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美媒為什麼稱蘇35戰機將成預警機剋星?

第一軍情


按照美國人的說法,不是蘇35成為預警機剋星,而是在中國的蘇35加掛霹靂15遠程空空導彈之後成為預警機的剋星。

霹靂15是一種遠程空對空導彈,根據目前已知的信息,霹靂15的射程達到150-200公里,達到甚至超過美國的AIM54不死鳥遠程空對空導彈。配備一個有源相控陣雷達引導頭,在作戰過程中可以執行超遠程、更精確的打擊目標。美國自稱霹靂15已經成為他們的一大隱患。

而蘇35戰機目前已經服役,作為一款優秀的第四代(西方三代)戰鬥機,在機體水平、機動性、火控都是非常優秀的,配備的矢量發動機。在殲20數量和整體戰鬥力都無法達到完美前,蘇35作為一款優秀的高機動性重型戰鬥機在中國的地位還是相當高的。

而預警機、空中加油機作為大型飛機,在飛行速度和機動性上並不佔優勢,雖然在遠離前線數百公里的空域,但是蘇35配合射程達到200公里的霹靂15可以側面直接對預警機和空中加油機發動攻擊。而美國在海外作戰嚴重依賴預警機和空中加油機,特別是F22這種作戰半徑不到800公里戰鬥機,一旦失去預警機和加油機的支援作戰能力大打折扣。

而霹靂15除了裝備蘇35和殲20之外,殲16、殲10c等戰機都有能力攜帶。而殲16可能在某性能上和蘇35有的一拼,所以將來能對預警帶來威脅的不僅僅是蘇35戰鬥機。

但是這個是不是美國在故意渲染就不知道了,畢竟大型預警機探測距離超過400公里,200公里的空空導彈還需要戰鬥機繼續向前突防一段距離才能達到攻擊範圍,而預警機加油機都伴隨護航飛機。


雛菊西瓜Peterpan


根據《美國利益》雜誌報道,中國從俄羅斯引進的蘇35戰機目前已經形成了戰鬥力,這型戰機的入列將大大提高中國空軍的作戰實力。文章聲稱,如果蘇35掛載霹靂15空空導彈,將對美國的E-3預警機構成嚴重威脅。

如果上述報道真實存在,那麼毫無疑問,這是美國輿論為自己預警機升級換代搖旗吶喊而已,我們就別跟著起鬨了。自人類將預警機投入使用以來,還沒有一架預警機被擊落過,誰好意思稱自己為預警機剋星呢?就像二戰以來誕生了數不勝數的“航母殺手”一樣,可是一艘航母也沒擊沉過。

我國引進的蘇35自入列以來,用了短短一年的時間就形成了戰鬥力,近期還參加了為繞島的轟6K護航任務,戰鬥力形成十分迅速。蘇35目前是中國空軍制空能力第二強的戰鬥機。但是,目前蘇35仍舊沒有完成與中國空軍作戰體系的融合,在參加此次護航行動中,只能與預警機進行語音通信,數據鏈的接入還沒完成。而且由於購買的架次較少,中國沒有要求俄羅斯為這批蘇35改裝使用國產武器,目前的蘇35仍舊只能使用R77-1、R73等俄製導彈。傳說中射程高達150公里的霹靂15好事好,但是蘇35在可預見的將來不能用。

我們退一步講,即便是蘇35能夠使用霹靂15,它也遠不是什麼預警機殺手。預警機自發明以來,迅速成為空中力量的核心裝備,被成為“力量倍增器”。預警機通過將大功率雷達搬上萬米高空,使得雷達不受地球曲率以及地形障礙遮擋,大大提高了對各種目標的探測距離,可以提前發現敵人,為本方制定更好的應對戰術。根據美軍的評估,預警機的存在使得相同數量的戰機作戰效能提高了至少300%。

