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有人說如果你行善後因為別人沒感恩心理不平衡,那就不是真善,你認同嗎?為什麼?

農在天涯


做善事,不求回報,即使人家不認同,只要自己盡了力,是發自內心而做的,也許得不到別人的一聲謝謝,也改不了自己去幫助別人。


yan1867


前天武漢又下了雨,天空陰冷陰冷的,站在我家陽臺看到院子裡那個熟悉的身影,拎著貓糧,喂完了東門就貓又去四棟的花園邊喂另外幾隻貓,看到一隻白貓跟著她跑,我心裡真是對她產生敬意,她的善良是發自內心的,是不求回報的,只是用自己的方式維持差弱小的生存,維持著大自然的和諧,因為愛,所以愛。我微信給她:下這麼大雨,你還在喂貓,我在樓上看到你了,還有一隻白貓跟著你。她回信:喂習慣了,買不到貓糧,我用雞肉煮飯它們吃,別的貓都吃,小白不吃,跟著我要貓糧吃……。人群中,其實有很多善良的人,默默地奉獻著自己的愛。


蘇姐884


我有一個毛病,就是行善之後需要別人的肯定和表揚,而不需要金錢的回報,這算不算假善呢?因為我從小到大都沒有得到過我媽媽芝麻大點表揚,所以我無比渴望別人的肯定和表揚。每當我做了好事以後,別人對我說聲“謝謝”時,我的心情就變得無比愉悅,覺得自己非常有價值,是一個有用之才😁假如我幫助了別人之後(一般都是替人指路、扶人過馬路等舉手之勞,因為我沒錢,所以只有出力),別人漠然視之,一副心安理得的樣子,我就會失落😭所以我不知道自己是真善還是假善😔


鳳146983974


你行不行善那是你的事,他感不感恩是他的事。

當他被你的善良解救得以平安後,他並不一定會感恩,因為牽連他的自尊,他背後會說,就憑你那點施捨我就能好起來嗎?

我那時候處困境與現在順風順水歸根結底是運氣。

所以行善不必望回報,望回報就不必行善。


思維287751999


當然哪,做善事為什麼總想著要別人回報或感恩呢?如果這樣,那不是回報,那是交易。

講到這,就不得不說到信仰問題了。共產黨的信仰是以天下人的福祉為己任,革命先烈為了推翻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拋頭顱灑熱血,何曾要人感恩回報?雷鋒做了這麼多好事又何曾要人感恩回報?還有很多很多革命志士和優秀共產黨員無不是如此;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等等都是信仰。人們常說人在幹天在看。《聖經》裡說:如果你的善行沒有得到人的回報,天父(上帝)會大大地報嘗於你,賜福於你。如果你給了別人還指著還你,你請了別人吃飯還想著別人請你,……那算得了什麼呢?人人都做得到。毛主席說過:一個人做一件兩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這裡說的好事是不求感恩回報的。

所以,做善事求感恩求回報是假善,偽善,虛偽。一個人的善良必須建立在堅定的信仰之上的,否則基善心是不會長久的,偶爾的短時的。有人說,我什麼都不信,只憑良心做事,心存善良。這種建立在沙灘上的善良是不可靠的,當個人得失和你聲稱的善心發生衝突的時候你就會動搖。

人們,如果你真的心存善良,做事憑良心,請把你這種善念深深紮根於牢固的信仰盤石之上吧!那樣你將活得非常有意義。


觀1世1界


不贊同。這裡我把所有的行善行為用“幫助”一詞來代替。

我想只要是凡人,幫助了別人都希望別人能道一聲謝。就像《詩經》所歌"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行善的人希望別人感恩,不是要求你回報,而是希望你能珍惜我對你的好!

我認為真善包含兩個方面:一是讓受到幫助的人心有感恩,因為人性最大的惡,就是不懂得感恩;二是行善的人也要感謝接受你幫助的人,因為有他的需要幫助,才成就了有行善的機會,互相感恩,這才是真善。

幫助別人不求感謝的,可能只有聖人。


金色飯桌


不認同。行善就是行善,行善的事實本身之後所產生的與之有關的任何影響都不能否定其善。若得到了回報或更多,則其會鼓勵行善者進一步的善行,若反之,則可能使原行善者改變一一不再行善,但也不作惡一一或者使之從此變惡,藉以達到所謂的心理平衡。人的善惡可以改變。善即使是善,惡即是惡。即使惡者改邪歸正後行了很多的善,也不能說其先前未作過惡。


67郝劉起


如果一個人選擇了善良,那麼他們會帶著這種教養,去感化別人去溫暖旁人。如果別人有難,他們必定伸出援助之手,不為求得回報,只為給這個世界增添陽光。

善良的人是最有福氣的,我們每個人的頭頂都有一本功德簿,上面記錄了我們一生的功德。佛曰,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一個善良的人終究會收到好的回報,因為當他們的功德不圓滿時,上天自然給他們分發福氣。





學習做人


這句話是正確的!既然行善就不是為了回報,什麼是行善,就是為了積德,為了修行,為了投胎轉世更進一步,不是為了別人的報答,若是為了別人的報答,那最多隻是小善,不是大善。人永遠記住:上蒼對你最好的回報就是讓你做一個好人!人生即是修行,懷著一顆慈悲的心好好修行吧!


縹緲的我1828


我認為,

行善是發自內心的行為,自己的事,感恩是別人對你的行為的回饋。我們行善只是希望心靈得到滿足,同享福與樂。而不是為了交易和索求。水利萬物而不爭,天育萬物而不有,我們或許無法達到德善乃至道善的高度,但我們廣種善因,多植善根,最終定會得聞善香,長養善心,少疾多樂。也算是一種得享善果。

像圖片中說說的,積德無需人知,行善自有天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