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明成祖朱棣:“靖難之役”不難,難的是玩好間諜戰和“閃電戰”

公元1402年農曆六月的一天,南京城的金川門洞開,城門處一列人馬整齊地進入城來,縱隊之中旌旗高擎,鏗鏘的步履與颯沓的馬蹄之聲整齊交錯。只見為首的總指揮身披甲冑,腰間挎著一柄寶劍,胯下一騎青色高頭大馬,這個正在入城的人不是別人,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

城內甬道兩旁跪滿了各品官員和軍隊官兵,而朱棣則怔怔得看著眼前熊熊燃燒的宮殿。朱棣明白,朱允炆以自焚之舉上演金蟬脫殼之計,是死是活已是難以確定,但他非常確定的是,接下來,他不再是過去的燕王,而是整個大明朝的主宰。

從1399年在北京起兵到1402年攻入南京,朱棣歷經三年多的時間,從岌岌可危的生死邊緣一路反抗,最終奪取最高權力,這場叔侄之間的權力較量改寫了大明朝的歷史,史稱“靖難之役”。

明成祖朱棣:“靖難之役”不難,難的是玩好間諜戰和“閃電戰”

一說起“靖難之役”,人們往往認為,燕王朱棣在北方防範蒙古軍隊,手下將領久經沙場能征慣戰,而朝廷這邊重要將領被朱元璋生前以各種理由屠殺殆盡,因此這注定是一場一方具有壓倒性軍事優勢的戰爭,建文帝的失敗是可以預見的。

但事實上,在“靖難之役”最開始,朱棣毫無優勢可言,甚至掙扎在即將被消滅的邊緣。戰爭初期,朱棣與朱允炆的軍隊在河北地區互有勝敗,當朱棣大軍推進到淮河的時候,戰場形勢再次陷入膠著期,甚至有很多軍官已經想放棄,準備捲鋪蓋回北京老家。

“甲戌,大戰齊眉山下。時燕連失大將,淮士盛暑蒸溼,諸將請休軍小河東,就麥觀釁。王曰:‘今敵持久飢疲,遮其餉道,可以坐困,奈何北渡懈將士心。’乃下令欲渡河者左,諸將爭趨左。”這也表明,就戰場形勢來說,朱棣的手下對能否取勝沒有太大的把握,但是朱棣比較堅定,他說“‘任公等所之。’乃無敢復言。”

《明史》在記載這段曠日持久的戰爭時說:“當是時,王稱兵三年矣。親戰陣,冒矢石,以身先士卒,常乘勝逐北,然亦屢瀕於危。所克城邑,兵去旋復為朝廷守,僅據有北平、保定、永平三府而已。”由此看來,即使打了這麼久,朱棣在戰爭期間的處境異常尷尬和危險,他一直艱難地處於被動的境地。

但朱棣別無選擇,既然已經與朝廷為敵就要一路打到南京。一方面,朱棣認為他必須一鼓作氣,雖然後來他已經先後拿下河北,山西大同地區以及山東等個別地區,但是這些地盤沒有固定大軍駐守,並且後勤補給路線過長,“兵貴速不貴久”的道理擺在那。

明成祖朱棣:“靖難之役”不難,難的是玩好間諜戰和“閃電戰”

另一方面,朱棣後來有了一個重要的“殺手鐧”,那就是自己在南京的內應已經做好準備,如果他不能迅速把軍隊開到南京城下,他的內應身份很快就會暴露,事實上在他攻打南京的時候他的內應已經暴露了身份。

在朱棣的堅持下,他的軍隊在渡過淮河之後,以摧枯拉朽之勢迅速攻到南京,“乙丑,至金川門,谷王橞、李景隆等開門納王,都城遂陷。”果不其然,朱棣的大軍一開進南京,谷王朱橞、李景隆直接大開城門,南京城不攻自破,建文帝朱允炆的敗滅成為定局。

然而,朱棣在前期是毫無優勢可言的,朱棣所謂的內應也是因為自己的全力抗爭使他們預料到誰才是最後的贏家,因此才在最後付諸投誠行動。為了證實“靖難之役”不是朱棣一方的優勢戰局,我們需要對這場持續三年多的戰役中的幾個重要節點進行復盤,才能一窺“靖難諜戰”的究竟。

