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酒不護賢,色不護病,財不護親,氣不護命。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是什麼?

竹籬茆舍墨客


正所謂“人生四戒,酒色財氣”,是泛指人生中的不良習性,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分別來看。

酒不護賢

賢,指有德行、有才能,也指品德高尚的人。

喝酒的壞處大家都知道了,會讓人精神恍惚,思維遲鈍,做出愚蠢的事情來。很多人平時生活中,文質彬彬,但幾杯酒下肚可能就變了一個人,面目猙獰。

就能讓人不再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這就叫“酒不護賢”。

色不護病

色,頭上一把刀。

色是人的本性,不論男女,只是男人表現得更急迫一些。但是再怎麼好色,一定要懂得剋制,否則身體被掏空,精神氣流失殆盡,就容易被病邪入侵身體。

縱慾過度,傷身,這叫“色不護病”。

財不護親

財,要取之有道。

金錢是一個好東西,他能讓人得到很多層面的滿足,但它並不是萬能的,可惜很多人不明白這個道理。有些表面光鮮的明星,因為貪財作出損人利己,甚至損害國家的事情。不說遠了,就日常生活中,多少朋友、親人因為財反目成仇,新聞報道中親兄弟為爭遺產鬧翻的事情太多了吧。

財能激發人的貪慾,最後即使腰纏萬貫,卻沒有親人朋友,這是“財不護親”。

氣不護命

氣,就是發怒、生氣。

容易生氣的人,氣量狹小,而且生氣傷肝,更別說那些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而大發雷霆的人,自己不快活、也讓別人不快活。

我們常說“氣死了”不是沒有道理,這叫“氣不護命”。

酒色財氣

雖然上面說了酒色財氣的壞處,但並不是說酒色財氣完全不可取,因為萬事萬物都要講一個度,酒色財氣帶來的不良影響,是建立在過度的前提上的。

蘇東坡曾經跟朋友飲酒到微醺狀態時,看到一首詩:

“酒色財氣四堵牆,人人都在裡邊藏,誰能跳出圈外頭,不活百歲壽也長。”

蘇東坡覺得這首詩很有哲理,但是吧,人生在世,如果完全沒有酒色財氣也不好玩兒,如果因勢利導,好好把握其中的度,就能化腐朽為神奇,於是他提筆和詩:

“飲酒不醉是英豪,戀色不迷最為高;不義之財不可取,有氣不生氣自消。”

飲酒的度是不醉,戀色的度是不迷,取財之度是義,有氣之度是自消。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是一樣,你看酒色財氣,酒色財算是愛好(嗜好),氣是一種心態。我們知道,人的愛好和心態決定了一個人的身心健康,中醫養生告訴我們,要保持平靜愉悅的心情,切忌喜怒無常,這就是養氣。但在這個基礎上,也會告訴我們要節制酒、色、財,但絕不會說要“戒”。



也可自話


古往今來,古今中外,酒色財氣與人們的生活一直有著緊密關聯密不可分的關係,除了“氣”以外,酒色財更是人們不可或缺的生活要素。客觀地說,酒色財並不是壞東西。

“酒”,是糧食精。酒能活血通絡,酒能提振精神,酒能活躍氣氛。酒雖是杯中之物,但它好處多多。“無酒不成席”,“舉杯邀明月,把酒問青天”“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吟酒賦詩”“白日放歌須縱酒”……,酒已不單單是一種飲品,一種物質,已經成為了一種文化,一種精神上的需求。

“色”,是一種客觀存在,它如同盛開的百花,如同青山綠水,如同藍天白雲。它為人們的生活增添了色彩,極大的豐富了人們的生活,“好色”是人類共有的天性,也是人們崇尚美好追求美好向往美好的體現。

“財”,財富也,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和保障,是推動人類社會前行的主要動力之一。有了財,可以做許許多多的事情。沒有財,寸步難行,或者說什麼事情也做不成做不好。

理性地看,酒色財並非“惡物”,都有它很大很突出的積極意義和作用。但是,正如俗話所說,“萬事皆有度”,再好的東西,你用之“過度”,或操作“無譜”離經叛道,也會適得其反,弄巧成拙,將好事變成壞事,甚至於“失之毫釐,謬之千里”,使本來美好的事情變成了荒唐荒謬的事情。

“酒不護賢,色不護病,財不護親”講的就是凡事皆要有度的意思,即“好飲不醉最為高,好色不亂是英豪,生財賺錢要有道”。酒多了會失言失德失品,色過了要勞身傷體,取不義之財會眾叛親離。

而“氣不護命”的氣在很大程度上又跟“酒色財”有關係,如果能正確看待和處理酒、色、財,人又還能有多少氣可生呢?


