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2 千古一相---李斯

談起李斯(約前280年-前208年),看官們並不陌生,這位秦朝第一明相也是大秦最後一位明相,河南駐馬店上蔡縣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可謂千古一相。李斯協助秦始皇統一天下;秦統一之後,李斯參與制定了秦朝的法律和完善了秦朝的制度,力排眾議主張實行郡縣制、廢除分封制,提出並且主持了文字、車軌、貨幣、度量衡的統一。李斯政治主張的實施對中國和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可以說李斯堪稱一個偉人。李斯貢獻巨大,但卻害死了韓非,不知是不是天道輪迴,這位明相英明一世卻犯了一個錯誤,然而這個錯誤卻無可挽回,它要了李斯的命以及他兒子的命,那就是和趙高沆瀣一氣把不分鹿馬的胡亥推上了皇位,後被趙高給算計了一把,順便推上了斷頭臺,一相李斯就這樣在歷史的長河中隕滅了。

千古一相---李斯


人物經歷

施才

李斯生於戰國末年,是楚國上蔡(今河南上蔡縣西南)人,年輕時做過掌管文書的小吏。司馬遷在《史記·李斯列傳》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有一次,他看到廁所裡吃大便的老鼠,遇人或狗到廁所來,它們都趕快逃走;但在米倉看到的老鼠,一隻只吃得又大又肥,悠哉遊哉地在米堆中嬉戲交配,沒有人或狗帶來的威脅和驚恐。於是,他發出了這樣的感慨:“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他認為人無所謂能幹不能幹,聰明才智本來就差不多,富貴與貧賤,全看自己是否能抓住機會和選擇環境。在戰國時期人人爭名逐利的情況下,李斯也是不甘寂寞,想幹出一番事業來。為了達到飛黃騰達的目的,李斯辭去小吏,到齊國求學,拜荀卿為師。荀卿是當時著名的儒學大師,他是打著孔子的旗號講學的,但是,他不像孟子那樣墨守成規,而是從當時的政治形勢出發,對孔子的儒學進行了發揮和改造,因而很適合新興地主階級的需要。荀子的思想很接近法家的主張,也是研究如何治理國家的學問,即所謂的“帝王之術”。李斯學完之後,反覆思考應該到哪個地方才能顯露才幹,得到榮華富貴呢?經過對各國情況的分析和比較,他認為楚王無所作為,其它各國也在走下坡路,決定到秦國去。

臨行之前,荀卿問李斯為什麼要到秦國去,李斯回答說:“幹事業都有一個時機問題,現在各國都在爭雄,這正是立功成名的好機會。秦國雄心勃勃,想奮力一統天下,到那裡可以大幹一場。人生在世,卑賤是最大的恥辱,窮困是莫大的悲哀。一個人總處於卑賤窮困的地位,那是會令人譏笑的。不愛名利,無所作為,並不是讀書人的想法。所以,我要到秦國去。”李斯告別了老師,到秦國去實現自己的願望了。

千古一相---李斯

貢獻

李斯到了秦國以後,很快就得到秦相呂不韋的器重,當上了秦國的小官,有了接近秦王的機會。一次,他對秦王說:“凡是幹成事業的人,都必須要抓住時機。過去秦穆公時雖然很強,但未能完成統一大業,原因是時機還不成熟。自秦孝公以來,周天子徹底衰落下來,各諸侯國之間連年戰爭,秦國才乘機強大起來。現在秦國力量強大,大王賢德,消滅六國如同掃除灶上的灰塵那樣容易,現在是完成帝業,統一天下的最好時機,千萬不能錯過。”

李斯的見解是正確的,秦王還聽取了他離間各國君臣之計“諸侯名士可以下財者(接受其賄賂),厚遺結之;不肯者利劍刺之,離其君臣之計,秦王乃使良將隨其後 ”對於六國,他還提出了“先滅韓,以恐他國”的吞併順序。於是他得到了秦王的賞識,因而被提拔為長史。李斯勸秦王派人持金玉去各國收買、賄賂,離間六國的君臣,果然也收到了效果,他又被封為客卿。

