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安徽:文旅產業“疫”後復甦得這麼幹

推動扶持政策落地

疫情發生以來,安徽省文化和旅遊廳及時向企業徵集瞭解需要幫助解決的問題和具體建議,並指導文旅企業有序恢復生產經營。下發文化和旅遊復工企業疫情防控工作指南,梳理了56條復工指南建議。圍繞當前國家、省及相關部門密集出臺的財稅、金融、社保等一系列扶持政策,指導文旅企業用好用準用活政策。

安徽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王靖介紹,為更好地指導文化和旅遊企業用好扶持政策,履行社會責任,實現穩定發展,省文化和旅遊廳於2月18日印發了指導企業切實用好政策推動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從用好金融支持政策、落實社保穩崗政策、申請稅費減免緩交、爭取財政扶持資金、執行保證金暫退政策、加快撥付獎補資金、強化職業技能培訓等七個方面,全面梳理了國家部委、省政府、省直相關部門已出臺的各項支持政策,幫助文化和旅遊企業準確瞭解、積極申請、充分享受各項支持政策。2月26日,省文化和旅遊廳出臺了恢復產業活力激發消費潛力的若干措施,從加強宣傳指導、推動扶持政策落地,及時策劃組織、開展惠民消費活動,打造多元產品、豐富消費新業態,實施智慧賦能、開拓消費新空間,點亮夜間經濟、延伸消費新時段,推進項目建設、夯實消費新供給,強化宣傳營銷、激活消費市場,提升服務水平、優化消費環境等八個方面,制定了相關支持措施。下一步,省文化和旅遊廳將進一步服務企業落實扶持政策,主動與財政部門協商,加快下撥今年文旅專項資金。進一步推進企業有序復工復產,指導企業做好恢復營業準備。支持文旅企業加大項目謀劃和招商引資力度,形成新的供給能力,幫助重點項目企業落實土地、稅收、資金等方面應享受的優惠政策。

充分儲備文旅產品

“待疫情解除後,我省將提前舉辦第七屆安徽文化惠民惠民消費季活動,採取財政直補消費、省市拼盤、金融惠民政策疊加,文旅企業優惠折扣等措施聯動實施。”王靖表示。

每年的文化惠民消費季,百姓樂享其中。劇目展演、非遺展示、美食節慶、文創產品展銷、民俗體驗等文旅消費活動,應有盡有。今年,“送戲進萬村”、“江淮遊—百項非遺進景區”、全省音樂舞蹈展演等文化惠民活動,都是值得期待的亮點。省文化和旅遊廳表示將設立消費激勵引導資金,鼓勵商戶積極參與;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惠民活動,豐富市場供給;並因地制宜推出文旅消費券、惠民卡等措施,釋放消費潛力。作為國家文化消費試點城市的合肥、蕪湖,將繼續鞏固建設成果,完善優惠政策,爭創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

目前,按照分區分級原則,黃山風景區、九華山風景區、天柱山風景區等66處A級景區已經對外開放。王靖介紹,將打造多元產品,豐富消費新業態。按照“先周邊再外地、先近程後遠程”的旅遊市場恢復特點,謀劃一批一日遊、周邊遊、鄉村遊、親情遊線路和產品。重點圍繞“五一”“端午”“暑假”等時間節點,策劃一批康養旅遊、生態旅遊、體育旅遊、避暑旅遊、休閒度假、研學旅行產品。在持續推進、完善“皖南川藏線”、新安江百里大畫廊、“皖浙一號線”、“黃山218風景道”、大別山旅遊風景道等基礎上,因地制宜規劃推出一批旅遊風景道產品。拓展各級博物館、非遺傳習基地、故宮博物院駐安徽黃山徽派傳統工藝工作站等功能,合理配套餐飲區、休閒區、文創產品(非遺產品)展示售賣區,推動文創產品研發、展示和銷售。結合全域旅遊示範區、全域旅遊“四級聯建”、“鄉村旅遊後備箱”工程示範基地等創建活動,深入挖掘鄉村文化內涵,推動農副土特產品銷售,開發建設旅遊民宿、休閒農莊、鄉村酒店等鄉村旅遊產品。加強引導、鼓勵各地參與省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省級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區評選創建,擇優推薦創建國家級示範基地和示範區。

開拓文化體驗新空間

將服務陣地轉至“雲端”,是眾多公共文化場館機構在疫情期間的選擇。

“宅家的日子,安博邀您線上欣賞皖樂徽聲。”在安徽博物院的相關線上平臺上,全國博物館網上展覽資源、安徽戲曲音樂文物展等很多數字全景展覽讓人猶如身臨其境。在安徽數字文化館上,一大批文化慕課和群文美術作品不間斷更新。在合肥市圖書館的微信公眾號上,熱門精選圖書的電子書可以進行掃碼閱讀。全省圖書館參與的閱讀馬拉松線上快閃賽,通過網絡分發電子書,吸引更多讀者參與。

為應對疫情,全省各地圖書館、文化館(站)、博物館、美術館等公共文化場館從1月24日開始採取臨時閉館的措施,在此期間,各地公共文化場館積極開展線上活動,堅持“閉館不閉展”。據統計,疫情期間,安徽省公共圖書館聯盟、安徽省文化館聯盟、安徽省博物館展覽陳列聯盟、安徽文化雲利用互聯網開展數字閱讀、文藝展示、線上展覽、雲上課堂、在線培訓、互動活動等網上專題服務共330餘場,其中包括“安徽抗擊疫情群眾文藝作品展示”“2020年抗疫文藝創作線上作品展”等抗疫主題活動,訪問總量483.96萬次,活動參與總量30餘萬人次。

數字化文旅項目,是應對特殊時期的權宜之計,還是未來發展的可行之路?各類公共文化服務場館此前數年來在數字技術領域的廣泛運用、在數字資源方面的有效積累,在此次疫情面前化被動為主動。智慧賦能帶來了文化旅遊消費的新空間,勢必將繼續推動相關行業開發新型文旅產品。王靖介紹,今年我省將推動文旅產業與互聯網產業融合發展,創新開展全省動漫大賽,鼓勵開展各類電競賽事活動,支持辦好中國電子娛樂競技大賽,利用“安徽文化雲”、兩微一端等平臺,開展在線直播、在線宣傳、在線展覽,並指導各級文旅部門加大數字化、沉浸式、互動性文化旅遊項目設計。

“點亮夜間經濟”是另一個值得關注的舉措。

近年來,我省出現的24小時書店、“博物院之夜”活動等,收穫不俗的口碑。燈光秀、音樂節、露營節等,是城市時尚文化的標註,也成為近年來部分文化創意園區的保留節目。在未來,延長圖書館現有日間設施開放時間,增加夜間閱讀空間,支持建設24小時書店,鼓勵博物館、體育館推出夜間服務等,值得期待。在合肥市罍街、蕪湖市方特歡樂世界、蕪湖市鳩茲古鎮、黃山市黎陽in巷、安慶市五千年文博園、銅陵天井小鎮等旅遊目的地,其夜間旅遊項目經驗值得推廣。

根據各地疫後復工復產安排,我省將穩妥有序地發展業態多元、體驗豐富的夜間旅遊,擇優推出“十佳夜遊街區”“十佳夜娛項目”“十佳夜讀空間”“十佳深夜食堂”等,推動夜間消費規模不斷擴大,發揮夜間經濟集聚協同和帶動效應。(記者 晉文婧 張理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