燈影書畫


無酒不成敬意,無色路大人稀,無財怎能經營,無氣定被人欺。酒是穿腸的毒藥,色是刮骨的鋼刀,財是要命的閻王,氣是惹禍的根苗。飲酒不醉為好,遇色不亂真英豪,不義之財不可取,寬宏大量氣自消。什麼事情都要一分為二地看,甚至一分為三地看分析才能更理性對待任何事情,這才是高人也。…

酒色財氣,都該有度,適可而止,酒不亂性,灑能成事,酒能敗事,能做到趨利避害即可,色不迷人人自迷,無財難以生存,但不能貪婪無度,欲海難填。有節制,氣大喪身,不氣為妥


瀟灑人玍


老祖宗說的好:酒乃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財是禍之根苗,氣是雷煙火炮。

酒能剝開人性之外理智的外衣,醉酒會讓賢能的人失去控制變成野獸,這並不能說明這個人不是賢人,人無完人,誰都有這樣那樣的慾望想法,只不過賢人可以剋制,但酒卻可以把人打回原形。

色耐人之本性,但縱慾過度會讓人身體透支加速衰老,色字頭上一把刀啊,雖說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但凡事都要有度。

財富能讓人過上更好的生活,但財富也會讓人增加煩惱,尤其親人之間,俗話說得好,親兄弟,明算賬,涉及財富的問題十分敏感,就算再親的親人也會因為錢財反目。財富使用得當會讓生活幸福美滿,使用不當也會是親屬疏離,實乃雙刃劍。

氣大傷身,生氣於人於己皆無益處。從古至今不乏被氣死的典故,於中醫來說,喜傷心,憂傷肺,思傷脾,恐傷腎,怒傷肝,人的情緒對身體有很大的影響,常生氣於健康無益,有損壽命。

人生在世,酒色財氣不可避免,但一切都要控制在合理範圍之內,否則均對自己無益。



流淌在心間


酒不護賢,色不護病,財不護親,氣不護命。這酒色財氣,對於人有好的一面,更有壞的一面,凡事講個度,恰如適可,過度失當,便會失賢生病傷親損命了。

熟讀《增廣》會講話,背下《論語》走天下。《增廣賢文》《論語》是有必要認真一讀的。酒色財氣歌就說的好:喝酒不醉方為高,好色不亂真英豪,不義之財君莫取,忍氣吞聲禍自消。俗話還說: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氣是下山猛虎,財是惹禍根苗。對於酒色財氣,人生得好好把控好,略有差池失控,便會失賢害病傷親損命。

有酒適量還好,醉酒就傷身失賢了。智士賢人,能把控好自我,有理智不任性,能把控好自己不胡來。酒過度便會失去自控,人心有貪慾,酒後吐真言見實性,便會使人顯醜露拙現真實,讓人全見醜陋面目心性,那賢達善仁就無不見了,所以酒過度會使人失去賢良,飲酒要有度,少飲有益,多喝有害。酒大傷肝。

人需要有點色,無色不是人,色過則害人。食色性也,但放縱色情,不好好把控,縱色淫亂不控必傷身害病,不少人夭折害病就與縱情淫色有關。英雄難過美人關,寧要美人不要江山,多少人為美人為色情葬送了前途還害病,所以有說,色不護病,色過必病。

錢財對人有益,誰不取之。但君子愛財,要取之有道,不義之財不要取,取之害人又害己,錢財乃身外物,多了處之不好就損親害己了。人為財死,鳥為食之,取財有道尚可,貪財失智,不顧一切為財拼,那就會損人又害己了。

為人要有好性品,學會寬容豁達,少怨少怒少發脾氣,人怨怒一多氣就大,氣大傷身不護命是必然的。氣如雷怒如炮,生不得發不得。要理智煉好品性。雖說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炷香,但不要隨便發怒使氣洩憤瀉怨。要知道,喜過傷心,憂重損肺,思久傷脾,恐過傷腎,怒大傷肝,這對人生命是有損害的。智者會好好在度上下功夫,不失度。