正當秦王下決心統一六國的時候,韓國怕被秦國滅掉,派水工鄭國到秦鼓動修建水渠,目的是想削弱秦國的人力和物力,牽制秦的東進。後來,鄭國修渠的目的暴露了。這時,東方各國也紛紛派間諜來到秦國做賓客,群臣對外來的客卿議論很大,對秦王說:“各國來秦國的人,大抵是為了他們自己國家的利益來秦國做破壞工作的,請大王下令驅逐一切來客。”秦王下了逐客令,李斯也在被逐之列。

千古一相---李斯

李斯給秦王寫了一封信,勸秦王不要逐客,這就是有名的《諫逐客書》。他說:“我聽說群臣議論逐客,這是錯誤的。從前秦穆公求賢人,從西方的戎請來由余,從東方的楚國請來百里奚,從宋國迎來蹇叔,任用從晉國來的丕豹、公孫支。秦穆公任用了這五個人,兼併了二十國,稱霸西戎。秦孝公重用商鞅,實行新法,移風易俗,國家富強,打敗楚、魏,擴地千里,秦國強大起來。秦惠王用張儀的計謀,拆散了六國的合縱抗秦,迫使各國服從秦國。秦昭王得到范雎,削弱貴戚力量,加強了王權,蠶食諸侯,秦成帝業。這四代王都是由於任用客卿,對秦國才做出了貢獻。客卿有什麼對不起秦國的呢?如果這四位君王也下令逐客,只會使國家沒有富利之實,秦國也沒有強大之名。”

李斯還說,秦王的珍珠、寶玉都不產於秦國,美女、好馬、財寶也都是來自東方各國。如果只是秦國有的東西才要的話,那麼許多好東西也就沒有了。李斯還在信中反問:為什麼這些東西可用而客就要逐,看起來大王只是看重了一些東西,而對人才卻不能重用,其結果是加強了各國的力量,卻不利於秦國的統一大業。李斯的這封上書,不僅情詞懇切,而且確實反映了秦國曆史和現狀的實際情況,代表了當時有識之士的見解。因此,這篇《諫逐客書》成為歷史名作。

秦王明辨是非,果斷地採納了李斯的建議,立即取消了逐客令,李斯仍然受到重用,被封為廷尉。

在取消逐客令不久,魏國大梁人尉繚也來到了秦國。當時的形勢是,秦王已經除掉內部的反對派呂不韋等,大權進一步集中,積極向外擴張,東方各國都個個自危。尉繚向秦王建議說:當前,以秦國的力量消滅東方各國是毫無問題的。但是,如果各個諸侯國聯合起來,合縱抗秦,結果就很難說了。因此,不要吝惜財物,向各國掌權的“豪臣”行賄,破壞他們的聯合,只用三十萬金,就可以達到兼併各個諸侯國的目的。秦王採納了尉繚的計謀,在同各國進行鬥爭的過程中,不少是用此策而取得勝利的。當然,秦國的反間計是以武力為後盾的,正如李斯所講:“不肯者,利劍刺之”。

秦國堅持接納、使用客卿的政策,對其經濟、政治、軍事、文化的迅速發展,都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如秦始皇時代的客卿就有:茅焦、尉繚、李斯等。李斯的《諫逐客書》,對秦網羅天下人才是有功績的。


人生轉折

師於荀子

李斯在楚國做過“郡小吏”,但鬱郁不得志。後拜先秦的最後一位儒家——荀子。荀子博學深思,其思想學說以儒家為本,兼採道、法、名、墨諸家之長。且頗有向法家轉變的趨勢。李斯與韓非皆崇尚法家正是得到了老師的親傳。與周遊列國的先輩理論家不同,李斯更願意直接參與政治。正是李斯在這裡學到的精髓為他指引了將來的發展道路——去秦國。他分析了當時的形勢,認為“楚國不足事,而六國皆弱”,唯有秦國具備統一天下,創立帝業的條件,於是他決定到秦國去施展自己的才能與抱負。