一、戰爭前期:朱允炆與朱棣在政治、經濟和軍事上對比懸殊

先來分析朱允炆,作為朱元璋生前指定的繼承人,朱允炆雖然資歷尚淺,但是畢竟有老皇帝的遺詔,可以說政治方面在名義上無需顧慮太多,皇帝指定的繼承人,沒人敢說二話。經濟上,朱允炆坐擁南京,江浙富庶之地近在咫尺,錢糧供應可以說是源源不斷,有錢就可以任性起來。

軍事上,由於朱元璋生前已將主要軍事將領誅殺殆盡,除了藩王自己的護衛隊和一些邊陲的軍隊外,大明的軍隊幾乎全部要聽中央調遣,朱允炆可以說是執掌帝國的大軍。

再看朱棣這邊,最值得說的就是軍事,朱棣的北京作為拱衛北方的重要軍事重鎮,自己會有一些兵馬,加上自己的親近護衛,大約有10萬多人,這是據《明史》的說法。但另一方面,北京周邊地區、遼東地區、宣府及大同地區的軍隊都是獨立的,他們沒有附屬朱棣的義務。

因此軍事上朱棣撐死了可用之兵也就10萬人,而朱允炆第一次派出的軍隊總人數就達30萬,軍隊總量上朱棣明顯處於弱勢。

政治層面,朱棣自己作為朱元璋的四兒子儘管打仗很厲害,但是沒有什麼政治背景,據考證他的母親不是馬皇后,也就是說,他不是嫡出而是庶出,這也是為何朱元璋在朱彪死後沒有選朱棣做繼承人的重要原因,另外朱棣遠離京師更沒有老臣做後盾,因此政治上幾乎沒有大批幕僚的支持。

經濟上更不用說,北京作為元帝國過去的首都,經濟給養一直靠的是京杭大運河,一旦京杭大運河癱瘓,北京就只能靠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過日子,再往北就是遊牧地區更無經濟來源,當初元朝末年京杭大運河由於水患不能用,元政府費了好大勁讓方國珍通過海路運送江浙糧食。

明成祖朱棣:“靖難之役”不難,難的是玩好間諜戰和“閃電戰”

對於朱棣來說,他如果與南京的朱允炆開戰,從南到北的經濟命脈立刻就得被切斷。

綜合政治、經濟和軍事三方面來說,朱允炆在“靖難之役”前期都佔據了絕對的優勢,朱棣雖然打仗比較硬氣,但各方面的條件都不能跟朱允炆比,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是朱棣的三個兒子,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一直在南京“做客”,說的不好聽這就是人質,因此朱棣處處受到掣肘。

然而,看似如此碾壓的局勢,朱棣硬生生的做到了逆風翻盤,朱允炆本來有一手的好牌卻被自己打得稀爛,下面一哥帶大家整體分析一下“靖難之役”朱棣的勝和朱允炆的敗。

二、戰爭初期:朱允炆自毀長城,朱棣以靜制動

朱棣和朱允炆叔侄之間持續三年多的軍事較量被稱為“靖難之役”,“靖難”一詞源自朱棣,為啥這麼說呢,因為朱棣是被動反擊,所以為自己的軍隊名之“靖難”。其實,在戰爭初期,朱棣一直是隱忍的,他一直採取的是以靜制動的策略。朱允炆剛登基後不久,就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丙申,詔文臣五品以上及州縣官各舉所知,非其人者坐之。六月,省幷州縣,革冗員。”人們都說,一朝天子一朝臣,朱允炆也不例外,他迅速將一批老人換成新人,連皇宮裡的宦官也沒有幸免,很多人在南京沒有得到好處,後來跑到了朱棣的陣營,並向朱棣報告了南京的情況。

也就是說,朱允炆的政治改革觸動了很多人的利益,由於他自己的失誤把這些人推向了朱棣一邊。

朱允炆聽從了齊泰和黃子澄的建議,登基之初就迅速削弱藩王地位。對於根基未穩的朱允炆來說,迅速削藩本就是欲速則不達的事情,更錯誤的是他還選錯了削藩的對象。朱元璋有20多個兒子,其中實力最強的是朱棣,其他人空有名號,實力不過爾爾。

