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我聽說國家雙一流大學畢業的畢業生就根本就不用找工作,因為根本就不用愁工作?對嗎?

666的早晨


這樣的說法肯定是跟現在國內教育資源分配情況是有關係的,一些優質的大學證明了一個人的學習能力和這4年的學習經歷中所造就出來的能力,所以他比起那些普通的學校擁有的選擇,權利和機會才會更多。

所以這樣的說法肯定是有道理的。我們看到很多人說過你高中努力的學習,將來你收穫的不僅僅是自己更好的大學更多的是你未來人生更好的選擇和生活。所以也就是意味著一個優質的大學將決定你在入學和未來幾年的甚至十幾年的工作經歷的一個平臺和發展。

曾經就見過這一個身邊的例子。他高考考入了武漢大學的英語專業,因為成績優異,所以入學後在各專業上的成績也是比較突出的,在大二的那一年就有一相關的企業留意到這個學生,然後並且想和他簽訂一些工作和實習的用人意向。所以這不意味著還沒有畢業就已經有已經非常好的選擇了嗎?

說一些在一些非常好的單位,一般都是非常注重一個人的學習經歷和學歷的,因為一個人的學歷證明了這個人在之前努力的程度和一般人擁有的學習能力和造就出來的專業經歷。所以他們的照片都會選擇一些比較好的大學去校招。


思維數學小課堂


雙一流大學畢業生也愁找工作的。別說雙一流了,清華北大的學生也愁。

真經的一個侄子北大化學專業畢業,在畢業那年我正好去北大招聘,和他聊起找工作的事。他說不少同學到大三就自學編程,就是為了畢業能去後廠村做碼農,因為碼農的收入比做化學的高多了,哪怕你是北大化學畢業的。我拍了拍他的肩膀說:你作為一個北大學生,一個天之驕子,還是要有點情懷的,你們確實可以做碼農,也確實可以去追求高薪,但你們更應該去做對國家、對社會更有意義的事情,而不是讓自己泯然眾人。後來侄子申請到了美國大學的博士,繼續深造去了。而他的同學,真的有去互聯網企業當碼農的。

真經在一所211高校工作15年了,可以說,985、211高校,以及現在的雙一流學科高校的優勢專業,確實是不愁就業。如果比較懶的話,甚至也不用出校門,自然就有大把的好公司到學校來招聘,而且很多都是當場籤就業協議的。這些學校每年90%以上的就業率裡面雖然有一定的水分,但除了個別專業外,基本上都能實現“想就業就能就業”。去年真經有個在企業工作的同學,帶著團隊回母校招聘,結果來得有些晚,畢業生絕大多數都已經簽了,剩下2、3個四六級都沒過,成績也不太好的學生,同學當時和這幾個學生聊了聊,當時就決定要籤,因為他覺得這幾個211的“中等生”,都比雙非高校多數畢業生強(當然,也可能是出於校友的偏見)。

但是,最後這幾個學生居然沒有籤,因為他們還沒看上我同學的企業。他們的輔導員也很無奈,說現在這些90後學生就是很有個性,期望值也都很高。據說直到最後,都還有一個學生沒有籤工作,直接南下闖深圳去了。

這就是我說的,再好的學校,學生們也愁工作,因為很多學生總是不滿意自己能找的工作,總想找更好的工作,而好的企業,比如華為、阿里等等,競爭有特別激烈,所以,他們也會犯愁,只不過是一種幸福的煩惱。


高校人才真經


上大學就上好大學,那麼相信,高中生都知道班主任和任課老師的一句神話:上了 大學後,你們就輕鬆了

不少學生就努力的拼搏啊,奮鬥啊,就為了考生一所好大,重點大學,當然老師們也煽風點火,考上了大學,你想幹什麼就幹什麼?籃球你想打多少就打多少。

肯定老師們也會說:你考211/985,考上了211/985,你還怕找不到工作?當然現在211/985已經成為歷史,都叫雙一流了。

那麼考上了雙一流,是不是就不愁工作了?