佐於贏政

李斯入秦後,先在呂不韋手下做門客,逐漸的取得呂不韋的信任後。呂不韋推薦其作了秦王政的侍衛。李斯有了經常接近秦王的機會,自此不斷的將自己的思想兜售給贏政。此時胸懷雄心壯志的贏政尚還年輕,但其實現天下一統、秦一統六國的思想卻與李斯不謀而合,慢慢的贏政開始信任李斯,其思想也與贏政的思想逐漸融合。很快李斯成為秦王嬴政的一名心腹。

好運一直跟著李斯,秦王政十年,秦國發生了韓國水工鄭國事件,秦宗室貴族建議驅逐客卿,這極有可能讓李斯這名客卿終止他與贏政的合作,但他上《諫逐客書》一書諫阻。這說明了李斯政治眼光獨到,他看準贏政是一位具有政治頭腦和戰略眼光的國君。不管這次是不是李斯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華,還是贏政想借此事打壓國內的保守勢力,李斯不久升為廷尉。李斯這次因禍得福為其以後在秦國的政治舞臺上的發揮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李斯重新受到贏政的重用後,制定了蠶食,[24]各個擊破六國的策略和部署,並努力組織實施。結果僅僅用了十年的時間,就先後滅了六國。一統六國有秦軍將士浴血奮戰的功勞,但最高統帥的贏政採用作為謀士李斯的政策更是功不可沒。建立了一統天下的秦帝國之後,李斯坐上丞相的位置,同時也走向了事業的頂峰。

秦帝國建立以後,隨即而來的首要問題就是如何從管理一個諸侯國到管理一個一統地帝國的體制問題。是否沿用分封制?李斯建議贏政廢除了造成諸侯分裂割據、長期混戰的分封制,實行郡縣制。把全國分為36郡(後增加到41郡),郡下設縣、鄉,歸中央直接統轄,宮吏由中央任免。在中央設三公、九卿,分職國家大事。這一整套封建中央集權制度,從根本上剷除了諸侯王國分裂割據的禍根。秦帝國統一後,由於過去各諸侯國長期分裂割據,語言、文字有很大差異,對於國家的統一和經濟、文化的發展極端不利。李斯積極地向秦始皇提出了統一文字的建議,並親自主持這一工作,他簡化字形,整理部首,形成了筆畫比較簡單、形體較為規範,而且便於書寫的小篆,作為標準文字,推行全國。李斯還在統一律法、貨幣、度量衡和車軌等方面積極地向始皇帝贏政獻計獻策(車同軌,書同文)。相傳秦始皇滅六國統一中國後獲得和氏璧(一說是藍田玉,非和氏璧),將其琢為傳國玉璽,命丞相李斯在和氏璧(一說是藍田玉)上寫“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蟲鳥篆字,由玉工孫壽刻於其上。後為歷代王朝正統的象徵。

李斯為鞏固剛剛建立的秦帝國的威嚴;為打擊儒生以古非今、誹謗朝政的倒行逆施。李斯這位推崇法家思想的丞相書寫下了“焚書坑儒”這篇“大作”。

千古一相---李斯

改革措施

廢分封

秦統一以後,丞相王綰首先提出全國地方太大,難以管理,要求像周代那樣,封秦始皇諸子為王。秦始皇召開群臣會議討論,群臣都贊同王綰的意見,只有李斯提出不同的意見。他說:周文王、周武王封的子弟很多,後來一個個都疏遠了,互相視為仇敵,經常發生戰爭,周天子也不能禁止。郡縣,天下才得以安寧。秦始皇也認為,天下已經統一了,再立許多國,不利於統一,安寧也沒有保障,所以支持李斯的意見。於是,他把全國分為三十六郡,郡以下為縣。郡縣制比之分封制是一個進步,有利於國家的統一。

