的收入,所以農產品急需轉型升級。

二,是樹立打造品牌。加強品牌培育,打造和培育農產品品牌。安全優質品牌農產品在城鄉居民消費結構中的需求比例日益擴大。首先要提高產品質量,讓農產品說話,然後通過農產品產銷對接、電商、自媒體、和消費者直接溝通等方式進行宣傳,在品種,質量,包裝,市場營銷上下功夫,取信於消費者,逐步打出自己的品牌。

三,拉長產業鏈。發揮123產業融合的增值效應,深度挖掘農業的多種功能,把農業生產和農產品加工、流通和農業休閒旅遊融合起來發展。培育壯大新產業新業態,更好滿足社會對農業的多種需求。以此來增加收入。

四,進行規模化生產。只有實行規模化,才能標準化生產,科技化種植管理,機械化耕種,品牌化運營,才能有效益,否則和目前的小農戶一樣,又累又沒有增收。實行規模化經營,要解決土地問題,要解決和小農戶如何結成利益共同體等問題。


鄉村振新


改革開放後,農業的經營模式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從人民公社以生產隊為單位的集體種植,到改革開放後的包產到戶,經歷了一個使社會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一個歷史時期。分分合合永遠是不變的真理。所以種地不掙錢,很多農民寧願進城務工,也不願在家種地,導致了一些土地荒廢。而隨著城市人口的不斷增加,城市人一日三餐的日常生活需求也不短增加。所以城市的柴米油鹽醬醋茶價格也達到了一定高的價格,所以有眼光的一族也就看好了農村這個大市場。到農村承包大量土地。進行農副產品經營。也就出現了以家庭農場和農產品合作社等形式的土地集中種植。所以土地的規模化經營顯然已成為未來農業發展的又一趨勢!

不管是家庭農場還是農民合作社的經營形式,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的。

一 項目的定位 不管你是種植還是養殖,在從事經營項目之前,一定要進行市場調查,切不可盲目跟風。

二 要保證有充足資金 不管你是做什麼,一定要保證你的資金鍊不能斷裂,從投入到產出,這個當中資金最為重要,我剛踏入社會那會,在家養殖過豬,由於當時考慮不周,就是在最關鍵的時候資金跟不上,導致養殖失敗,最終不得已外出打工。所以不管從事任何項目的經營,都要保證資金鍊不能斷裂。

三 工人配置問題 這個也是非常關鍵,根據自己的投資規模,一定要有常備工人,另外也要考慮臨時工的問題,以備急需。

四 技術支持 做什麼都要技術和經驗,在經營過程中,技術支持是不可缺少的,病蟲害,疾病的防治和治療等等。

五 銷售渠道 有了產品而銷售不出去,就不能實現經濟利益。所以要走自己的銷售渠道,把產品變成鈔票。這是我們要的結果。

六 加工與儲存 這個也是要考慮的,如果做農產品深加工,這個是不可缺少的。

以上是我對家庭農場及農業合作社在發展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的幾點淺薄認識,有不足之處,呈請在評論區發表您的看法!


鄉村de記憶


1要和當地政府村委搞好關係,多聯繫多彙報多溝通。2多用德才兼備的人才,對德行好的人多加培養。3很多沒有條件做單品的地區,農業項目要環環緊扣。比方以水稻為主的農業項目,會有水資源和大量的草料,就在養蝦、鯽魚、牛這塊多想心思,看能不能有水稻之外的增收。4上項目前一定要多規劃多設計,規劃設計中機械和人員配比要合理,種植中儘量少用人,把人員安排到深加工和銷售上面去,甚至可以安排出去學習餐飲。 要注意的事情太多了,不是兩句話就說得好的。


隨遇而安39090


其一,合作社也好家庭農場也好,不能改變基本良田其用途性質,千古百年來田裡主要是種植,現在田裡餐廳、生產用房都建於良田。大面積水泥硬化,改變了良田用途,造成很難恢復。

其二,大量使用農藥,由其是除草劑的濫用,嚴重破壞了土鑲。

其三,要根據當地各方面特點,因地制宜,瞭解市場,種植或養殖暢銷的農產品。


鄉里胖伢


當今搞農業,就要回歸友好生態化的好農業,還要會歸好數字化的正題管理好農業產品的數量與產量的增值性發展。

市場潛力,去劣提質,勝者競爭,更好握住務農而富的發展之路就是搞農出路口。


用戶95718501916


國營公司投資託底。家庭農場生產借大平臺倍息指引消售。象大超市裡一樣,一家一品牌,攢錢繼續努力,虧本就退出不租。有人在生產就列以了。


糧草801


發展農場還有合作社首先是弄明白三件事,1:政府政策,2:政府導向、3,合同的簽約,政府的政策與導向直接影響你的國家補貼與利益收入,合同的簽約方式和內容直接影響你的徵地佔地補償,所以這三件事一定要弄明白才行,致於經營必須靠自己的經營理念!


淡然順其自然


第一注重農產品質量,誠信經營,樹立品牌,第二留足夠流動資金,以備風險,第三,不盲目擴大,穩定發展,一步一個腳印,象老乾媽,華為這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