鑑於雙一流的主流仍然是211/985,所以基本211/985認可度最高,所以咱們還以211/985為例子。

這個大學生現在其實不值錢了,不能說滿大街吧,至少本科招生,基本上一大半都是本科生,而211比例卻只佔考試人數的5%,全國適齡人口的2.5%左右。顯然211,院校學生更優秀,當然更優秀的是985院校,甚至是華東五校,是清華北大。

為何喜歡211的畢業生呢,因為211/985院校實力強,經費重組,人均經費是普通高校的幾倍到百倍。

比如清華大學2019年總經費290億,但是很多高校一年經費連上億都沒有。你說差距大不大?

畢業生很多,但是好崗位總是有限的,所以同等條件下都是有限選擇211/985畢業生。

所以211/985相對與普通高校,想找個工作很容易,但是想找個好工作,那就不太容易了,因為強中更有強中手啊,頂級好崗位就那麼多,比如

金融行業,基本就認清北復交,兩財一貿,南開廈門扥,其他211/985高校雖然金融畢業,卻很難找到不錯的工作,尤其是工科院校的金融專業。

另外最重要的是,冷門專業,不論是清華北大,還是211/985,乃至普通高校,想找好工作都很難,比如哲學,社會學,歷史學,宗教學等文科專業,環境,化學,生物,材料這類理工科專業,這類專業任何高校都很難找到工作,就是清華北大畢業也是瞪眼找不到工作。

如果是熱門專業,比如計算機,就是非211的南京郵電,杭州電子科大也能找到不錯的工作。

某種意義講,找工作,最重要的是專業,然後才是高校,冷門專業任何高校都幾乎找不到工作,熱門專業,任何檔次高校都可以找到工作。

老鐵們,你們怎麼看呢?


高校專業那些事


我聽說國家雙一流大學畢業的畢業生就根本就不用找工作,因為根本就不用愁工作?對嗎?

這個說法基本還是對的,主要原因是雙一流大學畢業生相對來說太稀缺了。從2019屆的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視頻會議獲悉,2019屆的高校畢業生人數預計達到834萬人,至於畢業後的去向,據調查顯示,55.91%的大學生選擇考研,28.87%選擇直接就業,4.46%選擇考公務員,3.94%選擇創業,3.15%表示沒有想過。瞭解過人才“出口”,我們再來看看人才“入口”是啥樣?有數據顯示,僅我國人工智能相關人才缺口就超過500萬,企業校園人才爭奪大戰一觸即發,一線公司年薪至少35萬起,關鍵問題來了,你是人才嗎?


近幾年,雙一流高校每一年畢業生總數差不多有100萬人左右,這跟巨大的人才需求缺口比起來,絕對稱得上是人才難得!我國目前共有137所雙一流建設大學,其中,42所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36所A類,6所B類,39所原985工程建設大學都在裡面),95所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73所原211工程大學也都在裡面);雙一流大學應屆畢業生中,本科畢業生約佔70%,研究生畢業生自然也就是佔30%左右了,也就是說,每年差不多也就只有70萬人的雙一流本科生畢業和30萬人的雙一流研究生畢業。試問,不論企業公司,還是機關事業單位,誰不想招名牌大學畢業生入職?所以,從大數據上,就決定了雙一流大學畢業生根本就不用愁工作,他們只愁沒有找到更好的工作!



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怎麼辦?出路大家都知道,考研提升學歷層次唄,這才有了2020年的考研大軍341萬人!據相關數據統計,雙一流本科生的就業率還是比較低的,大多數學生都選擇深造了,下面我們看一看2018年排名前10的雙一流大學考研率:中國科學院大學85.17名列第一,清華大學以78.30%排名第二,北京航天航空大學74.86%列在第三,接著是北京大學74.49%、中國科學技術大學73.97、復旦大學69.22%、上海交通大學67.29、電子科技大學66.94%、北京理工大學65.21%、中國人民大學64.34%!每所大學都算1萬畢業生,這10萬人中有多少本科生選擇就業的呢?也不過2.8萬人而已,根本就無法滿足市場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所以每逢畢業季,就是“搶人”季,不過搶得是雙一流大學畢業生罷了!