這一整套中央集權制度,從根本上剷除了諸侯王國分裂割據的禍根,對鞏固國家統一,促進社會發展起了積極作用。所以,這一制度在秦以後的帝制社會里一直沿用了近兩千年。

源自高中歷史教材:秦始皇確立的郡縣制的內容中還包括設“道”。“道”是設置於少數名族聚居地的同級地方行政機構。

統一文字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接受丞相李斯“書同文字”的建議,命令全國禁用各諸侯國留下的古文字,一律以秦篆為統一書體。在此之前,中國的文字從新石器時代彩陶刻畫文字的萌芽,經過商代的甲骨文和西周的金文,成長到春秋戰國時期,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演變和發展過程。戰國時代由於群雄割據,“諸侯力政,不統於王,惡禮樂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因而出現了“言語異聲,文字異形”的現象,使這一時期的漢字形體產生了地域性的差異。原本只有一種寫法的字,到了這時,往往齊秦有異,燕趙不同。因此,統一後的中國急需一種統一的官方文字。李斯便奉秦始皇之命製作這種標準字樣,這便是小篆。而關於小篆的由來,許慎在《說文解字·敘》中說:李斯等人在奉秦始皇之命製作標準字樣時,“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者也”。而小篆的名稱也是為了尊崇大篆而卑稱其“小”的。緊接著,為了推廣統一的文字,李斯親作《倉頡篇》七章,每四字為句,作為學習課本,供人臨摹。不久,李斯又採用秦代一個叫程邈的小官吏創造的一種書體,打破了篆書曲屈迴環的形體結構,形成新的書體——隸書。從此,隸書便作為官方正式書體,始於秦,盛於漢,直到魏晉楷書流行才漸被取而代之。但作為書法藝術,篆書、隸書因其獨具一格,深受後人喜愛。中國書法四大書體真、草、隸、篆、篆佔其半壁江山,李斯之功,功及千秋。

統一度量衡

秦統一之前,中國的度量衡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各國諸侯按照自己的喜好,制定了不同的計算單位和不同的計算進制。這種原始狀態複雜多樣的度量衡只適應於政治割據社會的需要。大一統的秦王朝建立後,為了不使其影響王朝的經濟交流和發展,李斯上奏皇帝,建議廢除六國舊制,把度量衡從混亂不清的狀況下明確統一起來,得到了秦始皇的允許。於是,在李斯的親自指揮下,把度制以寸、尺、丈引為單位,採用十進制計數;量制則以合、升、鬥、桶為單位,也採用十進制計算;衡制則以銖、兩、斤、鈞、石為單位,二十四銖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三十斤為一鈞,四鈞為一石固定下來。為了有效地統一制式、劃一器具,李斯又從制度上和法律上採取措施,以保證度量衡的精確實施。這是秦王統一中國,李斯位居丞相之後的又一驚世之作。而它的影響不言而喻。幾千年來,無論朝代更迭,這種計量方法從無更改。甚至時至今日,我們的生活當中依然還有它的身影。

修馳道車同軌

公元前220年,統一中國一年有餘的秦始皇漸感隱憂,龐大的中央集權要想在遼闊的疆域上政令暢通,物資交流便利,就必須改變以往的交通條件。此時,深諳皇上心思的李斯又立刻建議讓全國的車軌統一,並在全國範圍內修築馳道。就這樣,一場大規模的統一車軌、修築馳道的運動在全國展開。李斯以京師咸陽為中心,陸續修建了兩條馳道,一條向東通到過去的燕、齊地區(今河北、山東一帶),一條向南,直達吳楚舊地(今湖北、湖南、江蘇、浙江等地)。這種馳道路基堅固,寬50步,道旁每隔三丈種青松一株。後又修築“直道”,由九原郡直達咸陽,全長1800餘里。又在今雲南、貴州地區修築“五尺道”,以便利中原和西南地區的交通。在湖南、江西一帶,修築攀越五嶺的“新道”,便利通向兩個地區的交通。就這樣,一個以咸陽為中心的四通八達的交通網把全國各地聯繫在一起。同時,為與道路配套,李斯還規定車軌的統一寬度為六尺,以此保證車輛的暢行無阻。