預警機的揚名立萬之戰就是著名的“貝卡谷地空戰”。在這次空戰中以色列使用了美製E-2C“鷹眼”預警機進行戰場監視,敘利亞的戰機只要一升空就立即被探測到,其數量、高度、速度、位置、航向等參數及時發送給以色列飛行員,以色列飛行員根據這些信息制定合理戰術,基本上就相當於一個正常人和瞎子對打,結果就很明顯了。這場空戰以色列取得了讓人瞠目結舌的82:0的戰果(存疑),預警機居功至偉。

美國目前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預警機機隊。美國空軍使用E-3“望樓”,裝備數量高達34架,另外還出售給盟友三十多架。美國海軍裝備了E-2“鷹眼”預警機,裝備數量高達70多架。

由於預警機對空中力量如此重要,因此它自然會成為對手的眼中釘、肉中刺。但是打掉對方的預警機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預警機一般都部署在遠離戰線後方的空域,並且附近有一定數量的戰機護航。預警機一旦探測到對方戰機逼近(E-3對典型戰機的探測距離在400公里以上),立馬就會採取規避,並且指揮本方戰機進行攔截。即便蘇35掛載射程高達150公里的霹靂15,它很難有機會抵近至預警機50公里的發射陣位上(空空導彈的最大射程是有一定條件要求的,在實戰中的發射距離一般是最大射程的四份之一左右。例如AIM-120的最大射程80公里的,但是考慮到對方進行規避、干擾等反制措施,為了將目標納入導彈的不可逃逸區,AIM-120的實用距離是25公里左右)。

美國空軍的鷹牆戰術,圖中4架飛機密集飛行只是因為拍照需要,實戰中4架飛機會排成一個幾十公里的寬大正面,在預警機前方一百多公里飛行,通過預警機獲得目標信息,然後用超視距空空導彈解決掉對手。而目前的美軍已經用F22換掉了圖中的F15,成為制空作戰的主力,這種情況下蘇35有機會嗎?

那麼為什麼美國方面會炒作蘇35為所謂的預警機剋星呢?因為E-3確實該換了。E-3於1977年服役,目前已經超過40年。E-3的預警雷達還是老式的機械式多普勒雷達,雖然美帝憑藉自己深厚的電子工業水平一直對E-3的計算機、航電系統進行升級,使得E-3的性能得到不斷的提高,但是受限於落伍的原始設計,升級潛力越來越有限。在目前的空戰環境中,E-3的探測精度、多目標探測能力、抗干擾能力都馬馬虎虎,而且對隱身目標的探測效果也非常一般。從整體性能上說,E-3已經比不上中國的空警2000等採用大型相控陣雷達的新一代預警機。

E-3預警碩大無比的機械掃描雷達,已經落伍了。

但是由於大型預警機研製費用高昂(E-3預警機是美國軍事研製歷史上耗費第二高的項目,第一高是B-2轟炸機),而且E-3機隊規模龐大,換裝費用在幾百億美元。目前美國空軍有F-35、KC-46、B-21等燒錢大戶,實在允不出錢了。所以採用這種演苦情戲向國會要錢的橋段。

無獨有偶,近期美國方面還爆出這樣的新聞:

美國軍方在對中國軍事力量的評價一直在“天頂星人”和“山頂洞人”之間搖擺。要增加軍事擴充軍備的時候就大肆渲染所謂的“中國威脅論”;在安慰民眾、引導輿論的時候就拋出中國軍事不堪一擊的論調,這並不是美國方面神經錯亂,而是為了達成目的的策略而已,我們不必跟著起鬨。

實際上,在空戰進入五代機時代後,預警機、加油機等這類重要空中節點的生存能力才真的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威脅。像F22、殲20這樣的頂級五代機,其首要認為就是憑藉自己的隱身和超音速巡航能力穿透對方的空中體系,去獵殺預警機、加油機等重要目標,其次是防空系統、預警雷達等,最後才是戰術飛機。我國在“紅劍-2017”演習中,殲20扮演的藍方與擁有預警機、三代機的紅方對抗,結果殲20擊落了包括預警機在內的10架飛機,自身毫髮無損。這樣的結果讓紅藍雙方都如芒在背。