樹德漢碩


古人說:“喝酒不醉方為高,好色不亂乃英豪,不義之財君莫取,忍氣吞聲禍自消”。又說:“酒是穿腸的毒藥,色是刮骨的鋼刀,氣是下山的猛虎,財是惹禍的根苗”。

酒能亂性,賢達聖人是一個自制能力自我約束力的體現。一個人喝醉了,就會露出本性,醜態百出。即酒不護賢。

色不護病指色慾過度,會加速病情的惡化,病體受到傷害。雪上加霜。

財不護親,一般來說,如果一個人發財來,錢財不一定能保護你的親人,有時候可能給親人造成傷害,比如被人綁架敲詐勒索等。

氣不護命,遇到問題,發脾氣生氣,即是對自己的身體造成一定的傷害,盛怒之下,失去理智,可能做出來的事對自己的生命構成危害。


南極冰火


短短的16個字,卻道盡了人一生的重要生存法則,蘊含了好多人明知卻故犯的道理。我們分別來看這四句話的解讀以及它的深層含義。



酒不護賢

簡意:就是喜歡喝酒的人,由於喝酒容易導致人們神志不清,所以不會變得賢能。

而一個過分嗜酒成性的人,一定不會變得賢能的。把大好的時間都浪費在酒桌上了,大好的青春也在昏沉中度過,哪裡還有時間和精力,去思考規劃人生以及付出行動變現呢?就像一個平時舉止端莊,行為大方的人,卻因為多喝了酒,酒後亂性,導致自己失了顏面。而後還被別人指指點點的事件不盡其數。何況人性都是善變的,誰會在意你之前有多好呢?所以喝酒這件事量力而為,不能喝就儘量少喝。小酌怡情,大喝傷身。一定切記不能嗜酒成性。




色不護病

簡意:一個好色的人,由於精氣損失較為嚴重,所以容易因骨髓空虛而染上疾病。

這裡不難理解,正所謂“色字頭上一把刀”,一個太好美色之人,必定會更加容易生病。身而為人,有七情六慾可以理解,但是凡事一定不能過度,縱慾過度,必定傷身!




財不護親

簡意:一個喜好錢財的人,由於過度貪財而疏遠親人,會把自己搞得像一個孤家寡人。

正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過分貪財的人容易誤入歧途。因為錢財,與親人朋友反目成仇的案例也比比皆是。而一個過分貪財的人,大多都會造成眾叛親離。一則因為過分貪財,導致沒有太多時間顧及親情友情,二則容易因為過分貪財變得十分吝嗇。一旦談及金錢相關的事,就怕自己吃虧了,從而促使人際關係受損。最終即使有再多的財富,也會變得“舉足無親”,會像個孤家寡人一般,更無法獲得真正的快樂。



氣不護命

簡意:一個總是喜好生氣的人,一旦氣不順就容易瞬間斃命,造成一種短命的不好循環。

“怒氣傷肝”,這個想必大家都知道,卻很少有人真正的在意。一個無論大事小事都愛生氣的人,非常容易損傷身體,導致自己無法長壽。我們人在生氣的時候情緒很容易波動,對於我們的呼吸系統,心臟,肝臟都是極不好的,因此切記平時遇事冷靜,一定不要氣性過大!實在無法平息,就暫時避開,這樣也能減輕身體的負擔。肝氣鬱結,女性生氣更容易得乳腺增生,所以不管女性還是男性,保持一個快樂的平常心處事必然是最好的!



總結

酒不護賢,色不護病,財不護親,氣不護命。這四句話告訴我們酒、色、財、氣,操之過急,用之過度帶給我們的傷害。所以,我們務必牢記這四句話,凡事學會適可而止,保持愉快的心情,並且知足常樂!

慾望乃人之常情,完全去戒掉這不可能,但是我們要學會“控制”,做自己的“靈魂擺渡人”!


芷蘭小時光


酒不護賢,色不護病,財不護親,氣不護命,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是什麼?我認為,這是古人對酒色財氣的一種認識和總結,是值得後人有所深思的,


其中,包含了修身立命的人情世故,也涉及了健康長壽的養生要點。即使到了21世紀的今天,我們再斟酌品味這句話,也可以得到了一些有借鑑意義的感悟,由此可自省得失,矯枉修正。

先看一下“酒不護賢”有什麼道理?