統一貨幣

公元前210年,即秦始皇三十七年,在秦始皇最後一次出遊,也就是命喪沙丘之前,李斯向秦始皇上了最後一道重要的奏摺:廢除原來秦以外通行的六國貨幣,在全國範圍內統一貨幣。這一行動被司馬遷的《史記》稱作“始皇三十七年,復行錢”。此舉雖然對秦王朝的經濟發展已無大用,但對後世的影響可謂大矣。當初,秦統一中國後雖大部改頭換面,天下一統,但惟獨貨幣依然沿襲過去的形式。市面上使用的貨幣包括布幣、刀幣、貝錢和圓錢等形式,使用起來十分不便。因此,統一貨幣及結算制度、統一貨幣鑄造便成了當務之急。在李斯的主持下,貨幣規定了以黃金為上幣,以鎰為單位,每鎰重二十四兩,以銅半兩錢為下幣,一萬銅錢摺合一鎰黃金。並言令珠玉、龜、貝、銀、錫之類作為裝飾品和寶藏,不得當作貨幣流通。同時,規定貨幣的鑄造權歸國家所有,私人不得鑄幣,違者定罪等。李斯此舉被後人認為是經濟史上的一個創舉。而當初他所主持鑄造的圓形方孔的半兩錢(俗稱秦半兩)因其造型設計合理、使用攜帶方便,一直使用到清朝末年。

至此,李斯在他輔佐秦始皇匡扶天下的過程當中,完成了他最後一個使命。縱觀李斯這些作為,可以這樣說,中國幾千年的歷史當中,名相重臣比比皆是,累世之功不乏其主,但大多不過功在當朝,時過則境遷。而李斯幾乎每幹一件大事都能產生影響千年的效果,並蔭及後代。司馬遷在《史記》中評價李斯時說:李斯作為一個普通平民事秦,利用機遇和能力輔佐秦始皇終成霸業。如果不是因為種種無法讓人容忍的惡行(殺韓非、焚書、篡改聖旨)毀壞了他的聲譽,那麼他的功績可與周公、召公媲美了。

千古一相---李斯

被殺滅族

由於秦始皇的賞識,李斯不僅官運亨通,他的子女也都跟著沾光。李斯的長子李由做三川郡守,掌握了一定的軍政大權,其他子女也都與帝室結了婚姻關係。有一次,李由回到咸陽,李斯擺設家宴,百官都來赴宴祝酒。在這種熱烈的酒席上,李斯想起了他的老師荀卿告誡他的“物忌太盛”這句話,感慨地說:“我是個平民百姓,今天卻做了丞相,可以說是富貴到了極點。但是,物盛則衰,我還不知道將來會有什麼樣的結局呢。”由此可見,李斯並沒有完全陶醉於高官厚祿之中,他對現實的認識還是比較清醒的。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巡行。

這一次巡行,丞相李斯和秦始皇寵愛的小兒子胡亥等一同前往。巡行的路線是:從咸陽出發,出武關,沿丹水、漢水流域到雲夢,再沿長江東下直至會稽(今浙江紹興市南)。登會稽山,祭大禹,並刻石留念。在北歸之時,秦始皇得了重病,不久死在沙丘(今河北鉅鹿縣東南)。

千古一相---李斯

秦始皇死後,李斯怕引起天下大亂,每日照常令人送水送飯,不讓外人知道死訊,按照慣例,應由秦始皇長子扶蘇繼位。扶蘇思想傾向於儒家,不同意秦始皇的焚書坑儒,當面提過意見,惹得秦始皇生氣,把他派到西北大將蒙恬那裡。這時,中車府令趙高也正在進行陰謀活動,他曾是胡亥的老師,極力想讓胡亥稱帝,他就可以大權在握了。唯一需要注意拉攏的是李斯,所以他就想方設法爭取李斯也同意胡亥上臺。趙高口才極好,善於雄辯,與李斯有這樣的一段對話。

趙高說:“皇帝臨死前,曾召扶蘇參加葬禮的這封信,沒等送出去,皇帝就死了,這封信沒有人知道,現在胡亥手裡。決定由誰來繼位;全由胡亥和我來決定了,你認為如何?”這是探聽的口氣。