因此來說,高考考上雙一流大學僅僅只是第一步,考研讀研才是更重要的一步,想找到“高大上”的職業,必須走考研這一步。近4年來,高校本科畢業生考研人數不斷攀升,據教育部統計,2017年共201萬人報考,其中應屆考生113萬人,往屆考生88萬人;2018年共238萬人報考,其中應屆考生131萬人,往屆考生107萬人;2019年共285萬人,其中應屆生148萬人,往屆生137萬人;2020年共341萬人報考,其中應屆生174萬人,往屆生167萬人。據中國政府網,2月2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擴大今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和專升本規模,增加基層醫療、社會服務等崗位招募規模,加大對小微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支持。今年研究生招生在去年72萬人的基礎上,擴招18.9萬人達到了歷史性的91萬人。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國家雙一流大學畢業的畢業生就根本就不用找工作,因為根本就不用愁工作”具有一定道理,每年選擇就業的雙一流本科生畢業生不足70萬人,面對龐大的人才缺口,他們當然不用愁了,愁的是那些明明好崗位虛位以待,卻招不到高材生的用人單位!


自在人生wub


這種說法從大概率上來說是正確的,畢竟全國的985高校和211高校數量並不多,企事業單位在招聘員工的時候,還是優先考慮這些雙一流大學的畢業生,但事情有時候也並非就像我們想象的那樣簡單,專業和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決定因素,並不是說名牌大學的口碑就能解決問題。

北大清華混的不好的學生的例子我就不舉了,免得得罪人,我就說一下我的表弟吧,是我們省唯一的985高校畢業的,計算機專業也是中規中矩,某知名的網絡公司校園招聘的時候他不屑一顧,因為在他看來他們學校的畢業生從來不愁找工作,在畢業前那幾個月就一直在泡網吧,拿到畢業證後才想起來要去找工作。他周圍的同學都找到了不錯的工作,於是他也開始投遞簡歷,投的都是一些大公司,也參加了很多的面試,可惜最後都沒有拿到自己想要的崗位,最後還是在老師的建議下調整的就業期望值,換了一個小一點的公司才順利就業。

實際上這就是典型的眼高手低,雖然學校的口碑在那裡,但是你校園招聘的機會要抓住,一旦錯過這個機會,競爭將會變得更加激烈,現在這個社會根本就不缺人才。

另外,還有些雙一流大學有些專業也是不好找工作的,比如市場營銷,網絡工程之類的,看的高大上,實際上學習的內容對實際需求沒有太大的指導意義,這就會導致畢業生在就業的時候遇到困難,並不存在不愁找工作的情況。


美蛙英語


肯定是吹牛逼。

儘管雙一流大學就業好,但也不至於到了不用發愁工作,工作隨便找的地步。即使北大清華也有不能就業的同學,每年總有一部分同學畢業時是沒有工作的,原因很多,但是沒有工作。並不是每個學習的精英就一定能成為社會的精英。

不管是本科還是研究生,都有未就業的人,只是比例比較低。

更不要說雙一流大學還分了ab類。B類的鄭州大學、雲南大學、新疆大學、西北農林等就業肯定不是很樂觀。鄭州大學每年畢業生超過1.7萬,這樣的規模要想全部找到好工作,肯定是不現實的,甚至50%找到好工作都不容易;其他高校地處偏遠,當地本身就沒有太多的就業機會。

每個學校都有弱勢專業。學校是雙一流,並不意味著每個學科都是一流,社會需求小的專業學校好也很難找工作,農林類、能源類學校再好,到就業市場上仍舊是很難謀得一個好職位。

每個學校都有不學無術之人。聰明能考進去,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沉浸其中學習,放縱自己的學生也不少,這樣的人找工作自然很難,並不比一個普通高校的有優勢。