生活中,人們常說,無酒不成席。喜慶節日期間,家人朋友聚會,一起舉杯對飲,濃烈飄香的美酒,對烘托氣氛,開懷抒情至為重要。

古往今來,有關酒文化的名人軼事舉不勝舉。曹操在《短歌行》吟道: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李白《將進酒》中有言: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可以看出,表達的是一種天地悠悠,時不無待的惆悵與寂寥。不過,與此消積情緒相反的是,酒也有積極正能量的一面。


比如王翰在《涼州詞》中寫道: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則是表現了將士保家衛國,勇猛殺敵的滿腔豪情。因此,壯行酒、慶功酒卻是萬萬不可或缺的。

“酒不護賢”,我認為主要是指那些酗酒無度的人,沒有自控能力,醉酒後醜態百出,輕則讓人吐槽看不起,重則影響工作或造成嚴重後果。

歷史上因酒成事壞事的例子不少。想當年,呂洞賓醉倒岳陽樓,李太白貪酒江心溺亡,劉伶醉臥荒丘更是不知今兮何兮,所以,酒就有了“放浪形骸”的惡名。

接著,說一下“色不護病”的含義。


民間有“色是刮骨鋼刀”的說法兒。孔子也說過“秀色可餐”。正常的男女之事,是人類生活最美好的情感釋放,並非動輒就以什麼“萬惡淫為首”的帽子冠之。

然而,什麼也要個度,絕不能肆意妄為,放縱無羈,如一意孤行,不僅會損耗自身的陽氣,對健康不益,還會讓意志消沉,喪失積極進取的人生狀態,甚至還會誤入岐途,身敗名裂。

有詩道“色是浮雲百寶妝,貪戀嬌娥不久長。董卓貪色長安死,呂布貪色下沛亡。紂王貪色江山失,幽王寵褒把命喪。世人都把美色愛,袖裡藏刀暗損傷。”

因此,即使春光無限好,百花園中也只能擷取一枝,孟浪偷得一時歡,卻極有可能釀成無窮終生恨。

第三,再說一下“財不護親”的道理。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多少人為了不義之財鋌而走險,最後身陷囹圄,牢籠裡邊熬日月。生活中,有些至親骨肉,為了錢財不惜反目成仇,對簿公堂的大有人在。

網絡上曾經爆過這樣一件事,著名作家世紀老人冰心的孫子,因與其父的財產糾紛,在調解無果的情況下,竟然冒天下之大韙,在冰心老人的墓碑上用紅漆塗上了“教子無方,枉為師表”幾個大字。

“財是世上養命根,白銀催動黑人心。人為財死累世有,父子兄弟親朋分。鄧通鑄錢終餓死,石崇豪富範丹貧。勸君莫貪無義財,下山猛虎能殺人。”


從這首詩中,我們也能對“財不護親”這句話,有了更深的理解。

最後,再說一下“氣不護命”的含義。

雖說丈夫氣概,英雄本色。可是,作為普通人,我們還是應保持平和的心態比較好。有包容的胸懷,釋然的心境,不事事與人計較,更不能睚眥必報,小肚雞肋,為了蠅蠅苟苟的屑小之事耿耿於懷。

否則,會使我們的心中鬱結堆壘,長此以往,身心健康必會受到影響。

故此,也有詩道“氣是心中火一盆,惹禍根苗要記真。霸王別姬自刎死,周瑜因氣亡了身。三寸真氣丹田守,長生延年可修心。勸君莫動無名火,百忍成金為聖人。”


誠然,人生在世,十有八九不如意,盡人力,順天意,縱有不平事擾在心頭,也應風物長放眼量,萬萬不可鑽牛角尖的。

總之,酒色財氣是人間煙火的重要組成部分,只要把握適度,進退自如,做到飲酒不醉,近色不亂, 愛財有道,包容豁達,就不會為酒色財氣所擾,而成為一個有品性的人。


大美威海幸福銀灘


人生在世,不過就是“酒色財氣”四個字。“酒不護賢,色不護病,財不護親,氣不護命”,這句話把“酒色財氣”連在了一起,出自《增廣賢文》一書。

那麼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第一,什麼是“酒不護賢”?

在現在社會,很多交通事故都是因為酒駕引起的,所以法律明確要求禁止酒駕。

所謂“酒不護賢”,就是說一個人不管有多麼“賢德”,不管有多麼厲害,如果飲酒過多,都可能出事,酒對每個人可是公平的。

三國時著名將領張飛,就是因為關羽死後,心情鬱悶,喝了個酩酊大醉,毆打下屬,最終被下屬所殺。

唐朝大詩人李白,對於他的死有多種說法,其中有一種也和酒有關。李白平日裡號稱“詩仙”、“劍仙”、“酒仙”,十分喜歡喝酒,一次他喝酒大醉,看到水中月,就開始了水中撈月,不幸溺水而亡。

其實對於“酒不護賢”,還有一種理解法。

喝酒的人時間久了,會對大腦神經造成一定的損傷,所以這樣的人在考慮事情或者做事時,往往考慮不夠全面,容易出紕漏,無法成為“賢德”之人。這是對“酒不護賢”的第二種理解。


第二,什麼是“色不護病”?