李斯說:“這是亡國的言論,不是人臣應該議論的。”反映出李斯對趙高的不滿。但趙高早就對李斯的為人瞭如指掌,他讓李斯和蒙恬進行對比,李斯自覺不如蒙恬。於是,趙高乘機又說:扶蘇剛毅而勇敢善戰,他繼位後必將任用蒙恬為丞相,這話很能抓住李斯當時的心情。趙高接著又威脅說,天下實際上掌握在胡亥和他的手裡,扶蘇、蒙恬、李斯的命運也全都攥在他們的手裡。李斯見形勢不妙,就只好聽從趙高的調遣了。胡亥、趙高將秦始皇召扶蘇來咸陽送葬的書信,改為斥責扶蘇“無尺寸之功”、“不孝”的信,令他自殺;同時責備蒙恬“不忠”,也令他自殺。結果扶蘇乖乖地自殺了,蒙恬不肯自殺,後被囚禁,還是服毒而死。

千古一相---李斯

趙高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胡亥繼承了帝位,開始了比秦始皇更加殘忍的統治。李斯與胡亥、趙高的結合,是為了互相利用,所以後來他們之間勾心鬥角,也就是自然的事情了。

李斯是個不惜一切代價而想得到功名的政客,比昏庸無能的胡亥,當然要高明得多。他看到了秦王朝的危機,為了保存自己的既得利益,也不敢規勸胡亥。一次,胡亥責問李斯說:過去韓非曾經說過,古代的君王都是十分辛勤勞苦的,難道君王管理天下是為了受苦受累嗎?這是因為他們無能。賢人有天下,就要讓天下適應自己,如果連自己都不能滿足,又如何治理天下呢?我想隨心所欲,而又要永遠統治天下,你李斯有什麼辦法嗎?這時,李斯的兒子李由鎮壓農民起義進軍不利,大將章邯要追查李由的責任,並譏諷李斯的無能。李斯因此心中恐懼,為得到秦二世胡亥的信任,提出一套“督責之術”。

李斯在上書中說:賢主若能厲行“督責之術”,群臣不敢不全心全意為君王服務;不能行“督責之術”的君王,如堯、舜等比百姓還辛勞,簡直是受罪。

什麼是“督責之術”呢?實際上就是嚴刑酷法和君王的獨斷專行。李斯說:“彼唯明主為能深督輕罪,夫罪輕且督深,而況有重罪乎?故民不敢犯也。”就是對臣下和百姓實行“輕罪重罰”,使人人不敢輕舉妄動。君主對臣下要實行獨斷專行,要駕馭群臣,不能受臣下的影響。李斯認為,只有這樣的君主才能隨心所欲,為所欲為。實行“督責之術”,群臣百姓也就不敢造反了,君王的地位才能牢靠。

李斯關於“督責之術”的主張,既有取寵於秦二世的一面,也有他繼承法家思想的一面。在上書中,他也是一再引申不害、韓非的話,來證實自己的看法。不過,李斯講得更加露骨而已。秦二世不顧天下百姓的反抗,採納了李斯的“督責之術”。此後,殺人多者為“忠臣”,殘忍者為“明吏”,弄得天下怨聲載道。

在李斯、趙高的慫恿下,秦二世胡亥更加奢侈腐化,胡作非為。為了鎮壓農民起義,不斷地從關中徵發人民去打仗,給人民造成極大的負擔,秦二世胡亥為了修好阿房宮,徵發徭役,把人民推向苦難的深淵。當時全國人民的反秦起義已經風起雲湧,為了統治階級的共同利益,李斯同右丞相去疾、將軍馮劫勸秦二世胡亥停建阿房宮,減少一些徭役。當時,秦二世正與宮女宴飲作樂,見李斯等人上書十分惱怒,下令將他們逮捕入獄。李斯在獄中多次上書,都被趙高扣留。趙高藉機說李斯與其兒子李由謀反,對李斯嚴刑拷打,刑訊逼供。李斯被迫承認謀反,在秦二世二年(前208年)七月被殺死。


