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光頭機務兵王”的訣竅:把別人不敢練的練精,把簡單的練到極致

從事機務工作25年,參加比武20餘場,奪得42個第一,他一身武藝讓機械崗位出了名。

25年間,維護飛機40餘架,排除故障1000餘起,他一顆紅心始終系在戰鷹上。

他就是空軍哈爾濱飛行學院某旅機械技師、二級軍士長吳德剛。當兵25年,吳德剛榮譽滿身,因為過早謝頂而頭光,還被譽為“光頭兵王”。

比武不是為了拿第一,只是想檢驗自己

“光頭機務兵王”的訣竅:把別人不敢練的練精,把簡單的練到極致

1994年10月,吳德剛新兵下連剛一個月,就和帶教的班長馬雲峰參加大隊比武,在減速傘安裝課目中,吳德剛手指握傘環,一氣呵成,用時只有10秒,曾經的第一馬雲峰則用時17秒,徒弟打敗師傅成了比武場的美談。然而為了練成這項絕技,吳德剛光手皮就被擦破無數次。

翻開吳德剛的履歷:當兵25年,參加大大小小比武20餘場,拿回了42個第一,他所創造的多項記錄,打破者只有他自己。說起參加比武的初衷,吳德剛說:“比武不是為了拿第一,只是想檢驗自己,明天上戰場,能否第一個亮劍。”吳德剛還舉例為證,在一次快速應急出動考核中,他用時只有2分42秒,第二名3分40秒,兵貴神速,一旦戰爭爆發,他們將首先贏得58秒。

2013年8月,長白山腳下襬開擂臺,來自原沈空的5支代表隊55名機務尖兵在這裡一決高下。儘管精英雲集,擔任評委的沈空某部助理卻斷言:某型飛機比武,第一非吳德剛莫屬!第一次參加比武的選手不信,第二次參加比武的選手卻深信不疑。

比賽開始,安裝副油箱課目火熱展開,吳德剛順勢躺在飛機下,用雙膝支撐副油箱,單手擰螺絲,用時只有41秒,別的團隊卻需要2個人保持副油箱平衡,第二名用了1分22秒。課目二是安裝導發架,吳德剛用時比第二名少了足足1分半。

比武結束,該機型6個課目,吳德剛只能參加5個,結果取得5個第一,成為了沈空名副其實的“機務兵王”。

說起訣竅,吳德剛深有感觸:“把別人不敢練的練精就是訣竅,把簡單的練到極致就是絕招。”

不是飛機離不開我,而是我離不開飛機

“光頭機務兵王”的訣竅:把別人不敢練的練精,把簡單的練到極致

25年,對於一名機務兵意味著什麼?用數據去回答:25年,吳德剛安全保障飛行1800多小時、4000多個起落;在外場工作3800多天,平均一天大約工作8個小時;發現排除大小故障1000餘起,其中較大故障7起……

25年,對於一名優秀機務兵意味著什麼?用榮譽去詮釋:25年,吳德剛榮獲空軍優秀士官人才獎、空軍第六屆青年學習成才獎、空軍優秀共產黨員、空軍優秀士官標兵、空軍優秀航空機務人員、個人二等功1次、個人三等功8次……

25年,他先後6次申請留隊,而申請留隊的原因只有一條:“不是飛機離不開我,而是我離不開飛機。”從一名農村娃,成長為勳章滿身的大國空軍機務兵,他確實離不開、也不想離開這個崗位。

1996年1月,當義務兵的第3年,吳德剛因能力突出,破例擔任代理機械師,成為該部歷史上的第一人。1998年11月,第一次面臨退留,吳德剛向組織彙報:“我還沒把飛機研究透,不想走。”儘管去留的名單還沒公佈,他又投入到某型戰機的學習中。到第2年3月,他已對上萬個部附件、上百個機務維護工具瞭如指掌,也就在那時候,去留的名單才下來。

2010年,再次面對走留,在面對沒有宣佈士官套改命令的情形下,吳德剛還是選擇和飛機在一起,一聽說要改裝某型戰機,他又馬上請纓參與到改裝學習中,成為第一批完成改裝學習的機械師。2013年11月,第三次面臨退留,吳德剛依然選擇留下:“部隊培養我這麼多年,我得把自己所學回報給部隊。”

親手為空軍戰鬥力輸送新鮮血液

“光頭機務兵王”的訣竅:把別人不敢練的練精,把簡單的練到極致

說到機務兵的光榮,吳德剛最常向別人提起的是能親手帶教出多名優秀機務兵。他說:“這種光榮不僅僅是為自己桃李滿園,更多是為自己能親手為空軍戰鬥力輸送新鮮血液。”

當兵25年,吳德剛先後為大隊、中隊帶教出40多名機械師和機械員,有4名經他帶教的幹部走上大隊、中隊領導崗位,帶教出的官兵幾乎能組成1個連隊。

雖說部隊不興稱師傅,但吳德剛帶教的官兵都願叫吳德剛為“吳師傅”。機械師小何說道:“我們敬重‘吳師傅’,不只是他的技術,更欽佩他的精神。”就拿剎車壓力來說,規定可以上下浮動5kg/cm²,吳德剛的標準只有唯一值。

“極端負責體現在數字上就是唯一。”這是吳德剛最常說的一句話,也是機械師小白的座右銘。先前,小白對此頗有不解:“規定上只要控制在±0.5範圍之內就行,為啥咱偏偏得控制在0?”別看吳德剛學歷不高,但他的算法卻讓這個大學生心服口服:90%×90%×90%×90%×90% =59%。

在上級的一次樣板機評比中,對吳德剛所維護的飛機進行檢查,發現20多個指標全部都是唯一值,專家稱讚他為“樣板機主”,官兵們卻稱他為“樣板師傅”,因為他的標準,就是他帶教“徒弟”的標準。

的確,他帶教的機械師、機械員,維修飛機不帶規程,但是他們維修的任何一個地方都跟規程一模一樣,不差分毫。機務大隊長王巖這樣評價吳德剛和他帶的“徒弟”:“人家都說差不多就行,吳德剛不僅一點也不差,他帶教的官兵也都是精益求精。”

為啥這麼拼?吳德剛有他的動力之源:“從事機務25年,帶教過我的師傅就有7名,培育過我的中隊長、指導員有18人,組織家訪解決困難13次,黨把對戰鬥勝利負責、對國家財產負責、對戰友生命負責的重任交給我,有什麼理由不幹好。”

“光頭機務兵王”的訣竅:把別人不敢練的練精,把簡單的練到極致

編審:曲延濤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