齊泰和黃子澄在先削哪個藩王的問題上出現了爭執,齊泰認為燕王最強,應該先削弱他,如果朱允炆聽從了齊泰建議,就可能會另一番結果。但朱允炆卻聽了黃子澄的話,認為燕王最強應該最後再削弱,這樣就給朱棣留出了準備的時間。

明成祖朱棣:“靖難之役”不難,難的是玩好間諜戰和“閃電戰”

在朱允炆先後將齊王、代王廢掉之後,湘王也畏罪自焚而死。這些實力不夠強的藩王相繼隕滅,作為燕王的朱棣覺得自己必須要有所行動了,否則下一個就是他。但是這個時候,朱棣的三個兒子還在南京,於是朱棣開始裝瘋、裝病,向朱允炆示弱,希望能讓自己死前看兒子最後一眼。

在此之前,朱允炆“命都督宋忠調緣邊官軍屯開平,選燕府護衛精壯隸忠麾下,召護衛胡騎指揮關童等入京,以弱燕。復調北平永清左、右衛官軍分駐彰德、順德,都督徐凱練兵臨清,耿瓛練兵山海關,以控制北平。”

也就是說,朝廷削弱燕王的行動已經非常明顯,燕王沒有辦法才效仿三國的司馬懿詐病欺曹爽,玩起了苦肉計。

可以說,朝廷削燕趨勢明顯,且已到了最關鍵時刻,雙方都心知肚明。這時,朱允炆的心腹謀臣黃子澄又出了一個愚蠢的計策,就是準備讓燕王放鬆警惕。

“時燕王憂懼,以三子皆在京師,稱病篤,乞三子歸。泰欲遂收之,子澄曰:‘不若遣歸,示彼不疑,乃可襲而取也。’竟遣還。”齊泰智商還算在線,他覺得不能放虎歸山,否則燕王沒有了後顧之憂必然造反。

很奇怪,朱允炆卻聽從了黃子澄的建議,最終“遣燕王世子高熾及其弟高煦、高燧還北平。”到此為止,朱允炆手上最重要的把柄、朱棣最後的顧慮瞬間都沒了。

緊接著,朱允炆開始準備把朱棣王府的人也都換成自己人,讓“都指揮使謝貴、布政使張昺以兵守王宮。”“秋七月癸酉(10),匿壯士端禮門,紿貴,昺入,殺之,遂奪九門。上書天子指泰、子澄為奸臣,並援《祖訓》: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則親王訓兵待命,天子密詔諸王統領鎮兵討平之”。

朱棣這個時候其實早有準備,而且沒有任何顧慮。他在自己王府中藏了大量士兵,等都指揮使謝貴、布政使張昺一進來,立刻將其誅殺,並且援引朱元璋的祖訓作為起義的依據:朝無正臣,內有奸惡,親王訓兵,統領討平。

直到此時,朱棣完成了一切準備工作,最重要的是出師有名,在朱允炆一系列重要決策失誤後他決定不再以靜制動,而是主動出擊,完成了從“潛龍勿用”向“飛龍在天”的轉變。從戰略局勢上來說,此時朱允炆與朱棣攻與守的形勢已發生根本性改變。

三、戰爭中期:南軍頻繁換帥,燕軍愈挫愈勇

在分析朱棣和朱允炆的軍事拉鋸戰前,一哥需要指出的是,朱棣方面軍他本人就是主帥,親臨戰場,對戰場的形勢和戰況非常瞭解,而朱允炆方面軍則恰恰相反,朱允炆身居南京皇宮,並不在前線,對於戰場轉瞬即逝的機遇難以把握。

我們可以將“靖難之役”簡單的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在北京周圍及河北地區的戰略抗衡;第二個階段是在山東德州及淮河以北的戰略抗衡;第三個階段是長江至南京的戰略抗衡。

明成祖朱棣:“靖難之役”不難,難的是玩好間諜戰和“閃電戰”