對用人單位來講,學校是一個門檻,可以有效篩選人才,但不是就看學校而不看人;學生來講,自己也有自己的標準,什麼是好工作,自己能作什麼,總要權衡。


大學專業深一度


因為大家看到的天空不一樣,所以目標就不一樣。即便是雙一流大學畢業的學生,也是發愁工作的,他們發愁的不是找不上工作,而是找不上理想的工作。



對於普通大學畢業的學生,可能畢業之後,最先想到的就是吃飽飯,找一份工作謀得一個職位,就是最大的目標。

但是對於雙一流高校畢業的大學生,他們的目標不但是要吃飽飯,而且還要吃好飯,所以說理想工作就成了難題。



雖然找工作不發愁,但是理想的好工作就那麼多,所以雙一流的名校畢業生也要互相競爭,才能拼得最滿意的工作,因此他們和普通畢業生是一樣的,也會為好工作發愁。

要想摘到又大又紅的蘋果,對普通畢業的大學生來說很難,但是對於雙一流的名校畢業生來說,相對會簡單很多。



但是如果你要摘到最高處的又大又紅又甜的蘋果,那麼也是困難的,因為優秀的人在一起,競爭更激烈。


張老師的講桌


雙一流也就是我們之前常說的985,說雙一流不用找工作這有點誇張了,確實存在企業直接到宿舍去招人的,但這只是個別專業企業搶人。但是不愁找工作這話沒問題,雙一流的學生只要想找工作,不用出學校基本上通過校招就找到工作了。

雙一流的學生好找工作,或者根本不擔心找不到工作,引起了許多同學的羨慕,我認為是很正常,如果雙一流的學生都找不到工作,其他學校的學生能好到哪裡去嗎?對於雙一流的學生來說,的確不用擔心找不到工作的問題,更多人關注的是如何找到一份心儀的工作。


雙一流畢業的大學生直接找工作的人在學校是少數,這一點可能與大家的認知不同。越是好的學校,繼續深造的比例越高,大部分同學都會通過保研或者考研繼續深造。許多人認為考研是因為找不到工作,但是事實上恰恰相反,找工作是因為沒有考上研。我們班有30個人,一開始找工作的人只有四個,其餘學生都通過保研或者考研選擇繼續讀書。最終的結果是,我們班30個人有2/3的同學沒有工作選擇繼續上學。並且這一現象不是個例,放眼整個年級甚至整個學校情況都是如此。不信可以看下圖各高校深造率排行榜。


學校的牌子好,名氣大,對一個人的影響是終身的,本科學校好找工作都特別自信。也正是因為名校在各方面有著絕對的優勢,所以才會有高考大家擠破頭都要考名校。為什麼要考985、211,為什麼要考雙一流,這就是答案!


考研小秘書


從大數據上說,是這樣的。大數據證明有95%的雙一流大學生在畢業前夕就己經與用人單位簽定了就業的雙方協議。這其中還有將近20%最後會選擇了國內名校或出國讀研,還有5%選擇自主創業或進入家族企業。5OO強企業和一些外資企業在第一撥的校招中,基本上就把雙一流的大學畢業生全給消化掉了。


Xiuxing369


國家雙一流大學確實是強的不要不要的,頂級牛校。但不是所有專業都牛,有些專業就業情況也不是很好,例如文史哲,社會學,民族學,政治學等。

計算機領域同樣是清北交復浙畢業生從業最多的方向。清北交復浙很多其他專業的畢業生就直接轉行做碼農了;但有些只能做一些外圍的工作,比如管理或者營銷;還有一個方向是轉金融,比如本碩學理工,畢業後去券商做行業研究,轉去其他金融領域的也有。但這不是所有人都能轉,大部分人沒得轉,還得在本專業混飯吃。

所以,讀大學並不是讀大學,而是讀專業。千萬不要覺得上個好大學就一切OK,現實生活會教我們重新做人。

雙一流大學這個檔次的學生什麼專業好啊?推薦電子信息,計算機類,建築學,經,管,法,醫,數學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