生平爭議

妒殺韓非

正當李斯步步高昇的時候,秦王卻十分喜愛韓非的才華。韓非和李斯是同學,他繼承了荀子的學說,並在此基礎上,把慎到的“勢”,商鞅的“法”,申不害的“術”結合起來,並加以豐富和發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君主專制理論。韓非是戰國末期的一位大思想家,學問比李斯大得多。韓非因說話口吃,不善辯說,但善於著述。韓非回到韓國以後,看到韓國太弱,多次上書獻策,但都未能被採納。於是,韓非發憤著書,先後寫出《孤憤》、《五蠹》、《說難》等。他的書傳到秦國,由於講的都是“尊主安國”的理論,秦王非常讚賞韓非的才華,並說:“我要是能見到此人,和他交往,死而無恨。”不久,因秦國攻韓,韓王不得不起用韓非,並派他出使秦國。秦王很喜歡韓非,但還沒有決定是否留用。李斯知道韓非的本事比自己大,害怕秦王重用他,對自己的前途不利,就向秦王講韓非的壞話。他說:“韓非是韓王的同族,大王要消滅各國,韓非愛韓不愛秦,這是人之常情。如果大王決定不用韓非,把他放走,對我們不利,不如把他殺掉。”秦王輕信李斯的話,把韓非抓起來。根據秦國法令的規定,獄中的囚犯無權上書申辯。韓非到秦國以後,又得罪了姚賈。姚賈為秦國立過功,深得秦王的重用,被任命為上卿。韓非卻向秦王說,姚賈出身不高貴,當過大盜,在趙國做官時被趕跑了,認為用這樣的人是很不應該的,使得秦王很掃興。事後秦王又向姚賈問起韓非,姚賈當然不會講韓非的好話。在李斯和姚賈的串通下,韓非沒有辦法,只好吃了李斯送來的毒藥,自殺而死。從此以後,李斯沒有對手,更可以施展自己的才能,為秦王統一六國出謀劃策了。郡縣制與焚書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王結束了長期分裂的割據局面,統一了中國,建立了一個東到大海,南達嶺南,西至甘青高原,北至今內蒙古、遼東的空前的大一統國家。秦王,這時已稱為秦始皇了。為了鞏固這個統一的國家,李斯也是做了一定貢獻的。

千古一相---李斯

(另有一說,李斯一直想將韓非留在秦國,等秦滅韓之後再為秦國所用。但由於韓非之書《韓非子》對於帝王之術、統治之術的分析過於透徹,導致秦王嬴政對其才華感到恐懼,加上韓非的三條不利於秦國發展的建議、姚賈的陷害,使秦王政將韓非下獄拷打。李斯實心欲救韓非,曾幫韓非呈韓非絕筆之作《初見秦》於秦王政,無奈秦王政鐵心欲除韓非。後秦王政以韓非書中《八經》之三中除“陰奸”之術施於韓非:令李斯去處理韓非一案(結合之前所言即讓李斯殺死韓非),嫁禍於李斯,從而不背罵名。李斯無奈,只得從命而下毒於韓非飲食,使韓非暴斃而亡。)

這一說法出自曹升的《流血的仕途》一說,但爭議頗大。

歷史上對於《初見秦》一書的作者多有歧義,有范雎作,荀子作,呂不韋作,張儀作等多種說法。但基本可以肯定的是並不是韓非本人親筆。(理由有四:1.《初見秦》文中十次稱秦昭襄王為“大王”,但韓非在秦昭襄王時期並未到秦,此其一也。2.文中曾提到“舉趙而韓亡”,這種“亡韓”的觀點與韓非向來“存韓”的觀點並不相符,此其二也。3.文中曾提到“逾羊腸,降代、上黨”“上黨六十七縣,不用一領甲,不苦一士民,此皆秦有也”。公元前261年,韓割上黨郡以向秦求和。而韓非入秦應為公元前234年左右,作為《說難》一文的作者,相信他不會勸說秦王佔領已經屬於秦國的土地。4.《初見秦》一文與《戰國策 張儀說秦王》相似度極高)。