這三個階段燕軍是一如既往的,也就是說在燕王朱棣的帶領下,燕軍在主要將領的帶動下南征北戰,艱難週轉。

《明史》中記載,燕軍方面,“至會州。始立五軍,張玉將中軍,鄭亨、何壽副之,朱能將左軍,朱榮、李浚副之,李彬將右軍,徐理、孟善副之;徐忠將前軍,陳文、吳達副之;房寬將後軍,和允中、毛整副之。”

會州也就是現在的河北省平泉市附近,也就是說在會州這個地方,朱棣第一次明確了軍隊編制和人員統領問題。燕軍共分五大軍隊,為前、中、左、右、後,五大軍各有正副統帥三人,一共十五人,這十五人分別是朱棣的心腹將軍,而朱棣自己親臨戰陣,負責全面戰爭決策。

反觀朱允炆方面軍,燕王起兵之後,“帝命炳文為大將軍,帥副將軍李堅、寧忠北伐。”從這一點上來看,軍隊的指揮權在耿炳文大將軍,但是很多事情又會受到皇帝的左右,所以說,大將軍在前線擁有指揮權,沒有決定權,這與朱棣方面軍有明顯區別。

在燕王朱棣拿下通州、遵化、密雲、薊州、居庸關之後,發生了一波叛降事件,其中,永平指揮使郭亮等一批人叛降燕軍。緊接著,朱允炆方面軍,“尋命安陸侯吳傑,江陰侯吳高,都督耿瓛,都指揮盛庸、潘忠、楊松、顧成、徐凱、李友、陳暉、平安,分道並進。置平燕布政使司於真定,尚書暴昭掌司事。”

真定,也就是今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在真定這個地方,朱允炆方面軍以上眾多軍官開始大規模攔截燕軍,但是沒有統一的作戰計劃與領導,這也導致了朱允炆方面軍隨著燕軍的進攻路線東奔西突,非常被動。

但實際情況燕軍方面軍也不容樂觀,遼王和寧王都沒有公開支持燕軍,也就是說,燕軍的大後方一直有威脅存在,這也是燕軍為什麼經常打著打著自己又回到北京的原因。

但朱允炆方面軍,最致命的問題是多次臨陣換帥,朱允炆既對戰場形勢不知情,而且很難信任軍事將領,朱允炆唯一信任的大將反而是軍事水平最次的。朱允炆先後四次任命最高軍事統帥,第一次任命的將領是耿炳文。

耿炳文幾乎參與過明朝建國前的歷次大戰,軍事經驗分豐富,並且善於打防守戰。在戰爭第一階段中的真定之戰,耿炳文已經六十五歲,由於軍隊中出現投降朱棣的將領,耿炳文這位老將吃了敗仗退守城中,帶出去三十多萬人,最後剩了十多萬人,耿炳文最終堅守不出。

明成祖朱棣:“靖難之役”不難,難的是玩好間諜戰和“閃電戰”

“燕王知炳文老將,未易下,越三日,解圍還。”勝敗乃兵家常事,耿炳文被屬下出賣,軍隊內部消息被透露,所以吃了敗仗,但朱允炆不這麼想,他覺得是耿炳文軍事能力不行,因此決定以李景隆代替他。

“乃以景隆代炳文為大將軍,將兵五十萬北伐。賜通天犀帶,帝親為推輪,餞之江滸,令一切便宜行事。景隆貴公子,不知兵,惟自尊大,諸宿將多怏怏不為用。”李景隆是開國大將李文忠的長子,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也就是說,李景隆與朱允炆是表親關係,所以朱允炆對李景隆非常信任。

四、戰爭後期:南軍間諜頻繁湧現,燕軍“閃電戰”甩開敵人

戰爭進入第二階段後,李景隆代替耿炳文,不僅喪失了河北大部而且連山東也相繼失守,六十萬大軍也崩了。

“景隆大誓師於德州,會武定侯郭英、安陸侯吳傑等於真定,合軍六十萬,進營白溝河。與燕軍連戰,復大敗,璽書斧鉞皆委棄,走德州,復走濟南。斯役也,王師死者數十萬人,南軍遂不支,帝始詔景隆還。”朱允炆實在沒有辦法,只能將李景隆召回。