“色不護病”是比較好理解的,其實就是如果一個人縱慾過度,不懂得節制自己的性慾望,那麼不管他是什麼人,時間久了都會身體虛弱,百病纏身。

在我國曆史上,也有人確實就是死在了一個“色”字上。

漢成帝有兩位美麗的妃子,一個就是能夠“掌上起舞”的趙飛燕,另外一位就是趙飛燕的妹妹趙合德。由於趙家姐妹天生麗質,漢成帝夜夜專寵,久而久之漢成帝身子變弱,最後在和趙合德房事過後,死在了趙合德的身上。



第三,什麼是“財不護親”?

俗話說“親兄弟明算賬”,在現在生活中也有很多因為錢財,而破壞親戚感情的事,有些甚至兄弟、父子之間大打出手。

“財不護親”,說的就是不管是多麼親近的人,一旦遇到錢財衝突,那麼肯定要出事。自古以來財和權,就是最容易傷感情的。

其實爭權更多的時候還是在爭財,隋煬帝和哥哥楊勇,就為了爭奪財和權,最後兩兄弟反目成仇,楊勇被隋煬帝所殺。唐朝時的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也是如此。



第四,什麼是“氣不護命”?

有句話說的好,“人活一口氣”,人確實就是活一口氣,不過這口氣並不是指我們呼吸的那個“氣”,而是人活著要爭口氣。

很多人遇到事情容易生氣,其實生氣對人體是很不好的,容易生氣的人,往往是很難長壽的。這種情緒較大的變化,時間久了會引發一些身體疾病。所以說“氣不護命”,不管是誰,經常生氣,都很難長命百歲。

人生在世,最困擾的就是“酒色財氣”,在面對“酒色財氣”時,如果能更加理性一些,或許會更好。


斯幽說歷史


酒色財氣都是人們日常生活當中所享受的一些東西,可以說凡是能夠讓人享受的東西,對身體都是有害的。

所以,很多時候這個都是要講究一個度的。最為重要的是,酒色財氣對任何一個人,都是一律平等的。

它們沒有生命,不會向權貴低頭。所以,在酒色財氣面前,沒有人可以得到意外和眷戀。

那麼,何為酒不護賢呢?

說白了酒不護賢,就是說酒才不管你是不是賢人呢,即便你是曠世奇才,只要碰了酒喝多了,酒該要你命的還是會要你的命。

酒在歷史上殺掉的人當然有很多了,雖然酒不會直接殺人,但是,很多人可能會因為酒而失去性命。

最為世人所知的就是三國時期的張飛,他就是在酒後對手下辱罵,然後手下趁著他不注意,把他給殺掉的。

還有著名的詩人李白,我們都知道李白是一個大酒桶,他愛酒愛到不離手,可是,最終也是酒要了他的命。

據說在有一次李白乘船的時候,喝醉了酒,然後他誤把水裡的月亮當成天上的月亮了,李白到了水裡撈月,然後就淹死在了水裡。

所以,酒若是想要殺一個人,它才不管你是不是賢才呢。

那麼,何為色不護病呢?

好色的人,都是容易得病的。

因為色容易傷身,古代的時候,好色的都是帝王,他們有這個條件,想要什麼樣的女人,就能夠得到什麼樣的女人。

為了能夠享樂,甚至他們都是要煉一些仙丹妙藥的。最終這些人的結局要麼就是因荒淫無度而死,要麼是因為吃仙丹中毒而死。這就是歷史上的大部分皇帝,活不長的原因。

所以,色是不護病的,凡事都是要講究一個度的,尤其是在色方面,正所謂色字頭上一把刀呀。

那麼,何為財不護親呢?

財是人們都喜歡的東西,因為它可以幫助我們過上更好的生活。人們喜歡財,也會因為財和自己的親人反目成仇。

現實當中,這樣的事情真的是數不勝數,因為爭奪房產,因為爭奪錢財父母之間,兄弟之間大打出手,或者出入法庭的真的是太多了。

所以,財是不能護為親情的。

氣不護命這個就更好理解了,就是說愛生氣的人,他們都是容易得病的。遇到事情一定不要慌,不要生氣。

這樣才能讓自己不被氣所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