焚書

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群臣聚集在咸陽宮稱頌秦始皇時,博士淳于越很不知趣,向秦始皇說:殷周之所以存在千年,是因為它把天下分封給子弟和功臣。天下如此之大,宗室子弟沒有封地,和百姓一樣,萬一發生了齊國陳恆、晉國六卿之變,又有誰來相救呢?凡是不以古為師而天下能長久的,沒有聽說過。淳于越是以儒家的立場來看待秦朝的政治,同秦始皇的思想和行動是格格不入的,使得秦始皇大為不滿,把淳于越交給丞相李斯處理。李斯不贊同淳于越的看法,他向秦始皇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由於時代的變化,五帝三代的治國辦法也不同。三代時期的做法,也並不值得效法。那時候諸侯並列,互相爭奪,天下統一,情況完全不同,不必效法古代。以古非今,攪亂民心。對於造謠惑眾,不利於統一天下的言行必須禁止,否則將會影響政局的穩定,有損於皇帝的權威。最後,他又把這一切都歸罪為讀書的緣故,建議秦始皇下令焚書。

按照李斯制定的法令,那是相當殘苛的。凡是秦記以外的史書,不是博士(指掌管古今文史典籍的官)所藏的詩、書、百家語都要燒掉,只准留下醫藥、卜筮、種樹之書。此後,如果有敢再談論詩書者“棄市”(指在鬧市區執行死刑,並將屍體暴露街頭,稱為棄市);“以古非今者族,(指一人有罪,父母兄弟妻子皆受刑,稱為族)”;官吏如果知道而不檢舉者,與之同罪;令下後三十日仍不燒者,黥(意為用刀刺刻額頰等處)再潦上墨為“城旦”(一種刑罰,輸邊築長城四年)。有想學習法令的,要以吏為師。

這次焚書的原因,是由於討論是否分封的問題而引起的,無論是主張分封還是反對分封的大臣,都是為了秦始皇長久統治打算,他們並無根本利益上的對立。李斯借題發揮,最後竟造成焚書的結局,也不是沒有緣由的。

千古一相---李斯

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一直是以法家理論作為治國的指導思想。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也是以法家治國的。在他當皇帝的九年中,主要精力是用在建立中央專制政權,劃定全國疆域,統一文字度量衡,修築長城等,對文化思想方面很少注意。淳于越以儒家思想為秦始皇出謀劃策,是不利於秦的中央集權統治的。因此,善於領會秦始皇意圖的李斯,為了打擊儒家勢力,鞏固統一政權,提出了上述焚書的主張,得到了秦始皇的同意和批准。於是,秦始皇下令焚書,先秦許多文獻古籍都被燒掉了,使中國文化遭到了巨大的損失。然而,另一方面秦始皇也曾將一些禁書收藏在咸陽皇家圖書館,使得部分珍貴書籍得以保存了下來。


評價

李斯的一生,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實踐著法家思想的。他重新受到秦王政的重用後,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遠見,輔助秦王完成了統一六國的大業,順應了歷史發展的趨勢。秦朝建立以後,李斯升任丞相。他繼續輔佐秦始皇,在鞏固秦朝政權,維護國家統一,促進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建議秦始皇廢除分封制, 實行郡縣制。又提出了統一文字的建議,之後又在統一法律、貨幣、度量衡和車軌等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這些措施,都是以法家的加強中央集權和君主專制為指導的。李斯在他生平的後期,雖然將法家的思想推向了極端化,但是他僅僅是一個提出者,而不是一個完全的執行者。並且,此時的李斯,已經徹底蛻變,他寫《督責書》,很大的原因是為“阿二世意,欲求容”,此時的李斯,已經沒有了“以法治國”的志向。他已經不再代表法家了。因此,李斯後期的思想是否應該歸入法家的體系,是值得商榷的。因此,李斯歸根到底還是一個法家的最完全的執行者。

千古一相---李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