作為在前線一直戰鬥的將軍,盛庸一直在戰爭前線,歷經河北真定、山東德州等幾次大戰,盛庸堅韌不屈堅持戰鬥,表現出良好的軍事素質。在山東之戰期間,盛庸等兵力難以抵抗燕軍,朱允炆派徐達長子徐輝祖到前線支援,在齊眉山大敗燕軍。

明成祖朱棣:“靖難之役”不難,難的是玩好間諜戰和“閃電戰”

眼看戰爭有了轉機,朱允炆再次臨陣換帥,將徐輝祖從前線調回。而朱允炆之所以這樣做,就是因為他內心不信任徐輝祖,徐輝祖是朱棣的大舅子,他們有一層特殊的姻親關係。正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朱允炆沒有完全信任一個會打仗的徐輝祖,而是聽信了大臣對徐輝祖的猜忌,致使燕軍捲土復來。

可笑的是,朱允炆信任的李景隆最後開門投降,而徐輝祖直到最後一刻還在與朱棣抗爭。

當朱棣帶大軍渡過淮河直插揚州的時候,戰爭已經進入第三階段,這個時候速度對於燕軍來說至關重要。朱棣在渡過淮河之後猶豫過,有三座城市可供選擇,但朱棣最終選擇了更靠南的揚州,朱棣決意攻打揚州並說:“我耀兵江上,京師孤危,必有內變。”

果然如朱棣所料想的,“六月癸丑,盛庸帥舟師敗燕兵於浦子口,復戰不利。都督僉事陳瑄以舟師叛附於燕。”朱棣剛拿下淮河,長江守軍陳瑄就叛變了,朱棣不費吹灰之力又渡過了長江天險,南京已經成了孤城。

在南京城外,朱允炆兩次派人去與朱棣講和,朱棣都沒有答應,最終是兩次派出去和談的人主動打開了南京城的城門,朱允炆最後一敗塗地。

另外,燕軍人數上沒有優勢,因此他們的作戰路徑是運動戰和閃電戰,在戰爭後期擺脫了打一仗跑回北方的做法,而是以運動戰取勝,直接攻擊薄弱城市,迅速將大軍開到南京。

明成祖朱棣:“靖難之役”不難,難的是玩好間諜戰和“閃電戰”

這樣一來,被甩在後方的南軍不能及時回防,而在南京附近的軍隊又接連叛變,因此燕軍機動靈活的“閃電戰”得以直插南軍的心臟。“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這種策略,被朱棣演繹的非常成功。

五、結論:政治上使用間諜,軍事上開展閃電戰是朱棣勝利根源

這場維持了三年多的“靖難之役”從一開始就是兩個利益集團的抗爭,朱允炆方面通過政治改革摧毀了許多舊臣和宦官的利益,致使他們投奔到朱棣陣營。朱棣的軍事和利益集團相對單一,他們唯一的目標只有抗爭,因此內部相對和諧,與朱允炆方面形成鮮明對比。

因此,朱棣頻繁使用政治間諜,因此在軍事鬥爭中不斷有投降的軍事將領加入,從而進一步掌握南京城的虛實情況。

《明史》中記載,徐達的第四子徐增壽多次向燕軍輸送消息,“及燕師起,數以京師虛實輸於燕。帝覺之,未及問。比燕兵渡江,帝召增壽詰之,不對,手劍斬之殿廡下。王入,撫屍哭。即位,追封武陽侯,諡忠愍。尋進封定國公,祿二千五百石。”

對於朱棣來說,徐增壽的間諜活動是成功的。朱允炆方面也曾使用過反間計,曾秘密派人給朱棣的兒子朱高熾送信,為的是讓朱棣懷疑自己的兒子與朝廷通信,進而殺掉朱高熾,但是朱棣最總沒有上當,識破了這一計策。

軍事方面,朱棣作為最高統帥,親臨戰場,可以對戰略進行隨時調整,後期以速度取勝;而朱允炆方面,最高軍事指揮權實際上是在朝廷,大將只有臨陣指揮權,沒有決策權,加之朱允炆頻繁換帥,軍隊根基不穩;大將素質參差不齊,致使大量軍事力量不能全面協同配合。

總體來說,強大的間諜活動和強勁的閃電戰是朱棣打敗朱允炆最重要的兩大原因。由此可見,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戰爭中,間諜活動和運動戰都是致勝的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