最早擁有5代機的美帝自然也知道了這樣的結果,所以他們正在研究這樣的玩意:

隱身加油機


從此蕭郎是路人甲


如果說國產航母001A的海試成功,讓中國真正稱得上航母大國。那麼殲20的列裝使得中國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掌控未來空天制高點的大國。當然,美國在預警機方面保持著領先地位,要剋制美軍預警機,就必須引入更加先進的戰機。

日前,據美國《國家利益》網站消息稱,俄羅斯蘇霍伊設計局研製的蘇-35(北約代號“側衛-E”)已入役中國空軍,這種先進的俄製第4代戰鬥機對中國空軍來說是一個重大提升。報道指出,由於蘇-35戰鬥機已服役,這會提升中國近海海域的作戰力量。   

眾所周知,殲20雖然列裝部隊,但戰鬥力還需進一步提升,尚不能全面投入使用。所以,蘇35戰機目前就承擔了主戰任務。這款戰機的隱身性和實戰性能僅次於殲-20。因為蘇-35戰鬥機可以掛載諸如“霹靂-15”的遠程空對空導彈。這對遏制美國E3預警機等支援類戰機起到了積極作用。

作為全球最出色的預警機,E-3預警機能夠適應各種氣候環境和地形環境,可以有效監視有人戰機和無人飛行器。E-3最主要的作用是精確手機戰場數據信息,將這些有效信息第一時間傳送給美軍指揮部和各戰鬥部隊,方便美軍及時調整戰術。

同時,美國在太平洋地區部署了4架E-3預警機,基地分別設在了日本和阿拉斯加州。美國這麼做的目的非常明顯,那就是監視中俄兩國的海空軍動向,重新調整軍事部署,進而維護美國在太平洋的霸權利益。(歡迎關注第一軍情,若有其他問題,請軍迷朋友們在評論區留言。)


第一軍情


5月8號,美國《國家利益》發表的一篇文章指出:由俄羅斯設計的蘇-35戰鬥機已經正式進入解放軍空軍戰鬥序列,這一俄製四代機的加入將大大提升其作戰實力。

《國家利益》文章認為,蘇-35戰鬥機是"威龍"-20以外中國空軍最強的一型戰鬥機,但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威龍"很難在短時間內形成一定規模的戰鬥編制,所以戰鬥力也會相對減弱。如此一來,蘇-35就需要擔負起空中防衛的重擔。

文章稱,如果蘇-35戰鬥機一旦掛載"霹靂"-15超遠程空空導彈,將具備攻擊美國空軍包括空中加油機在內的各類支援型飛機,尤其對美軍的E-3預警機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霹靂"-15作為我國新生代的中遠距離空空導彈,最大理想射程可達150公里,比現役的大部分中遠距離空空導彈的射程都要遠。這就保證了"霹靂"-15不僅能威脅身處一線的敵方戰鬥力,還可以對敵人後方的軍機造成殺傷,比如轟炸機、加油機以及預警機。


而E-3預警機對於美軍在太平洋地區的戰略任務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作為目前世界技術最先進的預警機。該預警機不僅具備下視偵查和全地形監視的能力,而且還可執行無人駕駛飛行。

在海灣戰爭中,美國總共投入15架E-3"望樓"預警機,執行任務400餘次、記錄執勤時間超5000小時,為取得戰爭的勝利作出了突出貢獻,也完美的詮釋了美軍"空地一體"的作戰理念。

所以說,E-3作為美軍一流的空中移動雷達站和空中指揮作戰中心,"霹靂"-15的橫空出世讓美軍多少還是感到憂慮,以至於美軍認為儘快發展可有效遏制"霹靂"-15空空導彈的武器也是美軍的重要任務。

我是軍武最前哨!


