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存上等心,結中等緣,享下等福如何理解?

實幹家7


存上等心,結中等緣,享下等福如何理解?

非常贊同。從傳統道德觀上如此,從一些成功人士身上看到的也是如此 ……

存上等心,就是要有博大的胸懷,站在高處看問題,有容乃大,積極努力;

結中等緣,不要奢望太高,只求中等緣份,這樣才不會失落;

享下等福,無論你多有錢或成功,都要抱著過普通人的生活 ……

人生的過程是一個修煉的過程,從平等心出發,終極理想可以向高處,但慾望不能高,沒有預想的結果就成了失望;

生活往往會給我們開玩笑,總有或大或小N多的困難擋在前面,以虛懷若谷的心去做事,高調做事,低調做人,遇事便會迎刃而解,風平浪靜…

有些人年輕血氣方剛,走向社會就想一腳踏向高、大、上,結果摔的鼻青臉腫。

要知道路是慢慢走出來的,腳踏實地,平常心工作;不要努力還不夠就去索取,那福報是與你無緣的…

放下虛榮心,水低為海,人低為才。即便碰到什麼困難也不會被擊倒;

俗話說:福不可以享盡。登高遠望,顧大局,付出多一些,緣份就隨之而來,修煉自己的磁場,施德以廣,享下等福,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只有這樣你永遠活在幸福中……

..





鴻豔媛


“存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尋平處住,向寬處行。” 這幅著名的楹聯,是語出清末名將左宗棠。

“存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就是胸懷遠大抱負、只求中等緣分、過普通人生活。就如易經裡說:事不做盡,勢不用盡,話不說盡,福不享盡,凡事在不盡處,意味最長。

存上等願:心存濟世,本身就顯示了最大的富有和最好的福分。它也賦予我們平常幸福以最多的含金量。

結中等緣:太過熱心不妥,太過則熱病叢生,太冷則枯木寒巖。緣分在一個人的一生中是不可缺少的,但是一個人的成功還是要有一個優秀的心境,自己的奮鬥,因此緣分並不是決定性因素,但是也很重要。

享下等福:惜福之人,儉以養德。給自己設立低的享受標準,這樣更容易獲得幸福感;它是一種淡泊名利的心態,以一顆平常心,去享平常幸福。並從平常的生活中發現幸福,感覺幸福,提煉幸福。



源來自於生活


知足常樂




顧名思義626


“存上等心”指人要時常留存一顆高尚的心。這裡指的是品格、心靈,只有具備高尚品格心靈的人,才是任何時代、任何環境所需要的,才值得人們讚賞和提倡。

“結中等緣”指人對命運、緣分、人緣等,不要要求太高,結下一般的“緣”就行了。這是對生活的處事態度,要求太高,人生會失去很多東西。

“享下等福”這句話很好理解,指的是“人無論多富有,生活不能奢侈,享受最低層次的福”,享下等福有利提升自己的素質。

總之,整句可理解為:人要時常留存一顆高尚的心。對緣不要要求太高,結下中等的緣就行了。享受最低的福,有利於提高自身修養。





圓夢186752883


凡事因果,自有定數,

自以修身,不爭其物,

若物無緣,莫須爭緣,

善己力己,菩薩心腸,

自有緣人,共渡煙火,

愛己愛人,適可而止。

這就是我的觀點,哈哈,可以嗎



2776336521詩的驛站


一派胡言。這是李嘉誠信奉的句子,他自己卻存的商人唯利是圖的下等心,享的是養尊處優的上等福。


唐島居士


雖然存有上等心,卻不一定能結上等緣,結中等緣是能夠做到的;雖然存有上等心,卻很難享到上等福,能享到中等福就不錯了,因為主觀努力會受到客觀條件的制約。所以要朝最好的目標努力,做最壞的打算。


香山紅葉汪邦年


低調做人,高調做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