軍武最前哨


作為第四代戰鬥機系列之中,較強的一款戰機俄製的蘇-35,近些時間可以說是,大出風采非常的,不但前些時候,被外國新聞媒體曝出了,在敘上空執行相關任務時,蘇--35戰機使用其自身搭載的紅外光電設備,成功的鎖定了前來干擾的美製F-22重型隱身戰鬥機。近日,更是有美國相關的新聞媒體,更是將這款俄製蘇-35戰機,稱之為空中預警機的剋星。


當然,打擊處在敵方核心保護圈的空中預警機,一直是前蘇聯/俄羅斯空軍要求其相關部隊裝備戰機需要具備的能力,從前蘇聯時期的空軍就為了能夠摧毀敵方空中預警機平臺而先後設計研發製造了米格-25和米格-31這兩款超音速重型截擊機,再配合使用相關的高超音速反輻射導彈,意圖實現在遠距離上就能摧毀敵方大型預警機的戰術目的。到了俄羅斯時期,這項傳統的作戰理念,依舊被很好的繼承了下來,並且目前來看,俄羅斯空軍也是希望由蘇-35這款戰機來執行這頗為艱鉅的打擊任務的。


並且由蘇霍伊公司花了大力氣研發出來的蘇-35多用途重型戰鬥機,也確實具備著在一定條件下遠距離打擊敵方空中核心指揮中心,大型預警機的能力。不僅是因為其搭載的大型有源相控陣雷達,有著非常遠的探測和搜索距離,還還其機翼下搭配的由俄羅斯最新研發的Kh-58UShK反輻射導彈,該型空空反輻射導彈搭載的引導頭,有著極為靈敏的性感應敵方空中雷達信號的能力,甚至該型導彈可以在一定距離範圍內攻擊隱身戰鬥機。

這也使得,俄製蘇-35多用途重型戰鬥機憑藉著自身探測距離非常遠的機載雷達,再搭配上頗為逆天的機載武器彈藥,是完全可以對敵方戰機編隊之中的大型預警機構成足夠大的威脅的,這也使得在目前還沒有裝備第五代隱身戰鬥機的俄羅斯空軍,在實際空戰之中,還是有一戰之力的。


航空君


美國的《國家利益》雜誌網站,是為著美國的國家利益服務的。這種說法無疑是配合著美國“大國競爭”的需要的,就是給美國製造和鎖定戰略競爭對手找理由,為美國提升軍備找理由。

美媒的說法,好聽點是“料敵從寬”,難聽點就是妄斷。蘇-35雖然號稱“四代+++”戰鬥機,但本質上仍然只是一款非隱身戰鬥機,與五代機的隱身水平還差得遠,預警機對其發現距離是很遠的,這就使得蘇-35在接敵時不被早期發現是很難的。而如果不能隱蔽接敵,那麼打擊預警機就成了空想。

遠程空空導彈也好,遠程反輻射導彈也好,在中途飛行時還是需要引導的,所以載機發射了不是扭頭就能走,這種引導,要麼載機繼續接近敵機,要麼不能做大的機動進行盤旋飛行,保證導彈始終在雷達引導範圍之內。這就明顯加大了載機暴露的概率。至於“本機發射,他機引導”的協同交戰方式,目前還只是理論上的,實際空戰效果會如何還很難說。

美媒所稱的蘇-35攜帶霹靂15的情況,在較長時間內也不存在。俄羅斯沒有開放蘇-35的火控系統源代碼,也就不能整合霹靂15。與之前的蘇-27SK和蘇-30MKK一樣,蘇-35仍然是掛載俄製武器。要想掛載其他武器,要麼讓俄羅斯幫忙,要麼自己破解火控系統軟件。但前一種做法目前看俄羅斯不願意,後一種做法需要很長時間。(S)


聯合防務


這又是國內自媒體在意淫了。

國人大概是過於痴迷陰陽五行了,總以為有一物降一物,什麼都有剋星、天敵。即使是沒有也要找出來一個。

什麼殲八克敵制勝F-22,022導彈艇是航母殺手、現代級驅逐艦的導彈是航母殺手。現在又弄出來預警機剋星。

當年F-14加不死鳥也沒成為預警機的剋星。這些中國軍迷腦子裡不知道成天想寫什麼,真是YY誤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